讚美孩子,沒有任何益處,而是要給孩子勇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讚美孩子,沒有任何益處,而是要給孩子勇氣

讚美孩子,沒有任何益處,而是要給孩子勇氣


有句話說得很好:「外在獎賞」會消滅「內在熱情」。父母以讚美教養出來的孩子,只要沒人讚美,就不會去做該做的事。不過度讚美孩子的聰明,而是要鼓勵孩子的努力

因為所謂的讚美,只會發生在上下關係中 。大人讚美諮商期間保持安靜的孩子很乖,表示大人原本以為孩子做不到,結果卻超乎預期。相反的,責罵也是一樣,如果雙方關係平等,是不可能罵對方的,就是因為覺得對方地位比自己低,才會開口罵人。

因此,雙方若是平等的關係,根本不可能這樣讚美對方。

所以家長能做的,是不責罵也不讚美孩子,而是要「給孩子勇氣」,用簡單一句話解釋,就是幫助孩子面對自己的人生課題

讓孩子發現自己原來能幫上忙時,就能肯定自己的價值,並且喜歡自己。為了讓孩子知道自己的貢獻,父母應該常常跟他們說「謝謝」,以及「你真是幫了大忙」。

所以父母一定要成為孩子的夥伴,把他人當成伙伴,透過對伙伴做出貢獻,為別人付出,認同自己的價值,就能相信自己可以與他人建立起良好關係,這就是給孩子勇氣

若真的想讚美,須有效的讚美,那是針對特定事件,而且是孩子可控制的事件。像是,「哇,你真的很用心做這份數學作業!」而不是只是說「你好聰明!」


------------------------------------------------------------------------------------

參考資料:《不教養的勇氣》、《光光老師的高情商教養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細讀慢品的沙龍
30會員
129內容數
除了介紹讀過的推薦好書外,也想紀錄自己與小寶貝共讀過程的成長點滴。
細讀慢品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2/11
學齡前兒童的棉花糖實驗和學生的美元實驗,有助於培養孩子的自制力,這比智商更能預測學業成就。雙語能力也有助於提升認知控制能力和保護大腦健康。
Thumbnail
2025/02/11
學齡前兒童的棉花糖實驗和學生的美元實驗,有助於培養孩子的自制力,這比智商更能預測學業成就。雙語能力也有助於提升認知控制能力和保護大腦健康。
Thumbnail
2025/01/24
愛是穩定與持久的,真正的愛需要勇氣、耐心與堅忍。愛子女的父母不因成績或名次而改變愛,而是無論子女表現如何,始終保持愛與關懷,並在錯誤中依然不失愛的心。
Thumbnail
2025/01/24
愛是穩定與持久的,真正的愛需要勇氣、耐心與堅忍。愛子女的父母不因成績或名次而改變愛,而是無論子女表現如何,始終保持愛與關懷,並在錯誤中依然不失愛的心。
Thumbnail
2025/01/03
教養孩子自立是父母的課題,文章探討如何協助孩子自立,而非干涉。父母應引導孩子思考事情的影響和責任歸屬,並在孩子需要時提供協助,而不是逼迫。
Thumbnail
2025/01/03
教養孩子自立是父母的課題,文章探討如何協助孩子自立,而非干涉。父母應引導孩子思考事情的影響和責任歸屬,並在孩子需要時提供協助,而不是逼迫。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父母應該鼓勵孩子的努力,而非過度讚美孩子的聰明。過度讚美只會發生在上下關係中,而不是平等的關係。家長應該成為孩子的夥伴,幫助他們面對自己的人生課題,並肯定他們的價值。
Thumbnail
父母應該鼓勵孩子的努力,而非過度讚美孩子的聰明。過度讚美只會發生在上下關係中,而不是平等的關係。家長應該成為孩子的夥伴,幫助他們面對自己的人生課題,並肯定他們的價值。
Thumbnail
許多家長總是急欲「解決」孩子的問題,卻鮮少想過是否可以轉換思考角度,或是對孩子的行為有多一些好奇與理解。 捫心自問,其實很多時候並不真的是為了孩子著想,而是想要透過矯正孩子的行為來掩飾自己內心的不安,比如別的孩子可以做到,為什麼我的孩子就不行?抑或是孩子一定要在某個時刻做什麼事情才能讓自己
Thumbnail
許多家長總是急欲「解決」孩子的問題,卻鮮少想過是否可以轉換思考角度,或是對孩子的行為有多一些好奇與理解。 捫心自問,其實很多時候並不真的是為了孩子著想,而是想要透過矯正孩子的行為來掩飾自己內心的不安,比如別的孩子可以做到,為什麼我的孩子就不行?抑或是孩子一定要在某個時刻做什麼事情才能讓自己
Thumbnail
時常聽到許多家長都會抱怨小孩講一次兩次都無法改進缺點,甚至設定第三次講不聽就會直接打下去的規定,每次聽在我耳裡都為孩子感到心疼,忍不住告訴這些家長很多時候並不是孩子不願意做,可能是沒有「能力」做到,或是還沒有找到有效的方法去持續執行,而身為家長的我們應該做的並不是打罵,而是去找出孩子做不到的原因
Thumbnail
時常聽到許多家長都會抱怨小孩講一次兩次都無法改進缺點,甚至設定第三次講不聽就會直接打下去的規定,每次聽在我耳裡都為孩子感到心疼,忍不住告訴這些家長很多時候並不是孩子不願意做,可能是沒有「能力」做到,或是還沒有找到有效的方法去持續執行,而身為家長的我們應該做的並不是打罵,而是去找出孩子做不到的原因
Thumbnail
在寫下這些文字的當下,父母也會對自己有更多覺察,因為是鼓勵卡,父母也必須要刻意練習去看見孩子的亮點,當亮點被我們重視,孩子就會越來越發光!
Thumbnail
在寫下這些文字的當下,父母也會對自己有更多覺察,因為是鼓勵卡,父母也必須要刻意練習去看見孩子的亮點,當亮點被我們重視,孩子就會越來越發光!
Thumbnail
成人如果可以溫和堅定地引導孩子分辨、認識這一層關係,孩子就會逐漸學習並且理解,在這個學習的過程中,我認為還有一件很重要的事,就是讓孩子真的感覺到自己「有所擁有」以及「被成人尊重」。
Thumbnail
成人如果可以溫和堅定地引導孩子分辨、認識這一層關係,孩子就會逐漸學習並且理解,在這個學習的過程中,我認為還有一件很重要的事,就是讓孩子真的感覺到自己「有所擁有」以及「被成人尊重」。
Thumbnail
當孩子提出稱讚時,應該仔細思考怎麼回應,如何在稱讚中鼓勵孩子進步,而非僅僅讚美表面行為。透過提問,觀察孩子的內在動機,促使孩子自我梳理與認識,培養內驅力的種子,使孩子能順從內在驅力行動。
Thumbnail
當孩子提出稱讚時,應該仔細思考怎麼回應,如何在稱讚中鼓勵孩子進步,而非僅僅讚美表面行為。透過提問,觀察孩子的內在動機,促使孩子自我梳理與認識,培養內驅力的種子,使孩子能順從內在驅力行動。
Thumbnail
父母應該尊重孩子的意願,不應強迫他們。同時,應適時分享孩子的成就,並不要引起家長之間的焦慮感。孩子也應被視為個體,而不是父母願望的實現工具。
Thumbnail
父母應該尊重孩子的意願,不應強迫他們。同時,應適時分享孩子的成就,並不要引起家長之間的焦慮感。孩子也應被視為個體,而不是父母願望的實現工具。
Thumbnail
親愛的家長們,你是否有這樣的困擾? 孩子總是只想玩,不想學習。 孩子總是怕失敗,不敢嘗試新事物。 孩子總是覺得自己不夠好,沒有自信。 如果您有這些困擾,那麼[內在成就感]一定是你的下一步。 這一集節目, 子玲老師訪談[內在成就]作者愛瑞克, 來和大家一起探索如何養成喔!
Thumbnail
親愛的家長們,你是否有這樣的困擾? 孩子總是只想玩,不想學習。 孩子總是怕失敗,不敢嘗試新事物。 孩子總是覺得自己不夠好,沒有自信。 如果您有這些困擾,那麼[內在成就感]一定是你的下一步。 這一集節目, 子玲老師訪談[內在成就]作者愛瑞克, 來和大家一起探索如何養成喔!
Thumbnail
感受很重要,並不會因為輩份或薪水多寡而有所差別 孩子如果臭臉表達不悅,你的第一個反應會是什麼?覺得不被尊重?生氣?立刻要糾正孩子的態度?
Thumbnail
感受很重要,並不會因為輩份或薪水多寡而有所差別 孩子如果臭臉表達不悅,你的第一個反應會是什麼?覺得不被尊重?生氣?立刻要糾正孩子的態度?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