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顆讓人踏入孤寂的鍵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人是群體動物。

這不是我說的,是在許多書籍文章裡看到各個學者們說的。

也是人們普遍對「人」的解釋之一。

人是群體動物,那麼總是獨來獨往的人呢?




由於天生高敏性格,在很小很小的時候身上就伴隨著一股憂鬱;而這份憂鬱通常沒什麼人能夠察覺到,只有我知道,是因為從小我就發現,大家都比較喜歡開心果更勝於憂鬱的人,所以我幾乎是開始上學的年紀就懂得如何扮演一個開心果逗大家開心,也因此收穫了不少情誼,久而久之開心果的我也是真正的我的一部分,遇到人自然會跑出來,不需要刻意扮演。

有好多年的時間,我甚至忘記自己本來是個什麼樣的人,我以為我就是那個開心果,我「等於」那個開心果,而且,連我自己都更喜歡開心果的我自己。

但是,漸漸地我發現,我好累。

學生時期大家都忙念書,下課回家通常就是回家,當時也沒有智慧型手機,就算要聯繫也沒那麼方便。因此,下課回到家、進房間關上門,就是我自己的天地了。

直到在韓國留學那段期間,因為同校一個女生剛好是我的鄰居,又剛好是台灣人,她的性格也剛好是比較喜歡跟朋友長時間黏在一起的。當時的我白天在學校扮演開心果,下課後又常常躲不掉鄰居的親近,我發現我累壞了,我好想逃走。因此,我真的逃走了,我突然對那位朋友變得很冷淡,其實對她有點不好意思,那時的我再更會表達一些就好了。原本很開心在韓國交了位同鄉好友,卻也被我自己搞砸了。




被我自己搞砸的友誼不止這一例,很多結局都是我突然人間蒸發消失在對方生活中,由於是刻意逃掉,所以也真的做到對方怎麼找都找不到我。逃掉的當下覺得自己真的很需要這樣,但過陣子回頭看,就會發現,自己真的親手結束了許多友誼。




我曾經有一群好友,是我的高中同學。我們一直都挺好,也曾經是會談心事、無話不談的一群好友們。而就在大家都開始有自己家庭後,大家的話題、重心都變得不一樣了。不,或許這只是一個契機;其實,我在很久以前就曾因這些朋友們感到受傷過,其實也沒什麼,就是每個人的性格與表達方式不同,偶爾讓我有點受傷,但我又得扮演開心果。於是有一天,我認真覺得自己已經不是這個群體的一份子了,所以就默默退群了。退群後,朋友們奮力找了我一天,當時我很煩惱,我只是想逃走,你們這樣找我、讓我很不放鬆,但我真的不想出現啊!

以前的我大概會就著這份罪惡感而重新出現,但那天我大概也不想退讓了,我把手機留在家裡,無事一身輕地出去一整天。我到隔天才回覆其中一位朋友的訊息,而從此之後,我也真的就沒再回到那個朋友圈裡了。

說真的,很輕鬆。雖然,現在偶爾回頭看,會對於自己親手結束這麼長久的友誼而感到不可思議,但再問問自己:「還想再回到那個圈子嗎?」答案很明確:「不,真的不用了。」




這幾年,我總是一直被「想逃走的心、對朋友的歉意、逃走後的輕鬆感、沒有朋友的孤獨感」等圍繞著。

我想起自己還很小的時候,就曾想過,如果這世界有一個按鈕,一按下去,全世界的人就都不認識我,該有多好。我可以變得很透明、很輕鬆。

但是小時候我不懂,我覺得自己明明有時跟朋友在一起很開心,但為什麼我還會這麼想消失在大家心裡呢?




最近我算是挺高頻率的想起一些以前與朋友在一起的美好時光,會感嘆自己怎麼會把自己變得如此孤獨?我是不是該更珍惜友誼一點呢?

但仔細想想,一直以來的我就是因為太珍惜這些友誼,但又不懂得表達,所以創建了一個開心果人設,什麼不開心的事情都隨隨和和帶過;讓「跟我在一起的朋友們」因我而開心,是我一直以來的幸福感來源之一。但是久了就會發現,無論自己怎麼做,總是有人不一定照你希望的那樣去發展;而且,長時間下來,真的會累,真的太累了。

然後,我就發現,原來這份孤獨感就是我一直想要的

這份安安靜靜的感覺,做任何事情沒有人知道的感覺,就是我一直以來想要的生活。




曾經有一段時間的我覺得自己是喜歡交朋友的,但過陣子發現,自己根本無法與人深交。因為,當友誼一開始「深」,我就會不自覺地想拉開距離了。至於為什麼我還是有一些交情深遠的老友們,是因為這些老友們都是在我拉開距離後還能繼續與我保持友誼的,因此就這麼走到了現在。

現在不用出去上班上學的我,基本上也沒什麼認識人的機會了。也因此,每一段「認識」,都是萍水相逢,而我發現自己大概也喜愛這種萍水相逢。當然,若多年後這份情誼還在,或許可以熬出陳年美酒。




到現在,我還是偶爾會想起我幻想中的那顆鍵——按下去全世界就沒人認識我。但是,到那時候,我嚐到的應該不只是現在的靜默孤獨感,而是令人恐懼的孤寂吧。而我究竟,希望世界安靜到什麼地步呢?

不過我不否認人是群體動物,我雖然給自己打造了一個安靜的空間,我幾乎不出去、也沒什麼人能進來。但是,我會上網找東西看,看YouTube、看論壇,這不也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嗎?




而我也見過有一學說是,人沒社交,會憂鬱、短命。哎呀,這麼說來,真不知自己少了幾年壽命啦!而會憂鬱這點,我也不否認,雖然我從小就有一顆憂鬱種子在心裡,但我也覺得少了社交的自己越來越孤僻、憂鬱種子越來越發芽。或許,就當我是用憂鬱來換寧靜吧,追求寧靜多年,現在這樣,我真的沒什麼好挑惕的。

但是,也很謝謝身邊包容我這份任性的人們,連我都覺得自己難搞,但你們還是沒有離棄我,其實我也還蠻幸福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這也不一定吧!(人類一定得社交)我到覺得自己舒適就好,只是可以坦誠的告訴朋友,自己是個需要自我空間的。我有不少朋友也是會突然消失…然後又突然出現呢!😊
辰心-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5/15
林燃(創作小說家) 我也越來越疑惑這一點,我自己是覺得不用社交真的很寧靜很輕鬆!但我還是會看看書、看看YouTube 之類的東西,雖然跟傳統定義的「社交」不太一樣,但對我來說也算是一種與人社交的方式~可能也因此不用短命吧🤣🤣我好像就是妳口中說的那種消失後又突然再出現的人🤣我寧靜一陣子,可能會突然想起誰,然後就可能會打招呼一下~
安立格-avatar-img
2024/08/23
疫情前,旅居各國二十幾年,當時很想念台灣的親人故舊,尤其老同學。回台後,一個個群組連結,加入。很快的,我覺得不對味,尤其老同學們,很多的想法舉止,還是當年的模樣,很不習慣。後來一個個退出了,眼不見為淨。還是眼下的,往前的,實際一些,回頭去抓過去的,算了。
辰心-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8/23
安立格 我能明白這種感受!因為我也經歷過這些~ 過了許多年,我已不在原地,已擁有不一樣的想法、過著另一種生活,這時再轉頭看看昔日的朋友們(或其他),發現自己已與大家都不是同個世界(也如安哥說的,不在同個頻率),除了些許的失落,更多是不想再次回到那些昔日場景;畢竟,我也變了。 是呢,人生還有許多事要顧,何必再拘泥於這些令自己不舒服的互動呢?
5 月-avatar-img
2024/06/05
想流浪,要到一個沒人認識的地方。。。好像是潛意識協助脫離現實的自我療法呢。
辰心-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6/07
5 月 或許是這樣沒錯,有時真的想逃避現實🫣
玖伊氏-avatar-img
2024/05/17
別覺得自己跟大家不同 很奇怪,那就是你 請接受你自己! 我自己也很愛獨處的時光~
辰心-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5/21
玖伊氏 獨處真的能好好充電!
avatar-img
辰心家
77會員
114內容數
紀錄日常、分享日常,也學習著如何享受無聊的日常;偶爾會有一些心得、有一些創作。我喜愛閱讀文字、也喜歡用文字表達。如果能剛好遇到跟我志同道合的人,那是多麼令人喜悅的事!
辰心家的其他內容
2025/01/19
好好地「停筆」了一個多月。 其實,最初是因為不小心忘記了自己設定的發佈時間。當時,我人在國外,還帶著一群長輩,玩東玩西也忙東忙西,結果行事曆忘記設定提醒,時間一到,就這麼忘記了。 我心想,好吧,我也想過要給自己停筆一下。 為什麼呢?因為我發現我的靈感正枯竭中,在之前我每週至少發佈一
Thumbnail
2025/01/19
好好地「停筆」了一個多月。 其實,最初是因為不小心忘記了自己設定的發佈時間。當時,我人在國外,還帶著一群長輩,玩東玩西也忙東忙西,結果行事曆忘記設定提醒,時間一到,就這麼忘記了。 我心想,好吧,我也想過要給自己停筆一下。 為什麼呢?因為我發現我的靈感正枯竭中,在之前我每週至少發佈一
Thumbnail
2024/11/27
近期聽身邊的男性友人向我講述自己是如何喜歡上一個女生,又是怎麼陷入其中而痛苦煩惱,最後是多麽地失望以至於對對方失去了感覺。 由於只聽單方一詞,所以整個事件呈現出來,像是女方狠狠利用男方對她的好來束縛著他,令他壓力山大;我作為聽眾,由於我不想太多地標籤我不確定的事(例如女方真正的想法),所以除了傾聽
Thumbnail
2024/11/27
近期聽身邊的男性友人向我講述自己是如何喜歡上一個女生,又是怎麼陷入其中而痛苦煩惱,最後是多麽地失望以至於對對方失去了感覺。 由於只聽單方一詞,所以整個事件呈現出來,像是女方狠狠利用男方對她的好來束縛著他,令他壓力山大;我作為聽眾,由於我不想太多地標籤我不確定的事(例如女方真正的想法),所以除了傾聽
Thumbnail
2024/11/20
我是個很會作夢的人,幾乎每晚一定都會作夢。 有一天我發現,我每晚作的幾乎都是惡夢。 但只有極少數惡夢裡負面的心情會帶回現世世界,大部分醒了之後,我都會有種舒爽感! 我也說不上原因,或許作惡夢是我清理內心的方式,也或許醒來之後發現真實世界更美好而鬆一口氣。 有時,我會覺得自己似乎夢
Thumbnail
2024/11/20
我是個很會作夢的人,幾乎每晚一定都會作夢。 有一天我發現,我每晚作的幾乎都是惡夢。 但只有極少數惡夢裡負面的心情會帶回現世世界,大部分醒了之後,我都會有種舒爽感! 我也說不上原因,或許作惡夢是我清理內心的方式,也或許醒來之後發現真實世界更美好而鬆一口氣。 有時,我會覺得自己似乎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一個人] 一個人 只是 看起來孤單一點 想往哪裡 不用等待別人 有自己陪著自己 到哪都不寂寞
Thumbnail
[一個人] 一個人 只是 看起來孤單一點 想往哪裡 不用等待別人 有自己陪著自己 到哪都不寂寞
Thumbnail
自我孤立是一種保護,但還要進化到自我獨立。
Thumbnail
自我孤立是一種保護,但還要進化到自我獨立。
Thumbnail
人是群體動物。 這不是我說的,是在許多書籍文章裡看到各個學者們說的。 也是人們普遍對「人」的解釋之一。 人是群體動物,那麼總是獨來獨往的人呢? 由於天生高敏性格,在很小很小的時候身上就伴隨著一股憂鬱;而這份憂鬱通常沒什麼人能夠察覺到,只有我知道,是因為從小我就發現,大家都比較喜歡
Thumbnail
人是群體動物。 這不是我說的,是在許多書籍文章裡看到各個學者們說的。 也是人們普遍對「人」的解釋之一。 人是群體動物,那麼總是獨來獨往的人呢? 由於天生高敏性格,在很小很小的時候身上就伴隨著一股憂鬱;而這份憂鬱通常沒什麼人能夠察覺到,只有我知道,是因為從小我就發現,大家都比較喜歡
Thumbnail
獨處時,面對自己的心,會不會感到孤寂呢?
Thumbnail
獨處時,面對自己的心,會不會感到孤寂呢?
Thumbnail
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故事和經歷,也都會有孤獨的感覺,但是透過孤獨,我們才能更深刻地體驗自己的情感世界,也能找到自己的定位和方向。當我們學會單獨面對自己的內心時,我們也會更懂得珍惜身邊的人和事物,讓自己的生命更豐富多彩。
Thumbnail
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故事和經歷,也都會有孤獨的感覺,但是透過孤獨,我們才能更深刻地體驗自己的情感世界,也能找到自己的定位和方向。當我們學會單獨面對自己的內心時,我們也會更懂得珍惜身邊的人和事物,讓自己的生命更豐富多彩。
Thumbnail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思想、觀念還有信念都是一種能量跟頻率,交流時顯現的思想更是如此。 有時候即使是喜歡獨處的人,也會有感到孤單的時候,但令人疑惑的是,來到人群中,有時卻感到孤單和消耗,我們會用「合不來」、「不對盤」、「頻率不對」來形容。 其實,當我們獨處時,因為少了周圍影響,比較容易調到自己覺得舒
Thumbnail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思想、觀念還有信念都是一種能量跟頻率,交流時顯現的思想更是如此。 有時候即使是喜歡獨處的人,也會有感到孤單的時候,但令人疑惑的是,來到人群中,有時卻感到孤單和消耗,我們會用「合不來」、「不對盤」、「頻率不對」來形容。 其實,當我們獨處時,因為少了周圍影響,比較容易調到自己覺得舒
Thumbnail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身邊的朋友很多,常常會一起出遊打鬧,相處起來很舒服,但內心其實容易感到寂寞?說不出是怎樣的感覺,只覺得心裡空空的。 如果你有類似的經驗,那很有可能你是「內在孤兒」哦!! 「我知道他們愛我,但我就是感覺不到」內在孤兒對生活充滿破壞力 孤獨感是很常見的隱性主題,很多人不知道自
Thumbnail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身邊的朋友很多,常常會一起出遊打鬧,相處起來很舒服,但內心其實容易感到寂寞?說不出是怎樣的感覺,只覺得心裡空空的。 如果你有類似的經驗,那很有可能你是「內在孤兒」哦!! 「我知道他們愛我,但我就是感覺不到」內在孤兒對生活充滿破壞力 孤獨感是很常見的隱性主題,很多人不知道自
Thumbnail
偶然聽到了一句頗有感覺的一句話,"別人覺得我過得很孤單,但我覺得很舒服。" 在忙碌的現代社會中,大多數人似乎都習慣把社交互動,與生活的充實程度與人際關係的豐富程度畫上等號 然而,有些人卻有著與眾不同的感受,這些人可能是深思熟慮的靈魂,喜歡將自己的時間花費在獨處中,他們對於大部份人認為是社交的
Thumbnail
偶然聽到了一句頗有感覺的一句話,"別人覺得我過得很孤單,但我覺得很舒服。" 在忙碌的現代社會中,大多數人似乎都習慣把社交互動,與生活的充實程度與人際關係的豐富程度畫上等號 然而,有些人卻有著與眾不同的感受,這些人可能是深思熟慮的靈魂,喜歡將自己的時間花費在獨處中,他們對於大部份人認為是社交的
Thumbnail
有些人天生熱情,把周遭的人都看作是跟自己親近的人,有好的東西,即使才剛認識,也樂於分享,有好康的消息,總是逢人就說,「自己人好商量、大家都是自己人、我把你當自己人」成了這種人的口頭禪。 不可否認的,人是群聚的動物(至少對多數人而言是如此)。氣味相投、志同道合的人,自然就會聚在一起,彼此之間⋯⋯
Thumbnail
有些人天生熱情,把周遭的人都看作是跟自己親近的人,有好的東西,即使才剛認識,也樂於分享,有好康的消息,總是逢人就說,「自己人好商量、大家都是自己人、我把你當自己人」成了這種人的口頭禪。 不可否認的,人是群聚的動物(至少對多數人而言是如此)。氣味相投、志同道合的人,自然就會聚在一起,彼此之間⋯⋯
Thumbnail
前言 雖然此篇文內容偏重男性,但我認為男女都可以透過認識自己來「駕馭」孤獨感,而不是因為孤單產生的慌張,讓自己像個燙手山芋一樣人見人躲。 正文 孤單低落時,不要找人取暖和尋求安慰 我可能是個成長路不太幸運的人,學生時代有幾次在心情低落時希望同學可以替我解惑或安慰,我常得到的回答是: 「我不知
Thumbnail
前言 雖然此篇文內容偏重男性,但我認為男女都可以透過認識自己來「駕馭」孤獨感,而不是因為孤單產生的慌張,讓自己像個燙手山芋一樣人見人躲。 正文 孤單低落時,不要找人取暖和尋求安慰 我可能是個成長路不太幸運的人,學生時代有幾次在心情低落時希望同學可以替我解惑或安慰,我常得到的回答是: 「我不知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