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養成了從Google評論挑選店家的習慣,不管是自己出門還是和朋友出門,不管走到哪,也不管是找吃的還是找景點。許多時候,都已經站在店家的門口了,還是得先站到距離店門有一點點位置的地方,打開手機先查一下評價如何。
這作法大部分的時候滿可靠的,只要能夠辨識出哪些評論是店家透過利誘獲得的(給評論送一盤肉、給五星免費加料……),大部分的時候不太會出問題。
除了看地圖上店家獲得星星數量,我也喜歡看別人拍的照片,不管是風景植物,還是餐點食物。因為相對於評論文字的主觀敘述,圖像貌似更客觀一些。
幾年前,有一次到克羅埃西亞旅遊,正好到了一間位於遠離市中心的餐館,店員不說英文,菜單也沒有英文,這時候,直接打開Google地圖,從別的網友上傳的店家照片中,找到想吃的直接拿給店員看,在朋友還在努力嚐試用翻譯參透菜單上的文字時,我選擇以圖像溝通,跨越語言障礙迅速完成點餐。
不過,這樣靠Google地圖走天下的習慣,在上個週末帶長輩到外縣市去觀光的整趟行程中,卻幾乎直接導致了我們的事事皆不順。
上週末,我開車帶著家中兩老到雲林掃墓,之後從北港、鹿港、台中到新竹,沿著幾個主要城市的景點,花兩天的時間,一路觀光回台北。可能因為我們去的都是觀光客多的地方,也可能是最近幾年來,不管是美食節目還是網紅部落客,都聚焦在拍攝某些「老店」、「文青小店」、「CP值超高」與各種除了入味、油亮與濃厚之外,再也沒有其他詞彙形容的美食店家,從而導致這些店家總是大排長龍。
而這些店家共同的特色是,不管味道如何,他們的在Google地圖上的評價大多大於四顆星,並且評價人數多半有五百人以上,更不乏那些一到兩千人的。
卻沒想到,就是這樣的店家,成為了這一趟旅程中的巨雷。
不是一間間的都排隊排到天邊去,就是花了很長時間排到之後,發現,哎呀比我家巷口的還要難吃一百倍。為什麼呢?
昨天,我正好和一個老家在鹿港的朋友見到面,他說了,身為在地人,他們會吃的蚵爹,不是我們能在Google上找到的;而許多在外面評論好的,可能是因為,那些原來還不錯的店家,在「成名」之後因為客人多,品質就不管不顧了,更別說,那些的「成名」本身,或許原來就過譽了。對於部份店家來說,反正外地人不會是回頭客;再加上,有一定比例的客人不見得具備鑑賞力,別人都說好,他們就認為很好。
星星好多的名店,就是這樣誕生的。
記得有一次,和朋友去北投爬山,下來之後繞到北投市場。
一身登山服的打扮加上濃烈的觀光客氣場,我們一行人站在市場的十字路口東張西望,旁邊賣牛仔褲的老闆看著我們,忍不住出聲問我們要去哪。
『如果是那個電視在報的肉羹,在那邊,』她指著旁邊的小路,『很多人在排隊,有看到嗎?』
我們看了看,轉頭問她:「那姊姊妳們在地人都吃什麼?」
她笑了,指著對面的小巷子說:『那邊,那些老店魷魚羹;啊如果你們要吃滷肉飯,我們是不會去吃那個網路上報很紅的XXX,我們吃的是那個市場裡面的另外一間,叫XXX。但如果妳們要找網路上那間,我可以跟妳們說在哪。』
後來,我們去了那位老闆日常愛吃的店,真好吃。
雖然口味這件事情很個人,但是當數量多的時候,或許仍具有些參考價值。
只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因為看了什麼,而去到某個地方去「做一個『打卡』的動作」(這是以多餘的文字來表示這件事情有多麼的多餘),好像變成了一個驗證的過程。我爸媽也是這樣的,雖然他們更偏向「尋寶」,而另外一個差別是,他們的訊息來源仍然是電視上的美食節目;而年輕一點的如我,就以Google評論馬首是瞻。
最後,我們在上週兩天一夜的小旅行中,長輩們吃到最喜歡的店,反而是在新竹靠近地下停車場附近的一間刀削麵。
原本,我們的目標是城隍廟,所以停好車之後一路往市中心前進。但是,在熱鬧的市場繞了一圈之後,最終還是回到那間我們一從停車場走出來,就聞到香味的刀削麵館。
而它在Google地圖上,只有三點多顆星。
真是太好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