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國人的禮貌觀:外在儀式還是真正的尊重?

在尼國我們住在一個只有200多間獨立屋的屋苑,由於人少,加上我是屋苑中唯一的中國人,所以人人也認識我。當我在屋苑中散步時,我無論碰到誰,我認識不認識的,對方都會主動跟我點個頭,然後熱情地說 “Good morning/evening Madam, how are you and your family?”,那時我便要笑著回應”good morning/evening, am fine, thank you”. 然後便各自繼續自己的行程。否則,我便會被斷定為無禮貌、傲慢之類,日後再遇上時對方時,對方或不會給我好臉色。心情好時沒問題,但有時有煩惱或心情不好時,我只想自己靜靜地散步,如果遇上鄰居時為了禮儀而要勉強擠出笑容,我真是寧可躲在家中不見人。


我老公說,尼國人多是對人熱情、有禮貌又注重禮儀的。我聽到時忍不住立即回了一句”seriously?” 在尼國人眼中,他們是真的很注重禮儀,很在乎面子,而且長幼有序,尊卑嚴分,所以才會出門在外,遇見鄰居或認識的人時都一定會問候一句 “how are you?”, “how's the family?”, “how are your parents and your kids?”, 等等;如在一些較正式的社交場合,會握手致意,熟一點的更會禮貌地輕輕擁抱。可是,這些都是一些外在儀式,做了是否真的等於有禮貌?我不敢苟同。

圖中穿紅黑裙的女士是我仔女讀小學時的校長,她對尊卑展幼有很嚴格的要求

圖中穿紅黑裙的女士是我仔女讀小學時的校長,她對尊卑展幼有很嚴格的要求


我對「有禮貌」的定義,是由心而發的對人的一種尊重,是體現在所有言行舉止中,而不是只流於表面化或形式化的簡單問候幾句。可惜,尼國人自少只學了那些「儀式」,但學校或家長卻很少會教「公民教育」,亦沒有人人平等、人人也應受尊重這觀念。加上尼國人的階級觀念分明,後輩對長輩、年輕人對較年長者、職場中下級對上級等的稱呼,多要加上對方的專業銜頭或官方職銜,因此,有些中產或專業人士如醫生、律師,他們也很有自我優越感,在遇到地位或輩份較低的人時,他們一定會等對方先主動打招呼,然後才以俯視的態度去回應。如果晚輩或職位較低的人沒主動打招呼,有人甚至會指責對方 “you didn't see me?!” 或 “you don't greet?!”


外國人在尼國享有較高社會地位,因此除了較熟的朋友外,其他人也會專稱我為Madam Serena, Mrs. Eze或 Madam 等。但在我面前尊稱我為Madam後,有些人又會在我背後講是非,甚至用很難以入耳的話去詆毀我。那樣的人是有禮貌嗎?


在香港,認識對方才會在打招呼時稱呼別人為X太,那是很普通的事情;但在尼國,對方稱妳為Mrs. X或Madam,可是很有禮貌的表現,否則即使認識你,對方最多也只會講句早晨/午安/晚安等而不帶任何稱謂。


在尼國眾多禮儀中,我對部分長輩要求小朋友或傭主要家傭施禮問安的要求有點抵觸。一般情況下,他們要求對方前躬屈膝,如平民拜見酋長般,甚至必須先脫鞋走近再行跪拜禮。跟古代臣民見到皇帝妃嬪時一樣,當「臣民」對猶長行跪拜禮問安後,在沒聽到「平身」前,是不能隨便站起來的。這對於我來說,是真的有點吃不消,因此即使多次獲邀,我仍堅絕不會「自討苦吃」的應約去見任何猶長。


#有形無神的禮儀對我黎講係做作

#真係有禮貌嘅人好識得尊重人

#禮貌係自少培養出黎唔係同人打個招呼咁簡單

#識我嘅人會話我有真性情

#唔識我嘅人尤其係乞我憎嘅人會話我又串咀又無禮貌

#我嘅禮貌係留比同樣有禮貌嘅人


3會員
8內容數
大家好,我是Serena。我的人生本已像坐過山車,再加上嫁了一個非洲黑人後帶同一對仔女移居非洲尼日利亞Nigeria (尼國),在尼國親歷的巨大文化衝擊令我吐血,但也令我眼界大開。在此跟大家分享我的所見所聞及與非洲老公(綽號獅子王)的生活日常事。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