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日誌 113.03.12 團體 楊立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期待與實踐


       今天亮師說了一句:「我們會期待自己在一個有向心力的團隊,但我們是否是一個能提升團隊向心力的人?」我想這道破了我過去在團隊合作時的心態。


       上週向學生自我介紹中,我介紹了我最明顯的個性之ㄧ,害羞,更廣泛一點說,我是一個內向的人,以前我在超過三人以上的團體就會感到相當不自在,開始不講話,無法融入大家,因此我老是期待遇到一個能夠接納我的團體,然而這樣的團體並沒有出現。


       出社會後,發現遇到「好」的團體更難了,這才認知到自己不努力在團隊中找到自己的定位,便別想融入任何一個團體,因此我才開始努力開口說話、幫助他人、發揮自己的專長,漸漸的我發現,我較能融入各種團體,讓我遇到的團體都「變好了」。這呼應了亮師說的那句話,我過去從沒在團體中提升向心力,何來資格期待成員們願意接納我這樣的人?


       我不敢說自己有幫助團體提升向心力,但我確實更參與每一個我所在的團體了。


       實孩團隊,便是一個展現了強大團隊意識的團隊,在實人,沒有一個孩子是單打獨鬥的,永遠有隊友在你身邊提點你、協助你、陪伴你,這樣的特質在課堂活動中常常可以看見,我想這跟實人有大量的大、小組討論有直接的關係,實人大部分課程的活動、挑戰跟作業都需要「與人互動」,因此孩子會在不知不覺中,會在團體找到自己的定位,努力發揮自己的價值,並追求團隊共好,不會只注重個人利益。


沒有寫作業的人


       在今天的閱讀課,寶寶老師說:「我要嚴肅地說一件事情,有寫作業的人舉手。」,班上八成的同學自信並毫無擔憂地舉起了手,我的眼光飄向了那些沒有舉手的孩子,他們眼神微微地透露出一股焦慮,寶寶老師接著說:「那沒有寫作業的人站起來。」,幾個孩子沒有猶豫的快速站起來,寶寶老師又說:「大家幫他們鼓掌一下!」,班上頓時充滿如雷的掌聲,「你們知道為什麼要幫他們鼓掌嗎?」寶寶老師問,台下瞬間舉起幾隻小手,一個同學回答:「因為他們很勇敢承認自己的錯誤。」


       這樣的勇敢是自己賦予給自己的,也是老師賦予學生的,同時也是同學賦予同學的,自己沒有認錯的勇氣,周遭的人再怎麼釋出善意,仍難以拉下那張臉;老師得知有人沒寫作業後,第一反應是讓全班給他們鼓掌,這給了學生很大的勇氣, 學生們知道,老師認為誠實的勇氣,比起有沒有寫作業重要多了;同學在看著沒寫作業的同學時,絲毫沒有嘲笑、鄙視等負面眼光,而是安靜地聽完一個個同學講自己沒寫作業的原因,此事便過去了,沒有人被登記在白板上,也沒有人要受處罰。


       這是多麼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團隊才能創造出來的風氣。


社會化


       下午讀書會,Tony老師提到了書中談論老師跟保母性質不同的環節,這讓我想到了一個詞 —社會化。


       我個人是出了社會,才明顯感受到社會化的進程,我發現我不得不脫離個人,走進團體,這讓我花了點力氣才適應,我這才想到,從小到大遇到的老師,要不是就如書中提到的保母一樣,總是對我提醒東、提醒西;要不就是讓內向的我,找到一個安全的角落窩藏著,舒適地過著個人生活(我在學生時期仍是熱愛交友,只是遇到團體活動就會縮起來,所以能夠發現我逃避團體活動也是不容易。)


      但在實人的孩子就沒我過得舒服,遇到了一群去保母化的老師們。上星期四,冷氣團襲來,低溫12-14度,我身上裹著厚厚的衣物,然而有些勇者,衣物單薄,甚至有人只穿短袖,在品師的寫作課時有一段要出門寫作的環節,品師在出門前提醒一句:「外面很冷喔,要多穿一點!」之後便再也沒有提到穿衣服的事情了,雙雙在議課時提到,看到阿昕外套來不及穿外套就匆匆衝出門了,品師會覺得是她個人問題還是老師下次應該多注意她是否準備好了再出發?品師回答:「是她的問題,她需要學會跟上團體。」,我想這就是所謂的社會化吧,每個學生都要有意識自己是不是在任何地方落後團體,並想辦法跟上,當然學校也不是一個棄速度慢的人不顧的地方,書中提到,老師的工作是「觀察跟引導」,因為老師身為專業的教育工作者,才能用專業且客觀的角度觀察學生的狀態,並適時的提供引導,若用大人的例子舉例,就像在登山時,每個人都會用自己舒適的步調走,發現自己慢了就會努力跟上,發現自己快了,就會停下來等隊伍跟上,而嚮導則是藉由自身對山林與人體運動狀態的專業認識,適時的調整隊伍的速度跟步伐,並給出專業的建議,讓速度較慢的隊員能夠盡量跟上隊伍,若為了讓速度慢的隊員走快點便將隊員的背包都攬在自己身上背,或是直接對跟不上隊伍的隊員棄之不顧都有可能造成巨大的災難。(前者可能讓自己體力不支,而無法帶其他隊員下山;後者可能造成速度慢者遇難。)


       因此身為老師,要拿捏好自己的角色定位,既不能太像保母也不能太冷血,如此才能讓初入團體生活的孩子們,在社會化的過程中,好好的發展成一個獨立自主的個體。


avatar-img
11會員
34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砸學校?雜學校。 本週就是雜學校參展了,看見孩子們不慌不忙地與夥伴們討論如何向參訪人員介紹主題課程,就知道他們心裡有一定的底,畢竟這不是他們第一次的挑戰~ 一點也不害怕與陌生人交談,甚至可以真心的掏心掏肺。 遇到奧客的時候:反問他問題,將他問倒!讓他看看誰比較厲害!
Thumbnail
通常,課業輔導/學習扶助的教學現場情境為1個班級10個人以內的學生,個人教導、兩人一組或三人一組為適宜,合作學習策略主要是以「精熟學習內容」為主、「引導主題探究」與「促進分享討論」為輔,增加多元的機會和可能。
Thumbnail
在這社會框架底下,我們到底活成了什麼模樣? 這場對話中與其說我在開導學生,倒不如說學生反應的問題其實幫助了我重新看見自。
Thumbnail
亮師走進教室,靜靜掃視孩子們。 沉默不語所散發出來的凝重,佈滿整間教室, 孩子們在幾句相互提醒之後,紛紛靜下來,轉身看著亮師。 連坐在教室後方不知所以的我,也感受到壓力。 「你們進到實人以來,改變了好多,積極自學、自律、自動自發。經過了無政府觀察,很多人也意識到自己的進步,更不用說你
Thumbnail
提到「學校」,你想到的詞彙會是「學習」抑或是「限制」呢? 我們時常會聽到學校猶如一個小型社會,但當發生霸凌事件的時候又認為學校的場域非常封閉,到底學校應該是開放空間或是封閉的環境呢? 不諱言地,當我翻開《在學校可以學到什麼呢?》這本書的第一頁,深深觸動我的文字即是學校是個「開放」空間
Thumbnail
【 團隊意識 】 晨讀時光後,Lulu老師把孩子們聚在一起討論「若我的樂高課突然換其他老師上,你們能發揮平常的默契嗎?」我相信每個人都有過這樣的經驗,當學生遇到代課老師時,極有可能因為不適應,而換了一種學習態度。
Thumbnail
像風像海水的我,上課前,知道心裡在湧動。做著晨間運動、洗澡,讓自己回穩,但深知對於上課,面對學生,我仍然是浮躁不確定的,仍然會突然發出:我真的有東西可以帶給學生嗎?常常這樣懷疑自己,但也真的沒有太多技術性的方法,像螺絲起子那樣拴緊我那咨意的擾動和想到什麼就丟什麼的言語。 我給自己這學期一個操練,就
Thumbnail
學校與學習是不同的概念。學校提供方便的學習環境,但真正的學習之路可能在於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不要讓孩子的學習空間侷限在學校或3C產品裡,世界之大,充滿學習的機會。
好不容易用了一學期,把來自數十個不同國中的高一新生,變成了一個逐漸成形的班級,下學期竟一口氣來了兩個復學生,環顧其他同類科班級,有的班連一個復學生也沒有,有的只有一位,為什麼「獨厚」我們班?但既來之、則「安」之,先協助他們融入班級比較重要。 一般而言,行政單位會先轉交復學生的學籍卡,簡單載明學生基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砸學校?雜學校。 本週就是雜學校參展了,看見孩子們不慌不忙地與夥伴們討論如何向參訪人員介紹主題課程,就知道他們心裡有一定的底,畢竟這不是他們第一次的挑戰~ 一點也不害怕與陌生人交談,甚至可以真心的掏心掏肺。 遇到奧客的時候:反問他問題,將他問倒!讓他看看誰比較厲害!
Thumbnail
通常,課業輔導/學習扶助的教學現場情境為1個班級10個人以內的學生,個人教導、兩人一組或三人一組為適宜,合作學習策略主要是以「精熟學習內容」為主、「引導主題探究」與「促進分享討論」為輔,增加多元的機會和可能。
Thumbnail
在這社會框架底下,我們到底活成了什麼模樣? 這場對話中與其說我在開導學生,倒不如說學生反應的問題其實幫助了我重新看見自。
Thumbnail
亮師走進教室,靜靜掃視孩子們。 沉默不語所散發出來的凝重,佈滿整間教室, 孩子們在幾句相互提醒之後,紛紛靜下來,轉身看著亮師。 連坐在教室後方不知所以的我,也感受到壓力。 「你們進到實人以來,改變了好多,積極自學、自律、自動自發。經過了無政府觀察,很多人也意識到自己的進步,更不用說你
Thumbnail
提到「學校」,你想到的詞彙會是「學習」抑或是「限制」呢? 我們時常會聽到學校猶如一個小型社會,但當發生霸凌事件的時候又認為學校的場域非常封閉,到底學校應該是開放空間或是封閉的環境呢? 不諱言地,當我翻開《在學校可以學到什麼呢?》這本書的第一頁,深深觸動我的文字即是學校是個「開放」空間
Thumbnail
【 團隊意識 】 晨讀時光後,Lulu老師把孩子們聚在一起討論「若我的樂高課突然換其他老師上,你們能發揮平常的默契嗎?」我相信每個人都有過這樣的經驗,當學生遇到代課老師時,極有可能因為不適應,而換了一種學習態度。
Thumbnail
像風像海水的我,上課前,知道心裡在湧動。做著晨間運動、洗澡,讓自己回穩,但深知對於上課,面對學生,我仍然是浮躁不確定的,仍然會突然發出:我真的有東西可以帶給學生嗎?常常這樣懷疑自己,但也真的沒有太多技術性的方法,像螺絲起子那樣拴緊我那咨意的擾動和想到什麼就丟什麼的言語。 我給自己這學期一個操練,就
Thumbnail
學校與學習是不同的概念。學校提供方便的學習環境,但真正的學習之路可能在於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不要讓孩子的學習空間侷限在學校或3C產品裡,世界之大,充滿學習的機會。
好不容易用了一學期,把來自數十個不同國中的高一新生,變成了一個逐漸成形的班級,下學期竟一口氣來了兩個復學生,環顧其他同類科班級,有的班連一個復學生也沒有,有的只有一位,為什麼「獨厚」我們班?但既來之、則「安」之,先協助他們融入班級比較重要。 一般而言,行政單位會先轉交復學生的學籍卡,簡單載明學生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