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次方,我觀察到有幾位小孩對畫畫很感興趣,可以專注地看著寶可夢圖鑑、寶可夢牌卡臨摹出一隻又一隻的寶可夢。對他們來說,能夠畫出頑皮雷彈是基本中的基本,能夠畫出火伊布代表你算有能力,而能夠畫出噴火龍,代表「你很強」。
為了開拓小孩對繪畫的視野,我曾經開設過一個學季(大約十週)的漫畫課,裡頭安插了「造形」、「角色設計」、「光影」、「立體空間」等等概念,希望小孩可以吸收這些概念之後,融入盡自己原本的創作之中。但我發現,小孩上到後來越來越興致缺缺。
困惑與挫折之餘,我還是希望有機會跟小孩們一起畫畫,因此發起了「想畫什麼就畫什麼課」。我跟小孩說,這堂課只有一個規定:每一堂課選擇自己要「練習」還是「創作」,並且在課程結束前用五顆星來評量自己的滿意度。
沒想到參與其中的兩位小孩在這樣的設定下,出現了幾個的改變:
1)對自己的繪畫能力(精確來說是臨摹技巧)越來越有自信
2)越來越有意願挑戰困難度較高的寶可夢
3)理解到繪畫能力的成長是一段過程,能力是可以透過練習與努力養成的
以下提供一個例子,簡略說明這樣的改變發生的過程,以及我在這當中運用的策略。
小孩A在學季一開始時,大概會花大部分的時間晃來晃去、花了很多的時間翻閱寶可夢圖鑑思考要畫什麼、分享自己只敢畫寶可夢的頭部而不敢畫出身體。
在學季期間,我做了以下的嘗試,希望能促成小孩A的在畫寶可夢上的自信心與專注力:
1)在他面前挑戰我自己還不太擅長的事,並分享當下的心情與態度。例如練習3分鐘人像速寫,我會一邊畫一邊說:「這是我第一次練習這個,我很緊張」
2)請另一位同儕分享經驗。例如比較會畫畫的小孩B曾分享自己如果畫錯,就塗掉或丟掉就好了,因為這是練習
3)給予小孩A時間思考自己要做的事
隨著學季的進展,小孩A開始出現了一些改變。原本花了大部分時間摺紙飛機、晃來晃去的小孩A發起了自己的計劃——製作「所有屬性的伊布圖鑑」。在提出這個計畫之前,小孩A還只敢畫出伊布的頭部,不太敢畫出身體。後來他畫出了火伊布(全身)、水伊布(全身)、太陽伊布(全身)等等,最後把這些作品裝訂成一本小冊子。
上個禮拜是這個學季第一堂「想畫什麼就畫什麼課」,我看到小孩A在自己的畫冊上,一筆一劃勾勒出鳳王的羽毛。我想,從不敢畫出寶可夢身體,到有意願挑戰畫出鳳王,對一個學習者而言,無論是內在的心理狀態還是能力的精熟,都是一件很大的進步。
雖然在「想畫什麼就畫什麼課」裡能夠看到小孩的成長很開心,但我還是希望這個課程設計可以有理論對話、更完整的計畫,來讓這套設定得以更加成熟。我預計從自我效能理論、自我決定理論、社會學習理論出發,制定更具體的教學策略與可預期的影響,讓小孩產生的成長是可預期的,而不是不期而遇的驚喜。
更進一步來說,我希望這樣的課程設定可以做到比「精熟繪畫技巧」更多的事。小孩有機會在這堂課裡(有意無意地)思考「有什麼適合我的進步方法?」、「到底怎樣才叫做『畫得好』?」、「如果我喜歡畫畫,但沒有要以此為職業,那我為什麼要畫畫?」。
因為我也在思考這些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