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老年少子化」嚴重 政府積極搶人才 放寬在留資格

日本「老年少子化」嚴重 政府積極搶人才 放寬在留資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正當香港政府搶人才之際,原來港人家鄉「日本」更積極搶人才,日本「老年少子化」已成社會關注問題,超過一成的人口年紀超過80歲,為吸引勞動新血及資金進場,日本政府由過去的「排外」心態大刀闊斧,除了放寬外國創業者的日本在留資格條件,由停留1年,只要符合條件亦可無限期停留外,去年新增年收入2000萬日圓以上的技術人員在日本停留1年,即可以申請永住權的制度。未來擬允許海外大學畢業生日本求職時可停留2年等。

日本在疫後開關在人口結構上出現巨大轉變,2022年日本放寬新冠疫情入境限制措施,令外國人蜂擁而至。根據日本出入國在留管理廳3月公佈數據亦顯示,目前在日本的外國人有342萬人,比2022年底增加11%,創出歷史新高,佔日本總人口超過2%。按照國籍來看,中國人最多,達約82萬人,比去年增加60,275人,第二、三名分別為越南人和韓國人。

同時,未來推算人口報告預測稱,及至2067年,外國人將超過日本總人口的1成。同時推算稱,如凈入境人數超過25萬,外國人佔比演算將會加速,及至2050年前後外國人將超過1000萬人,佔日本總人口的1成,即日本未來10人中就有1個外國人。

去年日本政府為促進世界頂尖大學的畢業生到日本企業就職,擬計劃將符合全資格,並在球大學排行榜前列的大學畢業生,現時海外的大學畢業生在日本求職時,只能以「短期滯在」的居留資格在日本停留90天,日本政府擬將停留在日本的時間從現時的90天延長至最長2年,同時允許申請的畢業生攜帶家人前往日本定居。

另一個制度則是放寬「高度專門職」的居留資格。設有研究人員、技術人員和經營者3類,分別新增以年收入為審核條件。

其實研究人員和技術人員定取得碩士學位以上的學歷和年收入2000萬日圓以上,或資歷10年以上和年收入2000萬日圓以上。另外經營者擁有資歷5年以上和年收入4000萬日圓以上。並根據其學歷、研究成績和日語能力,只要達到一定的水平,即可獲得「高度專門職」的居留資格,獲得日本的永久居留權由3年時間,將縮短至1年。

另外去年日本新制定了年收入2000萬日圓以上的技術人員在日本停留1年即可以申請永住權的制度。據日本厚生勞動省介紹,在日本,擁有專業技術的高端外國人才截至2023年10月大約有60萬人,比2018年的27萬人左右,增長了2倍以上。

同時,日本出入境在留管理廳計劃放寬經營管理簽證在留資格的相關政策,一般而言,其簽證允許在日本停留1年。之後,只要符合條件,就可以長期更新在留資格,也可以無限期停留。截至2023年末,持有該類在留資格的在日外國人大約為3.7萬人。

目前規定外國人必須擁有營業場所及投資500萬日圓(約26萬港元),以「開辦公司」、「收購日本公司」或「分公司管理業務的管理者」的名義及在日本有固定公司辦公室,以及僱用兩名以上日本正式職員。

關於投入的資本金,除了手頭資金之外,今後還允許與通過企業融資方法╴例如有償型新股認購權(J-KISS型)等方式籌集資金等。即使不能自己準備投入資金,如果能從投資者籌集到資金,也可以在日本長期停留。

張明珠

avatar-img
張明珠Anvy的沙龍
6會員
55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張明珠Anvy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受惠日圓疲弱,吸引不少全球旅客前往日本報復式消費,同時亦吸引港資機構投資日本大型項目,就連日本國民亦積極投資房地產,令其按揭貸款總額急升。 日本政府觀光局公布的數據顯示,拜日圓疲軟之賜,今年6月訪日外國旅客估計破200萬人,創3年半以來新高,已恢復到疫情爆發前2019年同月的72%,另外今年上半年
日本物業為不少海外投資者鍾情的市場。近日市場卻拋出震撼消息,稱當局即將修改不動產登記法,凡購買日本房地產者,必須提供擁有日本長期居住權者的基本信息。而且其身份信息、姓名、住址等,會和購買人一同登錄在不動產登記簿上。
日本近年不論是旅客入境人數、樓價,還是通脹率均是出乎意料地高企,加上多間日企均工會爭取加薪要求,市場預計今年工資增長將達到5%甚至更高。若近年投資日本樓市,在過去3年可避開香港樓市跌幅,亦避開了歐美市場的大幅加息。加上日本市場租金收益穩定,樓價遂逐步向上。
日本央行早前取消負利率,將政策利率由負值上調到0%至0.1%,為2007年以來首次加息,正當坊間以為日圓會上升時,日圓卻掉頭向下,日圓兌港元更跌穿5.2算。
受新冠影響的旅遊業已逐漸恢復,除了大量港人到日本旅遊,根據日本觀光局早前公布七月份旅客估算,外國遊客再度突破二百萬人次,香港旅客人數更重回疫情前水平。另外由於多國民眾報復式訪日,令旅遊業強勁復甦,酒店亦供不應求,房價不斷飆升,平均酒店租金已衝破2019年疫情前水平,加上日圓兌港元匯率持續沉底,跌破5
日本樓市利好,新加坡投資者對日本物業投資更為積極,今年四月份新加坡企業對日投資(企業合併與收購)收購日企金額已達3500億日圓(約188億港元),以打破過去最高紀錄。而且對日本的投資年總額已連續3年超過10億美元。今年更是繼1992年以來第三次總額超過20億美元。
受惠日圓疲弱,吸引不少全球旅客前往日本報復式消費,同時亦吸引港資機構投資日本大型項目,就連日本國民亦積極投資房地產,令其按揭貸款總額急升。 日本政府觀光局公布的數據顯示,拜日圓疲軟之賜,今年6月訪日外國旅客估計破200萬人,創3年半以來新高,已恢復到疫情爆發前2019年同月的72%,另外今年上半年
日本物業為不少海外投資者鍾情的市場。近日市場卻拋出震撼消息,稱當局即將修改不動產登記法,凡購買日本房地產者,必須提供擁有日本長期居住權者的基本信息。而且其身份信息、姓名、住址等,會和購買人一同登錄在不動產登記簿上。
日本近年不論是旅客入境人數、樓價,還是通脹率均是出乎意料地高企,加上多間日企均工會爭取加薪要求,市場預計今年工資增長將達到5%甚至更高。若近年投資日本樓市,在過去3年可避開香港樓市跌幅,亦避開了歐美市場的大幅加息。加上日本市場租金收益穩定,樓價遂逐步向上。
日本央行早前取消負利率,將政策利率由負值上調到0%至0.1%,為2007年以來首次加息,正當坊間以為日圓會上升時,日圓卻掉頭向下,日圓兌港元更跌穿5.2算。
受新冠影響的旅遊業已逐漸恢復,除了大量港人到日本旅遊,根據日本觀光局早前公布七月份旅客估算,外國遊客再度突破二百萬人次,香港旅客人數更重回疫情前水平。另外由於多國民眾報復式訪日,令旅遊業強勁復甦,酒店亦供不應求,房價不斷飆升,平均酒店租金已衝破2019年疫情前水平,加上日圓兌港元匯率持續沉底,跌破5
日本樓市利好,新加坡投資者對日本物業投資更為積極,今年四月份新加坡企業對日投資(企業合併與收購)收購日企金額已達3500億日圓(約188億港元),以打破過去最高紀錄。而且對日本的投資年總額已連續3年超過10億美元。今年更是繼1992年以來第三次總額超過20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