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雜記:拉回現實的第二場喪禮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人到底為什麼活著?」

小時候精力旺盛,無止盡的向人群、向社會、向世界大聲訴求著自己的憤怒,不管是跟一群人實現傲人的歷程碑、兩個人享受著友情、愛情所帶來的浪漫跟傷害、或是一個人在深夜裡把漫溢的情緒敲打成文字,喝得爛醉摔個頭破血流,雖然記憶到現在依舊鮮明,依舊精彩,但還是覺得不夠,遠遠沒辦法滿足內心的渴望。

這幾年曾經看某位網友寫道「青春無限好,無論怎麼度過,都會令人生悔。」

曾經我以為自己選擇了一條不會後悔,夠精彩也夠狗血的路,但現在回想起來,隱約感覺自己選擇了那條路而放棄了其他可能性,有種莫名遺憾。

「所以我到底為什麼活著?」

在初出社會時,面對高昂的房價,自己爛得要死的學經歷,再看看大學同學有的接班、有些充滿危機意識在役期就開始準備履歷。而我退伍後回到家,還記得是夏天,台北的氣溫逐年提高,信義路挖個沒完的捷運總算完工,而走出家門時不時就被抗議人士堵住的仁愛路,那陣子似乎也回到了童年時的寧靜。

對將來迷惘的我,某天關掉BBS視窗,關掉MSN,打電話給國中好友聊起了大家就職的狀況。「你就是過太爽了才會想這些有的沒的,我現在光是要找個好的工作就已經忙到不行了。」相對於迷惘的我,身旁的人更多了一份焦躁,他們想要高薪、也有本事有本錢追求成功,但那時曾經是堅強後盾的家族每況愈下,隨著長輩過世、經商失敗等等打擊,幾經波折後孑然一身的我來到日本,原以為離開了就可以止血,但想不到之後幾年卻迎來被淨身出戶的打擊。

在日本無數個夜晚,不管身邊的人是誰,在東京哪個街道上,我偶爾也會想到自己到底為什麼要活著?

「我為什麼還活著?」

如今又過了一個十年。我走過設計業、房仲業、社會創新、也碰了一點政策跟學界,當中看過無數奮鬥的背影,有人為了理想、有人為了消匿世間的不公、有人為了享樂、也有人為了家人或盡其他義務,人活在世界上的理由有千百種,那我到底為什麼要活著?

在日本這十幾年發生了很多事,雖然早知道自己的路跟那些走著王道路線,擁有傲人學經歷,還有家族光環的人們絕緣了,但在社會中下層,我相信自己是那個人生相對精彩的庶民。

不過人總是有極限,這幾年健康狀況走下坡,雖然那些辛苦的專案、活動、講座或工作坊,成果大多令人滿意,但一直以健康自豪的我,身體卻好像再也承受不住超荷的夢想還有隨之而來的待辦事項。

我開始變得更負面、卻也沒有力氣跟以前一樣憤怒、偏激,只是變成依本能而活的肉塊,有案子來就接,有人叫我幹嘛就幹嘛,沒事躺在家裡滑著手機,最終掉入了短影音跟手機遊戲課金成癮的循環。

滑著臉書,看著身邊的朋友,曾經的學生一個個完成了人生中重要的事,做了很多厲害的事,而自己卻像靜止般,停下腳步看著自己健康狀況每況愈下,日複一日過著索然無味的日子。就這樣,我漸漸被負面能量充滿,是嫉妒嗎?但是不如別人努力的我到底憑什麼嫉妒?是羨慕嗎?老實說看到那些人背後扛起的還有他們付出的東西,我也很難羨慕他們,但是看了就是很不爽,最終我只能繼續回到手機遊戲跟短影音的中國幹片中。

我開始覺得活著很累,很無聊。我為什麼要活著?

這世界上有那麼多人,其實多我一個少我一個根本沒差,那最重要的是自己的想法,我如果一直找不到自己為什麼而活,那這種生活的循環就不會被打斷。


有一天我突然想到:如果有很多不一樣的人來到這裡陪我,應該很好玩吧?

於是我開始在臉書專頁上打了文章徵人來加賀陪我,而這篇文章短短幾天內得到了2656個讚、495則留言跟617次分享,驚人的觸及率、留言跟報名信件讓我措手不及。一封封履歷,一次次面談中,我看到了好多有趣的人生故事,也開始再次感受到一個人快不快樂,跟學經歷還有社會上定義的成功一點關係也沒有;讓自己變得快樂好像是一種能力,能把快樂感染到周圍更可以說是一種才能。

要是跟這些人在一起生活,到底會是怎樣的日子?他們湊在一起,又可以有什麼有趣的事?我開始把這些人排列組合,並想像著今年各種有趣的活動。在婉拒報名者時,我也再度意識到取捨的困難,途中更發現今年下半年似乎不如自己想像中那麼閒。

這時我又回憶起年初剛回台灣的實習生說的話「你明明很多事要做,為什麼會覺得自己很閒啊?」到底為什麼呢?可能我覺得那些事可以隨時都放掉不做吧?但好像也不是這樣,到底為什麼?到現在我還是搞不清楚。


「阿公走了」

一通電話讓昨天下午躺在沙發上意識朦朧的我突然驚醒。慢慢清晰的意識,驅使我起身拿起行事曆規劃著回台時間,這幾天東京社群重啟、加賀夏季工作坊還有各種雜事開始慢慢提醒我,就算活著很無聊,還是有一堆事情等著我去做。

年初送走了岳父,回顧他的一生,在我看來是充滿了悲劇跟抑鬱的一生,離婚、重大傷病,接連而來的衝擊加上罕病,只能讓他過著處處受限的生活,送別時,看到他在棺木中人已經瘦的看不出原形,去年心臟的手術後似乎恢復的不是很順利,連遺照也是用去年岳父跟著兩個阿嬤跟姑婆來訪時在車站照拍的,比個YA的照片。

我以為只有搞笑漫畫裡面才會出現靈堂用比YA的照片當遺照的橋段,沒想到出現在現實,還是自己的人生中。

平民辦喪事一切從簡,但在短暫流程中,也看得到她們家族雖然聚少離多,親情卻依然不變,比起來我們家是多了幾個錢,但是家族間充滿猜忌跟不信任...也不是什麼豪門貴族,想想真的很諷刺,世界上重要到底是親情還是錢?

結束了橫濱的葬禮,試著找回生活步調時,這次卻要飛回高雄。

遠在高雄的阿公,因為是外公,從小爸媽離婚以後就很少見面,這十年間,曾經有幾次工作在長榮跟成大,其實離外公家很近,但想說沒什麼特別的事就也沒回去,沒想到十年前那一別,就是永別。媽媽那邊的家族成員發生的事很精彩,每次去都會跌破我這個死台北人的眼鏡,什麼小學就開媽媽的車出去把妹、到酒店上班養吸毒的男朋友,而且長輩幫忙的方式居然是每天去點台,說什麼我們一定要輪流去點她的台,她才不會被壞男人欺負,每次聽到都覺得世界好大....我到底聽了什麼!?其他也不能多講什麼,總之我覺得阿公這一生,有那麼多有趣的子孫,應該也算精彩吧?不知道他本人怎麼看就是了。

人生苦短,如果能找樂子的話,真的要盡量想辦法去找,不要沈迷手遊跟短影音這種低級娛樂。文章打著打著,Tsum Tsum的愛心應該滿了,我去消完愛心以後要去整理行李準備回台灣了,大家不要跟我一樣墮落,祝你們都有愉快的一天,還有愉快的人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祝您順風,一切順利。
avatar-img
東京裏物語
34.8K會員
255內容數
關注日本新聞、社群營造、台日中美關係的沙龍,偶爾也有一些筆者在日本的生活雜記與場域營造心得。
東京裏物語的其他內容
2025/05/02
專訪歐亞集團研究員阿曼達・蕭,探討川普政府時期中臺關係、臺灣有事風險,以及2027年臺海衝突預測的可能性。蕭指出,川普政府對臺政策不明朗,中方動作試圖避免引起美國注意,2025年發生有事的風險相對較低。她強調區分「能力」與「意圖」的重要性,並指出建立軍方溝通管道以避免誤判,對於防止衝突升級至關重要。
Thumbnail
2025/05/02
專訪歐亞集團研究員阿曼達・蕭,探討川普政府時期中臺關係、臺灣有事風險,以及2027年臺海衝突預測的可能性。蕭指出,川普政府對臺政策不明朗,中方動作試圖避免引起美國注意,2025年發生有事的風險相對較低。她強調區分「能力」與「意圖」的重要性,並指出建立軍方溝通管道以避免誤判,對於防止衝突升級至關重要。
Thumbnail
2025/05/01
琉球朝日放送報導探討「臺灣有事」情境下,美軍基地脆弱性與潛在核武衝突的風險,特別關注沖繩的處境與日本整體的國安策略。哈德遜研究所專家指出,美軍基地防禦不足,分散部署至民間機場有助提升戰力,但美中核衝突的可能性也升高。專家呼籲日本政府應誠實面對國民,說明利害關係,並促進全國性安全責任分擔。
Thumbnail
2025/05/01
琉球朝日放送報導探討「臺灣有事」情境下,美軍基地脆弱性與潛在核武衝突的風險,特別關注沖繩的處境與日本整體的國安策略。哈德遜研究所專家指出,美軍基地防禦不足,分散部署至民間機場有助提升戰力,但美中核衝突的可能性也升高。專家呼籲日本政府應誠實面對國民,說明利害關係,並促進全國性安全責任分擔。
Thumbnail
2025/04/30
琉球朝日放送 (QAB) 播報了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 (CSIS) 的臺灣有事兵棋推演報告,該報告模擬了臺海戰爭中美軍、自衛隊與中國軍隊的行動,並預測了大量傷亡和潛在的核武使用。報告強調日本基地在保衛臺灣中的關鍵作用,但也忽略了平民撤離和損害的評估,引發了當地居民的擔憂。
Thumbnail
2025/04/30
琉球朝日放送 (QAB) 播報了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 (CSIS) 的臺灣有事兵棋推演報告,該報告模擬了臺海戰爭中美軍、自衛隊與中國軍隊的行動,並預測了大量傷亡和潛在的核武使用。報告強調日本基地在保衛臺灣中的關鍵作用,但也忽略了平民撤離和損害的評估,引發了當地居民的擔憂。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時間雖然終究會過去,但是痛苦不盡然會因此消散,可能會在另一個人的生命裡延續。
Thumbnail
時間雖然終究會過去,但是痛苦不盡然會因此消散,可能會在另一個人的生命裡延續。
Thumbnail
本週隨手記。(容光煥發的狀態寫出來的文字真的很有能量) 生活,生活就是種自己開心、自己快樂且充滿富足的狀態,生生不息。 - 『時間?』 小時候總是不懂長輩說年紀越大、越不想出門;隨著自己年紀慢慢往三邁進,我理解了。 以前總覺得很多聚會、很多朋友是經歷成長的表現;現在則是勇敢斷開無效社交、培
Thumbnail
本週隨手記。(容光煥發的狀態寫出來的文字真的很有能量) 生活,生活就是種自己開心、自己快樂且充滿富足的狀態,生生不息。 - 『時間?』 小時候總是不懂長輩說年紀越大、越不想出門;隨著自己年紀慢慢往三邁進,我理解了。 以前總覺得很多聚會、很多朋友是經歷成長的表現;現在則是勇敢斷開無效社交、培
Thumbnail
原來過去的20年,我根本沒在認真生活。
Thumbnail
原來過去的20年,我根本沒在認真生活。
Thumbnail
其實,我沒有想要活很久,這個我好像也說過了,不是新的話題。我只是常想,如果只剩下那幾年,最終在床榻上還可以想起的是什麼?
Thumbnail
其實,我沒有想要活很久,這個我好像也說過了,不是新的話題。我只是常想,如果只剩下那幾年,最終在床榻上還可以想起的是什麼?
Thumbnail
也許這也是生命對我的一種提醒,提醒我好好把握能吃能喝、能走能跳的現在,以前常聽到「把每一天當成生命的最後一天」這句話很無感,但到了這個年紀,就覺得很實在,覺得該好好把握目前這段生命中最美好的時光,不要讓生命留下遺憾。
Thumbnail
也許這也是生命對我的一種提醒,提醒我好好把握能吃能喝、能走能跳的現在,以前常聽到「把每一天當成生命的最後一天」這句話很無感,但到了這個年紀,就覺得很實在,覺得該好好把握目前這段生命中最美好的時光,不要讓生命留下遺憾。
Thumbnail
初出社會,渴望的戀情跟著到來,喜悅不過就一年,便經歷常聽聞的情變。
Thumbnail
初出社會,渴望的戀情跟著到來,喜悅不過就一年,便經歷常聽聞的情變。
Thumbnail
國中時的愛好,四十年後的傷悲
Thumbnail
國中時的愛好,四十年後的傷悲
Thumbnail
把那些對於過去經歷懊悔、悲傷的注意力,轉移到去理解,正是因為這些經歷,點亮了你的生命。儘管看起來一事無成,但光是活著,就是最美好的。 無論日子是好是壞,都一樣要繼續過下去。生命中的每一刻,即使是悲傷,也都是耀眼的時刻。相信未來也是如此。
Thumbnail
把那些對於過去經歷懊悔、悲傷的注意力,轉移到去理解,正是因為這些經歷,點亮了你的生命。儘管看起來一事無成,但光是活著,就是最美好的。 無論日子是好是壞,都一樣要繼續過下去。生命中的每一刻,即使是悲傷,也都是耀眼的時刻。相信未來也是如此。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