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片筆記操作說明書(2):歸類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上一篇我們講完了「如何寫好一張卡片」的基礎觀念。終於,我們可以來討論卡片盒的核心了。

在我目前的理解,讓卡片盒發揮強大威力的關鍵,有三個核心:

「歸類、連結、對話」。

這篇文我們專注探討「歸類」,也就是:「寫好卡片之後,怎樣放進去卡片筆記盒?」。

千萬不要小看「放進盒子裡」這動作。「好好歸類」是操作卡片筆記的關鍵,區分了你的卡片盒是知識花園,還是雜草亂葬岡。

目錄:

  1. 前言:筆記的價值是連結,而不是出處
  2. 卡片盒核心一:依照關鍵字歸類
  3. 分類兩難:好像放哪個索引頁都可以,我該怎麼選?
  4. 我怎麼知道要建立哪些關鍵字?
  5. 關鍵字演化,就是你的思考演化
  6. 完美的自我不存在,完美的歸類也是

1. 前言:筆記的價值是連結,而不是出處

「如果有一顆樹在森林裡倒下沒有人聽見,那它有沒有發出聲音?」

這是個很經典的哲學問題,命題本身點出了一個事實:「一個事件,若沒有與其他事件建立連結,那幾乎等於沒發生。」

對於筆記,道理也是一樣的:「一張筆記若沒有和其他筆記建立連結,這張筆記等同於不存在。」

大腦用「網絡」的方式建立世界觀,新知識跟「庫存知識」建立的連結越豐富,大腦就越能夠記得這個資訊。

卡片筆記法順應大腦的自然,以架構「知識網絡」為目標。

而架構知識網絡的第一步,就是「好好歸類」。

2. 卡片盒核心一:依照關鍵字歸類

將筆記歸類的過程,就是在幫這張筆記找到一個「家」。筆記歸類的過程,我會去思考:

「我希望我在處理什麼問題時,遇到這張筆記?」

「當我在寫什麼主題的時候,會需要這張筆記?」

例如,我今天新增了這張筆記:

raw-image

從關鍵字的角度來看,它的內容是「思考」。所以我找到索引頁「INDEX 2.1 - 思考的技術」

這個索引頁裡有很多關鍵字,例如「大腦習慣、思維升級、思維偏誤、原則、品味、觀察」等。

這張卡片講的是「大腦可以用無意識思考」,因此我會放在「 #大腦習慣 」 關鍵字下面。

變成這樣:

raw-image

這就完成了最基礎的「歸類」。

3. 分類兩難:好像放哪個索引頁都可以,我該怎麼選?

其實,我在歸類『沈思』這張卡片的時候,有遇到「分類兩難」:

「這張卡片,好像放在『思考的技術』索引頁可以,放在『創意的技術』的索引頁也可以。我該怎樣抉擇呢?」

這是你操作卡片筆記,每天都會遇上的問題,但是目前我看所有卡片筆記書本,都沒有答案。

針對這個問題,我發明了一個思考工具給你參考,叫做:「寫書分類法」。

【 寫書分類法 】

把每一個索引頁,都看成是「一本寫作中的書」。

自問:「我想要在寫作哪一本書的時候,用上這一則筆記?」

我發現這個方法有奇效。例如,這些是我比較常編輯的索引頁們:

raw-image

當我要解決「『沈思』這則筆記該怎樣分類?」的問題時,我就會去思考:

「我想要在寫哪一本書的時候,用上『沈思』這個筆記呢?」

用寫作場景分類法,可以明確地解決這個「分類兩難」:如果你要出好幾本書,你本來就不希望自己一直重複內容(裡想上啦)。

對我來說,這是個很清楚的分類標準。

你不用真的出書,「寫書分類法」只是一個思考工具,幫助你想清楚筆記的歸屬。

但其實這樣反覆執行,不用一年你就會發現,你已經有一本書的手稿了——甚至好幾本。

這就是卡片盒發明人魯曼 30 年出 70 本書的方法。他不是天才,他也沒有以出書為目標奮鬥(寫那些艱深社會學理論根本不賣座啊)。

他只是跟樂華夜市切芭樂的高手一樣,極度精熟這套系統。

4. 我怎麼知道要建立哪些關鍵字?

索引頁「INDEX 2.1 - 思考的技術」中有這些關鍵字:「大腦習慣、思維升級、思維偏誤、原則、品味、觀察」

這些都是我自己建立的,跟圖書分類方法無關。

你可能問:「我怎麼知道要建立哪些關鍵字?」

答案很簡單:沒有對錯,隨你開心。回到【 寫書分類法 】,索引頁就是一本書,裡面的不同章節,就是關鍵字。

每個人的思考方式都不同,同一個知識點,也可以被歸類在不同的關鍵字下。

例如,「沈思」這則筆記,也完全可以被歸類到「創意」、「無意識」、「哲學」甚至「神經科學」等。

這是你自己的第二大腦,你有完全的自由決定如何規劃——「我選我味」。對,跟漢堡王那個沒人在乎的口號一樣。

5. 關鍵字演化,就是你的思考演化

關鍵字本身,其實很具體反映了我對一個主題的思考透徹程度。

例如在「INDEX 2.1 - 思考的技術」這個索引頁裡,「#思維升級」就是一個很籠統的關鍵字,代表我對這個主題還很陌生。

隨著我閱讀的材料越來越多,也會有更多具體精確的關鍵字產生。

對一個書呆子如我,這索引頁蹦出新關鍵字的過程,充滿生命力的驚奇。

我再舉一個例子。我的索引頁「INDEX 2.3 - 平靜的技術」長這樣:

raw-image

這個索引頁裡,原本只有「快樂」這個關鍵字。

但是隨著我慢慢研究發現,快樂的底層邏輯,包含了「無條件接納所有人與自己的缺點」、「不要當那些沒有缺點、過度理性的人」等。

我發現,快樂的關鍵是「我們如何看待缺點」

因此新的關鍵字「#缺點」就出現了。這個關鍵字現身,象徵著我對於「什麼是健全堅韌的心靈」有更深刻理解。

這是卡片盒的威力:你可以清楚用肉眼看見自己的思考演化,不是模糊的「我好像懂更多了」。

關鍵字演化,就是你的思考演化。

其他卡片筆記者,通常會在單張卡片裡標註關鍵字

但我選擇不這樣做,而是用分類叢的方式,在一個關鍵字下展現所有該類別的卡片。(如:#快樂 下所有卡片都屬於這個關鍵字)

這樣做的好處是,這允許了關鍵字演化。當我想改變關鍵字時,我不需要一張一張卡片去翻出來,一個一個重改。

相信我,我經歷過這個過程QQ。

6. 完美的自我不存在,完美的歸類也是

卡片盒裡沒有「完美」的歸類,只有「當下盡力」的歸類。

我很常不滿意自己的歸類。像是這張卡片:

raw-image

歸類這張卡片時,我想很久,因為我沒有一個關鍵字是「勇於改變」。

當然,我可以開創一個老梗關鍵字「#改變」。(好像政治人物)

但我直覺認為,這張卡片的本質不是「改變」,而是某個更深入的概念,但我還無法用文字具象化。

我只能接受「現在我就是搞不懂這張卡片」,然後暫時把它歸類在「Index 14 - 生活技能」的「#人生目標」裡。

raw-image

這完美嗎?一點也不。

我完全不知道怎樣把「勇於改變」跟其他筆記連結,這張卡片的突兀程度,相當於住在鹿港小鎮教英文的白人老外。

但這沒有關係。我隨時可以回來整理,隨時可以更改這張卡片的位置。也許到時候,我就有能力想通這張卡片了。

卡片筆記盒是活的。

這不是要說教你「要好好活用卡片筆記盒...」,沒有,真的是活的。

卡片盒是你在學習路途上,過去所有時間點凝結下來的「自我總和」,一個知識分靈體,「第二大腦」。

整理筆記的過程,你就在跟這個分靈體對話,它會支持你、啟發你、督促你,甚至打臉你。

我們是不斷成長的活躍生命體,那,從我們而來的第二大腦也是。卡片盒不是靜態的成品,而是動態的過程。

因此,你不需要堅持「最正確」的卡片歸類,如同你不需要找到「最完美」的自己。

只有「當下盡力」,然後保持持續整理、自我更新的生命力。你會發現,卡片盒沒有什麼神秘之處,它只是具象化了我們的思維世界。


這篇文,我試圖展現的只有一件事:「歸類一張卡片要求你大量的思考」。為了做好這些思考,我也找出了一些有幫助的操作標準,未來會持續開發跟你分享。

這些我認為是卡片筆記關鍵,但卻是目前的卡片筆記書,不論中英文,都只簡單帶過的。(德文我看不懂)

中文裡,有個詞非常獨特:「好好的」。

好好的吃飯,好好的睡覺,好好的思考...我很喜歡這個字,因為「好好的」蘊含的潛台詞是「你不用模仿完美,只要盡力」。

「好好的」也有「像樣、妥善、一切安好」的意思

在卡片筆記裡,操作方法有很多,總結一句就是「好好的」。

好好的思考,我們不用模仿完美,只要盡力,做出當下最真實的判斷和觀察。

於是我們就會好好的。

下一篇文見:)

218會員
70內容數
我討論「AI 電馭寫作」與「卡片筆記法」。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AI小說煉金術01】卡片筆記Scrintal+Claude Pro讓你輕鬆完本! 這篇文章介紹瞭如何利用AI工具和卡片盒筆記來提高小說創作效率,其中介紹了Claude Pro的強大文本創作能力,Scrintal的整理思緒和提綱挈領功能,以及如何利用小說模板和AI工具搭建故事架構。另外還提到如何選擇不同風格的故事來進行創作。最後作者分享了自己的實際寫作經驗以及對AI寫作工具的看法。
Thumbnail
avatar
萊丘 LaichuTV
2024-03-24
【卡片盒筆記法:不再徒勞無功,高效累積知識複利,你需要這3個寫好卡片筆記的原則】我在文章【卡片盒筆記法:不再寫出無法重用的筆記,構建長期可靠的第二心智,你需要系統解決這3卡片寫作的挑戰】討論了用好卡片盒筆記法,你需要持續解決的卡片寫作挑戰。 根據我寫過10000+張卡片的經驗, 卡片很容易寫成難以重用的方式。 如果沒有注意下面3個原則,那麼寫卡片筆記的時間精力就白費了::
Thumbnail
avatar
王啟樺
2023-11-24
【Laichu】卡片筆記新選擇 ✏️ Scrintal 視覺化操作超好用✅Hi 我是萊丘,歡迎回來。這個頻道主要探討創作、生產力還有AI應用。 今天,讓我們一起聊聊知識管理工具。 你知道全球生產力軟體市場有多賺嗎?目前的市場規模已經超過57億美元,到2027年更將達到驚人的85億。在這個蓬勃發展的市場中,一個來自北歐的團隊正在快速崛起...
Thumbnail
avatar
萊丘 LaichuTV
2023-11-18
【三種策略,讓你的Obsidian卡片筆記收穫更多的知識複利】對於一直在尋找如何更好利用Obsidian的朋友,這篇文章能夠提供你獨特且實用的卡片筆記策略。
Thumbnail
avatar
王啟樺
2023-09-15
📝【卡片筆記系統的智慧】 當初,我一直不太明白,為什麼我的筆記系統無法有效地擴展與深入。
avatar
王啟樺
2023-08-18
卡片筆記法與企業的知識管理筆記軟體的聖經 卡片盒筆記法幾乎是許多知識創作筆記軟體的聖經,但在企業知識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以下簡稱KM)的應用上與卡片盒筆記法原則是有本質上的差異,再者,同樣是累積創作的過程,知識管理在運用筆記的情境上也大相逕庭,我們以卡片盒筆記法的12項關鍵法則,來逐一對照兩者間
Thumbnail
avatar
馬曉雲
2023-07-29
《卡片筆記寫作法》建立自己的書寫程序,可以強化記憶並產生二階效應就算是書寫筆記,抑制了遺忘的速度,但是終究會因沒有使用而讓記憶生疏。
Thumbnail
avatar
marcelmarcel的閱讀頻道
2023-07-23
【卡片筆記法第一步:寫好「構思卡片」的3個訣竅】你有在實踐卡片筆記法嗎? 卡片筆記法是一個很好的知識管理方法,但是實際操作卻很有學問。其中第一步,就是要把「構思卡片」寫好。
Thumbnail
avatar
王啟樺
2023-05-18
【卡片筆記法與個人筆記庫的3大挑戰】卡片筆記法和個人筆記庫的結合是一個強大的知識管理工具,但在實踐中也存在一些挑戰。以下是我從使用卡片筆記法和個人筆記庫的經驗中,發現的三大挑戰: 資料整理和管理的挑戰:當紀錄的數量越來越多,就需要更好的管理和整理方法。適當的組織和標記能夠幫助我們快速找到需要的資料,但是在大量紀錄的情況下,整理和管理資
Thumbnail
avatar
王啟樺
2023-05-02
天才作家的秘密武器:卡片筆記,幫助你完成作家夢想寫作難嗎?如果我們拿著一張白紙,坐在書桌前拍著腦袋想,肯定難。有個人,原本只是名不起眼的公務人員,37歲才開始踏入學術領域,卻在短短一年的時間,就拿到博士學位。 這個人一生出版了58本書,數百篇學術論文,產量之高,學問之廣,令人讚歎。他就是卡片筆記的發明人,尼克拉斯.盧曼。寫作對他來說一點都不難。
Thumbnail
avatar
蕭 遙
2022-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