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後感-〈認知破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想做的事永遠都比時間多,今年的年假裡唯一讀的就是這本書,才想到應該去做在in line的事情,但偶爾的out line後其實也不錯!既然時間花了,那還是紀錄一下吧!

我原先在自己FB分享個人觀點,朋友都相繼提到作者是在內地有名的顧問,相形之下我的觀點似乎就有點關公面前耍大刀了。

不過無妨,就書論書,單純紀錄跟分享自己感覺!我覺得作者某些觀點不錯,但就書架構的確可惜了些(可能我自己太習慣看架構/邏輯清晰的書籍所致)

-------

●作者:張琦 #新商業架構師 # 增長模式 # 中小企業

●主要內容:彙編作者本身爆款短視頻 + 個人對於世界的理解

- 註:對象不顯著,談B2C商模、又談個人職涯,章節架構較鬆散

●作者思維精華摘要(3個):

- 你的認知高度.決定你的成長速度

- 穿越經濟週期,活成(個人/企業)確定性,贏到最後。

- 思維升級.降維打擊


一、閱後心得(2024/2/8~2024/2/9)

●剛開始閱讀時頗像既是雞湯文,又有點像是醒世語錄;華藻措辭的後續,不像其它談論職涯工具書,有一眼明瞭的具體建議作法;討論的主軸也在業主或個人、商模或不同主題間穿插,建議讀者閱讀時先筆記亮點,再整理兜湊組合出自己觀點框架,才不致於在整本書中給迷失了方向。


●在商模的論述上,觀點與劉潤的《商業簡史》有高度的重疊度;在個人職涯思維的升級上,未及古典的《躍遷》當頭棒喝的震憾,亦未及《大人學.破局思考》的嚴謹框架,以及貼近台灣地氣的文筆。不過,【作者所提出其它的觀點思想,只要讀者能透過自行整理後,我覺得還是具有可讀性的】。


●近期陸續接觸中國作家的商管類書籍時,不時會產生一種疑問!“中國大陸的商業運作的框架、運營思維,相較台灣量體的小市場來說,可能不一定適用,做到典範轉移(Paradigm shift)程度,因為場景本身就不同。一樣的長尾理論,在不同量體大小的市場,所能發揮的效果也有差距:尾端1%的生意,若以中國人口規模,還是有可觀的絕對數;但在台灣就不同了,可能連基本的邊際利潤都無法達成。但這也不意謂,要完全不接觸,我想閱讀或也是種理解一個文化體的方法。


二、筆記Memo:

①認知→②戰略 →③方法 & 心法 → ④高手能看出商業發展趨勢( 變化點 & 不變點)→影響資源投入的分配!

- 不變點→底層邏輯→學習高手看出週期、穿越周期

- 變化點→脈胳變化→抓住時代紅利的機會點

- →4個思考題組/ 聚焦重點/ 關鍵能力(p230):

- 衰退 or 增長 / 行業超額紅利 / 商業洞察力

- 挑戰or 機遇 / 生存模存→行為模式 / 平衡樂觀 X 悲觀

- 堅守or 創新 / 第二曲線培養 / 熱愛→擅長→【核心競爭力+ 不可替代力】→ 把握時代紅利 + 算法

- 穩定or發展


- ①認知:思維升級、降維打擊

- 成功時放大外在因素,才能持續獲得成功

- 不如意時放大自己,保持自信渡過難關

- 提升認知水平,獲得指數級增長:升級難度、更新迭代、拉高思想維度

- 高手TOP = Talent + Opportuninty + Patience

- 掌握商業底層思維

- 做減法

- 把時間用在有用的事情上

- 保有節奏感,長期主義

- 主動置於生存危機之中,逼自己成為一個高手

- 用時間換空間,用空間看到更大的時間,用未來眼光看現在


- ②戰略:那個賽道值得投入?

- 不同(行業)情境→可能發生選擇的路線就不同

- 不同經濟體框架,結構不同→事情發生時,影響就會不同

- 先有場景→特定群體的解決方案:先定性→後定量

- 註:先確定議題→才有解決戰略的方向

- 經營企業:第二曲線的佈局要早,現在的主流,都是以前邊緣地帶的非主流;等到變成主流再下場已經晚了

- ③方法 & 心法

- 如何搶占用戶的認知空間:

- 功能減法/聚焦:什麼都想賣,就什麼都賣不好

- 用戶的痛點,創新的原點

- 順應用戶的認知

- 商業的背後是『人性』

- 脈胳:了解自己的過去,才能邁向未來成功

- 過去成功 可能只是遇上了時代的機遇

- 學習4個思維:系統性、全局性、本質性、趨勢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布萊恩筆記日常
13會員
13內容數
分享身為一位經營幕僚的學習/觀察視角
布萊恩筆記日常的其他內容
2024/07/14
本書由電子時報Digital Times創辦人 黃欽勇撰寫。從宏觀與微觀切入,能帶領讀者看懂科技產業發展脈絡、解讀中美貿易爭端下背後的真正故事。作者整合了許多產業資料,引領讀者判讀背後顯而未"知"的策略意涵。
2024/07/14
本書由電子時報Digital Times創辦人 黃欽勇撰寫。從宏觀與微觀切入,能帶領讀者看懂科技產業發展脈絡、解讀中美貿易爭端下背後的真正故事。作者整合了許多產業資料,引領讀者判讀背後顯而未"知"的策略意涵。
2023/08/21
如果問我的想法,我會回答你,如果今天我沒有去找到跟這個直接相關的工作,可能我的學習時間的投資都叫沒有用。那有用的點是在於說,我可能對於這個世界,或對於這個世界的脈絡的發展,有不一樣的角度和思路
2023/08/21
如果問我的想法,我會回答你,如果今天我沒有去找到跟這個直接相關的工作,可能我的學習時間的投資都叫沒有用。那有用的點是在於說,我可能對於這個世界,或對於這個世界的脈絡的發展,有不一樣的角度和思路
2022/11/26
以公司經營角度看待投資理財這件事
2022/11/26
以公司經營角度看待投資理財這件事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這本書作者為Susan Kuang,其中書中有幾個觀念對我有所思考和啟發,想分享給大家
Thumbnail
這本書作者為Susan Kuang,其中書中有幾個觀念對我有所思考和啟發,想分享給大家
Thumbnail
這本書是一本商業理財/職場工作術的書,通過深入探討底層邏輯,希望幫助讀者更好地瞭解社會和人生,提供了許多具體的建議和見解。
Thumbnail
這本書是一本商業理財/職場工作術的書,通過深入探討底層邏輯,希望幫助讀者更好地瞭解社會和人生,提供了許多具體的建議和見解。
Thumbnail
這篇讀書心得主要談到社群經營與個人事業發展的關聯,分享了書中提到的一些觀點和策略,以及作者自身的心得與反思。透過紀錄生活、無私分享、持之以恆等方式,且強調不需刻意設定,才能在未來獲得更多的槓桿,這篇心得鼓勵放下壓力,分享自己想分享的內容,並透過持續的努力與積累來發展個人事業。
Thumbnail
這篇讀書心得主要談到社群經營與個人事業發展的關聯,分享了書中提到的一些觀點和策略,以及作者自身的心得與反思。透過紀錄生活、無私分享、持之以恆等方式,且強調不需刻意設定,才能在未來獲得更多的槓桿,這篇心得鼓勵放下壓力,分享自己想分享的內容,並透過持續的努力與積累來發展個人事業。
Thumbnail
因緣際會下知道這本書,一直都很好奇公關這份工作,所以就來看看這本書能從業界角度帶來怎樣的經驗傳承。
Thumbnail
因緣際會下知道這本書,一直都很好奇公關這份工作,所以就來看看這本書能從業界角度帶來怎樣的經驗傳承。
Thumbnail
這本書對打算創業的人會很有幫助。不過我目前沒有要創業,所以只筆記我印象深刻的部分。
Thumbnail
這本書對打算創業的人會很有幫助。不過我目前沒有要創業,所以只筆記我印象深刻的部分。
Thumbnail
前言 陳啟祥是我非常尊敬的一位專職投資人前輩,可能是他投資前的工作是研究員, 那種理工人的踏實樸實誠懇的風格很讓我認同,跟他接觸時可以感受到其理性的研究員風格, 我的投資技巧也受其指點許多, 這本書拿到已久, 直到現在才有時間寫心得, 希望輸出心得之際也能對內容再重新咀嚼,獲益更深。 博客來購書
Thumbnail
前言 陳啟祥是我非常尊敬的一位專職投資人前輩,可能是他投資前的工作是研究員, 那種理工人的踏實樸實誠懇的風格很讓我認同,跟他接觸時可以感受到其理性的研究員風格, 我的投資技巧也受其指點許多, 這本書拿到已久, 直到現在才有時間寫心得, 希望輸出心得之際也能對內容再重新咀嚼,獲益更深。 博客來購書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