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賣瓜】第三瓜:身障男孩的勵志人生——《友友:半個身體的滿滿幸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友友(陳贈友)出生於苗栗通霄,父親是位外燴師傅,母親則是遊覽公司的負責人,他是家中三兄弟裡的么兒,從小乖巧懂事,還是兄弟中身體最健康的一個,然而他卻在12歲那年因「先天性腦血管異常病變」而左半身癱瘓,甚至險些失明、失語。

小小年紀的他,忍著劇痛努力做復健,在四家醫院之間流浪,歷經了八個月的復健治療,終於出院,卻因無法接受變形後的自己,變得自閉又暴躁。

後來又因外表遭到同學的排擠、欺負和嘲笑,這讓他愈來愈孤獨自閉。於是他開始不愛上學,頻頻蹺課,沉迷於網路遊戲,因為只有在網路世界裡,他才可能成為所向無敵的 大英雄。

就這樣過了四、五年荒唐的歲月,一次偶然的機會,友友受到清海國中蔡美華校長的邀請,到清海國中公開演講,分享自己成長的心路歷程,沒想到效果出人意料地好,也讓他重新活回了掌聲之中,從此以後,再也沒有人嘲笑他。

第一場演講之後,友友積極寄自薦函到台中市政府,希望能到學校分享自己的故事。在當時的台中市胡志強市長的引薦下,開始在台中市各大校園公開演講。

同時在部落格上寫下自己一路走來的心情,文章點閱率迅速突破百萬人次,引起了媒體的注意,進而為大愛電視台和大台中新聞所報導。


後來他更試著寫書投稿各大出版社,皇天不負苦心人,友友的勇氣打動了一位出版社社長,社長決定幫他出書。

當時出版社只是想找個外編編他寫的自傳,但寫作經驗不多的友友,寫的自傳......

真的很難看懂,根本無法校稿,重寫還比較快。

於是我從外包編輯成了外包寫手,改為採訪他和他的家人,再寫下他的故事。

這也是我第一次幫人寫傳記。

初版時書名為《生命鬥士的熱血志願:做自己與別人生命中的天使》——

raw-image

出處: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583922?sloc=main

友友期盼透過書籍的出版,發揮正面的影響力,鼓舞失意的人重燃希望與勇氣,同時強調:只要我們願意,再坎坷的道路也能走出一片坦途,再卑微的人生也綻放光芒,並且璀璨耀眼。


出書後,友友還希望能把自己的故事拍成電影,於是帶著書到處找資源,因緣際會認識了一位導演,對他的故事有興趣。

但當時不到二十歲的他,人生故事有限,很難撐起一部電影的長度,加上找不到合適的演員,正常人演不出他的肢體障礙,最後只能請友友親自上陣,並以紀錄片的方式呈現——


隨著紀錄片在德國獲奬,此時書也改版上市,換了書名和封面,成了《友友:半個身體的滿滿幸福》——

raw-image

出處:https://www.sanmin.com.tw/product/index/005610368

【內容簡介】

他12歲時半身癱瘓,本該怨天尤人,
卻用6年的時間在全台各地演講了500場,
他是打不敗的生命鬥士。

連新竹縣政府教育局、台中科學園區都爭相邀請,年僅二十的生命講師。
一覺醒來竟失去了半邊的身體,卻因此找到生命的答案。


先天性腦血管病變,每兩千人就會有一個人發病。

陳贈友從沒想過會有那麼一天,一覺醒來自己的左半邊都無法動彈也沒有任何知覺……

那時他從病床上醒來,才知道老天跟他開了一個天大的玩笑,從此他的人生從此被分為兩半,無憂無慮的童年,與之後在黑暗中長達六年的痛苦掙扎......

由於半身不遂,他在學校成為同學嘲笑霸凌的對象,於是他開始逃學,逃進了網路遊戲的世界,過著晨昏顛倒的日子,四年花了二十幾萬。

直到有天聽到一向堅強的爸爸哭著對大哥說:「我真的很對不起友友,把他生成這樣子!」他才知道,原來他傷害家人傷得這麼深……

父親的眼淚與家人的耐心勸導,贈友才逐漸擺脫過去,重新找回自我,某日偶然在電視上看到歌手蕭敬騰的演唱,才回想起小時候對音樂的熱愛,於是開始學習使用六根指頭彈奏鋼琴,雖然很辛苦,但友友相信,自己總有一天也能成為自己與別人生命中的奇蹟。


【目錄】

第一篇 雲端上的天之驕子

01切割人生的一天

02驚心動魄的急救過程

03家在海的那一邊

04別叫我的名,叫我第一名!

05逐漸變調的家

06天生的運動健將

第二篇 黎明前的黑暗

07醒來後的世界

08老天,我到底得了什麼病?

09我還可以是個陽光男孩嗎?

10原來復健這麼痛!

11一切從頭學起

12我親愛的家人們!

13成為別人生命中的天使

14第一個送我巧克力的女孩

15爸爸溫柔的魔鬼特訓

16騎腳踏車不是件容易的事!

17五花八門的復健療程

18向下沉淪的開始

19執迷不悟,變本加厲

20沉迷網路遊戲

21部落格與歌手夢

第三篇 破曉時分

22升上高中之後

23我的麻吉葉益亨

24六指琴人

25少年的戀愛煩惱

26我的人生第一場演講

27仗義相陪,住進精神病院

28精采豐收的一年

第四篇 浴火重生

29努力考大學

30演講之路峰迴路轉

31單槍匹馬遠征台中

32崎嶇坎坷的求職過程

32回到故鄉,重起爐灶

34演講生涯再掀高潮

35認識愛加倍,得到加倍的愛

36天長路遙,我還有夢


平裝 / 256頁 / 16k菊 / 14.8 x 21 x 1.28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我只追隨靈感,想寫啥就寫啥。 最愛寫小說和搞笑文,其他文章通常是用來掙錢和練文筆的。 希望有生之年皆能隨心所欲、自由自在。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果子離是我最喜歡的台灣作家,他筆下的好文佳作多如牛毛,然而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則是以下這篇情書,纏綿悱側令人動容,每每讀罷不勝噓唏。
有一年,還在遠流工作的我,企劃了一個線上活動,就是在史蒂芬.金的部落格裡,舉行一個短文創作活動......
這是我寫的第二本書,賽斯文化出版社的李總編表示,此書的筆鋒更成熟流暢,我個人也覺得寫得比第一本《不老的身心靈》要好,但難度也比較高。
你今天有空嗎?如果沒有特別的計畫,不妨考慮去看看古書書展。順便去絕版書書市瞧瞧,搞不好會遇到你心儀已久、卻遍尋不著的絕版書哦!^^
我直到前幾天才聽說有「古書拍賣會」這回事,但聽說古書拍賣會已經辦了五、六年,而今年是第一次加辦絕版書書市......
果子離是我最喜歡的台灣作家,他筆下的好文佳作多如牛毛,然而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則是以下這篇情書,纏綿悱側令人動容,每每讀罷不勝噓唏。
有一年,還在遠流工作的我,企劃了一個線上活動,就是在史蒂芬.金的部落格裡,舉行一個短文創作活動......
這是我寫的第二本書,賽斯文化出版社的李總編表示,此書的筆鋒更成熟流暢,我個人也覺得寫得比第一本《不老的身心靈》要好,但難度也比較高。
你今天有空嗎?如果沒有特別的計畫,不妨考慮去看看古書書展。順便去絕版書書市瞧瞧,搞不好會遇到你心儀已久、卻遍尋不著的絕版書哦!^^
我直到前幾天才聽說有「古書拍賣會」這回事,但聽說古書拍賣會已經辦了五、六年,而今年是第一次加辦絕版書書市......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父愛如山, 從嬰幼兒時期至現在阿爸為的我這視障孩子所做的種種
Thumbnail
【她是我姐姐】是專攻身心障礙兒童教育,同時曾任特教學校教師25年的日本作家丘修三的作品。內文是六篇不同障礙別的身心障礙者的短篇故事,每一篇都寫到心坎兒裡,尤其是《愛買首飾的男生》、《蟋蟀的哭聲》、以及《齒痕》。我挑了其中一篇講給六歲的懿聽,他欲罷不能叫我再講下一篇。只要家長願意都可以讀給幼兒聽。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送給我自己和其他邊緣人的,先抱歉內容有些雜亂。 我沒有要把這文章寫得完美,今次我只想寫下我的心情。 再見了,我的孤獨青春期。
Thumbnail
當我知道是身心障礙時,覺得確實很痛苦、很自卑、很有負面情緒,也和無法面對自己情緒,我記憶不好時,利用圖像和詢問專業人員,有背地偷哭、有時自己想做事情、有時會冷靜判斷分析問題原因明瞭、發現不到勁時,會詢問和求助。        我把復原稱作回憶,我回憶小時候,就是從幼稚園,沒辦法與人接觸,園長看到
Thumbnail
他是一個南部鄉間來台北讀書的同學,父母早年離異,留下了他與弟弟給爸爸與年邁的奶奶。我初見他的時候,只感覺他很不羈,卻又不像平常的小混混,流露出某種聰明又單純的味道。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臺北市出生並在貧民區長大的故事。他分享了家庭成員和兒時的瑣事,並講述了他曾經面臨的心理困擾和挫折。最後,作者積極展望,強調他活在充滿挑戰和困難的生活中,並藉此經歷來克服困難成長。
Thumbnail
看完周處除三害, 想起兒時搬家前的小玩伴。 大我一屆, 國中時聽說他變成“大哥” 校園偶爾碰到僅以眼神示意。 有天看著他坐輪椅上學, 手部包紮著,看起來傷得不輕。 輾轉得知,打群架時 一把刀朝他跟班小弟頭部揮來 他毫不猶豫用手去擋…… 在家休養好幾個月。 聽說他沒擋的話
Thumbnail
如果在那個艱難的時刻,他有那麼多朋友陪他在社區裡走走,他能讓自己短暫逃離到廟裡找朋友說說話,他會不會就能跨過去?
Thumbnail
父愛如山, 從嬰幼兒時期至現在阿爸為的我這視障孩子所做的種種
Thumbnail
【她是我姐姐】是專攻身心障礙兒童教育,同時曾任特教學校教師25年的日本作家丘修三的作品。內文是六篇不同障礙別的身心障礙者的短篇故事,每一篇都寫到心坎兒裡,尤其是《愛買首飾的男生》、《蟋蟀的哭聲》、以及《齒痕》。我挑了其中一篇講給六歲的懿聽,他欲罷不能叫我再講下一篇。只要家長願意都可以讀給幼兒聽。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送給我自己和其他邊緣人的,先抱歉內容有些雜亂。 我沒有要把這文章寫得完美,今次我只想寫下我的心情。 再見了,我的孤獨青春期。
Thumbnail
當我知道是身心障礙時,覺得確實很痛苦、很自卑、很有負面情緒,也和無法面對自己情緒,我記憶不好時,利用圖像和詢問專業人員,有背地偷哭、有時自己想做事情、有時會冷靜判斷分析問題原因明瞭、發現不到勁時,會詢問和求助。        我把復原稱作回憶,我回憶小時候,就是從幼稚園,沒辦法與人接觸,園長看到
Thumbnail
他是一個南部鄉間來台北讀書的同學,父母早年離異,留下了他與弟弟給爸爸與年邁的奶奶。我初見他的時候,只感覺他很不羈,卻又不像平常的小混混,流露出某種聰明又單純的味道。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臺北市出生並在貧民區長大的故事。他分享了家庭成員和兒時的瑣事,並講述了他曾經面臨的心理困擾和挫折。最後,作者積極展望,強調他活在充滿挑戰和困難的生活中,並藉此經歷來克服困難成長。
Thumbnail
看完周處除三害, 想起兒時搬家前的小玩伴。 大我一屆, 國中時聽說他變成“大哥” 校園偶爾碰到僅以眼神示意。 有天看著他坐輪椅上學, 手部包紮著,看起來傷得不輕。 輾轉得知,打群架時 一把刀朝他跟班小弟頭部揮來 他毫不猶豫用手去擋…… 在家休養好幾個月。 聽說他沒擋的話
Thumbnail
如果在那個艱難的時刻,他有那麼多朋友陪他在社區裡走走,他能讓自己短暫逃離到廟裡找朋友說說話,他會不會就能跨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