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山道/公路猴子全世界都有;但是美國自行車騎士有林道、礫石路可以騎。台灣的自行車騎士有什麼選擇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希望女騎士早日康復。照片來源:翻攝自重機車友 ❘ 各區路況天氣、資訊分享中心臉書

希望女騎士早日康復。照片來源:翻攝自重機車友 ❘ 各區路況天氣、資訊分享中心臉書

這幾天自行車圈裡最常討論的話題不外乎就是“山道猴子”。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3065 字、3 則留言,僅發佈於馬許桑的不負責自行車產業觀點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223會員
222內容數
極度樂觀的悲觀主義者 、自行車上的思考家、中二大叔、日商打工仔、狗派兼頑固台獨份子,這些元素構成了我的思維與價值。 歡迎你的到來,如果我的文字能啟發你的任何想法,並且對你是有幫助的話,那就真的太好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馬許桑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對網紅(Influencer)的看法,以及KOL與KOC的定義與區別。作者提出,找到合適的網紅可以增加品牌曝光,但如何有效變現才是關鍵。文章中還介紹了“UGC”(用戶原創內容)的重要性和如何選擇合適的網紅來實現目標。作者鼓勵企業在社交經營上要注重網路與現實間的結合。
開頭先說,本文可以說是自己利用會議間空檔,走馬看花後的奇思異想。 不代表任何公司或團體的立場。 (都說了本專題是不負責的產業觀察啦~)
這篇文章討論了2024年臺北自行車展的市場狀況,並提供了對歐洲、北美和中國市場的分析和預測。文章探討了對自行車行業的觀察和市場趨勢,同時指出了相關的政府補貼和品牌折扣資訊。
2024 年臺北國際自行車展即將到來,自行車業正面臨許多挑戰。今年展會應該關注新產品、電輔車系統、永續發展、更綠的攤位設計、生產迴流和近岸生產等議題。瞭解市場趨勢和客戶需求將是重中之重,提早把握商機才能在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
如何應對Nike的裁員消息及其對運動鞋產業的影響?以及其相關的中國及歐洲市場前景。這篇文章從運動鞋產業的角度切入,比較了Nike的裁員舉措與自行車行業的狀況,並討論了疫情紅利、高庫存等因素對市場的影響。同時,也提出了一些展望,希望在春季銷售的帶動下,行業銷售能夠有所起色。
本篇文章分析了臺灣政府推出的MIT電動輔助自行車國產化補助計畫。分析了補助計畫對產業的影響及可行性,並探討了三電系統的重要性和相關的中置驅動電機、電控系統、電池的條件。最後提出了對補助計畫可能影響的疑問和結論。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對網紅(Influencer)的看法,以及KOL與KOC的定義與區別。作者提出,找到合適的網紅可以增加品牌曝光,但如何有效變現才是關鍵。文章中還介紹了“UGC”(用戶原創內容)的重要性和如何選擇合適的網紅來實現目標。作者鼓勵企業在社交經營上要注重網路與現實間的結合。
開頭先說,本文可以說是自己利用會議間空檔,走馬看花後的奇思異想。 不代表任何公司或團體的立場。 (都說了本專題是不負責的產業觀察啦~)
這篇文章討論了2024年臺北自行車展的市場狀況,並提供了對歐洲、北美和中國市場的分析和預測。文章探討了對自行車行業的觀察和市場趨勢,同時指出了相關的政府補貼和品牌折扣資訊。
2024 年臺北國際自行車展即將到來,自行車業正面臨許多挑戰。今年展會應該關注新產品、電輔車系統、永續發展、更綠的攤位設計、生產迴流和近岸生產等議題。瞭解市場趨勢和客戶需求將是重中之重,提早把握商機才能在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
如何應對Nike的裁員消息及其對運動鞋產業的影響?以及其相關的中國及歐洲市場前景。這篇文章從運動鞋產業的角度切入,比較了Nike的裁員舉措與自行車行業的狀況,並討論了疫情紅利、高庫存等因素對市場的影響。同時,也提出了一些展望,希望在春季銷售的帶動下,行業銷售能夠有所起色。
本篇文章分析了臺灣政府推出的MIT電動輔助自行車國產化補助計畫。分析了補助計畫對產業的影響及可行性,並探討了三電系統的重要性和相關的中置驅動電機、電控系統、電池的條件。最後提出了對補助計畫可能影響的疑問和結論。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的旅遊方式,有些人靠著雙腳走遍天下,而我選擇騎車一路走,畢竟走路太慢,搭車太快,騎車剛好。不一定能上山下海,但還可以浪跡天涯。這是我單車環大陸的啟程紀錄,也摘要了旅途上一些有趣露營經驗。
Thumbnail
根據交通部統計,截至2024年3月為止,全台機車數為14,569,949台,每100位台灣人中,就有99位擁有機車;全台汽車數8,613,578台,每100位台灣人,擁有汽車的就有36.8位。在汽、機車普及率如此高的台灣,除了意外險、產險等商業保險的保障外,掌握通勤法律的基本知識也是廣大的通勤族保障
Thumbnail
世界自行車日是對自行車這種獨特、耐用、可持續的交通工具的全球性慶祝,象徵著人類進步與發展,為人類交通和環保帶來積極影響。文章內容分享臺灣相關自行車活動路線,以及作者完成50公里騎行挑戰的心得。最後呼籲人們關注環境和健康,並提醒每一次踏上自行車都是對地球的一份承諾。
Thumbnail
臺灣交通問題嚴重, 需要重新設計交通基礎建設,尤其是道路設施,支持交通環境重塑及改善,單車族應該站出來關注與行動。臺灣的交通有未來嗎?
Thumbnail
騎單車通勤的可能性。瞭解哪些人適合單車通勤,以及如何開始,包括裝備準備、路線規劃及好處。
山路愈彎車速愈慢 崎嶇顛簸需要沉著面對 海闊天空跟絕崖峭壁值得停留 疲憊之前更必須休息 油量不足前加滿油 不用急!人生旅程總會結束 順著車流或路況遊賞生活吧
Thumbnail
我一直很喜歡體育,也樂於學習新的運動。 這次的兩個展覽,讓我看到臺灣與國際的各項運動,也看到他們如何與新科技結合,令人期待在不久的將來,會陸續出現全新的運動和器材。 台北國際自行車展 台灣人對自行車肯定不陌生,不管是共享經濟的自行車、各地邊的自行車租借站,或是選擇用自行車上班上課的人,自行車已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作者騎乘自行車到臺中的心得,透過這次的體驗過程瞭解到自己的問題與弱項,並思考如何調整,才能夠持續進步與前行。同時透過騎行活動與人生經驗提出在工作與學習上的思考。
Thumbnail
用車輪去丈量一個地方,不管是在稻田裡飛馳,還是在花海裡徜徉,又或是穿梭在公路與海同行,沿路的風景就在車輪下徐徐展開,這一路靠自己踩出來的風景,絕對讓人難忘。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的旅遊方式,有些人靠著雙腳走遍天下,而我選擇騎車一路走,畢竟走路太慢,搭車太快,騎車剛好。不一定能上山下海,但還可以浪跡天涯。這是我單車環大陸的啟程紀錄,也摘要了旅途上一些有趣露營經驗。
Thumbnail
根據交通部統計,截至2024年3月為止,全台機車數為14,569,949台,每100位台灣人中,就有99位擁有機車;全台汽車數8,613,578台,每100位台灣人,擁有汽車的就有36.8位。在汽、機車普及率如此高的台灣,除了意外險、產險等商業保險的保障外,掌握通勤法律的基本知識也是廣大的通勤族保障
Thumbnail
世界自行車日是對自行車這種獨特、耐用、可持續的交通工具的全球性慶祝,象徵著人類進步與發展,為人類交通和環保帶來積極影響。文章內容分享臺灣相關自行車活動路線,以及作者完成50公里騎行挑戰的心得。最後呼籲人們關注環境和健康,並提醒每一次踏上自行車都是對地球的一份承諾。
Thumbnail
臺灣交通問題嚴重, 需要重新設計交通基礎建設,尤其是道路設施,支持交通環境重塑及改善,單車族應該站出來關注與行動。臺灣的交通有未來嗎?
Thumbnail
騎單車通勤的可能性。瞭解哪些人適合單車通勤,以及如何開始,包括裝備準備、路線規劃及好處。
山路愈彎車速愈慢 崎嶇顛簸需要沉著面對 海闊天空跟絕崖峭壁值得停留 疲憊之前更必須休息 油量不足前加滿油 不用急!人生旅程總會結束 順著車流或路況遊賞生活吧
Thumbnail
我一直很喜歡體育,也樂於學習新的運動。 這次的兩個展覽,讓我看到臺灣與國際的各項運動,也看到他們如何與新科技結合,令人期待在不久的將來,會陸續出現全新的運動和器材。 台北國際自行車展 台灣人對自行車肯定不陌生,不管是共享經濟的自行車、各地邊的自行車租借站,或是選擇用自行車上班上課的人,自行車已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作者騎乘自行車到臺中的心得,透過這次的體驗過程瞭解到自己的問題與弱項,並思考如何調整,才能夠持續進步與前行。同時透過騎行活動與人生經驗提出在工作與學習上的思考。
Thumbnail
用車輪去丈量一個地方,不管是在稻田裡飛馳,還是在花海裡徜徉,又或是穿梭在公路與海同行,沿路的風景就在車輪下徐徐展開,這一路靠自己踩出來的風景,絕對讓人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