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人才管理困境-業績與制度之間的抉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你曾遇過團隊成員表現出色,但卻情緒不穩或過於個人主義的情況嗎?


那天看職籃新聞,新北國王當家年度洋將牧倫斯,在對戰富邦勇士的比賽中,與隊友發生口角,情緒失控後離席。賽後,球團迅速宣布與牧倫斯解除合約。


這則新聞讓我回想起幾年前公司在管理上的痛苦回憶!

記得那時公司剛入職了一位資深業務,入職沒多久,表現超乎預期,一個半月達成了業務一季度的業績,這對公司來說簡直是撿到寶了。

隨著他的業績持續躍升,他開始展現出自大和對公司規章制度的漠視。例如,請假時,只發簡訊給主管,也不確認是否獲准,或者公司會議遲到,敷衍的以拜訪客戶為由改動會議時間。

起初,公司因為他的業績太過於出色,很多事就睜隻眼,閉隻眼,其他業務剛開始單純不服氣,但時間一久,其他同事都不能接受他的行事作風,有些同事私下念著公司的不公平,沒多之就提出辭呈,那時才意識到事態的嚴重性,但為時已晚。


事後在跟同是高管的朋友聊此事時,朋友有提到,當時應該更積極地要求他,但對當時的我來說,他的業績實在太香了,我以難割捨。最終其他同事提出離職,他也因為團隊的不穩定而選擇離開。

我的「隨和」,造就了同事的「隨便」

三個月後,業務團隊不但回到原點,而且比當時還更糟糕,不得不一邊安撫留下的業務成員,另一邊重新招募新業務,這結果簡直是得不償失。

當天下班處理完這些事,一個人留在辦公室裡,回想這三個月來的一切,心裡想著,若那個地方重來,讓團隊感受好一點,或許就不會有此結果。


事情從來沒有後悔藥,做了選擇就要承擔後果即使是令人挫敗的結局
也是我管理經驗中的寶貴一課


如果在遇到類似的狀況我會怎做呢?

我的處理方式將包含兩個層面,首先,強調制度面的重要性,確保公平原則不被忽略,不該踩的底限就不要踩過來,因為一但被踩,就會再踩第二次,甚至被無限次的踩。


這邊要給他的警告叫做:
你業績很好,公司不是沒有你不行,不一定要有明星球員。


若有不遵循公司制度,一定會有所謂的惩罰機制,不再有大小眼對待。一但保持著公平性,就能確保團隊的統一性和效率,同時,激起業務團隊間的競爭意識,讓他了解到團隊成績不再是只靠他的成績

讓業務團隊的「競爭」大過於「一支獨秀」

再來,我會加強個人面的溝通,這是我之前較忽略的地方,(我承認輕忽雙方溝通的重要性)從業務角度來看,公司應該更了解他的目標和需求,進而規劃相應的安排和發展機會,激勵他積極地參與到公司的發展中。

「溝」起心目中的需求,「通」到雙方期望的目標

那你可能會問,這些制度跟個人方向其實每間公司都會執行,若是沒有效果怎麼辦呢?

對我來說,最大的不同在於之前以「業績」為主要考量,其他我都能妥協。現在雖然以業績為主,但核心會以公司目標為主要考量,若是違反,一律以不適當處置。

當我以此考量為出發時,每件事的處理態度即為不同,以確保最終的成功。


用不同的「思維」看待,就會造就所期望「成果」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不惑哥深夜聊吧的沙龍
24會員
64內容數
職場大小事
2025/05/02
為什麼一間公司,越來越少人敢回報問題? 當你以為沉默是服從,其實,它是生存。 在一個讓誠實的人先死的地方,沉默就是集體求生本能。 主管說「有問題要早說」,但現實是:說了被懷疑,說多了被標籤,什麼都不說,反而最安全。 問題不是制度,而是文化。 當第一個說真話的人沒有好下場,後面的人都會學會:
2025/05/02
為什麼一間公司,越來越少人敢回報問題? 當你以為沉默是服從,其實,它是生存。 在一個讓誠實的人先死的地方,沉默就是集體求生本能。 主管說「有問題要早說」,但現實是:說了被懷疑,說多了被標籤,什麼都不說,反而最安全。 問題不是制度,而是文化。 當第一個說真話的人沒有好下場,後面的人都會學會:
2025/04/16
1.先反問,再推動 以為在思考,其實是挑自己愛聽的話,證明我沒問題 「確認偏誤」不是讓你犯錯,而是讓你錯得毫無自覺 一位投資分析師,準備向客戶推薦一家新創公司,花了三天準備簡報,從市場報告到團隊背景、簡報視覺,每一項都做到滴水不漏。 簡報當天,講到一半,客戶問,有間公司商業模式這間很像,
2025/04/16
1.先反問,再推動 以為在思考,其實是挑自己愛聽的話,證明我沒問題 「確認偏誤」不是讓你犯錯,而是讓你錯得毫無自覺 一位投資分析師,準備向客戶推薦一家新創公司,花了三天準備簡報,從市場報告到團隊背景、簡報視覺,每一項都做到滴水不漏。 簡報當天,講到一半,客戶問,有間公司商業模式這間很像,
2025/04/04
有些主管, 聽到團隊有八卦,就急著滅火;發現有小圈圈,就想拆解團隊。 還沒判斷,先定罪;還沒對話,先排斥。 這種反應,通常來自一種「潔癖式的理想管理」。 他們以為,健康的團隊應該像整理好的檔案夾, 分類清楚、命名一致、安靜無聲,最好不必多問。 但真正的團隊,從來不是這樣,它更像是巔峰
2025/04/04
有些主管, 聽到團隊有八卦,就急著滅火;發現有小圈圈,就想拆解團隊。 還沒判斷,先定罪;還沒對話,先排斥。 這種反應,通常來自一種「潔癖式的理想管理」。 他們以為,健康的團隊應該像整理好的檔案夾, 分類清楚、命名一致、安靜無聲,最好不必多問。 但真正的團隊,從來不是這樣,它更像是巔峰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當你邊吃粽子邊看龍舟競賽直播的時候,可能會順道悼念一下2300多年前投江的屈原。但你知道端午節及其活動原先都與屈原毫無關係嗎?這是怎麼回事呢? 本文深入探討端午節設立初衷、粽子、龍舟競渡與屈原自沉四者。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會對端午、粽子、龍舟和屈原的四角關係有新的認識喔。那就讓我們一起解開謎團吧!
Thumbnail
當你邊吃粽子邊看龍舟競賽直播的時候,可能會順道悼念一下2300多年前投江的屈原。但你知道端午節及其活動原先都與屈原毫無關係嗎?這是怎麼回事呢? 本文深入探討端午節設立初衷、粽子、龍舟競渡與屈原自沉四者。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會對端午、粽子、龍舟和屈原的四角關係有新的認識喔。那就讓我們一起解開謎團吧!
Thumbnail
故事就是這麼開始的... 「整個事業部被裁撤是總公司的決定,我們也只是配合…只是這事業部副總實在不好處理…」總經理進入開講模式。 「想當年喔,這個副總跟我同期進公司,在總公司也是經營了不少人脈,只不過後來我的能力經驗各方面勝出一籌…(以下省略自吹自擂三萬八千個字)」 莉莉安膽戰心驚
Thumbnail
故事就是這麼開始的... 「整個事業部被裁撤是總公司的決定,我們也只是配合…只是這事業部副總實在不好處理…」總經理進入開講模式。 「想當年喔,這個副總跟我同期進公司,在總公司也是經營了不少人脈,只不過後來我的能力經驗各方面勝出一籌…(以下省略自吹自擂三萬八千個字)」 莉莉安膽戰心驚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或許有人會問說:這樣不是很奇怪嗎?明明是有支持的隊伍,為何要連自己不喜歡的隊伍也一起加油?而月光的回答是,那是因為把眼光放遠來看,如果兩隊的比賽十分精彩,是那是不是對整個球隊的聯盟有益?可以之後辦更好的球賽呈現給球迷。更甚者,推廣這一種球類,無論是棒球或籃球還是排球等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或許有人會問說:這樣不是很奇怪嗎?明明是有支持的隊伍,為何要連自己不喜歡的隊伍也一起加油?而月光的回答是,那是因為把眼光放遠來看,如果兩隊的比賽十分精彩,是那是不是對整個球隊的聯盟有益?可以之後辦更好的球賽呈現給球迷。更甚者,推廣這一種球類,無論是棒球或籃球還是排球等
Thumbnail
同事兩天前發了這個IG的連結給我~很明確地寫了離職前的幾個徵兆,在食品展後,幾個同事被公司的政策搞得很不滿,大家其實私下都有轉換跑道的念頭,所以有時候我們講話真的變得比較有勇氣了! 先前和總經理每周的會議,原本都有業務主管在,有一次趁著業務主管外出,我們直接和總經理匯報,就比較肆無忌憚的提很多細節
Thumbnail
同事兩天前發了這個IG的連結給我~很明確地寫了離職前的幾個徵兆,在食品展後,幾個同事被公司的政策搞得很不滿,大家其實私下都有轉換跑道的念頭,所以有時候我們講話真的變得比較有勇氣了! 先前和總經理每周的會議,原本都有業務主管在,有一次趁著業務主管外出,我們直接和總經理匯報,就比較肆無忌憚的提很多細節
Thumbnail
最近,業績有點緊張,我和伯樂老闆之間的共事氣氛,也難得地跟著緊張。 我們在某個需要長期經營的溝通布局意見相左,他認為我處理的手法過於沉重、有點正式過頭;我則不建議即興造勢的風格,既然要取得信賴,輕盈處理很容易落入避重就輕的窠臼,寧可在內容與形式上力求慎重。
Thumbnail
最近,業績有點緊張,我和伯樂老闆之間的共事氣氛,也難得地跟著緊張。 我們在某個需要長期經營的溝通布局意見相左,他認為我處理的手法過於沉重、有點正式過頭;我則不建議即興造勢的風格,既然要取得信賴,輕盈處理很容易落入避重就輕的窠臼,寧可在內容與形式上力求慎重。
Thumbnail
王吉達吉言吉語: 在《向下管理高爾夫》課程裡有一個案例: 前陣子,你的部門新聘六位員工,卻在最近頻頻離職,最久的也不過工作了二個多月。目前已有四位離職,離職前夕,你都與他們談過。其中有兩位的離職原因比較接近,他們表示,部門內死氣沉沉,新人不但沒有受照顧,某些老員工還喜歡倚老賣老,不懂得引導新人,
Thumbnail
王吉達吉言吉語: 在《向下管理高爾夫》課程裡有一個案例: 前陣子,你的部門新聘六位員工,卻在最近頻頻離職,最久的也不過工作了二個多月。目前已有四位離職,離職前夕,你都與他們談過。其中有兩位的離職原因比較接近,他們表示,部門內死氣沉沉,新人不但沒有受照顧,某些老員工還喜歡倚老賣老,不懂得引導新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