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心得 【書名】張愛玲 / 秧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秧是耕種,歌是疏發心情的歌聲。秧歌舞,是農村裡唱的歌、跳的舞。 歌可頌揚,能宣播,偏偏在國共內戰時期,那時的農村很窮,飢餓。鄉下人沒讀什麼書,只能不認命的活著,在苦悶環境中爭扎著。活著就要找出路,死命活命就是撐著一口氣。


長期吃不飽下,人民生活窮困潦倒,早已磨掉人們的尊嚴。能夠逃離農村到大城市,即便你到大城市去幫佣,農村的人就以為你有錢,想跟你借錢。


聽見母親在米缸裡舀米出來,那勺子刮著缸底,發出小小剌身聲音 可以知道米已經快用完了 一聴到那聲音 就感到一種澈骨的辛酸


鄉下人一輩子都在跟家人訴苦著,太太向先生訴苦,嫁出去的妹妹回到娘家向哥哥訴苦,隔壁屋的媳婦跑過來向臨居訴苦  一切根源都是太窮了! 


在這個環境裡~結婚管它有沒有愛? 還是認命吧!  能活就好。


共產主義下的思想箝制,思想改造.土地改革,農村裡已經窮,到幾乎見鬼了,可是在特定日子裡,還需要出物資出錢孝敬人民解放軍。太窮太苦太餓了,擦槍走火下,搶了糧,誤殺了民,成了悲歌。


*********************************

書名:秧歌

張愛玲百歲紀念版

作者:張愛玲 原著完成日:1954年

出版:皇冠文化 2020年4月

*********************************

raw-image

後記補充(113.04.10) :「秧歌」本來是慶豐收的快樂唱的一首歌,在此被當為書名,就是一個「諷刺」。很多被宣揚的事蹟都是包裝下的假象,愈是集權化(集中度)的組織(國家政府、私人企業、財團法人、明星人物的、網紅的人設等等)都可能會宣導好的表面假象。 ~ 謝謝

Clear Day 亮亮 給我的啟發,補充我對這本書的看法,謝謝。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這本書我也看過,全書以飢餓貫穿,生活在共產主義下,社會為了營造出一種人人生活過得好的假像,壓榨的都是底層的人民,諷刺且悲劇的結局,形成強烈的對比,民怨引起的傷亡,似乎被遺忘,秧歌舞還持續的跳⋯我無法想像在這樣艱困環境下生活的景況!讀這本書時已感覺到揪心!
曹滴掉~ 寬廣vs渺小-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4/10
Clear Day 亮亮 謝謝亮亮精彩的補充,把我漏掉的這段感受「生活在共產主義下,社會為了營造出一種人人生活過得好的假像,壓榨的都是底層的人民,諷刺且悲劇的結局,形成強烈的對比」強調的那麼好,謝謝呢。「秧歌」本來是慶豐收的快樂唱的一首歌,在此被當為書名,就是一個「諷刺」。很多被宣揚的事蹟都是包裝下的假象,愈是集權化(集中度)的組織(國家政府、私人企業、財團法人、明星人物的、網紅的人設等等)都可能會宣導好的表面假象。
70年過去啦,臺灣現在跟國共內戰時期沒甚麼差別😵😵😵
曹滴掉~ 寬廣vs渺小-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4/09
布魯斯的運動心理世界 怎說?
avatar-img
曹滴掉~ 寬廣vs渺小的沙龍
14.0K會員
198內容數
大量閱讀讓我可以滿足探索未知。這裡大多數是我閱讀後的心得。我是認真讀後再分享,記錄於此,私心為己。可能有些內容比較硬澀,若您真有興趣,讀它可能需要耐心及用心,或許燒腦。我相信弱水三千,獨取一飄飲,自有共鳴之夥伴長相左右。
2025/04/26
兩人結合在一起,曾經有過共鳴,也曾享愛甜密生活。但為什麼會從熱烈轉成冷淡?大多數皆從雙方的「情緒波動」開始,慢慢地在生活中感受不同頻!認知裂痕愈來愈大,關係愈來愈冷淡,最終可能走向分離之途或者只是形成陌路的硬撐。
Thumbnail
2025/04/26
兩人結合在一起,曾經有過共鳴,也曾享愛甜密生活。但為什麼會從熱烈轉成冷淡?大多數皆從雙方的「情緒波動」開始,慢慢地在生活中感受不同頻!認知裂痕愈來愈大,關係愈來愈冷淡,最終可能走向分離之途或者只是形成陌路的硬撐。
Thumbnail
2025/04/06
張忠謀,台積電創辦人,肯定大多數人都知道的。但為什麼要看這本書呢?原來看完這本書後才知道張忠謀這個人為什麼能夠成功創辦台積電這個國際型大公司(現在台積電市值已在全球前十大之中),台積電能成為台灣的護國神山跟張忠謀有很大的關連,我們不能證明沒有張忠謀策劃下,台積電是不是更好,但我們可以確定張忠謀。
Thumbnail
2025/04/06
張忠謀,台積電創辦人,肯定大多數人都知道的。但為什麼要看這本書呢?原來看完這本書後才知道張忠謀這個人為什麼能夠成功創辦台積電這個國際型大公司(現在台積電市值已在全球前十大之中),台積電能成為台灣的護國神山跟張忠謀有很大的關連,我們不能證明沒有張忠謀策劃下,台積電是不是更好,但我們可以確定張忠謀。
Thumbnail
2025/04/05
這個人就是黃仁勲(Jenson Huang),一個“狂人”。但它的狂跟其他獨領風騷的人有一樣,也有不一樣的地方。聰明、反應快、工作認真、有想法只是基本條件而已,他的狂是顯示於偏執、固執,他易暴怒,陰晴不定難以捉摸,噴罵如日常,罵人不給你留餘地,他自信到無可救藥,“但你也不得不說,這是合理的解釋”。
Thumbnail
2025/04/05
這個人就是黃仁勲(Jenson Huang),一個“狂人”。但它的狂跟其他獨領風騷的人有一樣,也有不一樣的地方。聰明、反應快、工作認真、有想法只是基本條件而已,他的狂是顯示於偏執、固執,他易暴怒,陰晴不定難以捉摸,噴罵如日常,罵人不給你留餘地,他自信到無可救藥,“但你也不得不說,這是合理的解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古詩五首 其一》 漢 · 無名氏 上山采蘼蕪bu5,下山逢故夫hu。 長跪問故夫,新人復何如ju5。 新人雖言好,未若故人姝su。 顏色類相似,手爪不相如ju5。 新人從門入,故人從閣去ku3。 新人工織縑,故人工織素su3。(縑黃賤,素白貴) 織縑日一匹,織素五丈餘u5。 將縑來
Thumbnail
《古詩五首 其一》 漢 · 無名氏 上山采蘼蕪bu5,下山逢故夫hu。 長跪問故夫,新人復何如ju5。 新人雖言好,未若故人姝su。 顏色類相似,手爪不相如ju5。 新人從門入,故人從閣去ku3。 新人工織縑,故人工織素su3。(縑黃賤,素白貴) 織縑日一匹,織素五丈餘u5。 將縑來
Thumbnail
  他聽見了搖籃曲。   女孩的聲音有點沙啞,還有奇怪的摩擦聲,讓他惛懵的腦中浮起在陽光下搖曳的花朵。蓬鬆、柔軟,因為長時間曝曬而有些乾枯。空氣中飄散著淡如水的花香,和幾絲蜜糖的味道。他不由自主地伸出舌頭,卻只嘗到砂礫令人縮舌的苦味。   歌聲停了。快繼續唱啊!
Thumbnail
  他聽見了搖籃曲。   女孩的聲音有點沙啞,還有奇怪的摩擦聲,讓他惛懵的腦中浮起在陽光下搖曳的花朵。蓬鬆、柔軟,因為長時間曝曬而有些乾枯。空氣中飄散著淡如水的花香,和幾絲蜜糖的味道。他不由自主地伸出舌頭,卻只嘗到砂礫令人縮舌的苦味。   歌聲停了。快繼續唱啊!
Thumbnail
一路上他神智不清,迷迷糊糊地唱著歌:多娜多娜多娜多娜,一隻牛要賣五千塊,酒干倘賣無……
Thumbnail
一路上他神智不清,迷迷糊糊地唱著歌:多娜多娜多娜多娜,一隻牛要賣五千塊,酒干倘賣無……
Thumbnail
決定將《大熊想唱歌》(L’ours qui voulait chanter)帶回家。一是因為故事與音樂相關,我喜愛所有和演奏、歌唱、韻律有關聯的繪本;另一原因則是故事最後的場景安排,一下便黏上了我的心。
Thumbnail
決定將《大熊想唱歌》(L’ours qui voulait chanter)帶回家。一是因為故事與音樂相關,我喜愛所有和演奏、歌唱、韻律有關聯的繪本;另一原因則是故事最後的場景安排,一下便黏上了我的心。
Thumbnail
唱著唱著…… 只有愛能穿越一切。
Thumbnail
唱著唱著…… 只有愛能穿越一切。
Thumbnail
“澄音(歌姬)”為安慰被戀人出賣的閨蜜。以淡淡哀愁的語調說著“雨後陽光”的故事。 《有故事的歌·有歌的故事》很可能是全球首張以原創歌詞透過AI生成華語/粵語之小說歌曲正規專輯。其中收錄17首普通話及廣東話歌曲,另3首同詞之不同版本。 全輯歌詞出自原著中文奇幻小說《魔音》!
Thumbnail
“澄音(歌姬)”為安慰被戀人出賣的閨蜜。以淡淡哀愁的語調說著“雨後陽光”的故事。 《有故事的歌·有歌的故事》很可能是全球首張以原創歌詞透過AI生成華語/粵語之小說歌曲正規專輯。其中收錄17首普通話及廣東話歌曲,另3首同詞之不同版本。 全輯歌詞出自原著中文奇幻小說《魔音》!
Thumbnail
聽見母親在米缸裡舀米出來,那勺子刮著缸底,發出小小剌身聲音 可以知道米已經快用完了 一聴到那聲音 就感到一種澈骨的辛酸
Thumbnail
聽見母親在米缸裡舀米出來,那勺子刮著缸底,發出小小剌身聲音 可以知道米已經快用完了 一聴到那聲音 就感到一種澈骨的辛酸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