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醉好的時光》談勇敢是暫時放下立場,不勇敢則是放棄自我

2024/03/14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國片《陽光普照》日前名列於今年奧斯卡金像獎15部最佳國際影片獎初選名單之一,而其中一部正是代表丹麥的《醉好的時光》(Druk)。本片描述中學歷史教師Martin(Mads Mikkelsen 飾)因在家庭得不到愛(老婆常在醫院上大夜班、小孩對他也愛理不理)、在學校的教學又得不到學生的喜愛(課程一陳不變、自言自語、考試分數給得又不甜影響學生申請大學),正處於內外夾攻的男性更年期危機。於是,在某次與同校的其他3位好哥兒們用餐時,頓時潸然淚下,好友們再想辦法安慰時,便提出了某挪威哲學家的「0.05%酒精理論」,即認為人類的血液天生缺乏0.05%的酒精含量,若血液維持0.05%的酒精,將有助於提升創造力。4位大叔們遂決定來一場「酒精研究計畫」。仿嚴謹的學術實踐規範,規定只有平日、上班時能喝,休假、下班時不能喝,為的是確實區分酒精對工作表現的影響。至於實驗是否成功,就留待觀眾進戲院驗證。


  本片由丹麥執導特具意義,據歐洲學校酒精與其他藥物調查計畫(The European School Survey Project on Alcohol and Other Drugs,ESPAD)2019 年的統計,在15到16歲的學生中(丹麥合法飲酒年齡為16歲),丹麥不只喝酒「強度」歐洲第1、「頻率」亦居歐洲第3(平均每4天喝1次酒,每次約攝取88毫升乙醇,相當於4.4罐啤酒)。酒在丹麥的文化中不只是飲料,更是一種區別他者的象徵。然而,正所謂過猶不及,任何過量的東西都是毒,若酒失去了原先的喝酒的目的,那麼便不會是「醉」好的時光,而是「醉」壞的時光。  


  酒特別的地方在於,人們心情好時會想喝酒,心情不好時更會想喝酒。而這之間的差異除了小酌與豪飲(買醉)之外,是酒作為催化劑所要催化對象的不同。在心情好時,喝得是酒的沁涼回甘;是放鬆、提升注意力、創造力的催化劑,為的是讓好心情延續或分享予他人。在心情不好時,喝得是酒的辛辣刺苦;是失去控制自我、抹去記憶的催化劑,為的是逃避壞心情、斬斷一切關係。然而,李白在〈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寫到:「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重要的是,酒永遠只是工具而不是目的。不管喝酒與否,喝酒背後的原因才是真正應該探討與面對的,如此才有避免「飲酒過量」成為飲酒文化的危機。


  回到片中關於中年男性危機的問題,問題會發生有它的偶然與必然,如何避免心靈跟隨身體的衰老而枯萎,便是區辨偶然與必然的差異,並掌握、改變必然,進而創造改變偶然的可能性。體內維持0.05%的酒精,起初或許真的對工作有所幫助,能夠更積極的、大膽的、創意的打破一陳不變的現況。然而,當身體習慣了0.05%的酒精,體內0.05%的酒精不過成為了另一種一陳不變。因為我們並沒有真正透過酒精挖掘能持續延續、創造的經驗,一種新的、名為希望的感覺。


以下分享關於酒的10個小知識:


1.2017年的羅斯基勒歐洲音樂節(Roskilde Festival),製酒公司Norrebro Bryghus一共蒐集了5萬公升的尿液,並用這些「肥料」釀造出6萬瓶的「皮斯尼」。(是肥料不是原料)


2.酒精飲品在伊朗、科威特、沙烏地阿拉伯等國是違法的。(未看先猜宗教因素)


3.台灣血液酒精濃度最高紀錄為2004年,一位女子在40%乙醇的浴缸中浸泡12小時後死於酒精中毒,其血液酒精濃度為1.35%。(是片中0.05%實驗的27倍)


4.對65歲以下男性來說,每天喝超過2單位的酒精(約2罐啤酒)就超過日飲酒量。(女性則是1單位的酒精)


5.依據〈道路交通安全規則〉第114條規定略以:「汽車駕駛人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得駕車:二、飲用酒類或其他類似物後其吐氣所含酒精濃度達每公升零點一五毫克或血液中酒精濃度達0.03%以上。」(片中0.05%已不得駕駛)


6.依據〈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35條規定略以:「汽機車駕駛人,駕駛汽機車經測試檢定吐氣所含酒精濃度達每公升零點二五毫克或血液中酒精濃度達0.05%以上,年滿十八歲之同車乘客處新臺幣六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罰鍰。」(日本則是從酒駕者到供酒、供車和共乘者,都負連帶責任,如:知道客人開車來,又賣酒給他的店家,一但超標被抓到,同樣罰監禁三年以下或五十萬日圓以下罰款)


7.台灣酒駕5年內再犯率約37%。(依據法務部2008年至2018年7月統計資料,酒駕案件裁判確定有罪者中,有犯罪前科者占58%,其中有63%曾犯酒駕同罪)


8.依據〈中華民國刑法〉第185-3規定略以:「駕駛動力交通工具而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二十萬元以下罰金:一、吐氣所含酒精濃度達每公升零點二五毫克或血液中酒精濃度達0.05%以上。」(片中0.05%駕車已觸犯公共危險罪)


9.酒駕刑責不斷修法提升,然其中約有半數獲緩刑(刑罰加重與法官量刑並非直接相關,法官還是會一個案,如:犯罪惡性、犯後態度、是否達成和解、取得被害人家屬諒解等因素綜合考量)。


10. 德國2020年的啤酒銷量,較2019年少了 5.5 億公升。(因為疫情影響導致啤酒節、觀光、球賽、婚禮等飲酒機會的減少或取消)

2021/2/24

3會員
522內容數
哲學博士生/建築系畢/證照:高考公務員、工地主任、古蹟工地負責人/前地方文資薦任公務員(建築工程職系)/研究領域:建築哲學、文化資產哲學。由「哲學性」、「反思性」角度,評論文學、建築、哲學、時事、影劇、社會科學、自然科學、音樂藝術、文化資產、公職生活。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