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推薦: 2024 超速學習還能使用嗎

閱讀時間約 19 分鐘

如果可以一年學會四種語言、一年將美國最頂尖的學校課程修完,這樣的學習速度和能力,我想應該許多人都想要。因為這不僅僅只是幫助學生更快速完成學業,也會讓在工作的人有強大的競爭力,因為他們總是學得又快又好。

超速學習就是一本教你怎麼用最有效的方法,有系統地學習你想要的技能或是知識。作者:Scott H. Young ,就是超速學習的實踐者。

2020 年,這本書剛出來的時候,我就閱讀過了,這是一本 100% 的工具書,也就是你幾乎可以直接執行在你現在的學習任務中。4 年後,我再次仔細閱讀,我想要找出當年我無法注意到的細節。

因為這四年中,我登出工作職場,重新登入自由工作者。現在獲得的所有的技能,幾乎都是由零基礎開始,唯一過人之處在於我有足夠的時間來研究新的知識和能力。

我應用在超速學習上的第一件事就是「寫作」,也就是為什麼你現在會看到我的文字,因為寫字已經成為我生活中的一部份。這四年時間,我在不同的城市中散步在小街中,住過美食城市台南、待過國境之南墾丁,還在花蓮體驗過地震大自然的力量,品嘗過超過一百間以上的咖啡廳,也決定要開始往國外去。

超速學習就像是超能力,正改變我的生活。

不過四年後,我想要再分享這本書,因為這個世界在四年中變化很多,書中有許多的觀念,我們已經可以使用更好的方法來解決。如果你沒看過「超速學習」,希望接下來的內容可以幫助你快速認識它,如果你和我一樣,不是第一次閱讀的話,我想要打破作者書中一些概念,讓你超速學習之外,還要…


瞬間提升學習效率:掌握「超速學習」的秘密

你是否想在一年內學會四種語言,或是快速完成美國頂尖學府的課程?想像一下,具備這種學習速度和能力,無論是學生還是職場人士都將具備無可匹敵的競爭優勢。

2020 年出版的「超速學習」不僅是理論的集合,作者 Scott H. Young 親自實踐這些方法,並在書中分享了他如何只用一年時間學會四種語言和完成挑戰性課程的驚人經歷。

自從我四年前首次閱讀這本書後,我把書中的學習策略應用到我的寫作、語言學習,甚至於生活方式的轉變中。這不僅僅是學習,而是一種生活的革新。

點明書籍的時效性和持續更新:隨著時代的變遷,「超速學習」中的某些概念現在有了更有效的學習方法。我將在接下來的內容中介紹這些新策略,並提供一些我自己的洞見和修正,幫助你達到學習上的新高度。

鼓勵讀者採取行動:不論你是初次接觸還是再次閱讀,「超速學習」都將為你的學習方法帶來革命性的改變。不要錯過掌握這些超能力的機會,開始你的超速學習之旅吧!

透過這些修改,您的內容將更能直接訴諸讀者的需求,激發他們的興趣,並鼓勵他們採取行動。


超速學習的核心策略

開始,讓我們先談談書中提到的策略,像是「後設學習 Metalearning」、「直接學習」、「反覆操練」等等。


#1 後設學習

後設學習是指在學習前,我們應該先訂立好目標、方向,才能效地設計你的學習計劃。作者提出三個簡單作法,詢問自己三個問題:

  1. 為什麼:為什麼要學習此知識技能、學習的機動為何?
  2. 做什麼:為了達成學習目標,所需要的知識和技能,需要準備什麼學習內容有什麼?
    • 概念:寫下所有要了解事。
    • 事實:需要記憶的事。
    • 程序:需要練習的事。
  3. 怎麼做:怎麼建立一個學習環境、資料、方法和行事曆。


如何作建議的方法:

  • 標桿學習法:標桿學習法是一種學習方法,其中學生會研究並模仿他們認為在某一領域中表現出色的人。這可以是一個名人,也可以是他們身邊的人。透過分析這些人的成功經驗,學生可以學習他們的策略和技巧,並將這些知識應用到自己的學習中。
  • 強調/排除法:強調/排除法是一種解決問題的策略,其中我們專注於特定的變數或因素,並排除其他可能的干擾因素。這種方法特別適用於複雜的問題,其中存在許多可能的解釋或因素。通過將我們的注意力集中在一或兩個關鍵因素上,我們可以更有效地分析問題並找出解決方案。



#2 專心致志

這裡作者提到的是執行面問題,像是:「拖延、分心、如何提高專注的品質」。書中使用一些它遇到的問題和怎麼克服的作法,像是「番茄鐘」。值得一提的是「如何提高專注」的方法,通過控制你的「興奮感」和「工作複雜度」,讓你的學習注意力最大化。

raw-image


由表格我們可以看到,不同的學習強度的項目,我們可以選擇不同的興奮程度,其實就是「學習情緒」的控制。「專注」說起來簡單,但做起來非常不容易,因為對於實務上你可能會遇到很多問題,像是受到許多的外部誘惑影響。



#3 直截了當

作者指出現代教育的最大問題:「學習遷移」,學習遷移是指學習的內容無法在另一個環境使用。這樣的情況很常見,例如說,我的科系畢業的同學,在職場中使用的到的技能大概只有 10 %,也就是說有 9 成的技能在你出社會中都使用不到。而「直接學習法」就是為了解決這樣的問題。

直接學習法:

  • 以計畫為基礎的學習:例如透過電腦遊戲來學習程式設計。
  • 沉浸式學習:例如學習語言,沉浸在說某種語言的環境。
  • 飛行模擬法:由於某些技能可能是無法使用沉浸式學習法,像是開飛機,所以在一台飛行模擬器中練習效果也是一樣好。
  • 矯枉過正法:將自己放到一個要求極高的環境中,不錯過任何的教訓和回饋。


直接學習就像學習煮一道菜,我們只需要準備這道菜會用到的食材,學習這道菜會用上的刀法、烹調方式。現代教育就像是將所有的食材怎麼挑選、處理、烹調技巧都教你,但正式煮菜的次數卻是少之又少。



#4 反覆操練

學習是包含許多不同的部份的複雜能力,例如:語言簡單可以分成聽說讀寫。書中指出某個問題的瓶頸,會影響最後整個學習過程的阻礙。就像是 10 人11 腳的跑步競跑比賽,最後決定成績的不是跑最快的一人而是最後一名的速度。

「反覆操練」就是建議我們針對最弱的部份或是問題,花最多時間的進行反覆操練。

書中指出反覆操練的常見的問題:

  • 操練的項目為何? 花多少時間?
  • 如何設計有效的操練內容?
  • 如何克服不舒的感覺?


具體的反覆操練方法有:

  • 切割時間法:將一連串的行動中的一小段時間獨立出來,反覆練習。例如:音樂家,將最困難的一部份切出來練習。
  • 認知練習法: 分割認知要素,只對某個認知做練習,例如說,學習語言的時候,只對發音練習不分心去記那些字的意思。
  • 模仿法:不要從零開始。透過自己或是他人過去的作品,過濾你不想要操練的部分,專注在想練習的要素上。
  • 放大鏡法:增加更多的時間在這項技能的練習上,例如說,無法切割或是創作、無中生有的技能。
  • 連動法:停滯的時候,退回子技能開始慢慢學習,就是從基礎學習項目再開始。


反覆操練和刻意練習一樣,反應出:「在心理上感到費力的事,比感到輕鬆的事還能為學習帶來更多的好處。」



#5 提取記憶

記憶力是被低估的一種學習能力,因為大家都不喜歡背知識,而且很花時間,加上過程不是太舒服。書中有研究令人印象深刻,學生被分為四組,分別為:

  • 只複習一次
  • 一再複習
  • 自由回想
  • 畫概念圖

結果是自由回想的學生明顯優於別組,比其它組高 50% 的分數。(書中沒說哪一組)


如何練習記憶提取:

  • 快閃卡:就快閃卡
  • 自由回想法:在讀完一本書的某個部份後,在一張白紙上寫出所有剛剛記得的內容。
  • 試題簿法:將記錄下來的東西寫成以後要回答的問題。透過問與答的方式來強化記憶。
  • 將學習到的內容,使用一個實際的例子來說明。例如,一份挑戰表、資料庫。
  • 闔上書本學習法:練習的時候,將練習和查詢能力切割。不給機會查詢讓資訊有機會儲存在頭腦中。


在提取記憶這章節指出一個重要的概念:假設提取記憶的行動是成功的,較困難的提取記憶會引發更好的學習。從學校的考試題目來看,哪一種考題學習效更好呢?

  • 自問自答 > 簡答題 >選擇題


這也說明為什麼寫作對於學習有很大的幫助,因為我們不斷地在找問題、答應中,創造出文字內容。



#6 意見回饋

「刻意練習」一書中指出能否立即獲得針對表現的意見回饋,是達到專業等級表現的一大要素。

什麼回饋對學習最有效?

  • 結果型回饋:對/ 錯/ 好/ 壞
  • 資訊型回饋:像是程式一樣,出現錯誤訊息立即告訴我們錯誤的地方。
  • 改正型回饋:像老師、專家一樣,告訴我們錯在哪怎麼改。


如何改善回饋:

  • 消除噪音:filter
  • 擊中困難而有效的打擊點
  • 可據以改變的回饋
  • 高強度且快速的回饋


在書中,回饋的內容少於其它章節,我想是因為獲得回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就算是作者獲得的回饋經驗也有限。例如,在學習語言的時候,不太可能請一個老師在旁立即指出文法錯誤。

這也凸顯「直截了當」當我們使用直接學習法,來增加自己犯錯的機會,也許經驗就是你最好的導師。



#7 保留記憶

書中使用理查茲的例子:「不會說法語,卻能贏得法語併字冠軍,祕訣是什麼?」點出學習上的難題:

  • 如何記住所有學過的事物
  • 如何避免遺忘得之不易的知識和技能
  • 如何儲存已獲得的知識


心理學指出,為何記住事物如何困難:

  • 衰退:隨著時間遺忘。
  • 干擾:新記憶覆蓋舊記憶。
  • 遺忘的線索:許多記憶我們沒有遺忘,只是無法取得,像是一個沒有鑰匙的上銷盒子。


如何預防遺忘?

  • 間隔法:將內容印出來,反覆閱讀,然後不看列表,在腦中回想操練。像是有週期的使用「自由回想法」。
  • 程序化:慣性、肌肉記憶。學會騎單車,就不會忘掉。
  • 過度學習:
    1. 核心練習,將過度學習運用在一項技能的核心要素。
    2. 預先練習。先練習更高一階的技能,有修過微積分的學生,未顯示出劇烈的衰退現象。
  • 記憶法:將內容轉譯成生動的圖像或是空間分布圖。


#8 培養直覺

直覺是大量有條理地處理問題經驗的產物。世界上有一種人,就算你知道他做了什麼事,但你完全不知道怎麼完成的,就像是最高級的魔術師。

書中提到一個我個人很喜歡的物理學家:「理查.費曼」,大學時的費曼參加一個普特南數學競賽,取得第一名,而考試的中位數為「0」表示多數人一題都沒有回答出來。

如何建立直覺:

  • 規則一:別輕易放棄困難的問題
  • 規則二:用證明過程來理解
  • 規則三:永遠從具體的例子開始。跟著自己想出的例子學習,被稱為「處理深度效應」。決定你會記得什麼的,不只是你花多少時間注意資訊,更重要的是,你在注意那個資訊時是如何思考它的。例:檢查一份清單,一半要求注意字裡有沒有「e」,另一半要求清單中是否有沒有令人愉兌的字,深層處理字詞的學生記得的字彙量是只掃描字彙的學生的兩倍。
  • 規則四:別欺騙自己


費曼技巧( 這裡作者提到,費曼技巧是他腦補出來的,因為費曼其實沒有自己公開他的學習方法,是由其它人將他的作品整理後歸納的結果,就像是卡片盒筆記法一樣 ):

  1. 在紙上寫下想要了解的觀念或是問題。
    1. 觀念:你要如何把這觀念傳達給過去從未聽過的人
    2. 問題:怎麼回答問題,並說明你為何認為解題步驟是合理的。
  2. 當你卡住了,找書、筆記、導師,直到找到答案為止。



#9 勇於實驗

作者將實驗的心態視為成長心態的延伸,像是:「成長心態鼓勵你去看見改善的機會與潛力,而實驗心態則是鼓勵你去制定一個計畫,去達到改善的目的。」

實驗的三種類型:

  • 學習資源的實驗:學習方法、素材、資源。
  • 技巧的實驗:接下來要怎麼學習,例:真人對談、從作品學習像是漫畫、電影,又或則是商務對話。選擇上的實驗。
  • 風格的實驗:實驗不同風格的關鍵,就是了解所有存在的不同風格。


好啦,恭喜你看到現在,這就是我為大家整理出的整本書的「核心策略」。第一次讀這書時,我以為作者提出的學習策略是有順序流程的,像是先畫出你的學習地圖,或是執行,再來就是反覆練習和回饋。

這次閱讀就發現,學習只有通則,但沒有定律。更重要的是你應該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就像是費曼一樣享受在學習的過程之中。



超速學習讀完然後勒?

書中其實分析了許多極端的例子,像是瑪莉.薩默維爾(Mary Somerville) 在她撫養小孩、煮飯和完成所有家務的同時,完成了普拉斯的天體力學翻釋和延伸工作,這是一部探討重力和高等數學的巨作。又或是怪咖理查茲,一位不會說法語,卻能贏得法語併字冠軍的愛爾蘭工程師。

在極端的範例中,作者最終抽絲剝解整理、分享了 9 大心法,書讀完但是然後勒? 只要我們照著使用、模仿和學習,我們就會獲得像是書中例子的名人一樣高的成就嗎?

其實我們知道就算你學會巴菲特的所有投資方法、心得,你也不會變成巴菲特。

因為成功需要的不只是努力,還有時機、運氣等因素存在。所以如何將這麼棒的知識,充分的應用在我們的生活上,來改變我們未來才是閱讀的重點。

  • 如果你是個學生,可以使用超速學習幫助你考上理想的學校。
  • 如果你是個上班族,可以使用超速學習幫助你更快速掌握公司的知識、工具或證照,獲得更多的升遷加薪的機會。
  • 如果你是個創業家,可以使用超速學習幫助你建立過人的業務能力,讓公司業績高速成長。



快速整理書中的內容和工具

在生活中使用這些方法和工具,就是閱讀後最重要的課題。整理出表格讓大家可以更快速來掌握學習的訣竅:

raw-image



2024 的超速學習要注意什麼

這本書是出版在 2020 年,在 2024 年也就是四年後的今天,書裡的方法一樣有用嗎? 讓我們從上帝的視角回顧一下,這四年有什麼重的大科技和生活上的改變。像是:

  1. 2020:Covid-19 疫情加速數位化進程
    • 遠程工作與教育普及:因疫情影響,許多公司和學校轉向遠程工作和線上教育,催生了如Zoom、Microsoft Teams等視頻會議工具的廣泛應用。
    • 電子商務蓬勃發展:疫情期間實體店受到嚴重影響,促使電子商務平台如Amazon、Alibaba等大幅增長,網購成為主流。
    • 數位醫療與健康技術:遠程醫療和健康追蹤技術得到快速發展,智能手錶和健身追蹤器等設備銷量增加,成為個人健康管理的常見工具。
  2. 2021:氣候變化意識提高與綠色技術
    • 可再生能源推廣:各國加大對可再生能源的投資,太陽能、風能等技術快速進步。
    • 電動車普及:特斯拉(Tesla)、比亞迪(BYD)等電動車製造商取得重大進展,市場需求大增。
    • 碳中和目標:許多國家和企業承諾在未來幾十年內達到碳中和,推動綠色技術創新。
  3. 2022:俄烏戰爭打破地緣政治底線
    • 供應鏈危機:戰爭導致全球供應鏈中斷,特別是能源和糧食供應,影響全球經濟。
    • 網絡安全威脅增加:戰爭引發的網絡攻擊和網絡戰術更加頻繁,促使各國加強網絡安全防護。
    • 能源轉型壓力:歐洲國家加快尋找替代能源,減少對俄羅斯能源的依賴,加速能源轉型。
  4. 2023:ChatGPT 改變科技遊戲規則
    • 生成式人工智慧崛起:ChatGPT等生成式AI技術迅速成熟,應用範圍廣泛,包括內容創作、語言翻譯、客服等。
    • AI倫理與規範:隨著AI技術的普及,對其倫理問題和規範管理的討論日益增多,推動相關法規的制定。
    • 自動化與就業:AI技術的進步對傳統行業造成衝擊,促使更多行業進行自動化轉型,同時也引發對就業市場的關注。

由於未來的變化越來越快,制定一個對策來因應未來,這樣的作法變得不切實際。讓自己保持彈性的高速學習力,成為面對不確定未來的重點能力。

這是個選擇比努力重要的世代,比選擇更重要的是「自我覺察」。努力探索自己的可能性,堅持做自己喜歡、擅長的事情,找出自己的道路,更是走的比別人遠、穩定的硬道理。

所以在這四年中,我在寫作、經營自媒體和創業中,得到的一些心得是:

  • 改變:
    • 不斷擴張自己的知識圈。「養成一個掌握多元思維模型的習慣是你能做的最有用的事情。」— 查理·蒙格
    • 終身學習。超速學習只是終身學習的工具之一 —So桑
    • 學習 AI 工具。「以後人類會分成懂得用AI與不懂得用AI的人。」林百里


  • 不變:
    • 不要忘記「我是誰」、「我想做什麼」
    • 看到風險。「風險來自於你自己不知道你在做什麽 」- 巴菲特
    • 家是你最好的避風港


超速學習已經是一套很完整的自學指南,如果在 2024 年的今天,如果要在學習上加入新的策略,我會建議在目標中加入「身份認同」,改變習慣最有效的方法,是改變身分認同 - 原子習慣。

第二,在學習的道路上,大量使用 AI 工具。例如說,書說指出獲取意見回饋很難,但使用 AI 的話,可以快速得到資訊型回饋( 出現錯誤訊息立即告訴我們錯誤的地方 )、改正型回饋( 像老師、專家一樣,告訴我們錯在哪怎麼改 ),而且你不用擔心你長的美麗或是帥氣所以 AI 會只說好話,因為它看不到你的臉。

第三,學習最大的風險是時間。所以你應該要做好時間風控,也就是為目標定立優先順序,以及好好經營你的時間。效率不是做更多事,而是減少阻礙。



想象學習是一場探險


出發前準備:

想像一下,如果學習像是一場探索之旅,準備要出發的你現在心情十分的興奮,這是你期待已久也計劃好一陣子的旅行,已備好的工具有:

raw-image


不要忘記目的地:

具體可行的目標是我們探險的重點。無論就是在問我們為什麼的時候,先問所自己:「你是誰,你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當學習目標是有意義的時候,學習才有有動機。所以我建議在繪製你的學習地圖的時候,請將你的身份認同、理想生活考慮進去。為了成為外交官而學習外語,和為了考試而學習外語,完全是不一樣感受。


先決定路線再找工具:

方法和工具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讓工具更有效率。減脂你需要的跑鞋,增肌你需要的是啞鈴,雖然說也許有人帶著啞鈴跑步也有人穿跑鞋重訓,但是在有限的時間完成目標,最重要的工具的效率。


「如果我有 8 小時可以砍 1 棵樹,我會花 6 小時把斧頭磨利。」 “If I had eight hours to chop down a tree, I’d spend six hours sharpening my axe.”

  • 亞伯拉罕.林肯 Abraham Lincoln


讓 AI 成為你的好幫手:

2023 年 AI 是最熱門的課題,也是直接影響我們現在到未來的重大科技,我們無法無視它的強大和存在,因為它影響的不只是我們的股票價格不斷地創新高,更重要的它正在改變我們生活習慣,也包括了我們學習的方式。

  • 語言學習者使用 AI 練習對話。
  • 程式學習者使用 AI 找 BUG 。


AI 工具可以在學習上做為你的智能導師,可以補足學習上的「回饋」需求,讓學習上可以立即獲得反饋和解答,雖然 AI 能力目前是有限的,但長遠來看,它的知識是包羅萬象的,做為「資訊型回饋」指出你的文法、程式上的錯誤,這類的回饋已經是非常好用,更何況未來 AI 科技會更為強大、成熟。

第二,除了學習的回饋上,AI 還可以用在「實驗」上,在勇於實驗章節指出,學習有許多不同實驗可以嘗試,一般情況我們很難快速找到這麼多的方法、技巧和風格,但 AI 可以做的到。

我們請 ChatGPT 演示一下:

raw-image


任何事情都有風險:

學習投資讓我收獲最大的是一定要做好風險管理。可能有人會覺得「學習」有什麼風險? 如果學習一個技能要 1 萬個小時,每天你花 8 個小時,認真的投入大量的時間、資源和精力,算下來學習一個技能需要 3 年半的時間。如果你的方法或是目標不正確,無法獲得預期的成果或者應用能力,那就是浪費時間,這就是最大的風險。


所以我建議一定要做這幾件事:

  • 找出你的身份認同。
  • 定期評估目標,調整學習策略。
  • 建立你的知識管理資料庫。


學習是一場探險,更是豐富我們生活歷程的最好方式,自我成長是一件快樂的事情,終生學習其實就是乘上世界上令人最愉悅的列車。



總結一下

基本上這還是一篇超速學習讀書心得和分享,所以我覺的超速學習還是目前最佳的自學指南之一。內容包含了:

  • 目標計劃
  • 學習方法、工具
  • 專注力
  • 記憶力
  • 學習範例


一本值得一讀再讀的工具書,有時候遇到學習的瓶頸拿出來翻一翻,看看有什麼工具或是解法。如果要找出超速學習的問題的話,我會投給這是給新手自學者的手冊指南,如果你自學一段時間,你會面臨各式各樣的問題,往往不是書中內容可以解決的。

超速學習推薦給喜歡學習,想要透過學習改變人生的人。

內容總結
超速學習
5
/5
119會員
74內容數
文字創作者、幹話大叔、擼貓大師 📒Notion 數位筆記 #NotionSO爹斯 💰每週支出公開 #So桑賬本公開 🦄每週清理生活 #52週斷捨離挑戰 📮 [email protected]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