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顆讓人踏入孤寂的鍵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人是群體動物。

這不是我說的,是在許多書籍文章裡看到各個學者們說的。

也是人們普遍對「人」的解釋之一。

人是群體動物,那麼總是獨來獨往的人呢?




由於天生高敏性格,在很小很小的時候身上就伴隨著一股憂鬱;而這份憂鬱通常沒什麼人能夠察覺到,只有我知道,是因為從小我就發現,大家都比較喜歡開心果更勝於憂鬱的人,所以我幾乎是開始上學的年紀就懂得如何扮演一個開心果逗大家開心,也因此收穫了不少情誼,久而久之開心果的我也是真正的我的一部分,遇到人自然會跑出來,不需要刻意扮演。

有好多年的時間,我甚至忘記自己本來是個什麼樣的人,我以為我就是那個開心果,我「等於」那個開心果,而且,連我自己都更喜歡開心果的我自己。

但是,漸漸地我發現,我好累。

學生時期大家都忙念書,下課回家通常就是回家,當時也沒有智慧型手機,就算要聯繫也沒那麼方便。因此,下課回到家、進房間關上門,就是我自己的天地了。

直到在韓國留學那段期間,因為同校一個女生剛好是我的鄰居,又剛好是台灣人,她的性格也剛好是比較喜歡跟朋友長時間黏在一起的。當時的我白天在學校扮演開心果,下課後又常常躲不掉鄰居的親近,我發現我累壞了,我好想逃走。因此,我真的逃走了,我突然對那位朋友變得很冷淡,其實對她有點不好意思,那時的我再更會表達一些就好了。原本很開心在韓國交了位同鄉好友,卻也被我自己搞砸了。




被我自己搞砸的友誼不止這一例,很多結局都是我突然人間蒸發消失在對方生活中,由於是刻意逃掉,所以也真的做到對方怎麼找都找不到我。逃掉的當下覺得自己真的很需要這樣,但過陣子回頭看,就會發現,自己真的親手結束了許多友誼。




我曾經有一群好友,是我的高中同學。我們一直都挺好,也曾經是會談心事、無話不談的一群好友們。而就在大家都開始有自己家庭後,大家的話題、重心都變得不一樣了。不,或許這只是一個契機;其實,我在很久以前就曾因這些朋友們感到受傷過,其實也沒什麼,就是每個人的性格與表達方式不同,偶爾讓我有點受傷,但我又得扮演開心果。於是有一天,我認真覺得自己已經不是這個群體的一份子了,所以就默默退群了。退群後,朋友們奮力找了我一天,當時我很煩惱,我只是想逃走,你們這樣找我、讓我很不放鬆,但我真的不想出現啊!

以前的我大概會就著這份罪惡感而重新出現,但那天我大概也不想退讓了,我把手機留在家裡,無事一身輕地出去一整天。我到隔天才回覆其中一位朋友的訊息,而從此之後,我也真的就沒再回到那個朋友圈裡了。

說真的,很輕鬆。雖然,現在偶爾回頭看,會對於自己親手結束這麼長久的友誼而感到不可思議,但再問問自己:「還想再回到那個圈子嗎?」答案很明確:「不,真的不用了。」




這幾年,我總是一直被「想逃走的心、對朋友的歉意、逃走後的輕鬆感、沒有朋友的孤獨感」等圍繞著。

我想起自己還很小的時候,就曾想過,如果這世界有一個按鈕,一按下去,全世界的人就都不認識我,該有多好。我可以變得很透明、很輕鬆。

但是小時候我不懂,我覺得自己明明有時跟朋友在一起很開心,但為什麼我還會這麼想消失在大家心裡呢?




最近我算是挺高頻率的想起一些以前與朋友在一起的美好時光,會感嘆自己怎麼會把自己變得如此孤獨?我是不是該更珍惜友誼一點呢?

但仔細想想,一直以來的我就是因為太珍惜這些友誼,但又不懂得表達,所以創建了一個開心果人設,什麼不開心的事情都隨隨和和帶過;讓「跟我在一起的朋友們」因我而開心,是我一直以來的幸福感來源之一。但是久了就會發現,無論自己怎麼做,總是有人不一定照你希望的那樣去發展;而且,長時間下來,真的會累,真的太累了。

然後,我就發現,原來這份孤獨感就是我一直想要的

這份安安靜靜的感覺,做任何事情沒有人知道的感覺,就是我一直以來想要的生活。




曾經有一段時間的我覺得自己是喜歡交朋友的,但過陣子發現,自己根本無法與人深交。因為,當友誼一開始「深」,我就會不自覺地想拉開距離了。至於為什麼我還是有一些交情深遠的老友們,是因為這些老友們都是在我拉開距離後還能繼續與我保持友誼的,因此就這麼走到了現在。

現在不用出去上班上學的我,基本上也沒什麼認識人的機會了。也因此,每一段「認識」,都是萍水相逢,而我發現自己大概也喜愛這種萍水相逢。當然,若多年後這份情誼還在,或許可以熬出陳年美酒。




到現在,我還是偶爾會想起我幻想中的那顆鍵——按下去全世界就沒人認識我。但是,到那時候,我嚐到的應該不只是現在的靜默孤獨感,而是令人恐懼的孤寂吧。而我究竟,希望世界安靜到什麼地步呢?

不過我不否認人是群體動物,我雖然給自己打造了一個安靜的空間,我幾乎不出去、也沒什麼人能進來。但是,我會上網找東西看,看YouTube、看論壇,這不也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嗎?




而我也見過有一學說是,人沒社交,會憂鬱、短命。哎呀,這麼說來,真不知自己少了幾年壽命啦!而會憂鬱這點,我也不否認,雖然我從小就有一顆憂鬱種子在心裡,但我也覺得少了社交的自己越來越孤僻、憂鬱種子越來越發芽。或許,就當我是用憂鬱來換寧靜吧,追求寧靜多年,現在這樣,我真的沒什麼好挑惕的。

但是,也很謝謝身邊包容我這份任性的人們,連我都覺得自己難搞,但你們還是沒有離棄我,其實我也還蠻幸福的!

avatar-img
77會員
114內容數
紀錄日常、分享日常,也學習著如何享受無聊的日常;偶爾會有一些心得、有一些創作。我喜愛閱讀文字、也喜歡用文字表達。如果能剛好遇到跟我志同道合的人,那是多麼令人喜悅的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辰心家 的其他內容
「好久以前就隱隱約約察覺到這件事,但自己一直不想承認、一直壓抑著。」 某一天,我的一位多年好友對我訴說著隱藏多年的秘密。 她外貌出眾、性格大方,從小就廣受異性歡迎,即使身為同性,大多也都被她開朗幽默的性格吸引,喜歡與她做朋友。 我幾乎算是跟她一起長大的,從小就看著她身邊永遠不乏追求
自從經歷了錐心的牙痛之苦,我的飲食發生了很不一樣的改變。 話說,在我為牙齒神經發炎而憂鬱之時,我在內心與自己的身體做了約定:「我會給妳妳所需要的所有營養,但妳要給我健健康康。」 每當我又想起不健康食物帶給我的味蕾歡愉而心思思,我就會想起我與身體的這個約定;我告訴自己,這是很重要的約定
醫生最後用了一些不一樣的器具,醫生沒特別介紹,我也沒問(那種情況下實在問不到),專心地為我抽神經。終於、終於!痛苦了約兩個小時後,結束了。醫生說,我這顆牙的神經特別難抽,因此用了一些其他方法(但我也不知道是什麼方法)。更值得高興的是,我的這顆牙,神經抽完了、抽光了!!!!!!下次來就可以直接填補了,
於是,開始上麻藥。有看過牙、在嘴裡打過麻藥的人,應該都知道打麻藥其實也蠻痛的。但我這人就是看牙經驗豐富、口內麻醉經驗豐富,因此算是「被打(麻藥)習慣了」,已經不覺得這是痛的了。而且通常麻藥打下去沒多久,那個部位就會沒什麼感覺,所以那份痛楚、包含原本牙齒的痛,都會一併紓緩。 通常,無論是拔牙、或是我
世界上有許多種痛,每一種都各有特色,可能使人苦不堪言。 心痛大概有分等級,有時可能只有一點點痛,有時可能會是劇痛。 女性一生可能經歷不只一次的生產之痛,據說是十級疼痛,未有生產經驗的人們大概難以想像。即使是每個月因經痛而苦的女性們,到了生產陣痛時似乎還得拉上好幾倍的痛。 那麼,有一種痛,不分性
不知道大家的睡眠品質如何? 我自己是屬於難入睡的人,但我基本上只要睡著,就不太容易被吵醒了。 然而,即使是這樣,我睡眠時間也不算很長,我通常最長六個小時左右就會自然醒了。我不知道這樣算不算正常,但我通常白天還會需要一點午覺,不然很難撐過整個大白天,我會昏昏欲睡。 以前都是靠咖啡撐起來的,自從戒
「好久以前就隱隱約約察覺到這件事,但自己一直不想承認、一直壓抑著。」 某一天,我的一位多年好友對我訴說著隱藏多年的秘密。 她外貌出眾、性格大方,從小就廣受異性歡迎,即使身為同性,大多也都被她開朗幽默的性格吸引,喜歡與她做朋友。 我幾乎算是跟她一起長大的,從小就看著她身邊永遠不乏追求
自從經歷了錐心的牙痛之苦,我的飲食發生了很不一樣的改變。 話說,在我為牙齒神經發炎而憂鬱之時,我在內心與自己的身體做了約定:「我會給妳妳所需要的所有營養,但妳要給我健健康康。」 每當我又想起不健康食物帶給我的味蕾歡愉而心思思,我就會想起我與身體的這個約定;我告訴自己,這是很重要的約定
醫生最後用了一些不一樣的器具,醫生沒特別介紹,我也沒問(那種情況下實在問不到),專心地為我抽神經。終於、終於!痛苦了約兩個小時後,結束了。醫生說,我這顆牙的神經特別難抽,因此用了一些其他方法(但我也不知道是什麼方法)。更值得高興的是,我的這顆牙,神經抽完了、抽光了!!!!!!下次來就可以直接填補了,
於是,開始上麻藥。有看過牙、在嘴裡打過麻藥的人,應該都知道打麻藥其實也蠻痛的。但我這人就是看牙經驗豐富、口內麻醉經驗豐富,因此算是「被打(麻藥)習慣了」,已經不覺得這是痛的了。而且通常麻藥打下去沒多久,那個部位就會沒什麼感覺,所以那份痛楚、包含原本牙齒的痛,都會一併紓緩。 通常,無論是拔牙、或是我
世界上有許多種痛,每一種都各有特色,可能使人苦不堪言。 心痛大概有分等級,有時可能只有一點點痛,有時可能會是劇痛。 女性一生可能經歷不只一次的生產之痛,據說是十級疼痛,未有生產經驗的人們大概難以想像。即使是每個月因經痛而苦的女性們,到了生產陣痛時似乎還得拉上好幾倍的痛。 那麼,有一種痛,不分性
不知道大家的睡眠品質如何? 我自己是屬於難入睡的人,但我基本上只要睡著,就不太容易被吵醒了。 然而,即使是這樣,我睡眠時間也不算很長,我通常最長六個小時左右就會自然醒了。我不知道這樣算不算正常,但我通常白天還會需要一點午覺,不然很難撐過整個大白天,我會昏昏欲睡。 以前都是靠咖啡撐起來的,自從戒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一個人] 一個人 只是 看起來孤單一點 想往哪裡 不用等待別人 有自己陪著自己 到哪都不寂寞
Thumbnail
人是群居的動物,基於驅吉避凶的理論及從眾的心態,人們傾向於選擇和大部份人相同的路。經常性的把身邊人的意見及價值觀套用在自己的身上。 如果身處在一個沒有壓力的環境,一切又看似平順,也許人生就照著別人的期待一直這麼走下去。 但如果沒有走在屬於自己的道路上,內在的那個不滿的靈魂會時不時的敲打著你的舒適
電影或戲劇時常有這樣的劇情,「世界停止運作、只有主角存在,其他人都消失或靜止不動」,一開始會很快樂吧,可以盡情做自己,隨意進出任何空間,帶走自己一直想要的商品,狂飆在公路上,但快樂後的空虛感襲擊而來,也會讓人感到寂寞、鬱悶甚至氣憤。 「人與人的連結」,一直是世界上最複雜的一件事,有多少內耗跟社交從
Thumbnail
獨處時,面對自己的心,會不會感到孤寂呢?
Thumbnail
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故事和經歷,也都會有孤獨的感覺,但是透過孤獨,我們才能更深刻地體驗自己的情感世界,也能找到自己的定位和方向。當我們學會單獨面對自己的內心時,我們也會更懂得珍惜身邊的人和事物,讓自己的生命更豐富多彩。
Thumbnail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思想、觀念還有信念都是一種能量跟頻率,交流時顯現的思想更是如此。 有時候即使是喜歡獨處的人,也會有感到孤單的時候,但令人疑惑的是,來到人群中,有時卻感到孤單和消耗,我們會用「合不來」、「不對盤」、「頻率不對」來形容。 其實,當我們獨處時,因為少了周圍影響,比較容易調到自己覺得舒
Thumbnail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身邊的朋友很多,常常會一起出遊打鬧,相處起來很舒服,但內心其實容易感到寂寞?說不出是怎樣的感覺,只覺得心裡空空的。 如果你有類似的經驗,那很有可能你是「內在孤兒」哦!! 「我知道他們愛我,但我就是感覺不到」內在孤兒對生活充滿破壞力 孤獨感是很常見的隱性主題,很多人不知道自
Thumbnail
偶然聽到了一句頗有感覺的一句話,"別人覺得我過得很孤單,但我覺得很舒服。" 在忙碌的現代社會中,大多數人似乎都習慣把社交互動,與生活的充實程度與人際關係的豐富程度畫上等號 然而,有些人卻有著與眾不同的感受,這些人可能是深思熟慮的靈魂,喜歡將自己的時間花費在獨處中,他們對於大部份人認為是社交的
Thumbnail
前言 雖然此篇文內容偏重男性,但我認為男女都可以透過認識自己來「駕馭」孤獨感,而不是因為孤單產生的慌張,讓自己像個燙手山芋一樣人見人躲。 正文 孤單低落時,不要找人取暖和尋求安慰 我可能是個成長路不太幸運的人,學生時代有幾次在心情低落時希望同學可以替我解惑或安慰,我常得到的回答是: 「我不知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一個人] 一個人 只是 看起來孤單一點 想往哪裡 不用等待別人 有自己陪著自己 到哪都不寂寞
Thumbnail
人是群居的動物,基於驅吉避凶的理論及從眾的心態,人們傾向於選擇和大部份人相同的路。經常性的把身邊人的意見及價值觀套用在自己的身上。 如果身處在一個沒有壓力的環境,一切又看似平順,也許人生就照著別人的期待一直這麼走下去。 但如果沒有走在屬於自己的道路上,內在的那個不滿的靈魂會時不時的敲打著你的舒適
電影或戲劇時常有這樣的劇情,「世界停止運作、只有主角存在,其他人都消失或靜止不動」,一開始會很快樂吧,可以盡情做自己,隨意進出任何空間,帶走自己一直想要的商品,狂飆在公路上,但快樂後的空虛感襲擊而來,也會讓人感到寂寞、鬱悶甚至氣憤。 「人與人的連結」,一直是世界上最複雜的一件事,有多少內耗跟社交從
Thumbnail
獨處時,面對自己的心,會不會感到孤寂呢?
Thumbnail
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故事和經歷,也都會有孤獨的感覺,但是透過孤獨,我們才能更深刻地體驗自己的情感世界,也能找到自己的定位和方向。當我們學會單獨面對自己的內心時,我們也會更懂得珍惜身邊的人和事物,讓自己的生命更豐富多彩。
Thumbnail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思想、觀念還有信念都是一種能量跟頻率,交流時顯現的思想更是如此。 有時候即使是喜歡獨處的人,也會有感到孤單的時候,但令人疑惑的是,來到人群中,有時卻感到孤單和消耗,我們會用「合不來」、「不對盤」、「頻率不對」來形容。 其實,當我們獨處時,因為少了周圍影響,比較容易調到自己覺得舒
Thumbnail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身邊的朋友很多,常常會一起出遊打鬧,相處起來很舒服,但內心其實容易感到寂寞?說不出是怎樣的感覺,只覺得心裡空空的。 如果你有類似的經驗,那很有可能你是「內在孤兒」哦!! 「我知道他們愛我,但我就是感覺不到」內在孤兒對生活充滿破壞力 孤獨感是很常見的隱性主題,很多人不知道自
Thumbnail
偶然聽到了一句頗有感覺的一句話,"別人覺得我過得很孤單,但我覺得很舒服。" 在忙碌的現代社會中,大多數人似乎都習慣把社交互動,與生活的充實程度與人際關係的豐富程度畫上等號 然而,有些人卻有著與眾不同的感受,這些人可能是深思熟慮的靈魂,喜歡將自己的時間花費在獨處中,他們對於大部份人認為是社交的
Thumbnail
前言 雖然此篇文內容偏重男性,但我認為男女都可以透過認識自己來「駕馭」孤獨感,而不是因為孤單產生的慌張,讓自己像個燙手山芋一樣人見人躲。 正文 孤單低落時,不要找人取暖和尋求安慰 我可能是個成長路不太幸運的人,學生時代有幾次在心情低落時希望同學可以替我解惑或安慰,我常得到的回答是: 「我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