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革命:人性化的可能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近期閱讀Collins整理出來的交織性(Intersectionality)的歷史,發現早在交織性尚未命名的年代,在街頭的人群從自我的生命經驗中意識到壓迫的多重特性,產生世界觀的改變。這種改變稱之為「意識的意識」,其透過反省-行動促使自我意識從壓迫者的世界觀脫離出來,產生屬於自我的意識,進而否定自身的主奴二元矛盾體質(既是壓迫者,也是受壓迫者)。交織性的概念可以深刻地連結到受壓迫者教育學裡的概念,正是「反思」與「行動」的交織互動辯證,造就多重壓迫的可意識性。然而當Kimberle(1990),針對多重壓迫的關係提出交互分析,並將其命名為「交織性」,交織性得以從街頭進入校園,成為體制內教育的一環。然而,Collins卻發現新自由主義橫行的大學校園裡頭,交織性的研究不再具有批判特性,甚至逐漸脫離社會運動的脈絡,被新自由主義的大學體制收編。

Collins在論文的尾端留下的問題,的確值得探討。

新自由主義的學術體制,指向壓迫者的虐待之愛。其所提倡的囤積式教育,試圖透過校園的權力運作模式「刻板化」學生,將學生他者化成壓迫者的客體,成為為他人而活的存有。對話成為空談,知識缺乏刺點,淪為知面的暴力灌輸。對話與實作同時也被學力測驗的制度擊潰,新自由主義教育否定學生的創意思考,否定其人性化的可能,也否定其反省與行動,促使實踐的不可能,故形成一種緘默文化。我們無法覺察自身的能動性,被壓迫者的世界觀束縛。然而,正常人類相對於動物而言,是具有改變歷史的能力。尚未覺醒之人,總以為所處生活空間是固定不變的,是必須適應的。但他們不知道,是人類的行動創造出所處的生活空間,只是在壓迫者把持了空間再現的權力,限制我們空間實踐的內容。

新自由主義讓我們產生矛盾,我們ㄧ方面是壓迫者,我們的教育視壓迫者為榜樣,因此任意使壓迫者的形象與功利主義滲透我們的主體。我們同時是受壓迫者,深受壓迫所害。我們是主奴共生的矛盾存在。但新自由主義讓我們看不見自身的矛盾所在。壓迫的教育主觀化我們的世界觀,讓我們成為假性希望的個體,活在一切都「能夠」的世界。人本身的動物性,愛好競爭的天性在功利主義下推波助瀾,我們於是成為活在自我世界觀下,並深深喜愛自我的功利主體。活在侷限空間的我們失去他者的可能性,沒有他者的世界,就沒有愛欲,只剩下自戀。

因此,我們必須找回「愛」。佛洛姆向我們揭示,真正的愛其蘊涵著「主動」屬性。而佛勒雷則告訴我們,唯有將愛這種充滿勇氣的行動作為基礎,才能塑造對話的可能。如果沒有對話,緘默將讓受壓迫者失去命名世界的機會。資本主義扭曲愛的本質,蒙騙我們愛是一種空想、愚蠢,試圖用語言的暴力邊緣化我們。但你我都知道,唯有愛,才能找回人性化的可能。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一、前言   本文運用韓炳哲的《關鍵三部曲》,對於現今中國進行社會病理學分析。關鍵三部曲其整理黑格爾、海德格、傅柯、班雅明等的思想,針對社會現象提出存有式的解釋。從《倦怠社會》中描繪的,當今過度肯定性社會所產生的「他者的消失」現象,所引發「相同者地獄」的現象。再到《透明社會》所揭示的,資本主義世
一、前言   本文運用韓炳哲的《關鍵三部曲》,對於現今中國進行社會病理學分析。關鍵三部曲其整理黑格爾、海德格、傅柯、班雅明等的思想,針對社會現象提出存有式的解釋。從《倦怠社會》中描繪的,當今過度肯定性社會所產生的「他者的消失」現象,所引發「相同者地獄」的現象。再到《透明社會》所揭示的,資本主義世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近來黎巴嫩局勢持續惡化,由於當地宗教與族群關係錯綜複雜,單憑新聞報導,很難全面了解內外部的真實情況,更難以真正感同身受當地居民的困境與心情。令我驚喜的是,今年台灣國際女性影展特別設立了巴勒斯坦專題,透過導演們的鏡頭,我得以更深入接觸這些議題。 . 其中,特別推薦黎巴嫩導演Myriam El-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情、愛和慾的迷宮中,我們常常遇到看似矛盾的體驗: 疼痛與快感、約束與自由、恐懼與興奮。 這些看似對立的感受,實則是人類情感光譜上緊密相連的色彩。 讓我們暫時放下「性癖」這個過於簡化的標籤,深入探索人類內在能量與身體構造、頭腦神經系統的本質。 疼痛,不僅僅是一種生理反應...
Thumbnail
我們從小到大所攜帶的情緒記憶及社會的集體意識形塑了我們內在的信念,而這些信念影響了我們投射於外境的思想與言行,也逐步影響我們對內在自我的認知。
今天突然腦海中響起 Cinderella的旋律 是日劇戀愛革命裡面的插曲,主唱者是小原明子 想當初對於愛情的憧憬以及未來自己的設想是因為看了這一部日劇 然後自己只因為喜歡旋律,就認定了這首。 即便我不懂日文,也因為小眾比較找不到翻譯 當年我還是很愛很愛這首,會自帶音樂進入我的世界,即使到了
那沈溺於革命中的愛戀情懷難道是他錯怪了? 那動盪的革命年代,孫大山為了推翻腐敗的青朝政權,投身於偉大的革命事業中。然而,在他的革命生涯中,亦有幾段扣人心弦的愛情故事。
人與人之間時常會產生出現許多矛盾的複雜情感
人都是互相依存的每個對象與個體
Thumbnail
唯我們對生活詳察,連結自身經驗、感受,也許才真有機會讓性別平等不只是華而不實的口號。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馬克斯和艾琳娜之間的相遇就像一抹清泉般撫平了他們焦渴的心靈。起初,這份情感只是單純的同路人之情。也許是因為二人都處於命懸一線的絕境之中,格外珍視彼此的陪伴和感情;又或許是男女之情使然,互相的親近之心難以自拔。這段情愫暫時還是一件禁忌的事,所以他們都選擇了逃避和沉默,將其深埋在內心最隱秘的角落。
近期閱讀Collins整理出來的交織性(Intersectionality)的歷史,發現早在交織性尚未命名的年代,在街頭的人群從自我的生命經驗中意識到壓迫的多重特性,產生世界觀的改變。這種改變稱之為「意識的意識」,其透過反省-行動促使自我意識從壓迫者的世界觀脫離出來,產生屬於自我的意識,進而否定自身
Thumbnail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近來黎巴嫩局勢持續惡化,由於當地宗教與族群關係錯綜複雜,單憑新聞報導,很難全面了解內外部的真實情況,更難以真正感同身受當地居民的困境與心情。令我驚喜的是,今年台灣國際女性影展特別設立了巴勒斯坦專題,透過導演們的鏡頭,我得以更深入接觸這些議題。 . 其中,特別推薦黎巴嫩導演Myriam El-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情、愛和慾的迷宮中,我們常常遇到看似矛盾的體驗: 疼痛與快感、約束與自由、恐懼與興奮。 這些看似對立的感受,實則是人類情感光譜上緊密相連的色彩。 讓我們暫時放下「性癖」這個過於簡化的標籤,深入探索人類內在能量與身體構造、頭腦神經系統的本質。 疼痛,不僅僅是一種生理反應...
Thumbnail
我們從小到大所攜帶的情緒記憶及社會的集體意識形塑了我們內在的信念,而這些信念影響了我們投射於外境的思想與言行,也逐步影響我們對內在自我的認知。
今天突然腦海中響起 Cinderella的旋律 是日劇戀愛革命裡面的插曲,主唱者是小原明子 想當初對於愛情的憧憬以及未來自己的設想是因為看了這一部日劇 然後自己只因為喜歡旋律,就認定了這首。 即便我不懂日文,也因為小眾比較找不到翻譯 當年我還是很愛很愛這首,會自帶音樂進入我的世界,即使到了
那沈溺於革命中的愛戀情懷難道是他錯怪了? 那動盪的革命年代,孫大山為了推翻腐敗的青朝政權,投身於偉大的革命事業中。然而,在他的革命生涯中,亦有幾段扣人心弦的愛情故事。
人與人之間時常會產生出現許多矛盾的複雜情感
人都是互相依存的每個對象與個體
Thumbnail
唯我們對生活詳察,連結自身經驗、感受,也許才真有機會讓性別平等不只是華而不實的口號。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馬克斯和艾琳娜之間的相遇就像一抹清泉般撫平了他們焦渴的心靈。起初,這份情感只是單純的同路人之情。也許是因為二人都處於命懸一線的絕境之中,格外珍視彼此的陪伴和感情;又或許是男女之情使然,互相的親近之心難以自拔。這段情愫暫時還是一件禁忌的事,所以他們都選擇了逃避和沉默,將其深埋在內心最隱秘的角落。
近期閱讀Collins整理出來的交織性(Intersectionality)的歷史,發現早在交織性尚未命名的年代,在街頭的人群從自我的生命經驗中意識到壓迫的多重特性,產生世界觀的改變。這種改變稱之為「意識的意識」,其透過反省-行動促使自我意識從壓迫者的世界觀脫離出來,產生屬於自我的意識,進而否定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