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勝病痛後,我們真能回到之前的日子嗎?—《被中斷的人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看封面,我以為這本書是小說,閱讀之後才知道是不折不扣,真實的回憶錄。
紀錄一位大學剛畢業的美國年輕女孩蘇萊卡.曹華,忽然得了癌症,
她以「治療中」跟「治療後」為界,
說明自己在「健康之國」與「生病之國」兩個國度之間遊走的人生。


raw-image



我看完覺得,天啊,她寫得根本就是我受傷後的心情啊!
作者在抗癌成功後,反而得了「憂鬱症」、「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我也是!當時我為此百思不得其解,
看了她的書,我才恍然大悟,這很可能是必經過程啊!



抗癌成功後,作者決定改變自己,展開自己一人的公路旅行,
帶著她心愛的狗「奧斯卡」,拜訪不曾見面,在網路讓她感動的網友、
當初一起並肩作戰癌友的家人等等。



我很喜歡其中一位癌友說的:
如果我能變回以前的我,雖然會很棒,但不切實際」。




作者說,當初化療中看到癌友特地提醒她的這句話,還不太懂,
等到自己抗癌成功,才完全體會到。
她說:
我們沒有辦法回到過去、回到我們身體毫髮無傷的日子。
「復原」絕對不是把以前的自己找回來,
「復原」是永遠屏棄熟悉的自己,支持全新的自己,
這是一種殘忍又可怕的過程。



我太愛作者這段話,感嘆萬千。
我也是前幾年看電影《椋鳥的春天》才領悟出這心得。
之前我(包括身邊的親友),還一直怪自己不夠努力、不夠堅強。
大家都認為,只要我夠努力,我就一定能恢復到以前那個我(身心靈各方面),
但事實上,根本回不去啊!
真後悔沒有早幾年看到這本書,我的心情會好過許多,
原來,我已經夠努力了!




作者跟某些癌友認為,
抗癌成功的眾多原因之一,是因為身邊有人(指夫妻或親密關係的伴侶)陪伴支持,
要不然可能堅持不下去。



這點我並不是完全同意,
因為我很怕拖累另外一半,
所以我很慶幸,幸好我單身,要不然經歷這意外與之後的復健長路,一定會離婚。
別說什麼「久病床前無孝子」,
我覺得病痛對任何人際關係,都是種折磨。



作者講到,經歷過漫長的化療過程,原本不離不棄的男友威爾,最後還是離開她。
這我懂,因為男友為了照顧她,一切以她為中心,沒了自己的人生,
這對男友來說,也太殘忍了!
我覺得這兩人都沒有錯,
只能說上天捉弄人,好在多年後,各自尋覓到好伴侶。



作者也提到,因為她把自己的抗癌經歷公諸於世,所有人都希望她有個美好結局。
後來她抗癌成功,大家都以為她跟男友威爾接下來會結婚。
但她要怎麼跟大家解釋:她與男友分手?接下來的人生有何新計畫?這些都是壓力。
她對眼前好不容易戰鬥而來的新人生,根本無所適從?甚至茫然?
為了想做出改變,才有了後來的公路之旅。



我覺得她很棒,願意說出真話。(《我可能錯了》那本書也是寫出大實話。)
我在台灣看到很多抗癌成功或人生重新再出發的人,
都講得好勵志,根本是心靈雞湯文!
我覺得台灣的社會,還不太能接受真實的世界。



其實我很喜歡「拜訪網友」這點子,
之前我有想過,等我身體好一點,去拜訪給我鼓勵的網友,表達我的感激之意。
真是英雄所見略同呢!



隨著人類越來越長壽,
作者認為,大多數人都有機會在「健康」與「生病」這兩個國度間遊走。
我推薦這本書,會讓你用不同的觀點看待病痛與死亡。


相關閱讀

★《椋鳥的春天》—如何走出憂鬱、走出傷痛?

走過創傷的我,用文字寫下我的心情及療癒筆記。另有電影 、影集、閱讀的心得。 在痞客邦的「花。 酒。 香」主站,還有品酒、日本線香、香皂的心得文。 https://cafe25.pixnet.net/blog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李建崑-avatar-img
2024/03/31
1
「如果我能變回以前的我,雖然會很棒,但不切實際」,這句話非常令人心疼。任誰都不希望自己得重症,復元前後的心境,豈是一般人所能感受到?
1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住院病人的前 72 小時 是病情變化最快、最關鍵的時期。許多原本穩定的病人可能在短時間內惡化,甚至發生多重器官衰竭。如果醫療團隊能夠及早偵測這些危險信號,就有機會在病人進入不可逆階段前積極介入,降低死亡率。 本篇文章將探討: ✅ 如何辨識敗血症惡化的早期徵兆? ✅ ARDS(急性呼吸窘迫症
Thumbnail
金句:投資比的不只是誰賺得多,還有誰活得久。活下來的人,才是笑到最後的人。 本書主要探討如何透過理性思考和科學方法來解決賭博和投資中的問題。索普展示了如何運用機率思維、風險對沖策略和凱利公式來擊敗賭場和市場,並進行有效的風險管理。他的思考模型和方法不僅適用於賭博和投資,還可以應用到人生的其他領域。
從交易心理學的觀點來說,其一是如何觀察期貨市場的變化,適時地調整當下的期貨部位;其二則是自我心理調整,也就是如何處理交易期貨過程中的自我心理變化,並與內在的自己對話。兩者是並行的,決定你是否是吃這行飯的重要因素。
Thumbnail
一位身材微壯、頭髮蒼白的爺爺因意識不清,被安置在加護病房觀察一晚。但他的瞻妄之言讓護理師忙得團團轉,甚至還差點吃下衛生紙。好消息是,經過情緒穩定與進食後,爺爺終於能順利轉到普通病房。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作者在青少年時期所經歷的心理困境,以及她如何在十年後逐漸走出陰霾,找回生活的平衡。文章中描述了她的心靈掙扎,以及如何逐漸恢復和成長的過程。這是一篇關於克服困難、獲得成長的感人故事。
Thumbnail
患有思覺失調症的病人分享康復心路歷程,從最初的幻聽恐懼到找到合適的醫生和藥物治療,終於走出低谷,幫助自己逐漸康復和重新融入正常生活。
躺在病床上的雨薇想用文章來幻想自己真的穿越回去,回到那個溫馨,充滿很多後悔的過去,改變一切,也許也能改變現在的自己。但。。。寫出來的文章這麼無聊,連自己都無法相信,相信讀者也看不下去了。直接來個最終章好了。 有人說,如果你活在過去,那你就沒了現在和未來。但,不是每個明天都還有未來。 如果重新活著
簡介 在平凡的日子裡,主角突然被診斷出癌症,人生急轉直下。在面臨死亡的恐懼中,主角意外穿越回過去,獲得了一次彌補遺憾的機會。他利用這份時光的禮物,修復了與家人、朋友和愛人的關係,重新體會到生命的真諦。最終,他回到現實世界,帶著滿滿的愛和無悔的心情,平靜地迎接生命的終點。故事的結局,留給讀者無限的想
Thumbnail
#人生的轉機(癌症的身心自療法) #羅倫斯李山博士 #王季慶 #許添盛 #梁瑞安 #賽斯 書中提到:大多數的人,在癌症出現之前,都有「失去希望」的經驗,不相信自己能過令人滿足的生活方式,失去了存在的理由,也就是讓我們清晨歡喜起床、夜晚歡喜入眠、熱情期待每一天以及未來的那種意義。[無望感]
Thumbnail
復原」絕對不是把以前的自己找回來, 「復原」是永遠屏棄熟悉的自己,支持全新的自己, 這是一種殘忍又可怕的過程。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住院病人的前 72 小時 是病情變化最快、最關鍵的時期。許多原本穩定的病人可能在短時間內惡化,甚至發生多重器官衰竭。如果醫療團隊能夠及早偵測這些危險信號,就有機會在病人進入不可逆階段前積極介入,降低死亡率。 本篇文章將探討: ✅ 如何辨識敗血症惡化的早期徵兆? ✅ ARDS(急性呼吸窘迫症
Thumbnail
金句:投資比的不只是誰賺得多,還有誰活得久。活下來的人,才是笑到最後的人。 本書主要探討如何透過理性思考和科學方法來解決賭博和投資中的問題。索普展示了如何運用機率思維、風險對沖策略和凱利公式來擊敗賭場和市場,並進行有效的風險管理。他的思考模型和方法不僅適用於賭博和投資,還可以應用到人生的其他領域。
從交易心理學的觀點來說,其一是如何觀察期貨市場的變化,適時地調整當下的期貨部位;其二則是自我心理調整,也就是如何處理交易期貨過程中的自我心理變化,並與內在的自己對話。兩者是並行的,決定你是否是吃這行飯的重要因素。
Thumbnail
一位身材微壯、頭髮蒼白的爺爺因意識不清,被安置在加護病房觀察一晚。但他的瞻妄之言讓護理師忙得團團轉,甚至還差點吃下衛生紙。好消息是,經過情緒穩定與進食後,爺爺終於能順利轉到普通病房。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作者在青少年時期所經歷的心理困境,以及她如何在十年後逐漸走出陰霾,找回生活的平衡。文章中描述了她的心靈掙扎,以及如何逐漸恢復和成長的過程。這是一篇關於克服困難、獲得成長的感人故事。
Thumbnail
患有思覺失調症的病人分享康復心路歷程,從最初的幻聽恐懼到找到合適的醫生和藥物治療,終於走出低谷,幫助自己逐漸康復和重新融入正常生活。
躺在病床上的雨薇想用文章來幻想自己真的穿越回去,回到那個溫馨,充滿很多後悔的過去,改變一切,也許也能改變現在的自己。但。。。寫出來的文章這麼無聊,連自己都無法相信,相信讀者也看不下去了。直接來個最終章好了。 有人說,如果你活在過去,那你就沒了現在和未來。但,不是每個明天都還有未來。 如果重新活著
簡介 在平凡的日子裡,主角突然被診斷出癌症,人生急轉直下。在面臨死亡的恐懼中,主角意外穿越回過去,獲得了一次彌補遺憾的機會。他利用這份時光的禮物,修復了與家人、朋友和愛人的關係,重新體會到生命的真諦。最終,他回到現實世界,帶著滿滿的愛和無悔的心情,平靜地迎接生命的終點。故事的結局,留給讀者無限的想
Thumbnail
#人生的轉機(癌症的身心自療法) #羅倫斯李山博士 #王季慶 #許添盛 #梁瑞安 #賽斯 書中提到:大多數的人,在癌症出現之前,都有「失去希望」的經驗,不相信自己能過令人滿足的生活方式,失去了存在的理由,也就是讓我們清晨歡喜起床、夜晚歡喜入眠、熱情期待每一天以及未來的那種意義。[無望感]
Thumbnail
復原」絕對不是把以前的自己找回來, 「復原」是永遠屏棄熟悉的自己,支持全新的自己, 這是一種殘忍又可怕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