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勝病痛後,我們真能回到之前的日子嗎?—《被中斷的人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看封面,我以為這本書是小說,閱讀之後才知道是不折不扣,真實的回憶錄。
紀錄一位大學剛畢業的美國年輕女孩蘇萊卡.曹華,忽然得了癌症,
她以「治療中」跟「治療後」為界,
說明自己在「健康之國」與「生病之國」兩個國度之間遊走的人生。


raw-image



我看完覺得,天啊,她寫得根本就是我受傷後的心情啊!
作者在抗癌成功後,反而得了「憂鬱症」、「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我也是!當時我為此百思不得其解,
看了她的書,我才恍然大悟,這很可能是必經過程啊!



抗癌成功後,作者決定改變自己,展開自己一人的公路旅行,
帶著她心愛的狗「奧斯卡」,拜訪不曾見面,在網路讓她感動的網友、
當初一起並肩作戰癌友的家人等等。



我很喜歡其中一位癌友說的:
如果我能變回以前的我,雖然會很棒,但不切實際」。




作者說,當初化療中看到癌友特地提醒她的這句話,還不太懂,
等到自己抗癌成功,才完全體會到。
她說:
我們沒有辦法回到過去、回到我們身體毫髮無傷的日子。
「復原」絕對不是把以前的自己找回來,
「復原」是永遠屏棄熟悉的自己,支持全新的自己,
這是一種殘忍又可怕的過程。



我太愛作者這段話,感嘆萬千。
我也是前幾年看電影《椋鳥的春天》才領悟出這心得。
之前我(包括身邊的親友),還一直怪自己不夠努力、不夠堅強。
大家都認為,只要我夠努力,我就一定能恢復到以前那個我(身心靈各方面),
但事實上,根本回不去啊!
真後悔沒有早幾年看到這本書,我的心情會好過許多,
原來,我已經夠努力了!




作者跟某些癌友認為,
抗癌成功的眾多原因之一,是因為身邊有人(指夫妻或親密關係的伴侶)陪伴支持,
要不然可能堅持不下去。



這點我並不是完全同意,
因為我很怕拖累另外一半,
所以我很慶幸,幸好我單身,要不然經歷這意外與之後的復健長路,一定會離婚。
別說什麼「久病床前無孝子」,
我覺得病痛對任何人際關係,都是種折磨。



作者講到,經歷過漫長的化療過程,原本不離不棄的男友威爾,最後還是離開她。
這我懂,因為男友為了照顧她,一切以她為中心,沒了自己的人生,
這對男友來說,也太殘忍了!
我覺得這兩人都沒有錯,
只能說上天捉弄人,好在多年後,各自尋覓到好伴侶。



作者也提到,因為她把自己的抗癌經歷公諸於世,所有人都希望她有個美好結局。
後來她抗癌成功,大家都以為她跟男友威爾接下來會結婚。
但她要怎麼跟大家解釋:她與男友分手?接下來的人生有何新計畫?這些都是壓力。
她對眼前好不容易戰鬥而來的新人生,根本無所適從?甚至茫然?
為了想做出改變,才有了後來的公路之旅。



我覺得她很棒,願意說出真話。(《我可能錯了》那本書也是寫出大實話。)
我在台灣看到很多抗癌成功或人生重新再出發的人,
都講得好勵志,根本是心靈雞湯文!
我覺得台灣的社會,還不太能接受真實的世界。



其實我很喜歡「拜訪網友」這點子,
之前我有想過,等我身體好一點,去拜訪給我鼓勵的網友,表達我的感激之意。
真是英雄所見略同呢!



隨著人類越來越長壽,
作者認為,大多數人都有機會在「健康」與「生病」這兩個國度間遊走。
我推薦這本書,會讓你用不同的觀點看待病痛與死亡。


相關閱讀

★《椋鳥的春天》—如何走出憂鬱、走出傷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李建崑-avatar-img
2024/03/31
「如果我能變回以前的我,雖然會很棒,但不切實際」,這句話非常令人心疼。任誰都不希望自己得重症,復元前後的心境,豈是一般人所能感受到?
avatar-img
時堂(花。酒。香)的沙龍
42會員
116內容數
走過創傷的我,用文字寫下我的心情及療癒筆記。另有電影 、影集、閱讀的心得。 在痞客邦的「花。 酒。 香」主站,還有品酒、日本線香、香皂的心得文。 https://cafe25.pixnet.net/blog
2025/03/19
培理醫生提到如何幫助受過創傷的人(包括自己)? 你也許沒前去看貴貴的心理醫生, 但「陪伴」,跟好友講電話訴苦, 就是最好的方式。 另外,散步、舞蹈、按摩都有助於調節。 培理醫生最後提到: 如果沒有經歷過真實人生磨難,就不可能得到真正的智慧, 如果沒有熬過去,就無法發展出「創傷後智慧」。
Thumbnail
2025/03/19
培理醫生提到如何幫助受過創傷的人(包括自己)? 你也許沒前去看貴貴的心理醫生, 但「陪伴」,跟好友講電話訴苦, 就是最好的方式。 另外,散步、舞蹈、按摩都有助於調節。 培理醫生最後提到: 如果沒有經歷過真實人生磨難,就不可能得到真正的智慧, 如果沒有熬過去,就無法發展出「創傷後智慧」。
Thumbnail
2025/02/19
找到天命的秘密是, 誠實回答一個問題:你最喜歡的「衰事三明治」是什麼口味? 所以真正的問題不是「你對什麼有熱情?」 而是「你對什麼有熱情到,願意忍受當中最不堪的一面?」
Thumbnail
2025/02/19
找到天命的秘密是, 誠實回答一個問題:你最喜歡的「衰事三明治」是什麼口味? 所以真正的問題不是「你對什麼有熱情?」 而是「你對什麼有熱情到,願意忍受當中最不堪的一面?」
Thumbnail
2025/02/11
用現代人的眼光來解讀, 「女主角就是一個宅女,雖然從電腦上獲得各種知識, 算是業餘科學家, 但她缺乏現實生活的社交互動。」 她對婚姻也沒有勇氣追求, 對世界好奇,卻又沒有足夠的勇氣去冒險。 就只會埋頭研究植物、寫論文。
Thumbnail
2025/02/11
用現代人的眼光來解讀, 「女主角就是一個宅女,雖然從電腦上獲得各種知識, 算是業餘科學家, 但她缺乏現實生活的社交互動。」 她對婚姻也沒有勇氣追求, 對世界好奇,卻又沒有足夠的勇氣去冒險。 就只會埋頭研究植物、寫論文。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患有思覺失調症的病人分享康復心路歷程,從最初的幻聽恐懼到找到合適的醫生和藥物治療,終於走出低谷,幫助自己逐漸康復和重新融入正常生活。
Thumbnail
患有思覺失調症的病人分享康復心路歷程,從最初的幻聽恐懼到找到合適的醫生和藥物治療,終於走出低谷,幫助自己逐漸康復和重新融入正常生活。
Thumbnail
窗外落葉蕭蕭,我在窗裡,連呼吸都費勁。   肺癌末期了。   因為遺傳、因為我一直以來的不作為,癌細胞蔓延得很快,發現的時候腦部、肝臟、骨頭……早都已全被侵蝕,一年前被強制送醫到現在,好幾次這條命都是鬼門關前搶回來的。鄭醫師每每來看我,搖頭之外總是抱以無奈的嘆息。
Thumbnail
窗外落葉蕭蕭,我在窗裡,連呼吸都費勁。   肺癌末期了。   因為遺傳、因為我一直以來的不作為,癌細胞蔓延得很快,發現的時候腦部、肝臟、骨頭……早都已全被侵蝕,一年前被強制送醫到現在,好幾次這條命都是鬼門關前搶回來的。鄭醫師每每來看我,搖頭之外總是抱以無奈的嘆息。
Thumbnail
#人生的轉機(癌症的身心自療法) #羅倫斯李山博士 #王季慶 #許添盛 #梁瑞安 #賽斯 書中提到:大多數的人,在癌症出現之前,都有「失去希望」的經驗,不相信自己能過令人滿足的生活方式,失去了存在的理由,也就是讓我們清晨歡喜起床、夜晚歡喜入眠、熱情期待每一天以及未來的那種意義。[無望感]
Thumbnail
#人生的轉機(癌症的身心自療法) #羅倫斯李山博士 #王季慶 #許添盛 #梁瑞安 #賽斯 書中提到:大多數的人,在癌症出現之前,都有「失去希望」的經驗,不相信自己能過令人滿足的生活方式,失去了存在的理由,也就是讓我們清晨歡喜起床、夜晚歡喜入眠、熱情期待每一天以及未來的那種意義。[無望感]
Thumbnail
經歷了放療副作用後,我如何與「新的身體」共處生活,包括與放療副作用的共處、口水減少、處理膿鼻涕、肌肉纖維化等問題以及改變的健康飲食習慣和生活習慣。
Thumbnail
經歷了放療副作用後,我如何與「新的身體」共處生活,包括與放療副作用的共處、口水減少、處理膿鼻涕、肌肉纖維化等問題以及改變的健康飲食習慣和生活習慣。
Thumbnail
書名: Between Two Kingdoms: A Memoir of a Life Interrupted 作者: Suleika Jaouad 出版社: Random House 出版日期: 2021/02/09 這是一本抗癌與自我找尋、自我治療的書。蘇萊卡在剛畢業準備開始展開自己
Thumbnail
書名: Between Two Kingdoms: A Memoir of a Life Interrupted 作者: Suleika Jaouad 出版社: Random House 出版日期: 2021/02/09 這是一本抗癌與自我找尋、自我治療的書。蘇萊卡在剛畢業準備開始展開自己
Thumbnail
復原」絕對不是把以前的自己找回來, 「復原」是永遠屏棄熟悉的自己,支持全新的自己, 這是一種殘忍又可怕的過程。
Thumbnail
復原」絕對不是把以前的自己找回來, 「復原」是永遠屏棄熟悉的自己,支持全新的自己, 這是一種殘忍又可怕的過程。
Thumbnail
癌症仍是一個目前難治的疾病,而病友對於疾病的描述各異。有人痊癒了,有人經歷了二次罹癌,更有人失去了生命,而這本書病從所願並不是作者想要生這病,而是更坦然的接受這病來到生命中。 老實說對於主題並不是這麼樣討喜的書不會主動閱讀,但就追著獎項,當作跨界看些自己平常比較少接觸的領域讀了起來。作者也寫散文也
Thumbnail
癌症仍是一個目前難治的疾病,而病友對於疾病的描述各異。有人痊癒了,有人經歷了二次罹癌,更有人失去了生命,而這本書病從所願並不是作者想要生這病,而是更坦然的接受這病來到生命中。 老實說對於主題並不是這麼樣討喜的書不會主動閱讀,但就追著獎項,當作跨界看些自己平常比較少接觸的領域讀了起來。作者也寫散文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