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漢語的邏輯結構 015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1.0 從函數到函算語法


raw-image


1.1 句子成份

在西方,語言學傳統大概始於約公元前五/四世紀的柏拉圖。柏拉圖對語言的興趣來自他的本體論和知識論。他直接談論語言的篇章似乎只有《克拉底魯斯》(Cratylus)。在這篇作品裡,討論的對象是名的含義﹑作用和與現實世界的關係。《克拉底魯斯》以赫莫杰尼斯 (Hermogenes) 和克拉底魯斯跑到蘇格拉底的面前,請他仲栽作始,起因是自然主義信奉者克拉底魯斯聲稱「赫莫杰尼斯」不是持約定主義的赫莫杰尼斯的名字。換句話說,這是約定主義和自然主義的爭論。

按赫莫杰尼斯的約定主義,名是約定俗成的產物,由用者決定它的意義或指稱。

克拉底魯斯則是赫拉克利特 (Heraclitus) 哲學的信奉者,而赫拉克利特的自然主義是極端的流變論,所以克拉底魯斯認為名的意義/指稱不能準確對應被命名物,因為被命名物如河水一般,持續流變,原來的意義已不適用。按此觀點,「赫莫杰尼斯」並不指稱赫莫杰尼斯。

《克拉底魯斯》一文沒有明顯的結論。經柏拉圖的蘇格拉底調停後,克拉底魯斯堅持己見,認為流變屬於名稱和觀念的本性,推而擴之,語言的本性 (如果有本性的話) 同樣是流變。因為有這樣的本體論,他的知識論基本上是消極的。

但蘇格拉底的「結論」則似乎暗示一個較為穩定的本體論,即柏拉圖的理型論。柏拉圖的蘇格拉底認為沒有原型,知識便不可能。不同的名稱或許是對被命名物的不同程度的趨近。年青的克拉底魯斯並不賣帳,「好吧,蘇格拉底,希望您自己繼續去思考這些事情」,但不要再來煩我了。顯然,《克拉底魯斯》談論的主要是本體和知識的問題,有關名稱的爭議只不過是引入關於本體和知識的論述的楔子。所以,《克拉底魯斯》算不上是對語言的研究。雖然如此,《克拉底魯斯》卻是重要的,因為從中可以見到西方語言學傳統和邏輯學傳統的一個走向。這個走向經由亞里士多德的邏輯進入語言學,至為執著,一直到公元二十世紀,還為語言學者唸唸不忘。

《克拉底魯斯》原文中的「名」是「όνομα」(單數) (複數是「ονόματα」) 一語。此語多義,大概有三個﹕(1) 字的通稱﹔(2) 名詞 (或許包括附形容詞的名詞)﹔(3) 專名。[Sedley: 2013] 這本身便不好掌握。

《克拉底魯斯》倡導了一個以名或名詞為中心的語言觀點。《克拉底魯斯》通篇討論「φρουησις」(實踐智)﹑「σοφια」(智)﹑「φερεσθια」(運動)﹑「αγαθον」(善)﹑「δικαιοσυνην」(正義)﹑「Κρατυλος」(克拉底魯斯)﹑「Ερμογενυς」(赫莫杰尼斯) 等名稱的意義及與現實中的被命名物的關係,同時亦談及這些字的語源。在操作上,柏拉圖的蘇格拉底往往嘗試界定及反覆界定談論中的名稱。事實上,在柏拉圖的筆下,蘇格拉底對話錄大多以這種方式鋪陳,就是反覆界定名稱的概念。這種哲學方法間接地形成一種語言學傳統,就是西方語言學者日後說的話題-評註14 觀點。

話題是一個句子的重心,評註是一個句子中論斷話題的部份﹔比如「善 (αγαθον) 是賦予本質上令人欽佩 (αγαστος) 者的名稱 ...」中,「善」是該句子的話題,「是賦予本質上令人欽佩者的名稱 ...」是該句子的評註。直觀上或表面上,話題就是主語,評註就是謂語,而話題-評註結構對應主語-謂語句式。

這種句式因亞里士多德 (公元前四世紀) 的邏輯而變得根深蒂固。

__________

14 即英語的「topic-comment」或「topic-focus」,有漢譯為「主題-述題」或「主題-焦點」﹔公元二十世紀中期布拉格學派的功能語法學者則將這種結構稱為「theme-rhyme」(主題-述題) 結構。

待續

avatar-img
7會員
354內容數
我們這裡談兩個東西: 哲學和邏輯,以及與哲學和邏輯相關的東西。 首先開設的房間是《綁架愛麗絲 之 地下邏輯》。 隨後將陸續開設《綁架愛麗絲 之 鏡像語言》和《上古漢語的邏輯結構》。 聯絡作者﹕sen.wong@protonmail.com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se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1.0 從函數到函算語法 1.1 句子成份 一 語言學的一個分支是對語法的研究,語法的一個分支是對語構 (syntax) 的研究。研究語法的一個方法始於對一個語言的詞彙集裡的成員進行分類,也就是以詞類或詞彙範疇為研究的對象。9 因此如何分類或應該按什麼原則分類似乎是一個重要議題,但傳統語法學
導論:一個西方觀點的評述 九 歐洲現代語言學的興起約起步於公元十八及十九世紀之間,正是歐洲殖民主義的高峰期。在這個殖民和傳教的過程中,大量非歐語的語種逐漸出現在歐洲學者的眼前,並且引起歐洲語言學者的注意。不同語種的比較亦逐漸成為一門新興的學科。 不同語種的比較似乎必然地偏向不同語法的比較。首先
導論:一個西方觀點的評述 八 中國語的確有一個悠長的文字學傳統,但因其不重視結構,便又不可與梵語的語法傳統和希臘的語法傳統同日而語了。眾多的文獻證據顯示這個傳統綿延至十九世紀末,未有斷絕,但亦沒有超越方塊字的框框。 按上文的敘述觀點,所有古老的語法傳統,包括中國語的「語法」傳統,都集中論述語言
導論:一個西方觀點的評述 七 我們以上述的這個歷史版本為背景,試行簡略地探討一下中國語有沒有語法的問題。 有一個意見認為中國最早的「語言學」文獻可能是所謂的「小學」,由西漢劉歆收編相關文字而成。 讓我們在這裏作一個澄清,以消除太多因解讀中國古文獻而來的資訊噪音。噪音來自層疊不休的傳 (經的傳
導論:一個西方觀點的評述 七 廿世紀之前,「grammar」(語法) 是個籠統的用語,十九世紀的歐洲語言學家因為中國語沒有屈折特性而聲稱中國語沒有語法。 按現代的的一個用法,「語法」和「語構」基本上同義。 按另一個用法,語法則包括好幾個領域,如語構 (syntax)﹑語義 (semantic
導論:一個西方觀點的評述 六 其實現代「語義」一詞並不適用於前節對中國語的觀察,因為中國語語法所關心的語義幾乎僅僅是字義而矣。現在讓我們按此進一步的觀察來探究一下中國語的表達能力問題。關於中國語的表達能力,香港的陳耀南先生於1980年寫了一本有趣的小書,名為《中國語文通論》。這本只有一百多頁的小
1.0 從函數到函算語法 1.1 句子成份 一 語言學的一個分支是對語法的研究,語法的一個分支是對語構 (syntax) 的研究。研究語法的一個方法始於對一個語言的詞彙集裡的成員進行分類,也就是以詞類或詞彙範疇為研究的對象。9 因此如何分類或應該按什麼原則分類似乎是一個重要議題,但傳統語法學
導論:一個西方觀點的評述 九 歐洲現代語言學的興起約起步於公元十八及十九世紀之間,正是歐洲殖民主義的高峰期。在這個殖民和傳教的過程中,大量非歐語的語種逐漸出現在歐洲學者的眼前,並且引起歐洲語言學者的注意。不同語種的比較亦逐漸成為一門新興的學科。 不同語種的比較似乎必然地偏向不同語法的比較。首先
導論:一個西方觀點的評述 八 中國語的確有一個悠長的文字學傳統,但因其不重視結構,便又不可與梵語的語法傳統和希臘的語法傳統同日而語了。眾多的文獻證據顯示這個傳統綿延至十九世紀末,未有斷絕,但亦沒有超越方塊字的框框。 按上文的敘述觀點,所有古老的語法傳統,包括中國語的「語法」傳統,都集中論述語言
導論:一個西方觀點的評述 七 我們以上述的這個歷史版本為背景,試行簡略地探討一下中國語有沒有語法的問題。 有一個意見認為中國最早的「語言學」文獻可能是所謂的「小學」,由西漢劉歆收編相關文字而成。 讓我們在這裏作一個澄清,以消除太多因解讀中國古文獻而來的資訊噪音。噪音來自層疊不休的傳 (經的傳
導論:一個西方觀點的評述 七 廿世紀之前,「grammar」(語法) 是個籠統的用語,十九世紀的歐洲語言學家因為中國語沒有屈折特性而聲稱中國語沒有語法。 按現代的的一個用法,「語法」和「語構」基本上同義。 按另一個用法,語法則包括好幾個領域,如語構 (syntax)﹑語義 (semantic
導論:一個西方觀點的評述 六 其實現代「語義」一詞並不適用於前節對中國語的觀察,因為中國語語法所關心的語義幾乎僅僅是字義而矣。現在讓我們按此進一步的觀察來探究一下中國語的表達能力問題。關於中國語的表達能力,香港的陳耀南先生於1980年寫了一本有趣的小書,名為《中國語文通論》。這本只有一百多頁的小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並得知根源還有虛數空間理論。
Thumbnail
又是初次閱讀心得😆重新整理放上 之前在學校上課的時候,教授是使用這個👈譯本 在閱讀上勉強的通順,但仍有許多地方需要反覆閱讀及思考,所以個人並沒有很喜歡這本的翻譯。(譯本上的一些挑選建議請見本文末)
Thumbnail
孔子會不會數學? 說實在沒有人知道,但是從"禮、樂、射、御、書、數"六門學科來說,應該是有所涉獵才是,至於於多深入,這是未解之謎。不過應該可以推測他對數學可能也有所了解或關注。目前坊間有這類書籍談孔子與數學。 在古代,數學並不僅僅是今天我們所認知的數字、算術、幾何等概念,它也包括了天文、幾何、數
Thumbnail
   這回我們說古漢語文法。初學者會先碰到幾個問題:倒裝、連接詞、省略。有了這些基本概念後,可以幫助你看懂更多文言文的句子。覺得文法很難嗎?沒關係,告訴你一個更簡單的方法:熟讀課本,用課本類推!
Thumbnail
邏輯不是真理,但是邏輯可以從語句提煉出真理。自古以來,人們就在尋找一套工具,用來審視事物、分析經驗、組織思想、裁決爭議,也就是能判斷真假對錯的邏輯。
Thumbnail
邏輯是我們思考的基礎,影響著我們如何看待世界和進行推論。透過假設前提和推論,我們可以從邏輯的角度來思考生活中的各種情況和決策。深入瞭解邏輯可以幫助我們更清晰地思考,理解事物之間的關聯。
最早的漢字是甲骨文,其次是金文。就文字而言,周取代商後,很長一段時間內,呈現像是「黑盒子」的狀態。 像《尚書》和《詩經》這兩套公認時間最早的上古傳世文獻,後世認為最早的內容整理者是西元前6世紀的孔子,這時跟周人最後使用甲骨文的時間,相隔已500年;雖說當中的內容在西周勢力範圍內的流傳時間應當早於孔
Thumbnail
總體而言,「禮義廉恥」本來追求的其實可能是「科學的程序」、「明確的意義」加上「經濟的考量」和「精確的判斷」之總體價值觀。也就是說,若按古代字書的解釋以及古文和拼音文字的關聯去推敲,一個目前大家都熟悉的古代字詞或成語,不一定和後世及現代人解釋的意思完全一樣。……
Thumbnail
人文思維:哲學基本問題期末報告;關於我對語言哲學的一些想法
並得知根源還有虛數空間理論。
Thumbnail
又是初次閱讀心得😆重新整理放上 之前在學校上課的時候,教授是使用這個👈譯本 在閱讀上勉強的通順,但仍有許多地方需要反覆閱讀及思考,所以個人並沒有很喜歡這本的翻譯。(譯本上的一些挑選建議請見本文末)
Thumbnail
孔子會不會數學? 說實在沒有人知道,但是從"禮、樂、射、御、書、數"六門學科來說,應該是有所涉獵才是,至於於多深入,這是未解之謎。不過應該可以推測他對數學可能也有所了解或關注。目前坊間有這類書籍談孔子與數學。 在古代,數學並不僅僅是今天我們所認知的數字、算術、幾何等概念,它也包括了天文、幾何、數
Thumbnail
   這回我們說古漢語文法。初學者會先碰到幾個問題:倒裝、連接詞、省略。有了這些基本概念後,可以幫助你看懂更多文言文的句子。覺得文法很難嗎?沒關係,告訴你一個更簡單的方法:熟讀課本,用課本類推!
Thumbnail
邏輯不是真理,但是邏輯可以從語句提煉出真理。自古以來,人們就在尋找一套工具,用來審視事物、分析經驗、組織思想、裁決爭議,也就是能判斷真假對錯的邏輯。
Thumbnail
邏輯是我們思考的基礎,影響著我們如何看待世界和進行推論。透過假設前提和推論,我們可以從邏輯的角度來思考生活中的各種情況和決策。深入瞭解邏輯可以幫助我們更清晰地思考,理解事物之間的關聯。
最早的漢字是甲骨文,其次是金文。就文字而言,周取代商後,很長一段時間內,呈現像是「黑盒子」的狀態。 像《尚書》和《詩經》這兩套公認時間最早的上古傳世文獻,後世認為最早的內容整理者是西元前6世紀的孔子,這時跟周人最後使用甲骨文的時間,相隔已500年;雖說當中的內容在西周勢力範圍內的流傳時間應當早於孔
Thumbnail
總體而言,「禮義廉恥」本來追求的其實可能是「科學的程序」、「明確的意義」加上「經濟的考量」和「精確的判斷」之總體價值觀。也就是說,若按古代字書的解釋以及古文和拼音文字的關聯去推敲,一個目前大家都熟悉的古代字詞或成語,不一定和後世及現代人解釋的意思完全一樣。……
Thumbnail
人文思維:哲學基本問題期末報告;關於我對語言哲學的一些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