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行為科學家「丹尼爾·康納曼」致敬

向行為科學家「丹尼爾·康納曼」致敬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丹尼爾·康納曼(Daniel Kahneman)過逝了  (1934年3月5日—2024年3月27日)


丹尼爾·康納曼(Daniel Kahneman)畢生挑戰經濟學基本假設:「人就是沒這麼理性


丹尼爾·康納曼(希伯來語:דניאל כהנמן‎,英語:Daniel Kahneman,1934年3月5日—2024年3月27日),生於英國託管巴勒斯坦特拉維夫,以色列裔美國心理學家。由於在展望理論的貢獻,獲得200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於2011年出版暢銷書《快思慢想, Thinking Fast and  Slow 》。  2021年出版《雜訊, NOISE》等。


丹尼爾·康納曼與他的共同研究夥伴:阿莫斯·特維斯基(Amos Tversky),兩人提出的「展望理論」,獲200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首次頒給研究經濟行為學者)。

因為曾學習過展望理論,令我豁然開朗,矛塞頓開,於是開始於股票市場裡大有斬獲。

 

展望理論

展望理論


我簡單介紹這兩本書:

 《快思慢想》與《雜訊》這二本書都是我很喜愛的二本書,是大師級好作品,是值得一再閱讀與珍藏的鉅作。推薦給有興趣的格友閱讀。

 

raw-image



《快思慢想》(Thinking Fast and Slow)這本書談什麼?

談人類先天上不理性的特質,人類想事情時可以分成系統一:快思; 系統二:慢想。 大部份時侯我們輕易地啟動系統一,直覺地判斷,快速的反應下決定。只有當這件事有點複雜時,我們才會啟動系統二:很用心的燒腦去想這事件的邏輯、分析內容,做出決策。例如:在方格子寫寫輕鬆柔軟帶大量圖門有很多人看,寫工整艱澀的分析文章較少人看,因為大家習慣使用快思(系統一)

 

《雜訊》(NOISE,A Flaw in Human Judgement)這本書談什麼?

  談人類性格上天生的缺陷,容易受外在環境因子影響,左右了我們非理性的判斷,而且都有偏定,所以呢,要靠一些方法減少雜訊。例如訂立一套標準決策流程‘納入外部參考觀點(獨立評估,再綜合討論)、將複雜的決策拆成比較好評估的小項目、延後判斷,評估個案後先放數天再決定結果,抗拒太早出現的直覺。有興趣的格友,請點下方網頁聯結(我自己的閱讀心得): (警告:這內容是系統二)

 

//

丹尼爾·康納曼(Daniel Kahneman)小檔案(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出生  1934年3月5日(90歲)

巴勒斯坦託管地特拉維夫

居住地:美國

國籍:美國、以色列

母校:柏克萊加州大學 Ph.D, 1961 / 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 B.A., 1954

 

研究領域

認知偏誤 / 行為科學 / 展望理論 /損失迴避

 

獎項

美國心理學會終身成就獎(2007)

諾貝爾經濟學獎(2002)

總統自由勳章(2013)

美國心理協會傑出科學貢獻獎(1982)

 

avatar-img
曹滴掉~ 寬廣vs渺小的沙龍
11.2K會員
186內容數
我本身在投資行為上,有理論基礎及多年的實務經驗。雖然讀過的財經書籍至少有二百本以上,但仍然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風險永遠是投資人首要考慮的因素。希望彼此有緣的人,在投資之路上能夠得到應有的報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不怕格友們笑,我是個直男(我的學習背景),我也是浪漫男(我的天性)。我不甜言蜜語,只默會默關注與貼心,好比像「愛在心裡口難開」~「猜測」往往是愛情中最模糊的不安,這鴻溝往往是傷了心愛的另一半,反過來更傷自己。我們凡人總是期待愛情可以幸福長久,但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
「沈從文說: 美麗總是愁人的」,於是擁有了它,有了愁,也共有了負擔。是的! 承受吧?或許如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當就承受了甜蜜與苦澀。書信,在本書中傳遞愛訊的線引,留著的物件,是有情的,也是無情的,是有意義的,也是無意義的,系乎一念之間!
Women's Day|我有一個 “女子” 故事 我是一位男人,但我有一個女子們的故事。話說........ 大學時,我選修了一門課。學期開始當天,我走進教室那一刻 呃!教室內怎麼坐滿女生!! 沒半個男生。 不會吧? ....莫非我走錯教室?再三確認!沒錯啊。 好吧!既來之,則安
我很少看那麼薄的書,況且像極了可能女生偏愛的書。書的色系,排版等都偏向柔性。 作者是誰呢? 她叫 My Self-Love Supply(註1)。媽媽叫Alessandra 爸爸叫,Luca,還有最好的朋友名叫Cameron。她說沒有Cameron,這一切不可能會發生。
蘋果買伯斯說:「你沒辦法預見點點滴滴如何連繫,唯有透過回顧,才可以看出彼此關連。所以必須相信,這些點點滴滴會在未來連結。你必須相信某些事情,像是直覺、天命、人生、因果等。這樣的想法領我永遠不沮喪,也塑造人生的不同」。所以今天下的因,閱讀博覽,培養解讀能力,日後或有哪一天可以心念流轉與體悟。
到底什麼是值得活的人生 (Life Worth Living?)? 仔細想想~ 這主題似乎好頗難具體描述!   人生的目的到底為何呢?  如同這本書的三位作者:耶魯大學的教授們所說的: 這個問題是「人生的大哉問」。這本書的三位作者,提出「值得活的人生」提出諸多的闡述,給你我參考。
不怕格友們笑,我是個直男(我的學習背景),我也是浪漫男(我的天性)。我不甜言蜜語,只默會默關注與貼心,好比像「愛在心裡口難開」~「猜測」往往是愛情中最模糊的不安,這鴻溝往往是傷了心愛的另一半,反過來更傷自己。我們凡人總是期待愛情可以幸福長久,但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
「沈從文說: 美麗總是愁人的」,於是擁有了它,有了愁,也共有了負擔。是的! 承受吧?或許如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當就承受了甜蜜與苦澀。書信,在本書中傳遞愛訊的線引,留著的物件,是有情的,也是無情的,是有意義的,也是無意義的,系乎一念之間!
Women's Day|我有一個 “女子” 故事 我是一位男人,但我有一個女子們的故事。話說........ 大學時,我選修了一門課。學期開始當天,我走進教室那一刻 呃!教室內怎麼坐滿女生!! 沒半個男生。 不會吧? ....莫非我走錯教室?再三確認!沒錯啊。 好吧!既來之,則安
我很少看那麼薄的書,況且像極了可能女生偏愛的書。書的色系,排版等都偏向柔性。 作者是誰呢? 她叫 My Self-Love Supply(註1)。媽媽叫Alessandra 爸爸叫,Luca,還有最好的朋友名叫Cameron。她說沒有Cameron,這一切不可能會發生。
蘋果買伯斯說:「你沒辦法預見點點滴滴如何連繫,唯有透過回顧,才可以看出彼此關連。所以必須相信,這些點點滴滴會在未來連結。你必須相信某些事情,像是直覺、天命、人生、因果等。這樣的想法領我永遠不沮喪,也塑造人生的不同」。所以今天下的因,閱讀博覽,培養解讀能力,日後或有哪一天可以心念流轉與體悟。
到底什麼是值得活的人生 (Life Worth Living?)? 仔細想想~ 這主題似乎好頗難具體描述!   人生的目的到底為何呢?  如同這本書的三位作者:耶魯大學的教授們所說的: 這個問題是「人生的大哉問」。這本書的三位作者,提出「值得活的人生」提出諸多的闡述,給你我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