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茶包來找碴-肥龍找茶筆記

2024/03/24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有些人擔心外面的茶飲製作過程,喜歡自己泡茶,但又懶得或沒時間使用茶葉、茶具…拿個保溫瓶放個茶包加入熱水,就出門了。

今天就來聊聊茶包吧,剛好手邊有一些不同的類型,就簡單來分享一下實際經驗。

茶包類型

茶包類型最基本就兩種,平面茶包立體茶包(半立體)。

上為平面茶包,下為立體茶包

上為平面茶包,下為立體茶包

平面茶包最簡單,從外觀上就是四周封起來的小包,沒有立體結構

立體茶包其實就是有立體結構,讓茶葉有更多的舒展空間。其中有一類外觀看似平面茶包但有折疊能開展的空間設計(上圖左下);另一類曾經因廣告而比較知名的三角立體茶包(上圖右下)它的空間設計能放在桌上就呈現立體樣式。

這樣的設計有什麼影響

最明顯的差別,就在於內容物有沒有足夠的空間讓內容物可以充分開展。舉個例子,你會喜歡在睡袋裡面伸懶腰?還是把被子掀開伸懶腰?

平常泡茶,我們會希望茶乾(球狀或條索狀)能在熱水中完全舒展,盡情釋放茶葉的物質,這樣才能盡可能完全呈現這款茶葉的風味。

瞭解了茶包的設計重點在於空間,那就再來看看茶包裡面都裝些什麼東西吧~

茶包內容裝什麼

粉末狀茶葉

從我分享的照片可以很明顯看到三種類型,我們先來看看商業型的產品,很大一部分是打成粉末的這個類型。各大通路可以買到的划算且大量的茶包、火鍋/燒烤等餐廳的茶包,你可以仔細看看是不是這個類型。

茶葉從茶樹上採摘,經過製茶程序,會有一些碎葉碎枝這些殘料、廢料。要製作精品/特色茶,還會經過撿枝等精挑細選,會有不少副產品,例如顆粒不夠完美、顏色不夠好看的茶乾,以及過多的枝條。

這些副產品以及殘料,說實在也是茶葉產品,只是不夠上相,將它們重新處理,如烘焙增香(商業咖啡豆不少採用重烘焙一樣)、打粉機均質化。

對於原物料來說叫「物盡其用」;從商業角度叫「殘餘價值」最大化;對於有大量茶需求的店家來說,有「相對低成本」;對於民眾來說「俗擱大碗」。其實優點還不少,只是作為消費者,我們擔心的是,因為都打成「不見原樣」的粉末,會擔心是否有商家昧著良心使用更糟糕的原物料來製作。

切碎型茶葉

既然有上述的疑慮,那就不烘焙也不打粉,直接原始葉子切碎狀態(原葉切碎)給你裝進茶包,這樣比較不擔心裡面給你裝什麼奇怪的東西了吧!

你可以看到茶包裡面有大小不一的葉片、長短不一的枝梗,嗯~真的是茶葉沒錯。那既然可以這樣作,為何還有烘焙打粉的製作呢?

這裡順便做一下切碎跟打粉的異同,先來說說一樣的地方:

  1. 打粉跟切碎都能加速茶葉物質溶出,短時間就能跑出一杯茶。
  2. 不需要有茶葉舒展的空間,可以節省茶包包裝的使用量。
  3. 茶葉作物剩餘價值最大化。

那不一樣的地方有下列幾點:

  1. 大量且標準化的商業產品需要維持風味一致,烘焙打粉可控變因,機械化標準化降低成本。
  2. 原葉切碎可能會因為茶葉製作批次不同,而有些微的風味變化,適合中小品牌、小農自營,屬於特色產品。

傳統型茶乾

雖然我的照片都是球狀茶乾,但也可能有條索狀的。使用這類型的茶包就比較不計成本一點,高級一點的使用手採茶葉,那可以當作試用包的概念。普通一點的,就是用機械採摘茶葉製成的茶乾來製作茶包。

適合作為年輕客群試飲或推廣,也適合沒時間準備茶具悠閒泡茶、丟進保溫瓶浸泡、製作冷泡茶的客群。


後記

我自己現在幾乎不喝粉末狀茶包,畢竟會自己泡茶,也不怕吃到茶葉,冷泡熱泡都直接丟一般茶葉製作(這個之後會再來寫一篇分享)。自己現在都是買茶葉居多,其實換算下來買茶葉可能還比較便宜(同品質來說)。

之前有格友交流問到「茶包的材質」會有什麼差別跟影響,老實說,我自己還真沒注意到這部分。

我只知道茶包材質有棉布、塑料(PET)/紙質(就跟紙餐盒一樣有塑料膜)、不織布(PP)、玉米/甘蔗纖維(PLA紗)…

這些包材對茶葉咖啡的風味影響,我自己的味覺敏感度倒是沒覺得有影響,但不排除有人會因為包材不同而感受到些微變化。

我只能說粉狀跟切碎的因為物質溶出速度快,也不需要舒展空間;傳統茶乾需要比較長的浸泡時間也需要給茶葉足夠的空間開展,這會直接反應包材的通透性選擇以及使用面積(成本)。


-- 這裡是肥龍的生活沙龍-文化生活體驗【找茶筆記】,我會與你分享我喝茶找茶的心得與筆記,讓生活多點不一樣的文化體驗樂趣。

54會員
176內容數
歡迎來到「肥龍的生活沙龍」,這裡主要分享與傳統文化相關的「文化生活」,偶爾分享「閱讀心得」以及「字言字語」等雜談想法。若是剛好我的文字讓你有所共鳴,很歡迎你留言分享你的觀點。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