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國大夫高渠彌因舊仇刺殺鄭昭公,《左傳》記載公子達評價此事,說:「高渠彌將會被殺,他的報復行為太過份了。」


公子儀的擔憂是正確的,就在他擔任鄭國國君的第十四年,祭仲已經去世,鄭厲公認為時機成熟,就從櫟城起兵攻打鄭國首都。大軍來到大陵時,活捉了鄭國大夫傅瑕。傅瑕向厲公說:「只要你把我釋放,我就可以幫助你回歸鄭國成為國君。」厲公答應了傅瑕開出的條件,釋放他並訂定盟約。不久,傅瑕果然把公子儀和他兩個兒子殺死,迎接厲公回到首都。
厲公回國後的當務之急是什麼?他能保住君位嗎?
【原文依據】
《春秋左氏傳.桓公十七年》:
公子達曰:「高伯其為戮乎!復惡已甚矣。」
《春秋左氏傳.桓公十八年》:
秋,齊侯師于首止,子亹會之,高渠彌相。七月戊戌,齊人殺子亹,而轘高渠彌。祭仲逆鄭子于陳而立之。是行也,祭仲知之,故稱疾不往。人曰:「祭仲以知免。」仲曰:「信也。」
《春秋經.莊公三年》:
冬,公次于滑。
《春秋左氏傳.莊公三年》:
將會鄭伯,謀紀故也。鄭伯辭以難。
《春秋經.莊公四年》:
紀侯大去其國。
《春秋左氏傳.莊公十四年》:
鄭厲公自櫟侵鄭,及大陵,獲傅瑕。傅瑕曰:「苟舍我,吾請納君。」與之盟而赦之。六月甲子,傅瑕殺鄭子及其二子,而納厲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