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摘)找到你的天命:你最喜歡的「衰事三明治」是什麼口味?

(書摘)找到你的天命:你最喜歡的「衰事三明治」是什麼口味?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之前,看到坊間一堆書都說,
「找到你的天賦、熱情所在,只要努力去作,就會成功」。


raw-image




但對此說法,我始終有疑惑。


梵谷之類的天才畫家,他是很努力、燃燒著熱情,
但等到他死後才出名的啊!
他本人沒看到,這算不算成功?
而且還是因為弟媳喬安娜多方奔走,把他的畫推向全世界。
梵谷生前窮困潦倒,還進了精神病院,
我當年到荷蘭阿爾勒小鎮時,就有很深的體會,
梵谷當年在這被當成瘋子,
如今該小鎮卻以他大發觀光財,
人間最大的諷刺,莫過於此。



遠的不談,以現實而言,
如果我是老師,我熱愛教學,也喜歡跟學生互動,
但我不喜歡校長、家長給的升學壓力,
一切以升學率為指標,
我很討厭這樣的教育體制,甚至有點想革命、改變。
我要怎麼辦?





如果我是導演,就算才華滿滿,喜歡創作,
但我最怕金主要我改劇本,對卡司下指導棋。
我也討厭「潛規則」,
我該怎麼辦?


如果我是律師,我想接平民百姓、低收入戶的案子,伸張正義,
但是,這樣我的收入來源,可能會有問題。
而且,大財團,甚至黑社會的壓力(戲劇中,大財團、黑社會都會出奧步),
我能頂得住嗎?



這不是假設,
記得多位大導演曾說,
他們很怕拍完片後去世界各地宣傳,比拍片還累!
Netflix紀錄片《電影的故事:你我的永恆的印象》,
就講了很多賣座片,
如《小鬼當家》、《阿甘正傳》,
其實當年根本入不了片場的眼,跟小媳婦一樣,資金短缺,
是製作方拼命保下,歷經種種艱難,
最後才得以問市的。



所以,我看到《人生需要來場小革命》書中這段話,
我特別有感觸,
覺得解答了我的疑惑。


部落格主馬克曼森(Mark Manson)說,
找到天命的秘密是,
誠實回答一個問題:你最喜歡的「衰事三明治」是什麼口味?



每個人都得想清楚,願意蹚多少渾水。
所以真正的問題不是「你對什麼有熱情?」
而是「你對什麼有熱情到願意忍受當中最不堪的一面?」


「如果你想要成為全職藝術家,
但你不願意看到作品被拒絕幾百次或幾千次,
那你的追尋還沒有開始,就已經結束。


如果你想要成為當紅的律師,
但你不願意忍受天天加班到三更半夜,
那我必須說你的前景不是很樂觀。」


因為你如果夠喜歡。非常想要達成目標,
那你就不會在乎吞下「跟目標包在一起的衰事三明治」



如果你想要懷孕當媽媽,
你就不會在乎害喜一整夜。


如果你真想要當牧師,
你就不會在意聽別人的問題與抱怨。


如果你想要看看這世界,
你就會願意冒著在火車上被扒的風險。」



(PS:
我對最後一個例子非常有感,
之前我到世界各地自助旅行,
要忍受旅程中的各種不確定,
也碰過吉普賽人想扒我錢包,幸好沒得手,但我有被驚嚇到,
還有種族歧視等種種不便,
根本就是大冒險!
但這不影響我對自助旅行的喜愛。)


=========


書名:人生需要來場小革命(舊版名:《創造力》)
原文書名:
Big Magic:Creative Living Beyond Fear

作者:伊莉莎白‧吉兒伯特

出版社:馬可孛羅


avatar-img
時堂(花。酒。香)的沙龍
40會員
110內容數
走過創傷的我,用文字寫下我的心情及療癒筆記。另有電影 、影集、閱讀的心得。 在痞客邦的「花。 酒。 香」主站,還有品酒、日本線香、香皂的心得文。 https://cafe25.pixnet.net/blog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培理醫生提到如何幫助受過創傷的人(包括自己)? 你也許沒前去看貴貴的心理醫生, 但「陪伴」,跟好友講電話訴苦, 就是最好的方式。 另外,散步、舞蹈、按摩都有助於調節。 培理醫生最後提到: 如果沒有經歷過真實人生磨難,就不可能得到真正的智慧, 如果沒有熬過去,就無法發展出「創傷後智慧」。
用現代人的眼光來解讀, 「女主角就是一個宅女,雖然從電腦上獲得各種知識, 算是業餘科學家, 但她缺乏現實生活的社交互動。」 她對婚姻也沒有勇氣追求, 對世界好奇,卻又沒有足夠的勇氣去冒險。 就只會埋頭研究植物、寫論文。
「多重迷走神經」的理論是說,當老鼠被貓抓住, 沒有運用戰鬥、逃跑, 而是裝死,這就是「多重迷走神經」,為了保護自己。 你從恐怖的體驗中活下來, 你現在必須把自己當成英雄看待。
培理醫生提到如何幫助受過創傷的人(包括自己)? 你也許沒前去看貴貴的心理醫生, 但「陪伴」,跟好友講電話訴苦, 就是最好的方式。 另外,散步、舞蹈、按摩都有助於調節。 培理醫生最後提到: 如果沒有經歷過真實人生磨難,就不可能得到真正的智慧, 如果沒有熬過去,就無法發展出「創傷後智慧」。
用現代人的眼光來解讀, 「女主角就是一個宅女,雖然從電腦上獲得各種知識, 算是業餘科學家, 但她缺乏現實生活的社交互動。」 她對婚姻也沒有勇氣追求, 對世界好奇,卻又沒有足夠的勇氣去冒險。 就只會埋頭研究植物、寫論文。
「多重迷走神經」的理論是說,當老鼠被貓抓住, 沒有運用戰鬥、逃跑, 而是裝死,這就是「多重迷走神經」,為了保護自己。 你從恐怖的體驗中活下來, 你現在必須把自己當成英雄看待。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相信這部影集大家十分熟悉。導演用一件未成年人的殺人案件,從家庭、校園,乃至社會這三個不同層面,引發觀眾思考犯案動機從何而來。簡潔有力的4集,卻在我心中留下感慨與無奈。這次的分享會拆成上下兩篇,會聊聊各集的內容以及我獲得的想法,若有興趣的話,請繼續看下去吧~會提及劇情,若還沒看過影集的人,請斟酌觀看。
全劇沒有血腥,沒有答案,只有一顆少年的心在一鏡到底的壓迫中慢慢崩塌,他不是冷血,只是學會了偽裝;不是無情,只是從沒被好好對待過。這部劇沒有喊話,卻像一記慢慢滲進皮膚的警告,當一個孩子從沒學會如何被愛,他最終會學會怎麼傷人。與其說這是一部驚悚劇,不如說是對我們自己視而不見最大的控訴。
《離線找真愛》是Netflix 2025年初推出的日本戀愛實境節目,節目找來個性和氛圍不同的5位男女,記錄他們在法國尼斯度過的10天旅程,呈現人與人相會、邂逅,認識彼此和留下深刻印記的美好過程。
相信這部影集大家十分熟悉。導演用一件未成年人的殺人案件,從家庭、校園,乃至社會這三個不同層面,引發觀眾思考犯案動機從何而來。簡潔有力的4集,卻在我心中留下感慨與無奈。這次的分享會拆成上下兩篇,會聊聊各集的內容以及我獲得的想法,若有興趣的話,請繼續看下去吧~會提及劇情,若還沒看過影集的人,請斟酌觀看。
全劇沒有血腥,沒有答案,只有一顆少年的心在一鏡到底的壓迫中慢慢崩塌,他不是冷血,只是學會了偽裝;不是無情,只是從沒被好好對待過。這部劇沒有喊話,卻像一記慢慢滲進皮膚的警告,當一個孩子從沒學會如何被愛,他最終會學會怎麼傷人。與其說這是一部驚悚劇,不如說是對我們自己視而不見最大的控訴。
《離線找真愛》是Netflix 2025年初推出的日本戀愛實境節目,節目找來個性和氛圍不同的5位男女,記錄他們在法國尼斯度過的10天旅程,呈現人與人相會、邂逅,認識彼此和留下深刻印記的美好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