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出好口才八、你說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八、「你說呢?」

人類像貓,充滿好奇是天性。

人類還有個特點,就是面對某個問題拋出,總是喜歡去尋找答案。

學生們的考試卷就是這麼設計的,所以整張紙上不是問號就是空格,期待有人把它填滿,或是給個「答」。可惜太多年積累的測驗卷,讓學生們漸趨疲乏,所以,看到白紙黑字的各種問題,抗拒心理油然而生;但口頭提問依然保有魅力,面對口語提出的問號句,孩子們依然保有想要回答的衝動。

在各式演講裡,常見演說者用「提問」來吸引觀眾,有時賣個小關子,先提問、在後面的演講中給予解答;有時乾脆提出一個大哉問,期待觀眾們抱著問題一路深思回家。

在四、五或七、八分鐘的即席演說裡,我建議演說者提了問就要自問自答,在整篇演說終結之前必須告訴觀眾,你剛才問題的答案。千萬不要把那問題懸成歷史公案,因為你並沒有明星記者會的待遇___演說後接受訪談、對提問另作解答。而沒有答案的問題,會像貓爪在心底刮搔,一遍遍刺激著聽眾,終至聽眾耐性喪失,給了演說者「差評」。

還有些人喜歡在演說的結論裡加上一句,例如:「我喜歡徜徉在閱讀的奇妙世界裡,打開一本書、就是開啟一扇通往神奇世界的門。你覺得呢?」

喔!拜託,千萬不要在結尾留下一個問句,尤其是「你覺得呢?」、「你說呢?」這看來輕巧的問句,像一記軌跡清晰、角度美好的殺球,觀眾們(或是評審們)眼看著這記殺球飄到眼前,想回擊卻被綁住了手腳,想回話卻被勒令不得張口出聲;眼睜睜看著這句邀請自己發表意見的挑逗再顯擺,卻囿於規定不能搭話……這真的會造成內傷!

有些人會說,作文裡也常用這樣的問句做結尾,並無不妥啊,為何演說就成了心理上的大忌呢?

各位要知道:作文是寫在紙上、用文字表達的,它給了讀者心理上的緩衝時間,而演說卻爭在當下。

就算是老師批閱作文吧,看到了作文紙上最後留下的問句「您以為然否?」,手癢了忍不住,還能提起硃筆在後面加批,寫上評語就有了回答,那驛動的心情得以平復;就算是一般讀者,也能在書頁留白處加上眉批心得,這些都是回應,為問題找答案;可惜即席演說沒有提供這種「問與答」的契機。

所以,在一連好多個選手輪番上陣的即席演說比賽裡,末尾提個「你說呢?」絕對是拿石頭砸自己的腳,自毀得分。

閱讀至此,您應該也發現了,我的「練出好口才」聚焦在即席演說,還是比賽形式的那一種,既不是簡單聊天侃大山,也不是學術知識經驗傳承的專題演講。因為比賽式的即席演說,最難捉摸聽眾(評審)的感受,更沒有「參考回饋修改講詞」這回事,所以,先了解聽眾(評審)們的心理狀態實屬必要……你說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古月照今城的沙龍
10會員
419內容數
都說這世界很小,到哪兒都會遇到;那是緣分。 都說天界、地府和人間分為三處;但緣分到了,還是能夠遇到。 都說土地公掌管地方大小瑣事、是老好神一枚;其實土地公也是個需要輪班的職位,地府需魂孔急、求魂若渴,隨時誠徵土地公。 這兒說的是一個遊魂成了土地公一五七二號、戀上人間女子、成就天界姻緣的故事。
2024/03/22
十四、「人生自古誰無死」,接下來呢? 命題作文比較難,還是不限題作文比較難? 無題演說比較「可怕」,還是命題即席演說比較「恐怖」? 以上問題的答案見仁見智,並沒有誰比誰「高級」。但,演說也好、作文也罷,整篇述說一定得有個真正的核心,否則不限題的作文會變成心情抒發的跳躍式筆記;沒有主題的即席演說
Thumbnail
2024/03/22
十四、「人生自古誰無死」,接下來呢? 命題作文比較難,還是不限題作文比較難? 無題演說比較「可怕」,還是命題即席演說比較「恐怖」? 以上問題的答案見仁見智,並沒有誰比誰「高級」。但,演說也好、作文也罷,整篇述說一定得有個真正的核心,否則不限題的作文會變成心情抒發的跳躍式筆記;沒有主題的即席演說
Thumbnail
2024/03/13
十三、來喔,給畫面囉! 說一個故事,有畫面和沒有畫面的敘述絕對差很多,但是,怎麼給畫面? 用你大腦內建的「心理圖像生成功能」,看看我這樣做。 例一: 沒有畫面___月考時我總是粗心大意,每次都只能在考完以後懊悔。 給畫面___月考當天,我信心滿滿埋頭苦寫,填滿了考卷上每一個空格、在每一個問
Thumbnail
2024/03/13
十三、來喔,給畫面囉! 說一個故事,有畫面和沒有畫面的敘述絕對差很多,但是,怎麼給畫面? 用你大腦內建的「心理圖像生成功能」,看看我這樣做。 例一: 沒有畫面___月考時我總是粗心大意,每次都只能在考完以後懊悔。 給畫面___月考當天,我信心滿滿埋頭苦寫,填滿了考卷上每一個空格、在每一個問
Thumbnail
2024/03/12
十二、給畫面,厲害的腦補 一開始,請先告訴自己:「我絕對不會看到彩色大象從後面走過。」 接下來,進入主題。 嚴格來說,我們人類的大腦比AI要強。最少,在「腦補畫面」這一塊,絕對遠超目前的人工智能。 人類的大腦其實很厲害,超愛腦補生成各種畫面,有點兒像俗語所謂:「說風就是雨」、或是台語俗諺的:
Thumbnail
2024/03/12
十二、給畫面,厲害的腦補 一開始,請先告訴自己:「我絕對不會看到彩色大象從後面走過。」 接下來,進入主題。 嚴格來說,我們人類的大腦比AI要強。最少,在「腦補畫面」這一塊,絕對遠超目前的人工智能。 人類的大腦其實很厲害,超愛腦補生成各種畫面,有點兒像俗語所謂:「說風就是雨」、或是台語俗諺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書 少年時,我是這麼想得: 閱讀能使得我有書寫的能力。 學習如何闡述得更好,啟發下一個題目的靈感。 然而,書寫太困難了。 所以開始拿著筆記本抄錄喜歡的文句。 抄寫是非常重要的,能一字一句地去汲取著文字, 像是用另外一個方式解讀,挖掘一個又一個沒留意的含義。 但現在看來變成了一種很笨拙地
Thumbnail
書 少年時,我是這麼想得: 閱讀能使得我有書寫的能力。 學習如何闡述得更好,啟發下一個題目的靈感。 然而,書寫太困難了。 所以開始拿著筆記本抄錄喜歡的文句。 抄寫是非常重要的,能一字一句地去汲取著文字, 像是用另外一個方式解讀,挖掘一個又一個沒留意的含義。 但現在看來變成了一種很笨拙地
Thumbnail
十三、來喔,給畫面囉! 說一個故事,有畫面和沒有畫面的敘述絕對差很多,但是,怎麼給畫面? 用你大腦內建的「心理圖像生成功能」,看看我這樣做。 例一: 沒有畫面___月考時我總是粗心大意,每次都只能在考完以後懊悔。 給畫面___月考當天,我信心滿滿埋頭苦寫,填滿了考卷上每一個空格、在每一個問
Thumbnail
十三、來喔,給畫面囉! 說一個故事,有畫面和沒有畫面的敘述絕對差很多,但是,怎麼給畫面? 用你大腦內建的「心理圖像生成功能」,看看我這樣做。 例一: 沒有畫面___月考時我總是粗心大意,每次都只能在考完以後懊悔。 給畫面___月考當天,我信心滿滿埋頭苦寫,填滿了考卷上每一個空格、在每一個問
Thumbnail
十二、給畫面,厲害的腦補 一開始,請先告訴自己:「我絕對不會看到彩色大象從後面走過。」 接下來,進入主題。 嚴格來說,我們人類的大腦比AI要強。最少,在「腦補畫面」這一塊,絕對遠超目前的人工智能。 人類的大腦其實很厲害,超愛腦補生成各種畫面,有點兒像俗語所謂:「說風就是雨」、或是台語俗諺的:
Thumbnail
十二、給畫面,厲害的腦補 一開始,請先告訴自己:「我絕對不會看到彩色大象從後面走過。」 接下來,進入主題。 嚴格來說,我們人類的大腦比AI要強。最少,在「腦補畫面」這一塊,絕對遠超目前的人工智能。 人類的大腦其實很厲害,超愛腦補生成各種畫面,有點兒像俗語所謂:「說風就是雨」、或是台語俗諺的:
Thumbnail
十一、什麼、怎麼、那麼 無論演說或作文,「定義題目」都是首要工作。如果你對題目本身定義不明,當然就沒有辦法好好發揮接下來的論述,也就容易流為「文不對題」或「言不及義」。 定義雖然很重要,但是演說的時間有限、作文的篇幅也有限,所以不能在定義題目上著墨太多,也不必原原本本都在解釋題目(如果有評審在評
Thumbnail
十一、什麼、怎麼、那麼 無論演說或作文,「定義題目」都是首要工作。如果你對題目本身定義不明,當然就沒有辦法好好發揮接下來的論述,也就容易流為「文不對題」或「言不及義」。 定義雖然很重要,但是演說的時間有限、作文的篇幅也有限,所以不能在定義題目上著墨太多,也不必原原本本都在解釋題目(如果有評審在評
Thumbnail
十、過去、現在、未來 論述時的另一種解題技巧,就是用「過去、現在、未來」,以時間線的描述方式來看眼前的題目。 大部分人在講述的時候,「過去」佔了將近二分之一的篇幅,再來第二長的是「現在」;而未來,通常只勉強「畫蛇添足」的重複了五、六句話就得結束了。 這是著重歷史的眼光,思考方向偏在「描述實況」
Thumbnail
十、過去、現在、未來 論述時的另一種解題技巧,就是用「過去、現在、未來」,以時間線的描述方式來看眼前的題目。 大部分人在講述的時候,「過去」佔了將近二分之一的篇幅,再來第二長的是「現在」;而未來,通常只勉強「畫蛇添足」的重複了五、六句話就得結束了。 這是著重歷史的眼光,思考方向偏在「描述實況」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