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是酷熱難耐、心浮氣躁的日子,想著必須讓自己走出家門,冷靜地做點什麼才行。每當這種時候,我都會挑部電影看,在眾多不感興趣的院線片中,看見了只在大立IN89播放的《但願人長久》。我抱持著對吳慷仁挑片與演技的信任,二話不說買了這場。
這是一部不難理解、平舖直述,甚至可以說並不精緻的電影,但我仍在某些細膩表情與線索傳遞中落淚。如果說心疼角色這件事太浮誇,我想也能說是擁抱過去,擁抱自己對親情不諒解的部分,即使沒有像電影一樣慘澹的經歷。我深知對自己說完美的沒關係有多困難,或許經由與文藝作品的共感中慢慢走出來,也不失為一種好方法。
相比前陣子看得《富都青年》或是同樣訴說移民與親情變化的《美國女孩》,《但願人長久》顯得較為平淡,轉折也比較內斂。因此不難理解許多人提到的「普通」,如果以比較的心情來看,確實會有蠻大的落差,但如果著墨於電影本身,我卻是因這份普通被打動的。越不激烈張揚,越能與自身相連,如同我也鮮少對家人透露的情緒。
《但願人長久》(英語:Fly Me to the Moon)是一部香港劇情片,於2023年上映。改編自導演祝紫嫣的個人短篇小說《夏日的告別》,祝紫嫣本人不僅執導這部電影,還親自擔任女主角的成年時期。在包含金馬獎與香港金像獎在內的多數獎項中,獲得多項殊榮。章節以時代被清楚劃分,分別為1997年、2007年與2017年。講述本居於湖南的一家四口移民至香港,除了要適應身分轉換,姊姊子圓與妹妹子缺還受父親長期吸毒、反覆入獄而連累。兩人在家庭狀態不穩定的狀況下成長,從許多抉擇與經歷中都能看見家庭對她們的深遠影響。
二十年的跌跌撞撞塑造了截然不同的兩姊妹。子圓雖然只比妹妹大一些,卻因多次顛沛流離的經驗成就了早熟的性格。她不吵不鬧,不只將多的玩具與食物讓給妹妹,寧可自己吃苦打工也絕不讓妹妹踏入職場而誤了學業。或許比妹妹目睹父親更多不堪的模樣,她不自覺習得偷竊的壞習慣,對親密關係也無法全然信任。對方散發可靠的特質,反而會將她越推越遠,子圓成為了在親密關係居無定所的人。
相對姐姐對家庭的疏離感,妹妹子缺則因在較多呵護中長大而能選擇體諒,我從妹妹身上總能讀出「天下無不是的父母」這句話。導演在妹妹身上放重的困境多為身份認同,從湖南遷徙至香港,深怕被發現不是土生土長港人的背景,她小心翼翼避免被排擠。同儕認同是青少年的生活重心,子缺的挫折正來自這種不安感。她的故事是被隱藏的支線,從文宣推敲她入獄原因係因對自由的抗爭。相比幼年短暫的湖南記憶,子缺大概更認同自己是一個香港人吧?故事對她的著墨點不多,是我認為最可惜之處。
吳慷仁在這部作品中扮演著缺席女兒成長的父親,二十年的關係因他反覆發作的毒癮而破碎。原本相聚時的親暱打鬧,也因一次次內心掙扎與女兒們盼著早日掙脫原生家庭的心而消逝。我想身為父親的他是知曉一切,只是不願正面面對的。沉淪在毒品中的他無法提供妻兒好環境,多年後出獄重逢時,內心也僅剩愧疚。他成為既無法好好給予愛,也無能好好接受愛的父親,才會在兩姊妹的體恤中顯得尷尬。電影第三段的他,吳慷仁舉手投足間都演譯滿滿的滄桑,與含蓄的父愛。在後續專訪中提到的「吐痰」細節也是令我印象深刻的一幕,他以一個小動作演出了那位父親的自尊,即使只剩丁點也盡己所能不想顯得不夠體面的心情。
我的情緒在父女兩人道別的場面堆疊,得知父親離世的子圓進房間擁抱哭泣的妹妹時,我眼淚便不爭氣的落下了。「長姊如母」這件事已經刻進了子圓的人生,即便被告知死訊當下的她也很難受,甚至對於父親的感情一直很混亂,她還是選擇先照顧別人。這麼多年過去了,子圓即使一身倔強,仍盡可能地將溫柔留給家人。
他們一家人沒有互相戳破彼此的真心、沒有可歌可泣的和解戲碼,也沒有一般親情主題會呈現的相擁道歉與道謝,我想就是東方家庭的實際面,那份總是難以啟齒的情感,默默生厭再默默和解。
最後想提一下名字的部分,雖然知道為了與「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相連,兩姊妹的名字才會是子圓與子缺,不過取名子缺真的有點出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