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文章
【書單】「sad boy summer」閱讀清單(2024)。

閱讀時間約 13 分鐘
此文靈感來自moya mawhinneyCherrien分享的夏季書單,因在觀賞影片時獲得許多共鳴,於是以類似的構成分享我的想法與書單。
圖片來源:self-care day: starting on my summer reading list.(Cherrien)

圖片來源:self-care day: starting on my summer reading list.(Cherrien)

實際上,我不認為閱讀適合每個人,所以並非強烈推崇閱讀,更不會以是否有閱讀習慣來看待一個人。僅以自己的經驗來說,閱讀是有益的,比起是學習的一部分,目的更是有效為心靈帶來富足,為心理帶來健康。

舉個例子,曾經的我一度陷入低潮,有大把的時間卻不知如何運用,整天待在房間把相同的遊戲載了又刪、刪了又載,只為找到一個能產生活力、興奮感,來面對生活的心情。當時即使降低,依然有穩定的觀影工作,可是無法獲得靈感,腦袋就像是當機了,完全寫不下任何文字。我發現我失去對生活的熱情。我想我丟失了自己。直到閱讀。

是的,我無法確定,也許其中包含職業病,我在觀影或撰寫電影文章時,很多時候得採取更加客觀和中立的視角,基於不違背評論者主觀中的一部分。然而閱讀,我能夠完全成為自己,畫下喜愛的文句,在旁展開與作者的對話,實際上這是屬於自己的想法表達,理解自我的方式。之後便因為閱讀,我慢慢尋回生活步調,在空閒時間自然地拿起書本,既感受得到樂趣,也感覺到有許多想法在腦中打轉。


談完閱讀,以下我想分享六本已經閱讀且喜愛的書籍,並希望它們是在「正確的季節」,適合接下來的夏季,於是經過更多考量,也算是給這份書單一個明確的方向。接下來,還將介紹我在今年夏天的待讀清單,可能隨時變動,不過這些書籍正是代表此刻的我。當然我已經開始依照這份書單規劃我的閱讀行程。

但在此之前,我也許該先講述在我的心中,何謂夏季。

圖片來源:《天一亮,就想見到你》電影劇照。

圖片來源:《天一亮,就想見到你》電影劇照。

若有人詢問,我會說我不喜歡夏天,因為我並不耐熱,有時才剛出門,就已被汗水沾濕的後背,和冒熱的蒸汽,都讓我感到難受。就連衣著上,台灣的高溫幾乎讓人只能單穿一件T恤,但這對我來說總有種赤裸的感覺,於是這份清單就以「sad boy summer」作為題旨。

然而深入內心,炎炎夏日中的涼爽,似乎能帶給我某種特別的、懷念的感受,也許是因為我對夏日氛圍的癡迷,更加深了這些回憶在心中的份量和幸福。比如豔陽高照、幾近40度的高溫,到台北市中山堂觀賞一部台北電影節的日本老片,也比如在吹著微風的夏日夜晚,聽著樂團音樂在街上散步,好舒緩身心。

於是夏季對我是複雜的,是多愁善感的,甚至是極端的,而這些情感,影響到我對書單的選擇。


首先是已經閱讀,並想推薦的書籍。順便一提,實際上我更喜歡(或說熟悉)小說,大於其他類型的書籍,因此書單可能會著重在此方向,或能見到其實我想跳脫出這個框架。

《創造力的修行:打開一切可能》里克・魯賓

攝自《創造力的修行:打開一切可能》。

攝自《創造力的修行:打開一切可能》。

這是最近讀完的,閱讀時間比預期還慢上不少,並不是我不喜歡,而是內容談創作、談藝術家,談如何尋找靈感、加工它、並修行這段過程。

對於知識類書籍,某些人只需花半天把重點記錄下來便能實踐,但對我來說則需要放慢速度,一篇篇感受作者訴說的觀念、技巧、甚至感覺,並從中挑選適合自己的,能夠嘗試的。於是後來我將這本書搭配其它小說閱讀,慢慢學習,慢慢拓展創造力,是屬於我的方式。

雖然說《創造力的修行:打開一切可能》沒有季節之分,但我想它適合夏天,至少比起寒冷而凍僵的冬天,我應該更有動力來充實自己(笑)。(不過並不非常推薦繁體中文版,讀起來有種機械性,文句的構成不那麼通順口語。若能力允許請考慮原文版。)


《鐘形罩》希薇亞‧普拉絲

攝自《鐘形罩》。

攝自《鐘形罩》。

美國詩人希薇亞‧普拉絲唯一的小說,半自傳小說,講女性、青春、天賦、躁動、綑綁。

讀來難受,像被關在悶熱的夏日,不斷墜落,很痛,但很真實。書中的遭遇,憂鬱,其實都有掙扎,只是有時世界不會理解,只會滅掉希望之光。也許是因為具有自傳性質,希薇亞‧普拉絲的小說文筆並不青澀,你很難察覺這是她唯一的小說,同時她描繪出的社會氛圍,讓人深入其境,感覺窒息。

但即便沈重,不過篇幅不長,讓《鐘形罩》落在好讀的範圍內。又譯《瓶中美人》,雪維亞.普拉絲。


《春潮》伊凡.屠格涅夫

俄羅斯經典文學,我在三、四年前閱讀過它,詳細的情節其實記不太清楚了。然而印象是讀來沒有想像中艱難,腦中營造出的畫面具有樂趣,但談論的愛卻深刻。能在充滿戲劇性和畫面感的故事中,描寫出寫實且不過時的愛,是《春潮》不被時代吞沒的原因。

而我想這本書講得是愛也是人,或許還有命運,在這之中我們的心會往何處跑?是最喜愛的部分。


《少年蒙歌》道格拉斯‧史都華

即便我沒讀過讓道格拉斯‧史都華聲名大噪的處女作《親愛的夏吉‧班恩》,但好評已聽聞許久,一直是我的待讀書本,再者作為時尚迷當然會對曾為設計師的作者有興趣呀。而這次遇到新作出版,就先讀了《少年蒙歌》。

和聽到的《親愛的夏吉‧班恩》相似,敏感細膩的同性戀男孩,有酗酒且不負責任的母親,他必須在對家庭的糾結和身分認同的問題中長大,然而一切還得面對混亂與暴力。

事實上,我並不喜歡這本書的插敘架構,著實有讓我在對角色的感情產生斷裂,也導致一些傷痛、困惑的張力和情緒變得扁平。只不過對我來說有不少情節是深刻的,故事也具有濃厚的英國小鎮氛圍,閱讀時就像被困在那,像得做出取捨甚至突破的歷練。

於是我想道格拉斯‧史都華對於寫作,目前是對自我童年的緬懷,令故事具有獨特的魅力和作者性。這樣的氛圍,可能也是讓文青們最愛的電影品牌「A24」看上《親愛的夏吉‧班恩》和《少年蒙歌》的原因,即將把它們改編為影集。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5594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躲在電影裡的詩人:文學與音樂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一篇文章,了解一位創作者的內心世界。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