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影評|血色花園──《夢想集中營》中的庭園敘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夢想集中營》劇照/車庫娛樂

《夢想集中營》劇照/車庫娛樂

「要給我們擒拿狐狸, 就是毀壞葡萄園的小狐狸, 因為我們的葡萄正在開花。」
(雅歌 2:15)

上述的詩文以新娘(比喻人子)之口,叮囑新郎(神)抓住偷吃葡萄的小狐狸(罪惡),以守護她與新郎(人與神)愛的盟約。而在電影《夢想集中營》(The Zone of Interest)中,這段以男女比做信仰的詩,卻被魯道夫和海薇格夫婦扭曲成集中營式的天堂再現,把猶太囚犯看作罪孽深重的狐狸殺之誅之,可謂信仰的幻滅、靈性的淪喪。

由此出發,本文將聚焦在霍斯一家的庭園設計,以《聖經》中的樂園意象、園丁傳統,串聯跨文本庭園景觀的對照,反向指出海薇格和魯道夫珍愛的血腥花園如何造成樂園的殞落,並讓罪人該隱的田地在影像中復生。有別於眾多影評將本片影像看做「聲音大歷史」下平庸、瑣碎的片面生活紀錄,對庭園意涵的探討未加著墨,筆者透過《聖經》詩文之援引,除了將影像與聲音雙軌共置,強調二者之間的互文性,亦會提出樂園(Paradise)視野下的視覺新論述。

《夢想集中營》劇照/車庫娛樂

《夢想集中營》劇照/車庫娛樂

天堂樂園的詭異再現

首先,霍斯一家和奧辛維茲集中營比鄰的庭園宅舍,在造景上,弔詭地呼應《聖經》了中描述的伊甸園景象。

根據〈創世紀〉記載,上帝所造的伊甸園,有可食的果樹(創世紀 2:9)、滋潤園林的河流(創世紀 2:10),在亞當和夏娃被放逐後,上帝在伊甸園東派遣天使手執火焰之劍看守,圍籬的概念於因而生(創世紀 2:24)。

自人類來到地上生根,伊甸園的回憶便被投射在他們的園林造景上,表示對重返樂園的企盼、渴望,仿照伊甸園的模樣,內有豐碩美果(傳道書 2:5、雅歌 4:13-14)、灌溉水源(傳道書 2:6、雅歌 4:12)、牆垣和圍欄(民數記 22:24、雅歌 4:12、箴言 24:31)。同理,承襲這樣的「回歸樂園」傳統,海薇格精心打造的花園,有花木、果蔬、流水、還有牆,呈顯其與宗教千絲萬縷的聯繫。

問題是,這座看似小而精美的花園,有太多的不尋常。這些貫穿在尋常家庭生活圖像下的刺點,是對〈創世紀〉的伊甸景象的逆行倒施,產生出扭曲的回溯和再現。

第一個刺點,是瀰漫在庭院內外的水。細觀霍斯一家與友同樂的灑水池,表面來看,這與〈創世紀 2:10〉中描述的「有河從伊甸流出來,滋潤那園子」呼應。然而,灑水器噴濺在納粹軍眷身上的透明水珠,卻像是蒸氣般的鬼魅,似有若無地提點觀眾,集中營內以「淋浴」之暗語,把猶太人一批批地往毒氣室送的「例行公事」。

《夢想集中營》劇照/車庫娛樂

《夢想集中營》劇照/車庫娛樂

此外,在集中營/霍斯家外圍的河流,則是對伊甸河支流──比遜河的陰暗翻轉。〈創世紀 2:11-12〉原文描述:「在那裡有金子,並且那地的金子是好的;在那裡又有珍珠和紅瑪瑙。」對照文中隨手可拾的貴金珠寶,電影裡,魯道夫帶子女到河邊玩耍,不經意地在這條「人間比遜河」中淘洗出受難者的骸骨。金子、珍珠、紅瑪瑙,在這變成了無名亡者們遺留的財產、骨骼、牙齒,悄聲地流經故事當中。

第二個刺點是果實和樹木。海德薇自豪地向母親展示她「天堂般的花園」(借用她母親的形容),一片蓊鬱豐饒,綠意盎然,裡面種植了各種果蔬、藥草、蜂蜜、花卉和樹木。攝影機隱藏在一旁,隨著母女倆的腳步移動,最後停在她們坐進涼亭欣賞椴樹的場景,凝視著樹葉隨著秋風轉黃,憧憬著來年春天的芬芳。她們對眼前景象的滿足和愜意,猶如看見了〈創世紀 2:9〉所描述的伊甸園再現:「耶和華神使各樣的樹從地裡長出來,可以悅人的眼目,其上的果子好作食物。」穿插其中的,是僕役們在土壤上撒下的肥料粉末,看起來像是有機體(人類)燃燒後的殘留物。

第三個刺點,是嚴密看守的守衛和圍牆。〈創世紀〉所提及的看守天使和火焰的劍,在電影中被代換成集中營守衛、日夜不息的焚化爐火光和濃煙,呈顯出奼紫嫣紅下,極度不諧和的暴力擾動,藤蔓籬笆背後的流刺網和水泥圍牆,使霍森的家院籠罩在死亡的陰霾下。

導演強納森.葛雷澤(Jonathan Glazer)以春秋之筆,在良辰美景下埋藏諸多的死亡線索──眼見的屍骸和監獄、耳聞的槍枝和哀號──撕開了這首田園牧歌的假面下,該隱園地狂怒的盛讚祭典。

《夢想集中營》劇照/車庫娛樂

《夢想集中營》劇照/車庫娛樂

該隱的園地

在花卉蒙太奇的段落中,花牆/哭牆雙生同體的意象強烈地介入、干擾蜂舞群花的豔麗圖像,揭示其對大屠殺真相的覆蓋和失真,驅動我們對庭園本質的質疑。

一開始,畫面從盛開的紅色牽牛花架,引導到滿牆的玫瑰,蜜蜂在成簇的玫瑰和太陽花間飛舞。接者,畫面置入了萬壽菊、菊花、白紫大理花的剪接。同時間,牆外有人在大聲哭泣、痛苦呻吟。畫面再拉近,先後呈現黃色菊花和紅色大理花的特寫鏡頭,隨著蜂鳴越發響亮,人群的哀號聲也更加慘烈、淒厲,交疊的聲響如槌子般,轉瞬間把鮮紅欲滴的大理花輾成銀幕上的一抹血。

回顧海德薇和母親在園間漫步的對話,母女把「辛勞工作」的魯道夫比喻成一隻蜜蜂,成就這個家庭在物質上的豐足。殺人的蜂(納粹軍官)榨取群花(集中營受難者)的生命,獻上血與蜜(紅色大理花轉化成血)。

這段過渡畫面,作用猶如〈創世紀〉4 章 10 節的「血之控訴」,原文是:「耶和華說:你做了什麼事呢?你兄弟的血有聲音從地裡向我哀告。」

農夫該隱殺害弟弟亞伯之後,土地沾染了兇手的罪孽和死者的血,成了惡地。工蜂般的魯道夫、勤於院落農事的海德薇,都是該隱的後裔、血性的一類,著眼於物質的收成、現時的利益,無限膨脹的暴戾之氣甚至使他們妄居神格,以父之名、執理人間律法。

電影以幾個對白,帶出人物的無法無天:魯道夫嚴逞粗魯摘取紫丁香的黨衛軍成員、下令淹死採摘蘋果的猶太囚犯(遙映偷食禁果的人類);以「奧辛維茲女王」為傲的海德薇怒不可遏地把母親的辭別信丟進火爐(好似黨衛軍把集中營囚犯丟進焚化爐)、威嚇要把波蘭籍女傭的骨灰撒在家院中。夫婦二人把家中庭園當作伊甸園、集中營當作伊甸園外的罪惡人間,扮演舊約中的「憤怒的神」(the wrathful God),享受權力帶來的快感,恣意對腳下的「人子」施加水與火的刑罰,任由該隱的血液來主宰自我,卻忘了謙卑侍奉的靈性培育、人與神的永恆誓約。

《夢想集中營》劇照/車庫娛樂

《夢想集中營》劇照/車庫娛樂

海德薇、波蘭女孩:善惡女園丁的對照

《夢想集中營》大幅刪減對集中營囚犯的慘境之描述,穿插波蘭女孩的義舉,加強其與海德薇分別代表的善惡女園丁對照,在「平庸的邪惡」(banality of evil)的敘事主旋律外,以善良女園丁時代悲劇的療癒,撫慰信仰斷裂、種族屠殺的創傷。

海德薇代表了惡之女園丁。

〈雅歌〉第 4 章以庭園之比喻,來解釋人神關係。詩歌中,妻子/園丁/信徒三重身分相依纏繞,耕耘象徵信仰的田地,全心侍奉丈夫/園主/神。在《夢想集中營》裡,海德薇旺盛的生育力,反映在霍斯花園的富饒多產,亦可與〈雅歌〉4 章 13、14 節花果盛開的圖像進行對照:「你所栽種的是一所石榴園,有極美的果子,有鳳仙花和哪噠樹。有哪噠和番紅花,菖蒲和肉桂,以及各種乳香樹、沒藥和沉香,與各樣精選的香料。」

問題是,海德薇只著眼於為妻的責任,生養五子、把庭院打理得生機盎然,僅為肉身、物質上的富足,卻忘記了詩文末段的「屬靈的」充盈:「乳香」代表心靈的潔淨、「沒藥」代表治癒,是東方三博士祝福耶穌誕生的三項獻禮之二。海德薇念茲在茲的,是協助暴虐的丈夫為惡,用衣冠的潔淨來粉飾太平(穿條紋衣的囚犯清洗魯道夫軍靴上的血跡,避免汙染宅舍),更以種族清洗來確保亞利安血統的清潔,而不追求道德上的潔淨;身為人母,卻漠視親生女嬰止不住的啼哭、不安撫她被屋外彈震造成的身心創傷,即使在丈夫調離集中營後,仍繼續堅守在她的「人間天堂」,任由幼女的傷痕繼續加深。

此外,她曲解了〈箴言〉31 章中賢婦吟的精神意涵:25 節中提到「她以能力和威儀為衣服」,海德薇把這種能力和威儀,逕自解讀為軍官妻子的特權,搜刮、侵占猶太人留下的皮草大衣、洋裝、化妝品和家具,忘卻了 30 節的教訓「艷麗是虛假的,美容是虛浮的」;26 節強調,身為一位賢婦「她開口就說出智慧的話;她的舌頭上充滿慈愛的訓誨」。然而,海德薇的言語無非是揶揄猶太女性的衣物、炫示財產、對下人說出死亡威脅。

儘管海德薇盡心維持家庭,家中卻充斥著罪惡。她帶著母親和好友在心愛的庭園中閒坐,然而這個園子卻依賴、吸收著受難者骨灰的養分,使花草含苞怒放、結果累累,而周圍不停冒出的焚化爐黑煙,使其成為名副其實的墳場,與《聖經》中所描述的罪人之家「在墳墓間坐著」極為相似。而在晚餐上,海德薇竟然讓家人享用烏龜製成的湯食,違反了希伯來聖經〈利未記〉11 章對烏龜這種不潔之物的禁食規定,正如〈以賽亞書〉65:4 所述:「他們器皿中有可憎之物做的湯」。

《夢想集中營》劇照/車庫娛樂

《夢想集中營》劇照/車庫娛樂

此外,思及園丁在菜圃上撒下骨灰、海德薇揚言把波蘭女傭做成骨灰,皆隱隱然地連結到更嚴重的「食人」(cannibalism)罪行。她所澆灌的不是屬靈的花園,而是用集中營受害者的血肉孕生的禍孽、該隱的田地。

行善的女園丁,則是波蘭小女孩亞烈山德利亞(Alexandria)。

在夜深人靜時,她總是悄悄靠近集中營的邊境,在牆縫和犁具底下留下水果,暫解苦囚們的飢餓。這些因惻隱之心而佈下的果實,實踐了〈馬太福音 13:31〉中所說的,愛與信的播種:「天國好像一粒芥菜種,有人拿去種在田裡。」

在槍響、刑求聲的恐懼音聲渲染之外,《夢想集中營》以平民意念抒發,藉著亞烈山德利亞的手指,彈奏了集中營倖存者約瑟.沃爾夫(Joseph Wulf)譜寫的鋼琴旋律〈陽光〉(Sunbeams),畫面配上沃爾夫無聲的希伯來詩句字幕,在納粹高壓統治外嵌入了人情共感、等待撥雲見日的溫暖時刻。此亦蘊含〈馬太福音 13:15〉所述的信道者精神:「那落在好土裡的,就是人聽了道,持守在誠實善良的心裡,並且忍耐著結實。」

盼望公理伸張的芥菜種子能倚仗神恩而生,推倒暴政的圍牆、拆除該隱染血的花園。

全文劇照:車庫娛樂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釀電影,啜一口電影的美好。
4.8K會員
2.0K內容數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 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2025/04/20
《猜火車》就像人們站在月台,看一列列火車進站、離站,卻從未真正踏上任何一班。他們只是站在原地,任由一切呼嘯而去。選擇毒品、逃亡、背叛,人生看似掌握在手中,實則不過是在一次次的選擇裡,繼續固守著新的執迷——Choose Life,到底是選擇了生活,還是選擇了體面的虛無?又或者,兩者自始至終是一體兩面?
Thumbnail
2025/04/20
《猜火車》就像人們站在月台,看一列列火車進站、離站,卻從未真正踏上任何一班。他們只是站在原地,任由一切呼嘯而去。選擇毒品、逃亡、背叛,人生看似掌握在手中,實則不過是在一次次的選擇裡,繼續固守著新的執迷——Choose Life,到底是選擇了生活,還是選擇了體面的虛無?又或者,兩者自始至終是一體兩面?
Thumbnail
2025/04/18
瑞典裔導演馬格努斯・馮・霍恩以《帶針的女孩》,藉由「女巫」元素發展出社會寫實的恐怖類型電影,除了成功地以古喻今,以黑暗童話故事讓觀眾反思現今在各國依舊是切割政治族群的墮胎議題,更直指川普 2.0 時代再次串連的父權體制「傳統」下,積極背離厭女社會的「女巫」,實為令父權恐懼,為女性自我賦權的化身。
Thumbnail
2025/04/18
瑞典裔導演馬格努斯・馮・霍恩以《帶針的女孩》,藉由「女巫」元素發展出社會寫實的恐怖類型電影,除了成功地以古喻今,以黑暗童話故事讓觀眾反思現今在各國依舊是切割政治族群的墮胎議題,更直指川普 2.0 時代再次串連的父權體制「傳統」下,積極背離厭女社會的「女巫」,實為令父權恐懼,為女性自我賦權的化身。
Thumbnail
2025/04/17
《錄影帶謀殺案》是一則關於觀看暴力與慾望塑形的寓言。男性在其中成為受難者,凝視的權力回到自身,引發對父權位置的裂解式自覺,而這不只是對色情與影像暴力的控訴,更揭露觀看本身的暴力結構。身體在性別與媒介交織下不再承載慾望,而成為符號暴力的現場;其崩解,是讓男性親歷自我幻象崩潰的女性主義式反擊。
Thumbnail
2025/04/17
《錄影帶謀殺案》是一則關於觀看暴力與慾望塑形的寓言。男性在其中成為受難者,凝視的權力回到自身,引發對父權位置的裂解式自覺,而這不只是對色情與影像暴力的控訴,更揭露觀看本身的暴力結構。身體在性別與媒介交織下不再承載慾望,而成為符號暴力的現場;其崩解,是讓男性親歷自我幻象崩潰的女性主義式反擊。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斗大的電影標題映入眼簾,智齒──LIMBO──意指「罪不致落地獄,卻又沒有資格進天堂」的靈魂安息地。有趣的是標題是由一大群螻蟻聚集而成,就像是這座城市裡,力量微小、無足輕重的人們。
Thumbnail
斗大的電影標題映入眼簾,智齒──LIMBO──意指「罪不致落地獄,卻又沒有資格進天堂」的靈魂安息地。有趣的是標題是由一大群螻蟻聚集而成,就像是這座城市裡,力量微小、無足輕重的人們。
Thumbnail
以肉身為國家帶來曾經救贖的希望,這是一本主角不在其中卻又無所不在的致敬書。
Thumbnail
以肉身為國家帶來曾經救贖的希望,這是一本主角不在其中卻又無所不在的致敬書。
Thumbnail
安哲搬演虛擬和真實,以夢土作為基底、孤寂作為語言,後設性地指出影像背後的歷史和政治意圖。在電影中,時常會看到時間藉由空間的長鏡頭移動嫁接置換;這樣的凝視,放大了歷史的進程和所有的無可奈何,同時輾壓了人民自由意志的選擇。
Thumbnail
安哲搬演虛擬和真實,以夢土作為基底、孤寂作為語言,後設性地指出影像背後的歷史和政治意圖。在電影中,時常會看到時間藉由空間的長鏡頭移動嫁接置換;這樣的凝視,放大了歷史的進程和所有的無可奈何,同時輾壓了人民自由意志的選擇。
Thumbnail
《都靈之馬》中的兩人困境,正是隻身暴露於環境的荒蕪中──電影中最明顯的,就是視聽上存在感極強的強風,幾無文明的中介作為他們生存的保障。貝拉・塔爾在影像中開展出來的,是生命去除掉敘事與救贖的綁架所展現的,看似匱乏實則扎實的生命實相自身,抑或是剝除掉枷鎖之後,生命自身其實仍舊是一場欲振乏力的荒蕪呢?
Thumbnail
《都靈之馬》中的兩人困境,正是隻身暴露於環境的荒蕪中──電影中最明顯的,就是視聽上存在感極強的強風,幾無文明的中介作為他們生存的保障。貝拉・塔爾在影像中開展出來的,是生命去除掉敘事與救贖的綁架所展現的,看似匱乏實則扎實的生命實相自身,抑或是剝除掉枷鎖之後,生命自身其實仍舊是一場欲振乏力的荒蕪呢?
Thumbnail
這是我第二次透過大螢幕進入貝拉塔爾的世界,重複的勞動,在長鏡頭的直視下,每一個瑣碎、無聊的步驟都是時間的重量。末日降臨,屋外不斷地刮起大風,彷彿要將這塊荒蕪之地陷入絕境,在這一成不變的空間裡,老人和女人照樣起床整理、吃飯、工作,沒有出現任何反抗的、救贖的想法,彷彿是隻失去行動能力的馬,就算活著,
Thumbnail
這是我第二次透過大螢幕進入貝拉塔爾的世界,重複的勞動,在長鏡頭的直視下,每一個瑣碎、無聊的步驟都是時間的重量。末日降臨,屋外不斷地刮起大風,彷彿要將這塊荒蕪之地陷入絕境,在這一成不變的空間裡,老人和女人照樣起床整理、吃飯、工作,沒有出現任何反抗的、救贖的想法,彷彿是隻失去行動能力的馬,就算活著,
Thumbnail
《花月殺手》:凝視歷史 《花月殺手》改編自真實的歷史事件「奧塞奇印第安人謀殺案(Osage Indian murders)」,事件發生在1910至30年代,奧塞奇族人因為土地上發現的石油而掌握了巨大財富,卻遭到覬覦財產的人們計畫性的殺害,並試圖透過繼承來掠奪奧塞奇族人的財產。
Thumbnail
《花月殺手》:凝視歷史 《花月殺手》改編自真實的歷史事件「奧塞奇印第安人謀殺案(Osage Indian murders)」,事件發生在1910至30年代,奧塞奇族人因為土地上發現的石油而掌握了巨大財富,卻遭到覬覦財產的人們計畫性的殺害,並試圖透過繼承來掠奪奧塞奇族人的財產。
Thumbnail
擁抱夢想,不等於要拿另一座集中營來換,我們可以將理想跟犧牲脫鉤,以免養成衡量生命價值的習慣。或許麻煩,但正因為不容易、違反直覺,所以更加值得努力跟堅持。很可惜身為觀眾的我們,無從得知在 Höss 的內心是否有過掙扎,但至少現在,我們還來得及,也還能擁有不一樣的選擇。
Thumbnail
擁抱夢想,不等於要拿另一座集中營來換,我們可以將理想跟犧牲脫鉤,以免養成衡量生命價值的習慣。或許麻煩,但正因為不容易、違反直覺,所以更加值得努力跟堅持。很可惜身為觀眾的我們,無從得知在 Höss 的內心是否有過掙扎,但至少現在,我們還來得及,也還能擁有不一樣的選擇。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