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句子成份
三
在柏拉圖的影嚮下,亞里士多德的詞項邏輯 (term logic) 只處理一種句式,就是主語-謂語結構的句式。他的邏輯提出了一個有的效論辯理論,稱為「συλλογισμος」,嚴復 (1854-1921) 在節譯約翰•史都華•密爾 (John Stewart Mill: 1806-1873) 的《一個邏輯系統》(A System of Logic) 時將書中介紹的「syllogism」(即 συλλογισμος) 翻譯作「聯珠」,後來不知什麼時候出現了「三段論」的譯名,並流行至今。「聯珠」固然有點不明就裡,「三段論」則是誤譯或過譯。
「συλλογισμος」來自「συντίθημι」(綜合) 和「λογισμος」(推理/思考) 的結合,也就是綜合推理的意思。這個理論單獨針對主謂語句式之間的有效論辯。如果略過量詞不談,這類句式便是簡單的「甲是什麼」或「甲不是什麼」。如果用「S」作主語及「P」作謂語,這類句式可寫作「S 是 P」或「S 不是 P」。
蘇格拉底反覆界定的哲學方法可能促成了這種句式的顯要地位。在亞里士多德的知識系統 (επιστεμε 或英語的 episteme) 之中,他的邏輯工具,即他的 συλλογισμος (綜合推理),似乎就是用來建立一個良好的定義網絡﹕只有在適當的定義網絡之中才有可能建豎知識 。對柏拉圖的蘇格拉底和亞里士多德來說,定義的句式似乎就是直言命題,而直言命題屬於主謂結構。
雖然麥加拉-斯多葛學派的邏輯學者 (如公元前二世紀的克呂西波斯) 隨後即提出很多與主謂結構不符的句式,比如條件句和析取句,因而從亞里士多德的詞項邏輯 (logic of terms) 邁向命題邏輯 (logic of propositions),但麥加拉-斯多阿學派的邏輯成果被遺忘了多個世紀,在西方學界佔主導地位的是亞里士多德的邏輯和他專注的句式,直至公元十九世紀。
然而,主謂結構固然不是唯一的句式,話題-評註的觀點也相當模糊。
英國語言學家約翰.萊昂斯對後者的批評值得借鑒。[Lyons: 1966] 在一個特定的句子裡,除非我們知道該句子要回答怎麼樣的一個問題,否則我們不可以說句子的主語必然是「話題」,而句子的謂語必然是「評註」。隨便一個句子,比如「老虎跑掉了」,句子的結構本身沒有任何準則可以用來判定主語「老虎」是話題,而謂語「跑掉了」是評註。如果問題是「老虎去了哪兒﹖」,那我們可以說主語是話題,謂語是評註。但換了另一個問題,比如「什麼跑掉了﹖」,那顯然謂語才是話題,主語則變了評註。15 中國語言學家張斌在談到動賓式動詞時,用的例子中有這兩個﹕
和
並認為前者的焦點在「生氣」,後者的焦點在「我」。[張斌 2005: 115] 這是一個相當主觀的判斷。
如果問題是「他生誰的氣﹖」,而用「他生我的氣」回答,焦點顯然在「我」。但如果問題是「他對你怎麼啦﹖」,而用「他生我的氣」回答,焦點便在「生氣」。如果「他對我生氣」是用來回答「他對誰生氣﹖」,焦點便不會是「生氣」而是「我」了。
所以話題-評註或主題-焦點的分析觀點並沒有一套具科學意義或客觀的準則,明顯不過。
__________
15 弗雷格早注意到這個問題,比萊昂斯早了大半個世紀,觀察也更獨到。本節第三章會討論弗雷格在這方面的見地。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