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橫店變成豎店,台灣到底能否進入豎屏劇市場?為什麼這麼多人觀望著,而一直無法開第一槍呢?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豎屏劇在台灣的市場到底有沒有機會被打開?


從 2020 年開始,中國大陸開始慢慢的把橫店變為豎店,在這個過程中,已經許多人在觀望,而這個觀望期大約在去年的時候為最高峰,而又為什麼時至今日,一直沒有人做豎屏呢?


raw-image


去年筆者到北京做項目提案的時候,遇到了多組製作人、發行商,大多數人都會花會議一半的時候告訴我:豎屏劇有多好賺。


甚至有位監製直接把手機拿給我看,畫面是他的分潤後台,剛上線的豎屏劇在 11 分鐘的時候賺進了將近 500 萬人民幣,他把手機拿回去的同時笑著對我說:「這就是我不想繼續做電影的原因。」


「情懷能讓人吃飽嗎?」

我們當天吃完火鍋,這是他在離別時跟我講的一句話。


我不知道情懷能不能吃,但我知道,拍豎屏劇也不一定能吃到飽,畢竟那位監製在這一檔劇成功前,他先花出了了將近兩千萬人民幣的成本。


在開始聊豎屏劇在台灣的可能性之前,我想先談談在中國大陸的豎屏劇。


首先,他們的豎屏劇最早是從「線上小說平台」開始的(例如:九州、晉江),這些平台當時有大量的內容需要被推廣,剛好當時抖音正在流行,於是為了行銷自身的內容開始拍攝了豎屏劇:每集 60~90 秒 / 以行銷為需求出發 / 腳本直接從小說內容抓片段。


因為是以行銷為主的需求,大致上更多的是『導購』需求,在影像的敘事上相對簡單粗暴,最早的時候,並沒有任何人看好,但世界就是如此的千變萬化,這樣的方式居然受到相當多人歡迎,甚至更多觀眾希望看到平台將後續更多的小說內容拍攝出來。


於是最早開始進行『豎屏劇』的是非影像敘事專業的團隊,搭配的是完全的行銷腦,以及內容平台既有的消費機制。


如此,整體的經濟行為就會與制式的影視業有極大的差異,我們一般看到的戲劇或是節目都是以『完整 IP 』的概念在進行,然而『豎屏劇』目前的概念上更像是以行銷為主的輔助工具,因此多角度以及多線進行就會是常態,所以往往他們一次的投資,不是一部短劇,而是十部、百部,然後等待一次性的爆發,也就是其中只要有一檔受歡迎,一切就回本了。


其中更不用說推廣豎屏劇所需要用到的手法以及成本了。


很快的,更多人只看見了這個市場的商機,紛紛投入之後,發現這一切依然是資本的遊戲而不是『小打小玩』,儘管如此,現在中國大陸的豎屏劇市場依然面臨飽和,進階進入了『精裝』市場,更多的影視業者進場,直升機式的提升整體的製作質感。


而這某方面也代表了經濟型態的策略位移。

一開始的豎屏劇,市場都在中國大陸的三四線城市,因為該地的職業大多都是時間較為破碎的工作,例如:保母、清潔人員等,他們不能擅離職守,但同時需要紓壓管道,觀看短劇就是很好的選擇,同時因為付費機制直覺,很容易就將一整部劇看完了,他們甚至不在意最終付出的金錢成本或許比去看一場完整的電影還要高。


而當精裝短劇出現之後,慢慢的我們會發現,消費者的輪廓在轉往一二線城市,這也是台灣開始更為關注這個市場的可能性之一。


於是回到台灣之後,為什麼這麼多人觀望著,而一直無法進入呢?


首先是台灣出版業、內容線上平台,並沒有特別對於這個行銷手法感到興趣(或是無從下手),真的嗅到這個商機的更多的是影視業。


但對影視業來說,進入豎屏劇製作最大的門檻除了是腳本內容之外,更多問題反而是『該如何降低規格』,很多製片、導演難以想像用不到一百萬台幣的成本要如何拍出來將近一百分鐘的『短劇』,很多人在落本的時候都還在希望更多的鋪陳、更完整的結構。


因此,儘管有些品牌或是行銷專家想要嘗試這個手法,卻經常性的失敗,原因並不是因為誰不專業,而是因為一開始彼此的設計內容出發點就是不同的,而這部分的溝通並不容易(如果要聊這一段,或許需要另開一篇文)。


另一方面的困難則是,台灣並沒有類似中國大陸內容平台的消費習慣,因此,如果要複製一樣的盈利模式,基本上是不可能,畢竟要重新推廣一個消費機制、創作新的產業鍊,這都不是以『賺快錢』的概念就可以辦到的,而台灣又更多是單打獨鬥的製作公司們。


就算拍出來了,也不知道能賣給誰。


所以最終台灣在這件事情上,能夠佔有一席之地的就似乎只剩下承接中國大陸的『委製』,但委製的利潤非常低,因為那邊已經有一個很完整的產業鍊,在工作人員調度以及成本控管上完全可以壓到一個市場低價,同時據筆者在中國大陸承接豎屏劇的朋友說:儘管如此,也幾乎毫無利潤。


唯一賺錢的是平台。


也因此更多豎屏劇的製作業者,他們自己也著手開發屬於自己公司的小程序(豎屏劇也被稱為小程序劇),這樣分潤才能直接到手,才能有利潤。


所以現在中國大陸那邊很多團隊都不接委製了,大家都有自己的夥伴、自己的獨立收入,也是因此,從去年開始,中國大陸開始往海外市場發展,同時希望可以找到能更降低成本的方式。


台灣就是降低成本的一種可能性(有點難受)。


同時也許多台灣居住在中國大陸的導演,也都會承接豎屏劇導演的工作,然後偶而回台灣接電影執行導演等相關工作。


而前陣子筆者因為朋友詢問,嘗試用 AI 協助寫出了 80 集豎屏劇的劇本,然後將版權賣斷出去,據說現在他們用這份劇本正在提案到日本,未來會發生什麼事情我也不知道,說實話,似乎也不是太在乎了,對我來說是一次性的挑戰,然而對他們來說卻是新的事業型態。


許久沒有寫行銷相關的文章了,之後會慢慢揀起來寫一些,如果有不足也歡迎大家告訴我。

一腳跨在新媒體、另一腳則是在影視圈。 製作過多部百萬點擊的新媒體影音,也開發過進入國際創投的故事。 有時候追劇是興趣,有時候是工作。 喜歡從劇中人物中找到一些小小的想法,然後記錄下來。 行銷出身,偶而會興之所至的揀著寫一些觀察。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全家新品 ‘’義式烤V丸佐紅醬歐姆蛋燴飯‘’ 超長名字的有趣便當😳😳 吃素或是植物肉現在有逐漸發展起來的趨勢,之前全家曾經有賣過這樣一款產品,大家覺得如何呢???
Thumbnail
avatar
奇人奕事3.0
2024-02-27
【宅食儀式之求生筆記】乾煎櫛瓜&櫛瓜烘蛋 職場女神必備!櫛瓜雙拼美味便當,輕盈健康,一口咬下即是幸福挑戰一個食材一次做兩種口味,玩吧 哪來的想吃: 前陣子老是看YT大胃王去吃串燒時有烤櫛瓜這東西(喔~我好著迷看人大口吃得津津有味),你懂,這就萌生了莫名的食慾,前兩天買鹹酥雞,還特地點了炸櫛瓜,包裹著麵衣的櫛瓜,吃起來倒是很水,不過和麵衣就感覺同床異夢,分得挺開,老闆還跟炸魷魚放一起,害我差點以
Thumbnail
avatar
Nieves Blanca
2023-11-29
[台北美食]快炒店起家的森小館,便當、快炒熱菜任你點菜,紅茶、白飯、熱湯隨你喝到飽​ 市面上有許多便當店,吃便當絕對是庶民生活的必吃三餐。森小館這家店家豐富的菜色及親民的價格成為了台北市松山文創園區附近上班族、家庭聚餐的好去處,除了快炒類菜色也有兼賣便當,菜色多為下飯類的好料理。 森小館相關資訊:: ​地址: 台北市信義區忠孝東路四段559巷18號 ​營業時間: PM
Thumbnail
avatar
bravejim
2023-09-01
鴻海電動車採「CDMS」商業模式,有可能讓特斯拉、比亞迪從敵人變成客人 本篇內容如下 鴻海 CDMS模式 究竟在做什麼? 鴻海產業新聞 2023年6月21日,本週因為端午連假,僅有開盤三天,台股收在17,202.4點,漲幅17.49點,台股本週下跌86.51點,跌幅0.5%,法人賣超18.5億、投信賣超75.6億、自營商買超7.77億,總計賣超86.4億,融資餘額192
Thumbnail
avatar
馬克的小知識大財富
2023-06-21
[台北美食]台北車站商圈周邊恆記燒臘,深受國外遊客、上班族、補習班、忠實顧客等族群愛店小編身為一個燒臘控,對於台北車周邊商圈燒臘店不少,其實有很多都是街頭上很多人愛店。燒臘店在台北車站周邊商圈其實店家都是非常受歡迎,小編寫過: 好味港式快餐、羊城燒臘、新九龍港式燒臘、鳳城燒臘等店家。這篇接續來寫恆記燒臘店。 恆記燒臘相關資訊:: 地址: 台北市中正區開封街一段29號 營業時間: AM
Thumbnail
avatar
bravejim
2023-06-19
《再會啦 白宮》:只為了記錄一份橫跨半個世紀的情誼|蘇東電影觀後感老實說,這部由台灣導演李建成執導的最新紀錄片《再會啦 白宮》。並非是那種看完會令人嘆為觀止的絕世佳作,它也沒有什麼特別高超的表現技法,但就是因樸實道地而意外的好看動人。尤其是影片的那份「真」與「誠」,源自於受訪者們的談吐對話與互動交流之中,成功捕捉到最真實的反應,以及紀錄者很單純的拍攝動機和義無反顧
Thumbnail
avatar
蘇東
2023-01-01
[基隆美食]義二路燒臘店人氣夯店,乾淨寬敞、餐點多樣、價格實惠,粵香館港式燒臘便當到底什麼是燒臘呢?翻遍食譜你會發現到:燒臘又稱燒味,廣義而言,屬於中國粵菜的一種燒烤食品種類,雖然源於廣東,但在港澳以至華南地區也非常流行。各種燒臘的烹調過程略有差異,但原理大致相同,皆是塗上醬油或填滿調味料,大多數採用炭烤方式,將肉品燒熟並切成若干份上菜。粵香館港式燒臘便當便是很受歡迎店家。
Thumbnail
avatar
bravejim
2022-06-23
「是紅毛人的魔物,還是變大的螢火蟲?」百年前,電燈第一次點亮臺灣的那一夜當「電燈」首次在 19 世紀末的臺灣被點亮,也照亮了一整個島嶼從未想過的全新時代。從油燈到電燈,也象徵著摩登生活的全面到來。
Thumbnail
avatar
故事StoryStudio
2022-04-22
[台北美食]南港區國王池上便當,GOOGLE評論為四點五顆星的好評,人氣與便當具有水準夯店​ 身為一個外食族的你,一定常為了吃甚麼而苦惱吧???其實外食族在中餐最常吃的還是便當吧。台灣四處都有許多便當店,除非你在當地很久,有口袋名單。否則對於許多接案者工作者,要找到好吃便當店其實有時候還是要碰碰運氣。小編這次要來介紹一家無意間吃到的便當店,跟大家來分享。這間便是國王池上便當。 國王池上便
Thumbnail
avatar
bravejim
2021-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