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有望變成可控的慢性病!醫師解釋為何肝癌存活率低,定期檢測仍會漏檢!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根據108年癌症登記資料,肝癌高居我國主要癌症死因第2位,許多名人包括蔡頭、吳孟達等人,皆因罹患肝癌逝世!為什麼大家都說肝癌是很容易復發的癌症?以下萬芳醫院消化內科主任 吳明順醫師將針對肝癌存活率及復發率說明,以及該如何預防、提早發現。

以台灣來說,肝癌存活率為多少?

若不考慮分期,在台灣一般的五年存活率大約在15~20%左右,值得注意的是,現在的肝癌分期主要採用「巴塞隆納肝癌分期法」(BCLC),分為0、A、B、C、D五個等級,其中0和A屬於較好的分期,通常至少能存活超過五年,而B則大約是2~5年,C約兩年,D大約只有三個月。


肝癌如何分期?個別分期的存活率為多少?

一般癌症會以

  • T(Tumor)腫瘤大小
  • N(Node)腫瘤附近的淋巴結數量
  • M(Metastasis)有沒有轉移

三個面向綜合評量,進行分期,但肝癌與其他癌症不同之處在於,大部分肝癌患者同時存在肝硬化,因此即便腫瘤很小,但若肝硬化嚴重,患者的存活期限也會受到影響,不像大腸癌只要通過手術切除小腫瘤就可改善。

肝癌病患的癌症分期除了要考量腫瘤的狀況,還要考量病人的體能、活力,所以腫瘤的大小數量、肝臟的硬化程度,還有病人的活動度等都要納入考量,將肝癌病患分為0、A、B、C、D五個分期。

以D來說,被規類到D分期不一定代表癌細胞轉移,大部分是考量到病人很虛弱,合併嚴重的肝硬化,甚至需要長期臥床。


影響肝癌存活率的原因有哪些?

如上所述,影響存活率的原因包括肝硬化的嚴重度、腫瘤的顆數與大小,以及病人的體能、活動度等等,若單純以腫瘤的狀況來看,包括癌細胞是否侵犯血管、轉移、破裂等,有這些情況的患者其預後較差;若著眼在腫瘤以外,則會關注患者的免疫系統可否對抗癌細胞。

現在學界治療肝癌的觀點不只在於治療癌細胞本身,還有提升患者的免疫力。


肝癌的死亡率高與復發率高有相關嗎?

肝癌一直復發表示疾病惡性度高,相對來說存活率低,但目前這個狀況正逐漸被克服,因為治療方法越來越多,肝癌復發後有第二線、第三線治療可採用,延長患者的存活時間,以前病人到C、D分期後,醫師基本上會叫病人回家休養,好好把握人生的最後3~6個月,現在C、D分期的患者則平均可以活26個月,將來肝癌可漸漸變成如同一種慢性病來看待。

因為肝臟的血液豐富,所以容易遠端轉移,全世界沒有很好的方法來抑制復發,但近來發現免疫加標靶能有效減少復發,但這些研究期程都在一年之內,還要後續的深入研究才能確定。


療日子小叮嚀:肝癌患者想減少復發率,五穀堅果類要適量!

目前對於這個沒有很好的藥物,有種最新的療法是「標靶+免疫」,這己做了臨床試驗,但僅僅是短期追蹤。

現在已認知到要克服肝癌重點在於免疫,也就是營養是否足夠,以前認為要用飢餓來餓死腫瘤,但這是錯誤的觀念,病人再飢餓,癌細胞仍能擷取身體的養分,反而飢餓讓患者的免疫系統無力對抗癌症。所以營養攝取與均衡非常重要,再來是早睡早起、規律運動,並且盡量吃原形食物。

但並非原形食物就可放心吃,肝癌病患最怕穀類的發黴產生的黃麴毒素,所以我會跟肝癌病人說五穀雜糧與堅果類別吃太多,因為很難確定是否有發黴,一旦吃過多發黴的五穀、堅果,就可能對肝臟造成重大危害。


好好療日子 療癒你的健康生活

想知道肝癌復發如何判斷嗎?有哪些症狀?想知道更多就到👉 療日子

👉點這裡加入療日子LINE好友

raw-image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晚期肝癌治療新契機!免疫療法合併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突破治療困境,專科醫師圖文解說「那是一位50多歲的男士,意外發現肝癌時就已經是晚期,肝臟腫瘤有十幾公分大,而且有肺臟轉移。」余政展醫師指出,「當時患者決定接受免疫療法合併標靶藥物。」 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後,肝臟腫瘤明顯縮小,肺臟轉移完全消失。經過討論後,患者接受手術切除。病理報告顯示
Thumbnail
avatar
照護線上
2023-12-14
B型肝炎變肝癌,治療保養醫師解說B型肝炎病毒會增加罹患肝癌的風險,帶原者該如何治療、保養,請黃駿逸醫師解說。
Thumbnail
avatar
照護線上
2022-12-14
B型肝炎變肝癌,積極治療、正確保養,專科醫師圖文解說「醫師,這次的超音波檢查還好嗎?」因為B型肝炎帶原,定期在門診追蹤的陳先生問。 「這次檢查發現你的肝臟有一顆腫瘤喔。」醫師指著螢幕上的影像說,「目前腫瘤還不到1公分,接下來要盡快安排治療。」 B型肝炎病毒會增加罹患肝癌的風險,帶原者必須定期追蹤,才有辦法早期發現肝癌。
Thumbnail
avatar
照護線上
2022-11-30
肝硬化讓肝癌風險暴增!B型肝炎的病程與治療B型肝炎病毒會造成肝臟的破壞,大概有五分之一的病人會變成肝硬化,一旦肝硬化形成以後,每一年就有1-4%的機會會產生肝癌,終其一生,有大概五分之一肝硬化的病人會走進肝衰竭。所以我們常說B型肝炎有三部曲,就是慢性肝炎、肝硬化、以及肝癌。
Thumbnail
avatar
照護線上
2022-08-16
肝癌治療,醫師圖文詳解肝臟是個沉默的器官,大多數患者在肝癌初期都沒有明顯症狀,臨床上遇到已經出現黃疸、腹痛、腹脹、體重減輕、食慾不振的患者,大概都是中期或晚期的肝癌。
Thumbnail
avatar
照護線上
2022-08-04
肝硬化讓肝癌風險暴增!B型肝炎的病程與治療,醫師圖文解說那位患者知道自己有B型肝炎帶原,但是從來沒有追蹤。當時只是打算順便做個檢查,結果意外發現罹患肝癌,非常震驚。余明隆醫師提醒,B型肝炎帶原者一定要定期追蹤、治療,不能輕忽!
Thumbnail
avatar
照護線上
2022-08-02
晚期肝癌組合療法,免疫治療搭配抗血管新生標靶 幫助延長存活期(圖解懶人包)在台灣,肝癌的發生率與死亡率皆名列前茅,每年約有一萬名新診斷的肝癌患者。 由於肝癌初期大多沒有明顯症狀,所以有許多肝癌患者在發現時便已是肝癌晚期,腫瘤可能已侵犯肝門靜脈、轉移到淋巴結、或轉移到遠端器官。晚期肝癌可能出現腹脹、腹痛、水腫、體重減輕等症狀。
Thumbnail
avatar
照護線上
2022-07-01
肝癌風險評估,幫助發現早期肝癌,GALAD SCORE圖解懶人包肝癌的發生往往無聲無息,假使具有肝癌危險因子,如B型肝炎、C型肝炎、脂肪肝、體重過重、糖尿病、酒精、抽菸、黃麴毒素等,建議要定期追蹤檢查。目前肝癌的治療工具相當多樣,若能早期發現,按部就班接受治療,將有助提升肝癌的預後!
Thumbnail
avatar
照護線上
2022-06-27
可能復發肝癌!C型肝炎不是治療完就一勞永逸,定期追蹤才能全面防治「還以為有治療就沒事了,幸好醫生跟我說要定期回門診追蹤……」 57歲的阿玲是C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兩年前接受C肝全口服抗病毒藥物治療後,終於治癒。剛開始聽到醫師建議她規律回診做超音波和抽血檢查時,還直嚷著說實在好麻煩。不料,就在半年前追蹤時從超音波發現長出1.5公分大的肝癌,所幸經超音波引導肝腫瘤熱射
Thumbnail
avatar
Kuan-Chieh Fang
2021-07-28
明辨肝癌關鍵看這四种检查方式丨中環健康通常肝臟腫瘤是指肝臟部位出現了腫瘤病變,它分為良性及惡性,而我們常說的肝癌即是惡性肝臟腫瘤。由於肝臟並不會喊疼,很多時候肝癌到晚期才有症狀,發現時間越早,治癒的機會也就能增加。 中環健康溫馨提示,為了肝臟健康以及能在早期發現病灶,我們有必要進行體檢。由於香港醫療水準發達,在肝臟疾病檢查及治療上更為
Thumbnail
avatar
中環健康助手
2020-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