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D百萬講者讓人想一直聽下去的 2 個英文表達技巧 — 講話感染力強大的人都這樣做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不知道你有沒有遇過一種經驗是

聽別人簡報或是演講的時候 (不論中文還是英文)
有時候雖然很努力聽
卻不知不覺精神一直飄走
對方講的話不知怎麼就是進不到自己的腦袋裡

恩~ 其實講話讓人想聽下去並沒有很容易🤣


今天我想分享我在TED看到一個英文演講很厲害的女生叫做 Shadé Zahrai

(她本人也是一個在社群媒體上有幾百萬粉絲的網紅跟企業成長教練喔!)

我一聽她講話就被吸引了


她分享的主題是:

人要怎麼掌握自己的心,克服生命中各種自我懷疑

網路上類似主題的影片很多
但這個女生講話讓我驚豔的地方是:
她講話讓我很想聽下去耶!

講稿看得出來是非常縝密規劃過的:
理性跟感性交錯
論述跟舉例穿插

她講話的抑揚頓挫,聲音跟臉部表情的控制力也非常強,有力量又不會太強勢

(她私底下到底是練了多久🤣)

如果有要練習簡報或英文演講很推薦看看她這支TED影片(影片連結在這裡)


底下來分享這個網紅演講時感染力如此強大的方法是甚麼:

1. 拋出「讓人有感的問題」,讓觀眾聽了心裡有觸動

a. 引發觀眾「思考」的問題

b. 引發觀眾「注意」的問題


2. 用「拉近跟觀眾距離的方式」講話

a. 直接把觀眾一起拉進某個情境

b. 給觀眾一個假設情境,順便置入觀點



接著讓我詳細舉例給你看用到的英文模板句型跟單字😊

(等下看完覺得不錯,也歡迎在文章最後「免費訂閱」我的「七點半學英文電子報」喔 !

每周都會寄實用又接地氣的學習內容給你喔)


1. 拋出「讓人有感的問題」,讓觀眾聽了心裡有觸動

a. 引發觀眾「思考」的問題

每個人一生中都有過自我懷疑的時候

這場演講一開始,
這個講者沒有急著塞給觀眾她的觀點
而是連丟3個問題問大家,
讓大家思考關於人生是否能有更多可能:

What if you were limitless?

如果你知道你擁有無限潛能,感覺怎麼樣?
What if every single day you knew that nothing or no one would get you down?

如果每一天你都知道沒有任何事或任何人能讓你失望,感覺怎麼樣?
What if self-doubt was replaced with unshakable conviction?

如果自我懷疑被堅定的信念所取代,感覺怎麼樣?


用的都是同個句型:

  • What if …?

    如果 (某件事發生) …,(你覺得怎麼樣?)


同一組句型連用可以強化情緒張力
不斷加強講者想要帶給觀眾的訊息:
你有想過,你以為的不可能都是可能的嗎?


總之這三個問句真的有打到我
讓我忍不住聽下去她要講甚麼~


另個例子我也很有感覺

講者演講中有提到,
很多時候我們把自己的價值建立在別人的眼光上,
而選擇做一些並非出於自己真心所想的事

所以她提醒大家
當做出某個決定之前,可以問自己一個問題:

Am I doing this out of compulsion for approval, or is it in a true spirit of service?

我這樣做是出於對外界認可的強烈需求,還是出於真心想這麼做的精神?


「是這樣..還是那樣?」的口氣帶出想要大家思考的觀點

  • Am I

    我這樣做是 ...?
  • Or is it ..

    還是 ..?


這個問句一樣讓我很有感耶!

比起講者直接把觀點攤出來說:
「請大家做決定前先想想你是真的想這樣做,而不是只想要別人認可」

這種「用問句引發思考的表達方式」對觀眾來說更有帶入感,也比較親切


b. 引發觀眾「注意」的問題

還有一種問問題方式是為了提起觀眾注意(免得聽一聽想睡著),
讓表達變比較生動的方法

像是演講過程中,
講者提到我們腦中有時會有一種受害者心態,
覺得自己無論得到甚麼機會,
這個世界都會跟我作對,讓一切搞砸


接著講者用一種「自問自答」的方式勾勒出這種受害者心態:

So what do you do?

所以這種時候你會怎麼做?
You give up,

你就會放棄努力
You stop trying because your victimizer reminds you, "What's the point, anyway?"

你停止努力嘗試,因為你腦中的受害者提醒你:「反正有什麼意義呢?」



另個例子是演講者提到我們腦中還有一種害怕失敗的保護機制,
讓自己本能推開外界出現的挑戰
所以甚麼事都不敢嘗試

這時候講者一樣用「自問自答」的方式描述這種害怕失敗的心態是怎麼發生的:

It tries to protect you from a risk of failure, judgment or criticism.

你腦中的保護機制試圖讓你避開失敗、被評斷或被批評的風險。
How?

它如何做到(讓你避開失敗)?
By keeping you paralyzed, so you don't take any action because then you're safe.

透過讓你癱著不動,因為這樣你不會採取任何行動,這樣你就是安全的。


以上舉例都是:
用問句引起觀眾注意 → 接著馬上給答案

  • So what do you do?

    所以這種時候你會怎麼做?
    → 你放棄
  • How?

    它如何做到(讓你避開失敗)?
    → 讓你癱在原地,甚麼都不做


這種一問一答的方式
讓人本來聽一聽開始有點精神發散,
聽到問句瞬間注意力又被提起來


2. 用「拉近跟觀眾距離的方式」講話

我覺得這個講者很強的地方是
她講話時我感覺好親切喔~
好像她在對我講話一樣

除了她講話時眼神專注
我發現她也用了很多拉近距離的表達技巧


a. 直接把觀眾一起拉進某個情境

「舉例一」

講者演講一開始跟觀眾說,
要相信人生有很多可能,
我們可以變成任何想要變成的樣子


她直接請大家想像這種可能:

Imagine how your life would play out over a week, a month, or even a year.

你可以想像:這樣充滿希望的人生在一週、一個月,甚至一年內會如何展開。

她沒有嘗試說服大家我們都做得到,
而是直接請我們想像 (Imagine..),
新的人生可以如何展開


這種表達方式就好像吸引力法則的感覺吧!
當你夠想要的時候
全宇宙都會來幫你


「舉例二」

講者提到她發現多數人發展遇到阻礙不是因為能力或環境因素,
而是往往有個跟他關係親近的人在影響他

這個關係親近的人表面看起來是在關心他,
但實則對一個人的長遠發展是有傷害的


接著她就說:

You have such a person in your life, too.

生命中也有這樣一個人


講者用「好像跟我講話的口氣」
讓我瞬間一起掉入這個情境
開始想我生命中是不是也有這樣的一個人影響著我


講者後面又有提到
如果小時候我們經常遇到父母嚴格的指責跟對待,長大後我們也會對自己很嚴厲:

You give yourself the same critical judgment.

你給你自己同樣嚴苛的批判
You develop an inability to acknowledge anything positive about yourself.

你漸漸無法看到自己很棒的地方。


有發現講者很擅長用 "You + 動詞" 把我們直接帶到某個情境裡,彷彿跟觀眾說:
「我就是在講你的狀況,你也有這個情形吧!」

  • You have..

    你 (生命中) 有..
  • You give yourself..

    你給你自己..
  • You develop an inability to..

    你漸漸無法..



b. 給觀眾一個假設情境,順便置入觀點

講者雖然不認識觀眾
但她很擅長在講話中「預測,猜想」我們的狀況
並藉此帶出她想要傳遞給觀眾的訊息
所以會用到很多表達方式類似:

  • When you…, 接著陳述事實/觀點

    當你
  • If you…, 接著陳述事實/觀點

    如果你



「舉例一」

When you feel insecure in your worth, you anticipate rejection.

當你對自身價值沒有安全感時,你總覺得一直被世界拒絕。

講者告訴我們如果我們沒有安全感,
我們面對世界的態度會變怎樣



「舉例二」

講者提到童年創傷:

If you didn't receive emotional validation as a child, or you had a parent that was hard to please, you might work really hard as an adult to try and seek approval from everyone around you, partners, peers, co-workers, your boss.

如果你在童年時情感上沒有得到肯定,或者你有一個很難取悅的父母,你可能成年後會很努力尋求周圍人們的認可,像是另一半、同事和老闆。

告訴我們如果童年總是被否定,長大後可能會遇到怎樣的狀況



「舉例三」

演講到最後講者講了一句我很喜歡的話:

When you break free, your thoughts become limitless.

當你掙脫束縛時,你的思想變得無限自由。



一起努力吧💪

今天先分享到這裡
也希望你喜歡囉😊


最後,如果你喜歡我的教學內容~

🌏 歡迎免費訂閱我的七點半學英文電子報:(目前已超過2萬人訂閱)

我會在每周五早上七點半把整理好的文章精華、重點整理圖卡,還有延伸學習材料送到你的信箱。

電子報訂閱連結: 👉 https://astounding-producer-2828.ck.page

(訂閱完記得去你的信箱做二次確認才會真的訂閱成功~)


🌏 追蹤我的臉書看最新文章:👉 https://lihi2.cc/kmbXu


🌏 想看更多內容,歡迎你收聽/收看我的節目理科生聊英文

🎈 追蹤我的 Youtube "凱茜女孩 Cathy Girl"
👉 https://www.youtube.com/@cathygirl2763

🎈 訂閱我的 Podcast "理科生聊英文"
👉 https://lihi3.com/viRU7

121會員
146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TED《停止尋找你的熱情》工作一定要有熱忱? 興趣當工作才是成功?我們因為生長的環境,媒體文化的渲染,使我們產生現在的價值觀,我們以為我們擁有自由意識或自主思想,但我們也只是環境下的產物。 記得大學剛畢業那段時間,我很不喜歡參與在某些朋友圈裡,就是那些對生活充滿激情,完全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清楚自己的工作定位、人生方向是什麼的人。 而每當有人問我「你最喜歡做什麼事情
Thumbnail
avatar
阿迪說書
2023-06-22
【Ted影片學習筆記】How to gain control of your free time 如何管理自己的空閒時間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3kNlFMXslo How to gain control of your free time ?這是一個很吸引人的主題,很多人常抱怨說時間不夠用,自己無法當自己時間的主人,到底該怎麼做時間管理
avatar
旅美小姐
2023-05-15
《TED》Finding Comfort Where You Are - Kyrsten StuckeyFinding Comfort Where You Are is about finding peace in your space.
Thumbnail
avatar
小珉
2023-04-07
《TED》How to Calm Your Anxiety, From a Neuroscientist. What if you could transform your anxiety into something you can actually use during your work day?
Thumbnail
avatar
小珉
2023-04-05
《TED系列》如何停止'搞砸'自己 - Mel Robbins我們很清楚自己想要什麽,也很清楚要怎麽做才能得到我們想要的。但是這些我們該付出的執行力往往不是我們的日常慣例,因此一旦有任何想法或是主意時,我們的大腦會緊急刹車。我們無法得到我們想要的,我們會怎麽告訴自己?我們會說:還好。對於想要的東西,我們總會嘗試說服自己沒有它也沒關係。你真的還好嗎?
Thumbnail
avatar
VioletNg
2022-11-09
TED TALK—人生要如何抉擇?(下) 接續上一篇文章,誰不是一步一步的向前摸索呢?正因為前方是未知的領域,任誰都會感到恐懼。到底會不會紅?會不會賺大錢?有沒有幾十萬粉絲?這種事情誰能夠給保證呢?因此,如果不想要放棄就要鼓起勇氣,跨出第一步。這世上想要做什麼都是會有人有意見的,就算被別人批評或是不看好,還是要繼續做下去的。或
Thumbnail
avatar
深邃月光
2022-11-04
TED TALK—人生要如何抉擇?(上) 聆聽別人的故事,來帶給自己感動,是一種很古老卻又很有用的做法。就像古代皇帝愛看歌舞表演,到現在也是如此,就是這麼的有長遠的需求性。但是呢?雖然是在聽演說,但演說者並沒有義務一定要讓聽眾得到感動。換言之,演說者分享他或她的人生故事,來解釋他們是如何一路持續成長至今。而每個人生小故事的背後
Thumbnail
avatar
深邃月光
2022-11-03
《TED系列》你並不知道未來的自己想要什麽--Shankar Vedantam我們總喜歡把當下作爲終點進行思考。但事實上今天我所許下的山盟海誓并不是我要去履行的,而是以後的我,那個或許窮困潦倒、或許事業有成的我。我們以‘現在的我’來思考以前的問題,會覺得欠缺考慮、幼稚、無厘頭;但過去的我不是現在的我,那個我只會認爲我做了個超級正確的選擇。希望能透過保持好奇心,謙虛及勇敢,讓未
Thumbnail
avatar
VioletNg
2022-10-27
《TED系列》如何應對‘焦慮’---Olivia Remes這篇文章,獻給焦慮期的你。請記得,焦慮不是病態,而是我們應對難題的本能反應。而我們需要解決的不是焦慮這個狀態,而是尋找造成焦慮的事。對於焦慮者,讓他們不要想太多,就像是讓剛出生的寶寶別哭一樣,殘忍且徒勞。減緩焦慮的重點是重奪生活的主導權!減緩焦慮的三大法則:糟糕的開始、原諒自己、賦予生活意義及目的。
Thumbnail
avatar
VioletNg
2022-10-07
《TED系列》拖延症大師的内心深處---Tim Urban相信在大家的生活中,或多或少都會有拖延的情況發生,小至日常生活,大至人生目標。明明很簡單的問題爲什麽我們總是不願意去開始行動?今天來分享一則Tim Urban 所發表的Ted演講《Inside the mind of a master procrastinator--拖延症大師的内心深處》。
Thumbnail
avatar
VioletNg
2022-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