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觸飲茶文化,一定會有一個內容是介紹目前主流的「六大茶系
」,也就是「綠茶
」「白茶
」「黃茶
」「青茶
(烏龍茶)」「紅茶
」「黑茶
」,這順序也是依照製茶程序中「發酵程度
」由低到高排列。
一聽到「發酵」,別馬上聯想到醃醬菜或是釀漬物那種「微生物的發酵」(但是黑茶有用到微生物發酵喔~)。
製茶程序的「發酵」,直白一點的說法就是茶葉內容物的「氧化程度
」,茶葉中的「茶多酚」會因為氧化而逐漸減少並轉變成多類的「烏龍茶質」、「茶黃質」或「茶紅質」等讓茶湯顏色變得不同。
前面提到這茶系六大門派是依照發酵(氧化)程度來分門別類,是屬於「製茶工藝
」的範疇,其中因為白茶、黃茶、黑茶大多數人日常接觸偏少,今天先省略。
我們生活中常見的「綠茶
」為無發酵茶,茶湯通常為翠綠或清澈的淡綠,因為幾乎沒有氧化作用,兒茶素含量最高,所以比起其他茶類苦澀味明顯。
臺灣有名的綠茶有三峽出產的臺灣碧螺春
以及臺灣龍井
。
「紅茶
」屬於全發酵茶,品飲起來就相對感受的更多的香氣風味與甘甜,也因為茶多酚轉換出一些天然色素,讓紅茶茶湯大多呈現琥珀色、深紅色、或是紅褐色的面貌。
臺灣有名的紅茶有魚池鄉的紅玉紅茶、紅韻紅茶等。
而「青茶
」,也俗稱烏龍茶,發酵程度從7%~75%都有,也是日常最多樣茶品的一種茶系,例如東方美人、凍頂烏龍、金萱烏龍、清心烏龍…還有許多臺灣高山烏龍(杉林溪、大禹嶺…)。
六大茶系先簡單說明到這,剛剛好像看到金萱烏龍、清心烏龍…平平都是烏龍茶,這又是依照什麼來做分類呢?
還記得六大茶系是用發酵程度來區分,而「金萱
」(台茶12號)、「清心
」指的是「茶樹品種
」。日常飲料常見的還有台茶18號的「紅玉
」紅茶,台茶21號的「紅韻
」紅茶。
所有的「茶種」,都能製成六大茶系的任何一種茶,但因為每個茶種有各自的風味與優勢,會特別傾向製成某類茶系的茶,如上述提到的「紅玉紅茶」就是因為紅玉這個品種,做成紅茶最能發揮它的風味特色等。
茶樹品種,還會影響到生長速度,有的耐寒有的耐熱,所以有的品種能大量種植,多次採收,降低生產成本。
茶種這個領域,對於日常只實踐喝茶的我來說,先簡單聊到這裡。原本也沒想到會往這個部分來做探究,但實在是喝到各種不同風味以及不同口感的茶,不僅讓我想更多瞭解這些風味成型的原因。
--
這裡是肥龍的生活沙龍-文化生活體驗【找茶筆記】,我會與你分享我喝茶找茶的心得與筆記,讓生活多點不一樣的文化體驗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