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妥瑞兒 (三)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如果要說這些年最有力量、最具有影響力的,我自己會投票給接下來要寫的這個部分,就是強化孩子內在的力量,並且當孩子最強的後盾。照護只要願意花力氣、花心思就好,就可以做到做好,但孩子不可能一直處於父母的眼皮之下,真正要面對的挑戰是無法控制的花花世界,我們無法要求每一個人可以理解,也無法期待每一個人都帶有善意,但如果孩子內心可以強壯些,那麼傷就可以少一些,難過就可以短一點,再次笑著往前走就可以快一點,設法讓孩子未來處於不善意的環境下,還能好好的、正面的、開朗的生活著,這是一開始的想法。

孩子是可以如同跟大人一般一樣溝通商量的,只要我們把艱澀的專有名詞,以及他還不理解的語詞,改用他能夠理解的方式說明,那麼一切就無關大人與小孩的差別,關於妥瑞症這件事,從一開始的它是什麼解釋,到我們可以做的,可以避免的,可能會發生的,可能會遭受不善意…等等等,只要大人得知的訊息,我們都是不保留的跟孩子分享,包括目前西醫是怎麼處理,中醫是怎麼建議等等等,告訴他妥瑞症是個好發於某段時間的症狀,但它不是個疾病。孩子完全的理解是甚麼樣的狀況,就不會只是懵懵懂懂的單純聽大人的決定,我覺得這很重要,就很像面對地震的時候,已經對它保有理解相對一無所知會穩定些,知道為什麼不能搭電梯,門窗為什麼要保持打開的道理一樣,我們相信孩子只要夠理解,也夠穩定,相對比較有可能處理面對的狀況。

除了如實的告知孩子所有資訊之外,說來好笑,我們就是洗腦他,從幼稚園開始便一直告訴孩子他是天才,是老天爺在茫茫人海中選中要當天才的種子,告訴他天才的世界本來就是普通人無法理解的,世界有名的哪些人也有妥瑞症,應該算是洗腦成功吧,在他每每覺得症狀嚴重而感到難受的時候,都會帶點生氣地說為什麼老天爺要選他當天才,他不想當天才,他只想當個普通人。我們單純的假設假如孩子真正的了解妥瑞症,再加上可以肯定自己,應該可以有力量面對外面的挑戰吧,當時我們並不知道這樣的作法到底有沒有效用,直到孩子在國小中高年級的時候,回家後跟我們分享學校發生的事,當時他的症狀比較嚴重,被某個同學譏笑是神經病,他走到那位同學面前說 “ 你知道甚麼是妥瑞症嗎? 我想你不知道,如果你知道,你就不會說出神經病這三個字,你可以回家讀書,讀完再來跟我說妥瑞症是不是神經病”,我聽了之後真的很感動,那麼小的孩子怎麼可以如此淡定的處理,接著孩子說”他不知道妥瑞是拯救世界的天才嗎?”,呵呵,原來他能這麼淡定的面對取笑他的同學是因為他深信自己是天才,那時我們真的成功的洗腦了他。

再來父母面對外面世界的態度,這個真的很重要,如果連我們自己都展現出一副沒有信心或是彷彿自己做錯事的樣子,等於面對別人的不理解或是惡意,自動雙手棄械,那麼如何期待孩子展現自信,如何讓別人善待孩子,我認識兩個擁有妥瑞症孩子的家庭,他們都面臨小學階段被學校老師要求看醫生吃藥的情形,不服藥,老師就以發出聲音或是不專心為由,罰寫孩子作業或是罰寫不能下課等等,直到父母讓小孩服下藥物為止,但老師還是無法停止貼標籤的作為,在課堂上有意無意的隱射嘲笑,老師都帶頭了,更何況同學,而服了藥的孩子大腦也因此慢了下來,相對課業表現不太好,形成一種惡性循環,後來這兩個孩子到目前這個年紀,一個因為長期的霸凌,完全沒有了自信和正面,另一個則是因為長期霸凌,武裝自己,走了比較激進的路,其中一位身材相對矮小,孩子的父母忍不住懷疑是不是當初服藥的後遺症,這是生活中聽到活生生的例子。我們不知道服藥對於生長是否有影響,但我們知道如果當初我們也是一種沒有自信或是拿不定主意的狀態,那麼我家的妥瑞兒還可以長成現在這麼開朗活潑的樣子嗎?

嚴格來說,我們沒有特別作甚麼,我們只是在每換一個老師的時候,主動寫了一封短信給老師,告訴老師孩子具有妥瑞症,依據醫學的說法是因什麼引起,會以甚麼樣的方式展現,我們生活中採用甚麼樣的作為來協助症狀的減緩,某些症狀可能會零星的造成課堂上的聲音干擾,我們會依據不同的症狀提供甚麼樣的照護給孩子,如果老師有額外需要我們協助的地方,請不吝惜息告訴我們。另外家長會我們會再次詢問老師有沒有需要協助的地方,很慶幸的,遇到的每一位老師都是客氣地回覆可以理解。更甚者遇到願意主動協助孩子的老師,譬如安排孩子擔任午休巡邏的幹部,或是去圖書館當志工等等,這些都令我們萬分感激。當然另一方面我們也要求孩子的學業成績保持在五名之內,教育現場是現實的,成績較好的孩子,老師願意給的寬容度相對比較高,這是人之常情,所以我應該算是個小虎媽,雖然沒有送孩子上補習班,但孩子每一個學科我都如同家教般的緊盯著進度,確保孩子是否全然理解,緊盯著每一個考試成績,讓他是個不需要老師多花心力的學生,同儕也會因為他的成績表現,不會在言語上有過多譏笑的行為。另一個效益是孩子的自信心與能力維持一定的程度後,他自然無法允許自己往下掉,我覺得這個是相對善意的循環。面對外面的世界,我們不需要理直氣壯,但我們要做好充足的準備,堅定我們的內心,要堅定地展現我們的孩子沒有做錯任何事,我們為他感到驕傲,很像愛情的哲學一樣,要得到愛之前,要先懂得愛自己。

目前快要15歲的妥瑞兒,在國中時期遇到了讓他比較困擾的情形,國七國八時,班上有一群同學會刻意模仿他,他心裡是不舒服的,但他因為有自己的一群朋友,原則上他沒有正面地起任何衝突,只是更加要求自己的成績要更好,另外會自己主動增加運動量&注意飲食禁忌,希望自己可以症狀減輕一些,回家再跟我們吐苦水,我們知道面對青少年的同儕,不懂得拿捏地以為是玩笑話是很令人受傷的,要反擊好像也更加有困難度,除了安慰孩子之外,也會問他有甚麼我們可以協助的地方,那時的他都說他還可以,我們尊重他的決定,只要他回家願意跟我們說,而不是憋在心裡,都還屬健康的狀態。到了九年級的現在,他的症狀已經消失了95%以上,5%偶爾不明顯的小咳之類的,新朋友問他怎麼了,他還是會很自然地告訴新朋友他有妥瑞症,並不會隱瞞,我相信他是有自信的,才能夠如此坦白。最近他遇到一個狀況,以前同班的某個同學,在分班後新認識的朋友前模仿了孩子之前妥瑞症的樣子,這位舊同學和孩子不認識的人會在距離孩子遠遠的地方以言語&動作取笑,然後趕快跑開,一開始孩子覺得這些人很幼稚,選擇不理會,但最近的一次,他上完桌球課跟朋友一起上樓,在某層樓的地方又遇到了這一夥人,一樣學了他,然後大笑後跑開,孩子這一次並沒有選擇不理會,他跟身邊的朋友說你們先上樓,接著走到這群人所在之處,一手揪著其中一個人的領子,另一手舉起桌球拍,冷冷地問 ”你覺得這樣很好笑是不是? 很好笑是嗎 ? “,他說對方連連地跟他說對不起好幾次,接著他就放開手上樓去了,從此之後再也沒有遠處訕笑他的行為,雖然不是所謂高度智慧的處理,或許有更好的處理方法,不過老實說我們都沒有覺得不恰當。

走到現在,看到孩子妥瑞症狀消失95%以上,看到孩子正面樂觀,看到孩子課業還可以 (雖然還是要人盯著),興起來分享不是只有吃藥這條路可走的想法,這樣的路肯定比吃藥還辛苦,肯定比吃藥還要更花心力,時間與精神的消耗是條沒有盡頭的路,不知道是否有用,不知道終點是何時,就只能用信念一直往前走,等待某一天驚喜的來臨,對於我們來說,這一等就是十年,十年裡的每一天所面對的都是未知的未來,如果說三片文章所提能夠成功的因素是什麼,我想起了‘’窮查理的普通常識‘’這本書,查理蒙格的投資&人生哲學:‘準備、紀律、耐心、決心‘’’,好像背後的道路是一樣的。

看到現在一切安好的他,一切都很值得。

avatar-img
1會員
3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JennyNey漫生活 的其他內容
上一篇記錄了整個發展的過程,接下來想寫寫這些年來的照護,如果要用簡單的一句話來總括所作的,我會想說我們所作的都只是想辦法讓孩子比較舒服一點。讓孩子比較舒服一些分為兩個面向,第一是讓症狀消失是不可能的事,那退一步盡量讓症狀相對輕微一些,第二是舒緩症狀帶給孩子的不適感,這兩樣應該是這些年來直到現在在照護
上一篇記錄了整個發展的過程,接下來想寫寫這些年來的照護,如果要用簡單的一句話來總括所作的,我會想說我們所作的都只是想辦法讓孩子比較舒服一點。讓孩子比較舒服一些分為兩個面向,第一是讓症狀消失是不可能的事,那退一步盡量讓症狀相對輕微一些,第二是舒緩症狀帶給孩子的不適感,這兩樣應該是這些年來直到現在在照護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父母應該鼓勵孩子的努力,而非過度讚美孩子的聰明。過度讚美只會發生在上下關係中,而不是平等的關係。家長應該成為孩子的夥伴,幫助他們面對自己的人生課題,並肯定他們的價值。
Thumbnail
不論是家庭或學校教育,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帶給孩子們力量。孩童的成長與心理健康是家庭和社會關注的重要議題。在這篇文章中,探討了孩子們的成長,以及其心理健康的影響因素。同時提出了對家長和教育者的建議,希望提供孩子所需的支持與幫助。
Thumbnail
讓孩子為自己負責,父母提供無條件的愛與支持。父母應該引導而非控制,常徵詢孩子的意見,讓他們參與決策。父母只管陳述事實,決定讓孩子自己下,信任孩子能發揮自己的能力,讓孩子活出自己的人生。
父母有父母的辛苦,但假如你小時候也沒有辦法每科一百、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那麼就算你有錢,你也沒有資格要求你的小孩達成你設立的目標,因為那滿足的是父母,而不是身為獨立個體的孩子想要的。 就算你的孩提時代真的非常優秀,你也不該奢求你的孩子複製你的道路,家長跟教育者只是孩子人生路上的啟蒙者與引導者,不該
Thumbnail
生養孩子花的心力財力勞力苦力是算不清的,只要看到孩子一步一步平安長大,一切都值得了,也是對父母最好的回饋。 然而,教養孩子不容易,難免掉入自己習性的窠臼,不自覺以我執教導孩子,孩子心性不同,有的孩子能接受,有的則會反抗到底。如果我們能用智慧善解和包容的方式面對諸多親子問題,用愛和耐心消弭衝突,
Thumbnail
上一輩的父母總是威嚴十足,說一是一,孩子絕對不敢提出異議,他們跟父母有很強烈的從屬關係,必須聽命於父母,完全沒有討價還價的空間。這樣的親子關係通常不會太親密,尊敬大於關愛,威嚴蓋過暖意。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當時覺得家人就是這麼一回事,供我飲食,照顧起居,而父母也認為能填補肚子就好,心靈的需要有沒有被
Thumbnail
我們都知道孝順父母是最大的福田,這句話已經應徵不少,只不過為什麼只有極少數的人做到呢?
把超過大人雙手能及的都拆了 這樣孩子就不會墜落 把閃過大人反應能顧的都鋸了 這樣孩子就不會跌破 把快過大人步伐能追的都撤了 這樣孩子就不會踏錯 把越過大人責任能擔的都禁了 這樣孩子就不會疑惑 安順無虞的成長及一生,孩子我們給你 平凡喜樂 #我們毫無經驗地出生
Thumbnail
父母應該尊重孩子的意願,不應強迫他們。同時,應適時分享孩子的成就,並不要引起家長之間的焦慮感。孩子也應被視為個體,而不是父母願望的實現工具。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父母應該鼓勵孩子的努力,而非過度讚美孩子的聰明。過度讚美只會發生在上下關係中,而不是平等的關係。家長應該成為孩子的夥伴,幫助他們面對自己的人生課題,並肯定他們的價值。
Thumbnail
不論是家庭或學校教育,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帶給孩子們力量。孩童的成長與心理健康是家庭和社會關注的重要議題。在這篇文章中,探討了孩子們的成長,以及其心理健康的影響因素。同時提出了對家長和教育者的建議,希望提供孩子所需的支持與幫助。
Thumbnail
讓孩子為自己負責,父母提供無條件的愛與支持。父母應該引導而非控制,常徵詢孩子的意見,讓他們參與決策。父母只管陳述事實,決定讓孩子自己下,信任孩子能發揮自己的能力,讓孩子活出自己的人生。
父母有父母的辛苦,但假如你小時候也沒有辦法每科一百、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那麼就算你有錢,你也沒有資格要求你的小孩達成你設立的目標,因為那滿足的是父母,而不是身為獨立個體的孩子想要的。 就算你的孩提時代真的非常優秀,你也不該奢求你的孩子複製你的道路,家長跟教育者只是孩子人生路上的啟蒙者與引導者,不該
Thumbnail
生養孩子花的心力財力勞力苦力是算不清的,只要看到孩子一步一步平安長大,一切都值得了,也是對父母最好的回饋。 然而,教養孩子不容易,難免掉入自己習性的窠臼,不自覺以我執教導孩子,孩子心性不同,有的孩子能接受,有的則會反抗到底。如果我們能用智慧善解和包容的方式面對諸多親子問題,用愛和耐心消弭衝突,
Thumbnail
上一輩的父母總是威嚴十足,說一是一,孩子絕對不敢提出異議,他們跟父母有很強烈的從屬關係,必須聽命於父母,完全沒有討價還價的空間。這樣的親子關係通常不會太親密,尊敬大於關愛,威嚴蓋過暖意。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當時覺得家人就是這麼一回事,供我飲食,照顧起居,而父母也認為能填補肚子就好,心靈的需要有沒有被
Thumbnail
我們都知道孝順父母是最大的福田,這句話已經應徵不少,只不過為什麼只有極少數的人做到呢?
把超過大人雙手能及的都拆了 這樣孩子就不會墜落 把閃過大人反應能顧的都鋸了 這樣孩子就不會跌破 把快過大人步伐能追的都撤了 這樣孩子就不會踏錯 把越過大人責任能擔的都禁了 這樣孩子就不會疑惑 安順無虞的成長及一生,孩子我們給你 平凡喜樂 #我們毫無經驗地出生
Thumbnail
父母應該尊重孩子的意願,不應強迫他們。同時,應適時分享孩子的成就,並不要引起家長之間的焦慮感。孩子也應被視為個體,而不是父母願望的實現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