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成長]忽然理解所謂的「內耗」是怎麼來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Designed by Nijijourney AI

Designed by Nijijourney AI


前言


我是時常會有「內耗感」的人。而我發現,我身邊也聚集了跟我相似的一群人。


人總是會看不清自己的現況,但卻能看懂發生在他人身上的事是源自於什麼。


這就是為什麼有共鳴的人總是會互相吸引。


那些與我們有共鳴的人,都是作為「鏡子」出現在我們身旁,為的是讓我們能看清自己。



為什麼會有內耗感?


所謂的內耗,是一種內心枯竭的感覺。


如果把我們的內心想像成一顆柳丁,那顆柳丁的汁液已經被榨得一乾二淨了。說得明白點,這是把自己的能量、精神都耗乾的狀態──處在這種狀態下,人是沒辦法思考、也沒辦法做任何事的。


為什麼會這樣呢?


如果我們就是那顆柳丁,我們可以來思考看看──

為什麼我們要把柳丁榨得那麼乾呢?

為什麼我們要把自己榨得那麼乾呢?


假設柳丁汁是我們認知中,柳丁最有價值的部分──

為什麼我們會習慣性把所有的柳丁汁都榨到一滴不剩呢?

為什麼我們會習慣性把所有的自我價值榨到一乾二淨呢?


其實我們可以選擇只擠壓一部分的柳丁汁,這些柳丁汁或許可以入菜增添風味,這也是很棒的利用!但為什麼我們會習慣性地選擇把柳丁汁全部榨乾,然後棄置滿是纖維的柳丁殘骸呢?


當我們拼命工作,用盡自己所有的力氣與精神,拖著疲憊的身軀,渾渾噩噩地過著每一天時,我們何嘗不是那個汁液被榨乾的柳丁殘骸呢?


當你的利用價值被徹底榨乾,你的汁液被別人拿去當作攝取營養的來源,而你成為一個乾枯的柳丁殘骸被丟棄時,你甘願嗎?


我們為什麼不能好好當一顆汁液豐美的柳丁呢?



想為別人著想很好,但我們不能忘了自己


就我的觀察,有長期內耗感的人都有共同的特質──我們很容易替他人著想,很願意為他人付出,我們很樂於奉獻、樂於分享。


這些習慣使我們的人緣往往極好,但我們又有另一個共同的特質,就是:


不懂得展現自己的脆弱、無助。


這個特質也導致我們會一再遇到「想要榨乾我們的壞人」──事實上,這是我過去的解讀。


我曾經認為因為我過度奉獻的習慣,導致我身邊容易出現吸血鬼。擁有這個認知後又過了一段時間,隨著一個又一個的誤會解開,我有了新的見解。


有沒有可能,他們其實不是想吸乾我,只是因為我一直沒有表現出「不行」、「我受不了了」,所以他們誤以為我還可以繼續承受?


這些年來,我漸漸了解到我的確是個可以把自己徹底隱藏起來的人,如果我不想讓別人察覺我的情緒,別人還真的察覺不到。所以呢?


所以其實我受不了了、很不舒服的時候,我隱藏自己的這個感受,別人是真的完全察覺不到的。


過去的我其實從來都沒有表達過自己的不愉快,時常是忍著忍著,忍到爆炸就跟人斷交。對方可能自始至終都不知道我到底在氣什麼,然後就失去了一個朋友。


直到最近,我開始試著在自己不愉快時直接表達自己的不滿;或者在別人提出需求時,開始拒絕那些我有些為難的請求。當我發現我做出這些舉動其實不會打壞我們的關係,反而讓別人更知道該怎麼抓跟我相處的距離後,我才驚覺到──原來這些人都不是壞人,會不會過去那些我覺得是壞人的人,其實也沒有這麼壞?


因為我發現,過去的我總是在付出,但我不懂得「要」。


這一兩年來,我試著開始爭取我想要的東西,而我意外的發現,當我開始「要」,別人都會把我想要的東西雙手奉上──


或許是好運,也或許是我過去付出得夠多,他們認為滿足我的需求很合理。總之,我過去以為「我要了也不會有」的這件事其實不存在,只要我開口,那些我付出過的對象其實都很願意滿足我的需求。


他們不是不願意對我付出,只是我展現出的模樣太無欲無求,他們根本不知道我喜歡什麼、想要什麼、需要什麼。就算想對我好、想送我禮物,也不知道我實際喜歡的到底是什麼。我太習慣隱藏自己的習慣導致他們無從判斷我的需求,只好等我自己開口。


結果,原來這一切都是誤會。


這不是誰對誰錯的問題,不是我的錯,也不是對方的錯,只是性格的習慣導致的悲劇。


這個過程讓我宛如忽然從噩夢中驚醒。


我以為我一直身處於噩夢當中,原來只要一個念頭的轉變,噩夢就會瞬間變成美夢。


所以我需要做出的改變就是──學會為自己著想,學會表達自己的感受、需求。


以及,學會真正的溝通,真正的對話。


不是工作上的溝通,而是心跟心之間的對話。



很多奉獻與犧牲其實沒有必要


奉獻與犧牲這兩個詞的前提是:不求回報


過度地要求自己「不求回報」這件事其實沒有必要。


如果今天我的狀態很好,我可以很自在地不求回報,因為在這個當下我的心情很好,我的能量、精神都滿盈,隨手助人這件事對我來說不會造成任何負擔,所以我不介意自己不求回報──其實這種時候的我不會覺得自己在付出、奉獻、犧牲,只會覺得是舉手之勞。


但假設我今天狀態很差,我的心情不好、我的能量耗盡、我的精神很差──說真的,這種狀態下的我就不可能「不求回報」了。因為處在這個狀態下的我最需要的就是休息、自我修復,在這個時刻還要幫助人就會對我造成負擔──這種時候我就會覺得自己在犧牲奉獻了。


所以呢?這是什麼意思?


就是「先顧好自己再去照顧別人」的意思。


我們一樣可以助人為快樂之本,一樣可以良性循環,但那個前提是我們自己的狀態必須維持在良好的狀態。一旦我們狀態不好,我們還要求自己要助人為善,我們就會開始消耗自己的內在,會開始產生不甘願的感覺。


──這就是所謂的「內耗」。



總結:自我檢視


我的故事分享就到這邊。看到這邊的你,可以梳理一下你自己的故事。


你也容易感到內耗嗎?

讓你感到內耗的是什麼事?

讓你感到內耗的是什麼時刻?

你當下是什麼處境?你當下的心情是如何?


最好不要在腦中想,你的腦子可能會一團亂。

你可以拿出紙筆或者打開任意一個筆記軟體或者文件,把這些問題跟萌發出的想法記錄下來。

這個舉動能夠幫助你抒發情緒,也能幫助你冷靜下來後有足夠的材料能夠梳理、深入思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風伶-avatar-img
2024/07/02
很棒的分享
S判-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7/02
小樹成長之路 謝謝~
avatar-img
《斜著向前走 | Slash GO!》
106會員
90內容數
斜槓不是為了賺更多錢,只是因為我想做就做! 國中斜槓寫小說,高中斜槓畫插畫,大學斜槓畫漫畫──現在又要斜槓寫部落格、做Podcast,到底有沒有在念書/工作呢? 這個部落格會分享我從小到大斜著向前走的過程,以及一些心靈成長、自我成長相關的故事,若有興趣歡迎追蹤訂閱,並留言讓我知道你的想法哦~
2025/01/06
儘管前一篇文似乎找到了新的方向,但2025年的第一週,我發現我整個人是提不起勁、很乏力的。 雖然因為通靈體質,我的狀況的確會受到集體意識影響,現在因為大多數人的狀況都不好,我的心情也很容易受到影響,但這個無力感真的太強烈了,無力到我不禁回頭審視自己原本的計畫,我看到計劃的第一個念頭竟然是:20
2025/01/06
儘管前一篇文似乎找到了新的方向,但2025年的第一週,我發現我整個人是提不起勁、很乏力的。 雖然因為通靈體質,我的狀況的確會受到集體意識影響,現在因為大多數人的狀況都不好,我的心情也很容易受到影響,但這個無力感真的太強烈了,無力到我不禁回頭審視自己原本的計畫,我看到計劃的第一個念頭竟然是:20
2024/12/30
又到了年末總回顧的時間,以前我都是在噗浪上簡單打打心情跟總結,既然今年開始用方格子,就順手整理成文章吧!
2024/12/30
又到了年末總回顧的時間,以前我都是在噗浪上簡單打打心情跟總結,既然今年開始用方格子,就順手整理成文章吧!
2024/11/24
2024年十一月初,休息了半年多的我開始收心,打算回歸職場,但找前端工程師工作的路莫名地不順遂...
2024/11/24
2024年十一月初,休息了半年多的我開始收心,打算回歸職場,但找前端工程師工作的路莫名地不順遂...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即使在一起,也變得沉默無語…… 你覺得自己身處於什麼樣的世代? 有幾次跟朋友參加聚餐,常看到其他桌的客人無論是親子、伴侶、還是朋友聚會時,會看到他們邊吃飯邊各自滑著手機。
Thumbnail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即使在一起,也變得沉默無語…… 你覺得自己身處於什麼樣的世代? 有幾次跟朋友參加聚餐,常看到其他桌的客人無論是親子、伴侶、還是朋友聚會時,會看到他們邊吃飯邊各自滑著手機。
Thumbnail
自從沒有真正的摯友後,一些私人的想法只能與自己對話。起初,這種內心的對話確實會讓人感到內耗,那些雜亂的想法不斷地在腦中亂竄。
Thumbnail
自從沒有真正的摯友後,一些私人的想法只能與自己對話。起初,這種內心的對話確實會讓人感到內耗,那些雜亂的想法不斷地在腦中亂竄。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與人交往的過程中所產生的各種情感和感受,以及作者從中所得到的一些領悟。在交往過程中,作者發現人和人之間提供了不同的情感價值,並且強調了與每個人都從朋友開始,因為沒有足夠的話題,便無法開啟情愛之外的話題。文中反映了作者對於與人交往的悟性和成長。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與人交往的過程中所產生的各種情感和感受,以及作者從中所得到的一些領悟。在交往過程中,作者發現人和人之間提供了不同的情感價值,並且強調了與每個人都從朋友開始,因為沒有足夠的話題,便無法開啟情愛之外的話題。文中反映了作者對於與人交往的悟性和成長。
Thumbnail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感到困惑與掙扎,尋找真心與依賴的平衡。當我們遇到困難時,我們需要真心的朋友或家人的支持,但同時也需要學會獨立與自立。這篇文章反映了作者在人際關係中的掙扎與尋找出口的心情。如果您也有類似的困惑,歡迎留言分享您的看法。
Thumbnail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感到困惑與掙扎,尋找真心與依賴的平衡。當我們遇到困難時,我們需要真心的朋友或家人的支持,但同時也需要學會獨立與自立。這篇文章反映了作者在人際關係中的掙扎與尋找出口的心情。如果您也有類似的困惑,歡迎留言分享您的看法。
Thumbnail
我們對於自己是誰很多時候是混淆的,不清楚自己的根源,以及和土地的關係。 希望有一天每個人都能走出自己的路,不再背負他人的歷史重擔和形塑我們的框架。 掩蔽或扼殺其他獨特的(看似少數的)聲音及色彩,也是生在當代的我們,不敢活出真實自我的因素之一,例如被家庭、父母、婚姻、男女身份、職場、社會價值觀綁架
Thumbnail
我們對於自己是誰很多時候是混淆的,不清楚自己的根源,以及和土地的關係。 希望有一天每個人都能走出自己的路,不再背負他人的歷史重擔和形塑我們的框架。 掩蔽或扼殺其他獨特的(看似少數的)聲音及色彩,也是生在當代的我們,不敢活出真實自我的因素之一,例如被家庭、父母、婚姻、男女身份、職場、社會價值觀綁架
Thumbnail
有時會遇到一些人,會讓我很想感嘆怎麼我們的個性可以差這麼多,講話的方式跟我就像是平行時空的人,唯一能溝通的點就是我們都會講中文。 不知道自己是發生甚麼事,可以在熱情奔放的同儕之間變得像一個悶騷的老頭子(?),跟其他人的講話風格、穿著都不一樣。這樣講可能有點誇張,應該說是因為相較於身邊同學,
Thumbnail
有時會遇到一些人,會讓我很想感嘆怎麼我們的個性可以差這麼多,講話的方式跟我就像是平行時空的人,唯一能溝通的點就是我們都會講中文。 不知道自己是發生甚麼事,可以在熱情奔放的同儕之間變得像一個悶騷的老頭子(?),跟其他人的講話風格、穿著都不一樣。這樣講可能有點誇張,應該說是因為相較於身邊同學,
Thumbnail
獨處時,面對自己的心,會不會感到孤寂呢?
Thumbnail
獨處時,面對自己的心,會不會感到孤寂呢?
Thumbnail
出淤泥而不染 落紅塵而不沾
Thumbnail
出淤泥而不染 落紅塵而不沾
Thumbnail
在人生低潮中,透過獨處和閱讀尋找情緒的釋放,並熱衷於分享故事。希望透過美的追尋和誠摯的交流,找到自我尋回快樂的方式。
Thumbnail
在人生低潮中,透過獨處和閱讀尋找情緒的釋放,並熱衷於分享故事。希望透過美的追尋和誠摯的交流,找到自我尋回快樂的方式。
Thumbnail
有些人天生熱情,把周遭的人都看作是跟自己親近的人,有好的東西,即使才剛認識,也樂於分享,有好康的消息,總是逢人就說,「自己人好商量、大家都是自己人、我把你當自己人」成了這種人的口頭禪。 不可否認的,人是群聚的動物(至少對多數人而言是如此)。氣味相投、志同道合的人,自然就會聚在一起,彼此之間⋯⋯
Thumbnail
有些人天生熱情,把周遭的人都看作是跟自己親近的人,有好的東西,即使才剛認識,也樂於分享,有好康的消息,總是逢人就說,「自己人好商量、大家都是自己人、我把你當自己人」成了這種人的口頭禪。 不可否認的,人是群聚的動物(至少對多數人而言是如此)。氣味相投、志同道合的人,自然就會聚在一起,彼此之間⋯⋯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