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會根據「效用」做出決策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在行銷領域中,了解消費者是如何作出購買決策的,可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只有深入理解消費者的內心世界,企業才能提出更貼近他們需求的產品及服務。在William Poundstone所著的《洞悉價格背後的心理戰Priceless: The Myth of Fair Value》一書中,探討決定人們如何作出選擇的關鍵概念:「效用」。

什麼是「效用」?這個詞彙可以追溯至18世紀瑞士數學家Daniel Bernoulli的理論,他指出金錢的價值是相對的,對不同的人而言,相同金額代表的意義大不相同。就像送一個5歲小孩100美元,在他眼中可能就是天文數字,但富有的人來說卻只是小錢。為了預測個人對金錢的處理方式,就需要把這些因素考慮進去,就像調整匯率時會考慮通膨影響一樣。

「效用」可以想像成每個人對事物的「內心定價」。我可能覺得那盞二手檯燈值50美元,但你可能認為它一文不值。重點是,人們會追求「效用」最大化,而不一定是金錢的最大獲利。所以贏家,是在離世前累積最多「效用」的那個人。

經濟學家之所以接受Bernoulli的效用觀點,一方面是因為它印證了一個明顯事實:人的心理狀態會影響經濟決策;另一方面,「效用」這個概念讓他們可以專注於精確的數學模型,不必深究金錢在心理層面的影響。

Bernoulli的「效用」理論對行為經濟學影響深遠,麻省理工學院的Paul Samuelson教授將其發展為「顯示性偏好」理論,該理論闡述要了解「效用」的唯一方式,就是觀察人們的實際選擇行為。一個人在兩個選項之間選擇A或B,就是在根據內心的「效用」定價來作出判斷。這種觀點自然成為了許多經濟理論的基石,從需求曲線(demand curve) 到Nash均衡(Nash equilibrium)等。

那究竟人們是如何對不確定的結果賦予「效用」,做出選擇的呢?書中提到John von Neumann和Oskar Morgenstern這兩位重要學者,他們的理論指出,每個可能的結果都會被賦予一個主觀價格或「效用」,並乘上其發生的機率,最終求出期望效用的加總值,作為是否進行某項行為的依據。例如我們選擇A方案會有80%轉100元,有20%的機會損失100元,則這一個方案的「效用」為:100 * 80%+(-100)* 20%=60。根據效用值,我們可以對不同方案進行比較。

這個「期望效用模型」就成了戰後經濟學主流信奉的理論基礎,人們無論是在決定午餐吃什麼,或是投資哪檔股票,都被假設是透過這套心理數學來做出理性的決策。然而,部分經濟學家對此卻存有質疑。

著名學者Herbert Simon在書評中就直指Von Neumann的理論過於理想化:「任何成熟有智商的人,怎麼可能會滿意這個新古典主義的理論,真令人難以理解。」Simon認為,個體無法達到如此高度的理性,現實生活中的人遠比模型預期的來得「有限理性」。我們往往缺乏資訊、時間和能力去深思,只能依賴捷徑和直覺做出符合情境但未必最佳的選擇。

Simon所闡述的「有限理性」觀點,為行為經濟學奠定了重要基礎。它提醒我們,要了解人們如何作出選擇,不能僅止於理論模型的假設,還需結合實證研究,觀察人們在各種情境下的真實行為表現。舉例來說,Daniel Kahneman和Amos Tversky發現人們會受情境框架、風險態度等因素影響做出與理性期望不符的決策,這就是著名的「前景理論prospect theory」的出發點,透實證研究對於真實解析人類行為抉擇是非常重要的。

傳統經濟理論常將人類理性化,但實際上我們都是「有限理性」的,因此在制定行銷策略時,應深入觀察並了解消費者種種複雜而且常違反理性假設的行為取向。只有對人性有透徹體認,企業才能做出貼近消費者的產品定價與策略運作。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Roger學長的沙龍
22會員
439內容數
Roger學長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1
本篇文章探討《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上發表的一篇關於負面消費經驗數位療法的研究。研究發現,當消費者在評論中同時表達情緒和理性思考時,能更快從負面體驗中恢復,並提高再次購買意願。文章闡述了研究方法、發現及其對個人與企業的啟示,並提供了反思。
Thumbnail
2025/04/21
本篇文章探討《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上發表的一篇關於負面消費經驗數位療法的研究。研究發現,當消費者在評論中同時表達情緒和理性思考時,能更快從負面體驗中恢復,並提高再次購買意願。文章闡述了研究方法、發現及其對個人與企業的啟示,並提供了反思。
Thumbnail
2025/04/08
本文深入探討美國人對財富分配的理想與現實認知之間的巨大差距。研究發現,無論政治立場或經濟地位如何,絕大多數美國人都期待更平等的財富分配模式,但同時也普遍低估了現實社會中的不平等程度。這項研究不僅對社會政策制定具有重要啟示,也為組織管理和個人決策提供了寶貴的參考。
Thumbnail
2025/04/08
本文深入探討美國人對財富分配的理想與現實認知之間的巨大差距。研究發現,無論政治立場或經濟地位如何,絕大多數美國人都期待更平等的財富分配模式,但同時也普遍低估了現實社會中的不平等程度。這項研究不僅對社會政策制定具有重要啟示,也為組織管理和個人決策提供了寶貴的參考。
Thumbnail
2025/04/02
在數位時代,我們每天都在接收大量的數字資訊。從產品的蛋白質含量、電池續航力,到顧客評價的星等,數字無所不在。有趣的是,這些數字可以用兩種方式呈現:阿拉伯數字(如「5」)或是用英文單字(如「five」或中文的「五」)。這個看似微不足道的差異,實際上可能對消費者的判斷和行為產生重大影響。 最近,田納西
Thumbnail
2025/04/02
在數位時代,我們每天都在接收大量的數字資訊。從產品的蛋白質含量、電池續航力,到顧客評價的星等,數字無所不在。有趣的是,這些數字可以用兩種方式呈現:阿拉伯數字(如「5」)或是用英文單字(如「five」或中文的「五」)。這個看似微不足道的差異,實際上可能對消費者的判斷和行為產生重大影響。 最近,田納西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人們常常僅根據價格來判斷商品的價值,但實際上應該考慮折舊貶值幅度。另外,除了理性的金錢觀念,也應該珍惜當下,不要在享受生活時猶豫花費。最後,充實自己永遠不嫌晚,無論是健康檢查、運動飲食或學習進修,都是值得的。
Thumbnail
人們常常僅根據價格來判斷商品的價值,但實際上應該考慮折舊貶值幅度。另外,除了理性的金錢觀念,也應該珍惜當下,不要在享受生活時猶豫花費。最後,充實自己永遠不嫌晚,無論是健康檢查、運動飲食或學習進修,都是值得的。
Thumbnail
在現今忙碌的社會中,人們普遍用價格,也就是金錢能購買到的絕對金額,來衡量事物的價值。但根據正常的財務觀念與經濟學的概念,價值的決定其實還包括了獲得此事或物的「效率」。本文介紹了在培養孩子金錢價值觀的觀念時,除了需要考慮實質上與心理上的獲得外,還需要思考獲得的價值是否值得的方法。
Thumbnail
在現今忙碌的社會中,人們普遍用價格,也就是金錢能購買到的絕對金額,來衡量事物的價值。但根據正常的財務觀念與經濟學的概念,價值的決定其實還包括了獲得此事或物的「效率」。本文介紹了在培養孩子金錢價值觀的觀念時,除了需要考慮實質上與心理上的獲得外,還需要思考獲得的價值是否值得的方法。
Thumbnail
很多人把商業上的價值跟自己的價值劃上等號,這其實是一個很大的盲點 如果是商業上的價值很好衡量,就是有多少人願意為了你提供的「價值」付出多高的費用,這個「價值」就會轉換成為「價格」 越多人願意付費或者他們願意付出的費用越高,這個產品或服務的價值就越高
Thumbnail
很多人把商業上的價值跟自己的價值劃上等號,這其實是一個很大的盲點 如果是商業上的價值很好衡量,就是有多少人願意為了你提供的「價值」付出多高的費用,這個「價值」就會轉換成為「價格」 越多人願意付費或者他們願意付出的費用越高,這個產品或服務的價值就越高
Thumbnail
「貨幣幻覺」指的是人們容易被金錢的名義數字所迷惑,而忽視了實際的購買力變化。William Poundstone在他的書《洞悉價格背後的心理戰》Priceless: The Myth of Fair Value中介紹了「貨幣幻覺」的概念,並提供相關研究以讓我們了解對於定價決策的影響。 書中提到的一
Thumbnail
「貨幣幻覺」指的是人們容易被金錢的名義數字所迷惑,而忽視了實際的購買力變化。William Poundstone在他的書《洞悉價格背後的心理戰》Priceless: The Myth of Fair Value中介紹了「貨幣幻覺」的概念,並提供相關研究以讓我們了解對於定價決策的影響。 書中提到的一
Thumbnail
在這個物價飛漲的年代,是否常常覺得雖然薪水增加,但生活費用也跟著飛漲,實際的購買力卻未如預期增加?《洞悉價格背後的心理戰Priceless: The Myth of Fair Value》的作者William Poundstone,在書中介紹了「貨幣幻覺」這個有趣的概念。 為什麼需要了解貨幣幻覺?
Thumbnail
在這個物價飛漲的年代,是否常常覺得雖然薪水增加,但生活費用也跟著飛漲,實際的購買力卻未如預期增加?《洞悉價格背後的心理戰Priceless: The Myth of Fair Value》的作者William Poundstone,在書中介紹了「貨幣幻覺」這個有趣的概念。 為什麼需要了解貨幣幻覺?
Thumbnail
過去曾有一本書《免費!揭開零定價的獲利祕密》強調「免費」的概念與趨勢,以及在網路時代中以免費方式興起的商業模式。而William Poundstone在其著作《洞悉價格背後的心理戰Priceless: The Myth of Fair Value》中,也使用了一個章節探討「免費」模式對消費決策所產生
Thumbnail
過去曾有一本書《免費!揭開零定價的獲利祕密》強調「免費」的概念與趨勢,以及在網路時代中以免費方式興起的商業模式。而William Poundstone在其著作《洞悉價格背後的心理戰Priceless: The Myth of Fair Value》中,也使用了一個章節探討「免費」模式對消費決策所產生
Thumbnail
我們都曾經有過這樣的經驗:看到一件非常心儀的商品,價錢雖然合理可接受,但就是有一種直覺覺得被「宰」了?又或者是看到某項商品或服務打折大特價,明知用不到卻還是忍不住下手購買?學者提出一個來說明這樣的現象 :「交易效用」。 「交易效用」直接影響著我們的消費決策,決定我們對一項交易是感到滿意還是不滿意。
Thumbnail
我們都曾經有過這樣的經驗:看到一件非常心儀的商品,價錢雖然合理可接受,但就是有一種直覺覺得被「宰」了?又或者是看到某項商品或服務打折大特價,明知用不到卻還是忍不住下手購買?學者提出一個來說明這樣的現象 :「交易效用」。 「交易效用」直接影響著我們的消費決策,決定我們對一項交易是感到滿意還是不滿意。
Thumbnail
在《洞悉價格背後的心理戰Priceless: The Myth of Fair Value》一書中,作者William Poundstone詳細探討了一個有趣的概念 :「公平法則」。這個概念揭示了人們對於合理定價存在一種根深柢固的心理認知和期待,與傳統經濟學對於完全市場的假設有很大出入。透過作者的描
Thumbnail
在《洞悉價格背後的心理戰Priceless: The Myth of Fair Value》一書中,作者William Poundstone詳細探討了一個有趣的概念 :「公平法則」。這個概念揭示了人們對於合理定價存在一種根深柢固的心理認知和期待,與傳統經濟學對於完全市場的假設有很大出入。透過作者的描
Thumbnail
在行銷領域中,了解消費者是如何作出購買決策的,可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只有深入理解消費者的內心世界,企業才能提出更貼近他們需求的產品及服務。在William Poundstone所著的《洞悉價格背後的心理戰Priceless: The Myth of Fair Value》一書中,探討決定人們如何
Thumbnail
在行銷領域中,了解消費者是如何作出購買決策的,可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只有深入理解消費者的內心世界,企業才能提出更貼近他們需求的產品及服務。在William Poundstone所著的《洞悉價格背後的心理戰Priceless: The Myth of Fair Value》一書中,探討決定人們如何
Thumbnail
很多人買東西時,你有沒有去懷疑過,所付出的價格是否「合理」?大多數的人總覺得商家賣給消費者的價錢就是「合理價格」,彷彿這是一種客觀存在的定價標準。但William Poundstone在他的著作《Priceless: The Myth of Fair Value洞悉價格背後的心理戰》一書中,就探索了
Thumbnail
很多人買東西時,你有沒有去懷疑過,所付出的價格是否「合理」?大多數的人總覺得商家賣給消費者的價錢就是「合理價格」,彷彿這是一種客觀存在的定價標準。但William Poundstone在他的著作《Priceless: The Myth of Fair Value洞悉價格背後的心理戰》一書中,就探索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