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學習的本質是什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最近又到了補習班的忙季,應該說,每年過完年後到五月中都是,這段時間補習班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國三生會考衝刺上,還夾雜著各年級的第一、二次段考,中間如果有人事異動、或是學生的狀態起伏不定,那老師們便會心力交瘁,這也是我每年過完年後都會消失在網路上一段時間的原因。

每到這個時間點,一定會有少數幾個孩子撐不住連日來的轟炸選擇離開,我指的不是離開人世間,而是離開補習班,或是離開「考試」的道路上。其實我並沒有什麼立場去批判他們這樣做的對錯,因為不補習不代表失敗、不拼個世人口中的理想高中也不代表好壞,那都只是人們為了追求的名利或是想給自己的努力找個價值所創造的。至少大部分的高中並沒有太大的差異。雖然身為補習班老師的我還是會盡力勸孩子再忍一忍,就剩沒幾天了,但我心裡是不太看中這一切的最終結果的,我在乎的還是過程中孩子們到底學到了什麼。

這也是我迷惘許久的問題,到底學習的本質是什麼?我當然知道學習可以讓我們的腦袋獲得更多知識,我也知道在這個功利的社會要生存,很多事情是必須達成某個方面的能力要求才有資格競爭的。但我更想去釐清的是,當拋開一切之後,學習的本質到底是什麼?如果我連自己都沒辦法說服,那要拿什麼去鼓勵學生,如當學生問我類似的問題時,我又要如何給他們建議呢?

直到最近我半夜滑手機滑到一個數學題,我才漸漸想通自己這一路上以來的困擾。

(圖片如下,我將圖片截圖放在備忘錄裡面,慢慢思考這個號稱小學生就能解的國二數學題。半夜一兩點不睡覺花了十幾二十分鐘再研究這個題目,因為太累了根本解不出來,隔天開車去上班的時候腦袋裡還是在想這題!)

raw-image

我是個英文老師,平常還會兼著幫孩子解國、社的題目,但數學、自然的題目我是很少碰,通常都是由同事負責。

我心裡對自己的理科也一直很自卑,因為在求學的道路上這兩個科目是我最弱的,我又是個好面子的人,遇到幾次強烈的挫折之後就不會想再下功夫在自己不擅長的科目上,也會在問問題的過程中因為感受到自己的愚笨而對自己更沒自信。所以最後選擇了一個自己當下認為最擅長的領域,但殊不知我以為自己擅長的,其實不是自己有興趣的,只是因為相較之下在學習英文的道路上比較順遂,所以誤以為自己喜歡。

但在出社會之後,我才發現其實自己喜歡的根本不是英文,其實我對數學、資訊等等的領域都滿有興趣的,只是因為不擅長,就不敢去嘗試,也早早斷了自己往那個領域發展的道路。直到進入補習班工作,我才發現到原來我也可以喜歡自己不擅長的東西,我開始會幫學生解數學題(在他們需要而我剛好有空的時候)、開始會在其他同事解題時站在旁邊聽,每每在聽懂的瞬間我心裡都會覺得好舒暢,算數學好像開始變成我的興趣,當我成功解出一道題目的時候那種成就感,比我在英文科的領域裡鑽研帶給我更多正向的鼓勵,我不會因為會解數學題而加薪,也不會因為解出這道題目而開始新的職涯,我只是純粹很喜歡這種感覺而已,能夠解惑的舒暢感,不就是學習能帶給我們的美好嗎?


回到上面提到的數學題,學習的本質或許可以解釋成各種各樣的面相,我也不否認我身處的產業某個方面會抹滅學生對於學習的熱情,但我更願意相信,或者說我期許自己成為一個不要用填鴨式教學殘害學生的老師,而是儘量想辦法讓學生在升學的壓力和學習的本意之間找到動力。對我來說,如果今天這道數學題背後代表的是我這個人的聰明與愚笨、認真與懶散,那我一定不會想要花時間搞懂它,因為我很害怕被定義成自己也不想要成為的那種人!

學習的目的應該是讓人得到更多知識和力量,而不是讓別人來定義或將自己區分等級,加以利用或拋棄。看著正在面臨壓力的孩子們,讓我也想通了很多事,學習本身就是一件讓人快樂的事,或許這個過程會伴隨著痛苦、沮喪、疑惑和不爽,但只要能用比較正向的方式引導,在想通問題的瞬間得到的知識和成就感就是我們在學習的道路上最寶貴的獲得!





avatar-img
50會員
127內容數
我會在這裡放一些閱讀隨筆和日常散文~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金的日常隨筆 的其他內容
這是一本光看標題我根本不會想要翻開的小說,幸虧也愛閱讀的表妹推薦給我,我沒有錯過那麼精彩且刻畫細膩的故事。而我不想翻開的原因也正是小說裡想要傳達給讀者的其中一個想法——不要劃地自限,在還沒嘗試去做一件事情之前不要先認為自己根本不可能完成。 這本書可說是作者Bonnie Garmus 畢生的精華
關於台海危機,每個台灣人心裡或許都有不同的看法,我這輩人(30歲上下)經歷過太陽花,對中共或是國民黨的厭惡大多都溢於言表,但是每當想到『萬一』中共真的打過來之後會發生什麼,想像就會在此中斷,我們雖然很熟悉被『殖民』後的下場,歷史課本裡都有寫,但是畢竟出生於承平時代,沒有經歷過國家動盪,實在難以將
有幸參加到此次台北書展的講座,是由此書作者班與唐和作家朱宥勳一同討論這本書。講座的標題是以書中很重要的故事轉折,也是發生在台灣史上相當慘痛的悲劇——二二八事件作為核心,要和讀者探討的是如果自己身處二二八事件發生的時空背景,會如何逃亡呢?我覺得這個概念很有趣,從未想過這種假設問題的我,也對這本書產
在過年期間,我接續讀了好幾本關於減重的書,包含馬文雅醫師的別減肥了,你需要的是「復瘦」、幸福瘦:不節食、不復胖,從心開始的23堂療癒減重對話,還有一個實際減了五十幾公斤的前媒體人歐娜寫的從苦瓜熬成哈密瓜:歡迎收聽紫砂歐娜。   隨著年紀越來越大,我心裡對減重的焦慮就越重,這幾年來我幾乎每年
遺憾 我看過許多寫愛情的小說,也看過很多刻畫遺憾的故事,但把遺憾描述得讓讀者如此共感的愛情故事也只有凪良汐寫得出來了。這是我第二次看他的書,也是這幾年來第二本讓我從翻開到結束都捨不得停下來半刻的作品。 或許是他的擅於用對話和角色內心獨白去堆疊故事和情緒,所以當
「正因為人生不能夠如遊戲裡面那樣死了就爽快的重來,所以我們過得小心翼翼以求不崩壞,但到頭來才發現原來不用跟在遊戲裡面一樣無所畏懼的態度來過我們的人生,只會讓大多數時候的我們一再感到後悔及沮喪。」 這是身為一個玩家和讀者的我讀完這本書之後最直接的感受。本書以《馬克白》某個段落的台詞為
這是一本光看標題我根本不會想要翻開的小說,幸虧也愛閱讀的表妹推薦給我,我沒有錯過那麼精彩且刻畫細膩的故事。而我不想翻開的原因也正是小說裡想要傳達給讀者的其中一個想法——不要劃地自限,在還沒嘗試去做一件事情之前不要先認為自己根本不可能完成。 這本書可說是作者Bonnie Garmus 畢生的精華
關於台海危機,每個台灣人心裡或許都有不同的看法,我這輩人(30歲上下)經歷過太陽花,對中共或是國民黨的厭惡大多都溢於言表,但是每當想到『萬一』中共真的打過來之後會發生什麼,想像就會在此中斷,我們雖然很熟悉被『殖民』後的下場,歷史課本裡都有寫,但是畢竟出生於承平時代,沒有經歷過國家動盪,實在難以將
有幸參加到此次台北書展的講座,是由此書作者班與唐和作家朱宥勳一同討論這本書。講座的標題是以書中很重要的故事轉折,也是發生在台灣史上相當慘痛的悲劇——二二八事件作為核心,要和讀者探討的是如果自己身處二二八事件發生的時空背景,會如何逃亡呢?我覺得這個概念很有趣,從未想過這種假設問題的我,也對這本書產
在過年期間,我接續讀了好幾本關於減重的書,包含馬文雅醫師的別減肥了,你需要的是「復瘦」、幸福瘦:不節食、不復胖,從心開始的23堂療癒減重對話,還有一個實際減了五十幾公斤的前媒體人歐娜寫的從苦瓜熬成哈密瓜:歡迎收聽紫砂歐娜。   隨著年紀越來越大,我心裡對減重的焦慮就越重,這幾年來我幾乎每年
遺憾 我看過許多寫愛情的小說,也看過很多刻畫遺憾的故事,但把遺憾描述得讓讀者如此共感的愛情故事也只有凪良汐寫得出來了。這是我第二次看他的書,也是這幾年來第二本讓我從翻開到結束都捨不得停下來半刻的作品。 或許是他的擅於用對話和角色內心獨白去堆疊故事和情緒,所以當
「正因為人生不能夠如遊戲裡面那樣死了就爽快的重來,所以我們過得小心翼翼以求不崩壞,但到頭來才發現原來不用跟在遊戲裡面一樣無所畏懼的態度來過我們的人生,只會讓大多數時候的我們一再感到後悔及沮喪。」 這是身為一個玩家和讀者的我讀完這本書之後最直接的感受。本書以《馬克白》某個段落的台詞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幾天奔波於各個英文班之間,為了安排孩子順利銜接到另一家補習班,我們一直在做測驗評估程度再挑選適合的班級,無限循環。 為什麼一直挑不到適合的呢?因為他的程度卡在一個進新班太簡單,插班又跟不上的尷尬處境。 之所以要換英文班,就是我和孩子的爸發現,原本附設安親班內的英文課在八月初突然要停課好幾週。
Thumbnail
早自習,晚點名 朝五晚九的鴨群生活
Thumbnail
高三升學陸續放榜, 班級裡"準大學生"愈來愈多, 學生上課收聽率愈來愈差、學習狀態愈來愈鬆散。 上課時老師一人自導自演、自說自話、自問自答的情景愈來愈常見。 孩子們現實地認為所學與所考上科系"無關" + 畢業學分數已足夠 + 已經有大學可念了,就紛紛棄課程而去。 『那我何必還要
來說說補教界教育學子與職場的關係,其實人世間很多事都是相通的……
Thumbnail
【 讀書,是因為想學,還是因為不得不學?】 是什麼時候,讓我們開始失去對學科的好奇心?取而代之的,是被灌輸的責任與義務「請做好學生的本分」或「完了,昨天沒唸書,今天一定考不好,我真爛。」這些責任與義務讓許多孩子失去對學習的好奇心,不斷陷入罪惡感、拖延與自我懷疑的循環。
Thumbnail
就我所知, 大部份若知悉學生去補習「自己任教的科目」, 通常最快的直接反應是:走心。 然後, 才會慢慢地、理性地, 把自己的情緒調回"平靜看待"…… 畢竟通常功課不好、想學多一點, 在學校裡達不到這個目標,才會想去尋求補習班資源。 因此在這個邏輯關係中, 回推原因就是學校老師無
Thumbnail
這幾天聽到些許消息,有些老師想要先休息一下。   尤其是去年開那麼多缺,如果考上離家遠的縣市,想考回來的,絕對想把握今年的機會,趁還有缺額的時候。   剛上岸不到一年的我們,其實好用力好用力啊。   平時的備課,還有班級經營的掌握,還得面對家長,與同事交際,跟行政相互配合,還得研習、進修
Thumbnail
我一度以為學生放寒假時會有較多的空閒時間, 因此想給他們一些寒假學習上的建議, 但當我無意中在學生的限動上, 發現一個孩子寫著「段考完之後,還有八分學習歷程要做……」的時候, 我突然想起, 對吼, 在108課綱之後, 學生的作息就是: 平時努力段考→段考完後拼報告→然後下一次段考→然
Thumbnail
這種情形一年比一年鮮明, 一年比一年時間提前的更早。 網路發達的時代, 在家也能從容自學, 來學校主要功能就是交朋友。 所以當學習過程 沿路被學業、考試、補習、上傳……的輪迴壓著打, 打到高三學測前的時候, 他們突然發覺, 原來自己最欠的, 是「專屬於自己的大量念書時間」!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幾天奔波於各個英文班之間,為了安排孩子順利銜接到另一家補習班,我們一直在做測驗評估程度再挑選適合的班級,無限循環。 為什麼一直挑不到適合的呢?因為他的程度卡在一個進新班太簡單,插班又跟不上的尷尬處境。 之所以要換英文班,就是我和孩子的爸發現,原本附設安親班內的英文課在八月初突然要停課好幾週。
Thumbnail
早自習,晚點名 朝五晚九的鴨群生活
Thumbnail
高三升學陸續放榜, 班級裡"準大學生"愈來愈多, 學生上課收聽率愈來愈差、學習狀態愈來愈鬆散。 上課時老師一人自導自演、自說自話、自問自答的情景愈來愈常見。 孩子們現實地認為所學與所考上科系"無關" + 畢業學分數已足夠 + 已經有大學可念了,就紛紛棄課程而去。 『那我何必還要
來說說補教界教育學子與職場的關係,其實人世間很多事都是相通的……
Thumbnail
【 讀書,是因為想學,還是因為不得不學?】 是什麼時候,讓我們開始失去對學科的好奇心?取而代之的,是被灌輸的責任與義務「請做好學生的本分」或「完了,昨天沒唸書,今天一定考不好,我真爛。」這些責任與義務讓許多孩子失去對學習的好奇心,不斷陷入罪惡感、拖延與自我懷疑的循環。
Thumbnail
就我所知, 大部份若知悉學生去補習「自己任教的科目」, 通常最快的直接反應是:走心。 然後, 才會慢慢地、理性地, 把自己的情緒調回"平靜看待"…… 畢竟通常功課不好、想學多一點, 在學校裡達不到這個目標,才會想去尋求補習班資源。 因此在這個邏輯關係中, 回推原因就是學校老師無
Thumbnail
這幾天聽到些許消息,有些老師想要先休息一下。   尤其是去年開那麼多缺,如果考上離家遠的縣市,想考回來的,絕對想把握今年的機會,趁還有缺額的時候。   剛上岸不到一年的我們,其實好用力好用力啊。   平時的備課,還有班級經營的掌握,還得面對家長,與同事交際,跟行政相互配合,還得研習、進修
Thumbnail
我一度以為學生放寒假時會有較多的空閒時間, 因此想給他們一些寒假學習上的建議, 但當我無意中在學生的限動上, 發現一個孩子寫著「段考完之後,還有八分學習歷程要做……」的時候, 我突然想起, 對吼, 在108課綱之後, 學生的作息就是: 平時努力段考→段考完後拼報告→然後下一次段考→然
Thumbnail
這種情形一年比一年鮮明, 一年比一年時間提前的更早。 網路發達的時代, 在家也能從容自學, 來學校主要功能就是交朋友。 所以當學習過程 沿路被學業、考試、補習、上傳……的輪迴壓著打, 打到高三學測前的時候, 他們突然發覺, 原來自己最欠的, 是「專屬於自己的大量念書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