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定律(四)—前世今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什麼決定因果?
我們該如何面對因果?

根據前面幾篇我們前情提要一下,我們會產生因果業力的原因有:

1.      每一刻生活的行為舉止、與他人的互動、與所處世界的互動

2.      心念、想法

3.      內心的執著

4.      前世

前面幾篇解釋前三點產生因果的原理,都是較積極的。所謂積極的意思是說,我們可以在這一次的生命體驗、在未來,甚至此時此刻,開始啟動自己並改變命運。

但第四點前世的部分,對於今生已沒什麼前世記憶的我們,似乎就稍顯無辜且無奈。

 

關於前世這個議題,若你相信輪迴觀就容易理解。

我們的靈魂絕對不是第一次有生命體驗。

從宇宙大爆炸開始,

我們可能當過微生物、當過石頭、當過植物、動物…等等。

這一世只是靈魂在輪迴轉生多次中,短短的一趟旅程。

因此就算是前生所種的因,

它依舊是曾經的你所作的選擇,

脫不了干係,也脫不了責任。

佛經曾解釋過:

欲知過去因,今生受者是

欲知來是果,今生作者是

開啟因果循環的那刻,不會只是從你今生呱呱墜地時算起。

不然我們則無法解釋為何我們能投胎成人在這個地球,而不是成為其他物種或其他空間。

因此人們應該理解前世的因會造就今世的果這個觀念。

當然有些會以現世報方式呈現(也就是我在此生種下的因,此生就受了果報),

但無疑的,來世報必然存在。你可以想成這些因的種子,正是大家下一世與眾生與世界相交織而成的完美劇本。

 

至於心念上如何應對前世所留下的因果,對我們才是最好的?

首先要知道,把大家受到的苦難推溯到我們無法證實的前世上,

並不是單純宗教神話勸世;

也不是給我們逃避及推卸責任的辯論說法;

更不是讓我們勉強自己多做好事(或某些儀式法事) ,致使我們不去面對自己內在的問題,而去用其他方式將功贖罪的消業;

當然也不需要消極的認為,現在的苦難是我前世壞心犯了多少罪惡,我現在要努力隱忍,把吃苦當作消業力。

正確來說,宇宙只是要單純讓人們理解因果的來由之一,然後就這麼單純的,去遇上自己的果。

不是承受著、忍受著,不是與之對抗,也不是逃避,就是單純的遇上並面對。

遇到問題就嘗試解決,解決不了就止念,不要讓自己產生更多情緒及因果的種子。

這也是大家最後聽到好多勸世總結都說:認命、逆來順受、聽天由命、命運自有安排…。

根本不需要想得太複雜,其實也沒有多麼的深奧。

 

當然我們也可以選擇現在身心靈領域很盛行的療癒、催眠、冥想、阿卡西紀錄等等,去對今生所認為的苦難、課題,在心靈上做一些正向的提升。

但最好的做法就是坦然接受,並心無波瀾的面對這些業力

 

宇宙總是強調,力量在你手中。

你的心可以主宰一切,心態及見地決定了每個人事物的意義,

現在的你可以改變的,就是不要再將每個意外、每個失敗挫折,都看成苦難,

那它當下即不是業障,也永遠不會是。

 


avatar-img
4會員
13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Isatta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業力由心造 如何不受因果業力之苦
只要自己產生意念或與人意念頻率交涉,都會產生能量碰撞及波動,而波動即是創造業力的基礎。 當我發出一個慈悲心想幫助他人,我自己以及被我協助的人是否也會產生多種情緒意念呢?
業力+我們的恐懼=業障。 因此障礙,是透過我們自己加工後去製造的現象。 只要不加上我們的恐懼,也就是心無罣礙,那我們就只需要單純的受著業力 (如同佛法所說的:受諸受,受無所受)......
沒有人能夠和因果關係完全脫離。 你的出生、你遇見的人、你經歷的事、你決定的行動,都是以因果和業力為準則在運作。 在生命中,你以為已經是果了,但其實它是將你推向另一個果的因。 就像波浪一樣,它是接續性無法切斷的。
良性的比較促進更好的自我成長及靈性提升。 在這個兩元世界,有著日夜、有著陰陽、有著男女,整個世間都是相對及比較組合而成的。 沒有比較我們看不到差異性的美好,看不到衝突的火花,也看不到自己以及他人的美好。
他愛我我心情好,看世界都粉紅泡泡;他不愛我我心情不好,看世界悲觀怨憤。 我自己的心情好壞都無法掌控, 我又如何稱〝我〞為〝我〞,而〝我〞又是誰呢?
業力由心造 如何不受因果業力之苦
只要自己產生意念或與人意念頻率交涉,都會產生能量碰撞及波動,而波動即是創造業力的基礎。 當我發出一個慈悲心想幫助他人,我自己以及被我協助的人是否也會產生多種情緒意念呢?
業力+我們的恐懼=業障。 因此障礙,是透過我們自己加工後去製造的現象。 只要不加上我們的恐懼,也就是心無罣礙,那我們就只需要單純的受著業力 (如同佛法所說的:受諸受,受無所受)......
沒有人能夠和因果關係完全脫離。 你的出生、你遇見的人、你經歷的事、你決定的行動,都是以因果和業力為準則在運作。 在生命中,你以為已經是果了,但其實它是將你推向另一個果的因。 就像波浪一樣,它是接續性無法切斷的。
良性的比較促進更好的自我成長及靈性提升。 在這個兩元世界,有著日夜、有著陰陽、有著男女,整個世間都是相對及比較組合而成的。 沒有比較我們看不到差異性的美好,看不到衝突的火花,也看不到自己以及他人的美好。
他愛我我心情好,看世界都粉紅泡泡;他不愛我我心情不好,看世界悲觀怨憤。 我自己的心情好壞都無法掌控, 我又如何稱〝我〞為〝我〞,而〝我〞又是誰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種什麼因,得什麼果,這是在地球上的基本法則。所謂的擺脫因果,不是說要如何遠離,而是要如何「善用」。
Thumbnail
日前於社交媒體頻頻看到一段話,「只要你發現這個人心性不對,就不要跟他對話,一個字都不要說,放生即可,交給因果。因為,無論你的修為有多高,都會有你渡不了的人,這樣的人會拉低你的能量,讓你好久都緩不過來,人生各有渡口,各有各舟,渡人不如渡己,他渡不如自渡。」據說出自弘一法師。 乍見交給因果,我心頭一
2024/05/16 《因果關係的底蘊機能是自性,因果非獨立能存在的法則性質。》 認知在有一個「因果」制定也是著相 就像誤以為國家法律、學校規制是宇宙生成的必然產生 法律與規制都是因人多產生社會結構被動產生再以運行 因果是宇宙自然法則,任何起心動念和行為造作都必然在這個
我們都想要快樂 然而 當我們認為自己的命運 是掌握在某些神祇手中 或認為 一切的發生都是隨機的 那我們就會失去 對人生的控制權 於是就沒有機會 創造屬於自己的未來 。 佛法中展現了 關於因果報應的法則 也就是所謂的「業」 這是最基礎的關鍵 來讓我們了解 自己是如何
Thumbnail
說「諸法無我」,沒有一個常住不變易的「我」,或具有主宰性的「我」在生死輪迴,然而在善惡業報的因果不昧當中,不免隱藏著有一個相續且同一性的我在受果報的問題,這是否與「無我」說相違?
★以後種種都從今日生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從「三世因果」的角度來看,「今生」何等珍貴,既可承受前世的福報,亦可彌補前生之罪愆,並且可創造來生——「來生」之吉、凶、禍、福不繫之於前世、而是繫之於眼前今生! 冥冥之中的「三世因果」因為吾人生命之有限,未必看得見;不過,
Thumbnail
因果是什麼簡單而言要分開看因(開始)果(結束),而種什麼因結什麼果。     然而為什麼有因果,為何要有因果,就如同你一樣,你的成長年紀逐漸往上最後死亡。    這不正是因(開始)和果(結束)嗎?然而在這個因果之下,我發覺它並沒有「過程」只有「開端」與其「結果」。    或許這能解釋為何不論是
一本天地之鑰解開你我千年因果迷惑 作者•太陽盛德 2017 天圓文化 ❍ ❍ ❍ ❍ ❍❍ ❍ ❍ ❍ ❍❍ ❍ 1-1 因果觀念是提升的關鍵 當下懺悔、發願,從事情的根源進行處理與解決,如此,靈魂記憶體裡面的問題才能獲得去除。能量場能否平衡,與負能量之間是否達成共識息息相關,
Thumbnail
大多數人總覺得「事出必有因」,這種直覺式的「因果」觀念對我們來說,是一種常見的「慣行思想」。每當遇到難以解釋的事情時,如果存在一種理由,心理便會覺得舒坦一些。一件事情沒有答案,會讓人覺得很困擾。
Thumbnail
種什麼因,得什麼果,這是在地球上的基本法則。所謂的擺脫因果,不是說要如何遠離,而是要如何「善用」。
Thumbnail
日前於社交媒體頻頻看到一段話,「只要你發現這個人心性不對,就不要跟他對話,一個字都不要說,放生即可,交給因果。因為,無論你的修為有多高,都會有你渡不了的人,這樣的人會拉低你的能量,讓你好久都緩不過來,人生各有渡口,各有各舟,渡人不如渡己,他渡不如自渡。」據說出自弘一法師。 乍見交給因果,我心頭一
2024/05/16 《因果關係的底蘊機能是自性,因果非獨立能存在的法則性質。》 認知在有一個「因果」制定也是著相 就像誤以為國家法律、學校規制是宇宙生成的必然產生 法律與規制都是因人多產生社會結構被動產生再以運行 因果是宇宙自然法則,任何起心動念和行為造作都必然在這個
我們都想要快樂 然而 當我們認為自己的命運 是掌握在某些神祇手中 或認為 一切的發生都是隨機的 那我們就會失去 對人生的控制權 於是就沒有機會 創造屬於自己的未來 。 佛法中展現了 關於因果報應的法則 也就是所謂的「業」 這是最基礎的關鍵 來讓我們了解 自己是如何
Thumbnail
說「諸法無我」,沒有一個常住不變易的「我」,或具有主宰性的「我」在生死輪迴,然而在善惡業報的因果不昧當中,不免隱藏著有一個相續且同一性的我在受果報的問題,這是否與「無我」說相違?
★以後種種都從今日生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從「三世因果」的角度來看,「今生」何等珍貴,既可承受前世的福報,亦可彌補前生之罪愆,並且可創造來生——「來生」之吉、凶、禍、福不繫之於前世、而是繫之於眼前今生! 冥冥之中的「三世因果」因為吾人生命之有限,未必看得見;不過,
Thumbnail
因果是什麼簡單而言要分開看因(開始)果(結束),而種什麼因結什麼果。     然而為什麼有因果,為何要有因果,就如同你一樣,你的成長年紀逐漸往上最後死亡。    這不正是因(開始)和果(結束)嗎?然而在這個因果之下,我發覺它並沒有「過程」只有「開端」與其「結果」。    或許這能解釋為何不論是
一本天地之鑰解開你我千年因果迷惑 作者•太陽盛德 2017 天圓文化 ❍ ❍ ❍ ❍ ❍❍ ❍ ❍ ❍ ❍❍ ❍ 1-1 因果觀念是提升的關鍵 當下懺悔、發願,從事情的根源進行處理與解決,如此,靈魂記憶體裡面的問題才能獲得去除。能量場能否平衡,與負能量之間是否達成共識息息相關,
Thumbnail
大多數人總覺得「事出必有因」,這種直覺式的「因果」觀念對我們來說,是一種常見的「慣行思想」。每當遇到難以解釋的事情時,如果存在一種理由,心理便會覺得舒坦一些。一件事情沒有答案,會讓人覺得很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