昨天晚上滑手機,在FB上滑到了這個話題,「要不要留學?」。
首先,我覺得這種大哉問的問題真的蠻不負責任的,就像是問「台積電現在還能買嗎?」差不多,因為最基本的對自己的靈魂拷問都沒有做,代表問這個問題的時候,這個人只是隨意想想而已。
如果問我的話,我會先列出自己幾個問題:- 我為什麼要留學?與其問「要不要」,應該先問問「為什麼」。我是因為別人都去了,所以我FOMO,還是我很確定我要去念「運動心理學碩博士」,而且那一間學校是運動心理的頂標,讓我可以做到更深入的研究,更可以進入重要的生態圈!我期許能成為這個區塊的翹楚。
- 我有錢嗎?留學基本台幣$200萬起跳,我有這個屁股坐這個馬桶嗎?就算我目標遠大,飯還是要吃、水還是要喝。
- 未來我要在哪裡吃飯?台灣?還是國外?如果「運動心理學」只能讓我在國外吃飯,我有辦法吃得到嗎?萬一吃不到國外的飯,那台灣有哪些飯我可以吃?而台灣飯確定是我能吃、想吃的嗎?會不會最後只能吃迷宮飯?
- 我現在的實力到哪裡?與我的目標之間還差多遠?3個月、1年?我能找到更有效率的考取方法?
- 機會成本是什麼?台幣200萬元還有別的花法會比留學更好嗎?比如買房頭期款?開一間店?初期當YouTuber的投資資金?
當這些問題都有答案的時候,其實要不要留學的答案也就呼之欲出了。
我相信以上的靈魂拷問,也能使用在其他問題,比如要不要到金融業工作、要不要投資台積電、要不要交男女朋友、要不要生小孩、要不要⋯
最後想說,如果目標只是未來可以賺錢的話,我覺得台幣200萬可以先省起來,因為並不是出國留了學,就包你賺錢或找到好工作,兩者中間是沒有等號的。而且這個時代能賺錢的方式應該不只有留學拿學歷,你用這兩、三年唸書的時間,自己研究出好的生意模式,或是找到厲害師傅跟他學習做生意,應該也都有機會賺到大錢。
先想辦法出題給自己考一下吧!不要總習慣一遇上問題,就想從別人那裡找到標準答案,因為人生沒有標準答案,有標準答案的不叫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