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的力量》為什麼人人都可以演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書籍全名:TED TALKS 說話的力量:你可以用言語來改變自己,也改變世界,TED唯一官方版演講指南
英文書名:TED Talks: The Official TED Guide to Public Speaking

raw-image


作者:克里斯.安德森 Chris Anderson

  1. TED總裁、首席策展人
  2. 牛津大學畢業,原為新聞工作者。
  3. 在其基金會買下TED後,為TED立下的理念:「值得散播的思想」(ideas worth spreading),推動TED成長至國際規模。

(TED: Technology科技、Entertainment娛樂、Design設計)


  這是一本由TED總裁所寫的書,可以說是TED演講的官方指南。它的主要核心思想是:只要你有值得分享的想法,任何人都可以上台演講。首先,我們來談談,為什麼我們會害怕演講呢?我們是社會動物,難免非常看重、在意別人的想法,自然會希望彼此尊重和支持。所以會覺得公開演講對我們來說風險很大。萬一他們覺得我表現不好呢?萬一我不小心講錯話?萬一我結巴呢?如果別人對我們有負面的評價,可能會影響我們的長期聲譽,也會影響別人如何看待我們。但作者安德森在書中舉了幾個實例,無論是偏鄉的小孩,還是恐懼面對大眾的人,只要透過練習與使用特定方法,每個人都可以做好演講。

raw-image

篝火邊的故事:演講是古老的技術

  其實,演講是一門非常古老的技術,我們在還是原始部落時就在聽故事。當太陽下山,結束一天的狩獵採集時,男人、女人、老人小孩聚集在篝火邊,分享彼此的食物,除了吃東西,最重要的活動就是聽故事。這是人類把複雜文化和經驗傳播下去的根本方法,是人類文明傳承的基本方式。

  每個人都可以演講,每個人也都喜歡聽故事,不管故事是不是真的、有沒有用,我們還是想聽故事,從小孩喜歡的床邊故事,到長大後的影劇、小說,甚至茶水間的八卦,都是故事。所以我們需要做的,是把演講轉換成吸引別人注意力的故事。公共演講中唯一真正重要的東西不是自信,也不是舞台展示,甚至不是有力的語言,而是有價值的思想、有意思的故事和值得分享的想法


精簡的核心思想

  一場演說中,最重要的是你想要分享的想法,所以這本書的第一部分強調演講主線要明確,文字要精簡扼要。由於這本書是針對TED演講而寫的,演講時間基本上約18分鐘。因此,它要求你只講一個idea,刪除支線,不要讓內容過於龐雜。你需要思考主要想要分享什麼經驗,然後提供的案例或者故事都要支持你所要陳述的要點。

  這本書還提供了一些清單,可以幫助你評估演講主線是否值得發表。例如:

  • 這個主題是我喜歡的嗎?
  • 它能激發興趣嗎?對觀眾有價值嗎?
  • 這個演講內容是新穎的,還是陳腔濫調?
  • 找出概括演講的15個關鍵詞,這些關鍵詞能讓聽演講的人信服嗎?
  • 問自己:我有足夠的知識儲備,確保演講符合觀眾的期待嗎?

  選完主題,TED演講還有那些技術建議呢?書中講得相當詳細,非常實用。它涵蓋了視覺資料、演講稿、台上布置、穿著儀態等內容。例如,書中討論了要如何選擇寫好完整演講稿的演講,還是無講稿演講。它還提供了如何排練、開場和結尾的建議,使用哪些輔助設備,甚至傳達聲音的技巧。如果有演講需求或是公眾表達需求的人,都可以翻閱這本書,裡面有馬上就可以使用的工具和建議。以下提出幾個重點討論分享。


與觀眾建立聯繫

  這是我認為最重要的一部分。我們每個人在接受新的想法時,都帶有防禦心態,都會有主觀想法或是批判性思維。所以,我們首先要與觀眾建立信任,讓他們敞開心扉。知識不能被強塞進大腦,而是要讓大腦自然吸收。常見的方法是一開始進行眼神交流,或者與觀眾互動,分享一些真誠或自嘲的故事,或是一小段幽默的發言。但使用幽默感需要注意的是,內容最好自然、與演講主題相關,並且應避免歧視、譏諷或粗俗滑稽的幽默故事。

  講故事是最重要的一點,可以快速地引人入勝。康納˙尼爾(Conor Neil 領導力專家)說,演講有三種好開頭:

  • 第三名:提出一個問題,引發觀眾思考
  • 第二名:拋出一個真實的、但令人震驚的事實,讓人好奇為什麼?
  • 第一名:沒做,就是講故事!

那麼,如何講好故事呢?好的故事有四個要點:

  • 故事要有一个引起聽眾共鳴的主人公
  • 通過激發興趣、製造懸念或危險等形成故事的張力。
  • 適當提供細節。如果細節太少,故事會顯得不構生動,如果太多則會顯得拖沓冗長。
  • 要有令人滿意的结局,或有趣、或感人、或给人啟迪

好的故事可以繞過大腦的防禦系統,植入你想要分享的資訊或信念。


視覺資料

  首先說一個概念:沒有投影片,會比糟糕的投影片還要好。書中舉例說,TED有三分之一的演講是不使用投影片等視覺資料的。我相信大家在演講或公開談話、會議時都習慣使用PPT,但其實需要注意的是,每一個投影片都會搶佔聽眾對演講者的注意力。所以,你需要思考在演講的每個段落,觀眾的注意力應該放在講者身上,還是簡報檔上。你需要做好適當的編排,並且文本和口述內容不要重複,因為觀眾首先會看到投影片,而看文字的速度會比你講得快,如果重複太多,他們已經看完了,就會覺得你講的沒必要再聽一次,容易分心。書中舉例說,如果在PPT上寫「黑洞是一個巨大的物體,任何光都無法從中逃脫」,你其實可以把PPT改成「黑洞究竟有多黑」,而剛才那句話改成口述的。

  重要的是,視覺資料的主要目的不是傳遞文字,因為文字適合用講的,用聽的比用看的更容易吸收。我們不是來看書的,而是來聽演講的。視覺資料的主要目的是分享你嘴巴說不好的訊息,比如照片、影片、動畫,或者呈現重要的數據


最重要的開場與結尾

  安德森建議,不論是無講稿演講還是有講稿演講,他強烈建議開場和結尾部分還是要把講稿寫好,並背起來。這並不是讓你照念,而是讓你更有餘裕,不會在開場時因為緊張或尚未暖場,而不知道怎麼開始。因此,他建議你背起來,這樣當下可以更好地利用肢體語言、聲調和眼神。

開場時,最重要的是要吸引注意力。作者提供了四種方式來達成這一點:

  • 加入戲劇元素
  • 激發興趣
  • 展示吸引眼球的事物(影片、實物、投影片)
  • 懸念 (不要和盤托出)

結尾的方式,作者提供了七種建議:

  • 鏡頭回放,指出更廣闊的圖景、可能性
  • 號召行動,鼓勵大家付諸行動
  • 個人承諾
  • 價值和願景:將思想轉換為鼓舞人心的願景
  • 重新審視:從另一角度定義前述討論的議題
  • 敘述對稱、前後呼應
  • 詩意的激勵


個人心得與應用

  我認為,讀這本書除了應用在口頭表達方式之外,在寫文章上也是很值得參考的,尤其是講故事、吸引注意力,以及開頭與結尾的建議,簡直可直接拿來使用。

  另外一個我個人可以應用的場景是我們每月的讀書會。首先,因為當月討論的書籍成員都已經讀過了,所以在準備讀書會的發表內容時,可以找有趣的切入點來分享,並萃取出核心思想,言簡意賅的表達清楚。第二點,我們通常在讀書會分享時,會用條列式方式列出大綱,但或許可以試著編排邏輯與敘事,使敘述更為整體。第三,加入個人的生活案例和故事,因為每個人都喜歡聽故事。最後,可以練習口語表達的語調起伏、肢體語言與眼神接觸。


補充資料:TED影片:How to speak so that people want to listen 



內容總結
說話的力量
4
/5
avatar-img
33會員
85內容數
快半拍是小小的進步,每天前進一點點,發現微小進步中的光芒。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快半拍成長日誌 的其他內容
《如何讓你愛的人愛上你》不僅是一本教你「情場技巧」的書,而是深入探討如何在尊重雙方自尊的情況下,讓愛情升溫的指南。本文分享書中的幾個實用的聊天技巧和等價原則,幫助你在愛情中找到平衡。
4/5如何讓你愛的人愛上你
flomo卡片筆記軟體創始人劉少楠,劉白光,在書中分享了他們多年研究、解決數百萬筆記用戶痛點的筆記心法。記筆記的目的是什麼?要怎麼做筆記,才不會淪於「知識的搬運工」?那麼多筆記應該怎麼分類呢?
5/5筆記的方法
《快思慢想》是丹尼爾卡尼曼的經典作品,這本書揭示了我們決策中常常可能發生錯誤,人類大腦很不可靠,我們如何做出更好的決策?為什麼保守主義有其重要性?
5/5快思慢想
100隻像鴨子一樣大的馬,和一隻像馬一樣大的鴨子,你想對付哪個?你需要用桶舀多少次,才能使海平面下降1公尺?本書是一本探討非常規面試問題的書,作者分享瞭如何拆解面試難題,包括行為面試題和非常規面試題。
3/5如何對付像馬一樣大的鴨子
徵才方式百百種,除了老套的面試,還有心理測驗、智力測試,還有千奇百怪的面試問題,這些真的有用嗎?本書以科學實證的方式探討各種徵才方式的優缺點,以及應該如何設計面試流程,才可以避免常見的問題發生。
3/5如何對付像馬一樣大的鴨子
這次閱讀所得總結如下: 1. 書籍中若有能顛覆固有想法的”驚奇元素”,較易爭相傳誦,成為暢銷書。 2. 當一個個的人因為某些緣故心理形成某種一致性,就被稱為「群眾」,會表現出低智商、高自信、情緒化的特徵。 3. 陪審團由怎樣的人組成對最終判決影響不大,「群眾」容易被情緒煽動。
5/5烏合之眾:大眾心理學
《如何讓你愛的人愛上你》不僅是一本教你「情場技巧」的書,而是深入探討如何在尊重雙方自尊的情況下,讓愛情升溫的指南。本文分享書中的幾個實用的聊天技巧和等價原則,幫助你在愛情中找到平衡。
4/5如何讓你愛的人愛上你
flomo卡片筆記軟體創始人劉少楠,劉白光,在書中分享了他們多年研究、解決數百萬筆記用戶痛點的筆記心法。記筆記的目的是什麼?要怎麼做筆記,才不會淪於「知識的搬運工」?那麼多筆記應該怎麼分類呢?
5/5筆記的方法
《快思慢想》是丹尼爾卡尼曼的經典作品,這本書揭示了我們決策中常常可能發生錯誤,人類大腦很不可靠,我們如何做出更好的決策?為什麼保守主義有其重要性?
5/5快思慢想
100隻像鴨子一樣大的馬,和一隻像馬一樣大的鴨子,你想對付哪個?你需要用桶舀多少次,才能使海平面下降1公尺?本書是一本探討非常規面試問題的書,作者分享瞭如何拆解面試難題,包括行為面試題和非常規面試題。
3/5如何對付像馬一樣大的鴨子
徵才方式百百種,除了老套的面試,還有心理測驗、智力測試,還有千奇百怪的面試問題,這些真的有用嗎?本書以科學實證的方式探討各種徵才方式的優缺點,以及應該如何設計面試流程,才可以避免常見的問題發生。
3/5如何對付像馬一樣大的鴨子
這次閱讀所得總結如下: 1. 書籍中若有能顛覆固有想法的”驚奇元素”,較易爭相傳誦,成為暢銷書。 2. 當一個個的人因為某些緣故心理形成某種一致性,就被稱為「群眾」,會表現出低智商、高自信、情緒化的特徵。 3. 陪審團由怎樣的人組成對最終判決影響不大,「群眾」容易被情緒煽動。
5/5烏合之眾:大眾心理學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你曾經羨慕過別人優秀的演說能力嗎?為什麼有些人總能讓談話內容極具渲染力呢?事實上,表達能力是可以被訓練的,你可以不再只是職場上的透明人,通過本文的方法,你也能夠提升自己的口才,使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更加引人注目。
Thumbnail
在正式的場合有需要開口說話的時候, 大部份情況都不是三言兩語,使用幾個字, 半句、一句話就可以達到效果。 開口說話,就是英語 “語言學” 所謂的 “oral language”。本質上,它涵蓋著 “說”與 “聽” 兩個不可缺的部分。 開口說話和反思聽眾的獲益,是口語正向應用的一體的兩面。
Thumbnail
我想分享我在TED看到一個英文演講很厲害的女生叫做 Shadé Zahrai 我一聽她講話就被吸引了... 她講話讓我很想聽下去耶! 講稿看得出來是非常縝密規劃過的 : 理性跟感性交錯  論述跟舉例穿插 她講話的抑揚頓挫,聲音跟臉部表情的控制力也非常強,有力量又不會太強勢...
Thumbnail
你會說話嗎?你總是說著「自己想說的話」,而非「對方想聽的話」嗎? 但親愛的,「建立成功關係的方法並不是學習如何說話,而是看透對方內心!」更有甚者,「還要在話中提及就連他自己都還沒察覺到的潛力。」 聽起來是不是很高段?這是《一開口就把話說到對方心坎上的55個方法》這本書的核心概念。
[《同理心對話》作者Celeste Headlee在TED talk的分享內容] 不要分心:專注在談話的當下。 不要自以為是:在進入每一次談話時,先假定自己可以學習到一些東西。每個人都在某方面是專家。另外,放下自己的看法,這讓對方不會這麼敏感,也更願意吐露自己的心聲。 使用開放式問題:誰、什麼
Thumbnail
只要能掌握溝通分際,是否「本來就很會說話」倒不見得是重要考量。
Thumbnail
學習演說技巧已成為自媒體時代的重要技能之一。本文將介紹如何撰寫一篇好的演講稿,進而探討演講的開頭、中間和結尾設計,以及如何加強演講內容的情感表現。
《發言的勇氣》是一本讓聲音賦權的書,它將使你思索,體會暢所欲言是什麼感受。作者提供了練習說話技巧、拿回話語權,成為說話高手的方法。書中分享了八個可以調整的面向,包括呼吸、大小、情緒、音調、語氣、嗓音、措辭和英雄主義,以幫助我們打造專屬於自己的權力之聲。
Thumbnail
常言道:「說話是一門藝術」。說好話不難,但要把話說好確實需要一些技巧與門道。縱使人類可用的詞彙數量已達成千上萬,我們卻依然時常陷入「言不由衷」、「詞不達意」等窘境,其主要原因在於我們『不懂得』正確地使用詞彙。
Thumbnail
說話受歡迎絕對不是天生的,很多時候是需要後天訓練而來,然後也發現這樣的技巧在工作跟社交上都很有幫助。這邊就提一下如果你跟我一樣,是一個很內向很內向的人的話,要怎麼樣增加說話的有趣程度,希望可以有所幫助。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你曾經羨慕過別人優秀的演說能力嗎?為什麼有些人總能讓談話內容極具渲染力呢?事實上,表達能力是可以被訓練的,你可以不再只是職場上的透明人,通過本文的方法,你也能夠提升自己的口才,使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更加引人注目。
Thumbnail
在正式的場合有需要開口說話的時候, 大部份情況都不是三言兩語,使用幾個字, 半句、一句話就可以達到效果。 開口說話,就是英語 “語言學” 所謂的 “oral language”。本質上,它涵蓋著 “說”與 “聽” 兩個不可缺的部分。 開口說話和反思聽眾的獲益,是口語正向應用的一體的兩面。
Thumbnail
我想分享我在TED看到一個英文演講很厲害的女生叫做 Shadé Zahrai 我一聽她講話就被吸引了... 她講話讓我很想聽下去耶! 講稿看得出來是非常縝密規劃過的 : 理性跟感性交錯  論述跟舉例穿插 她講話的抑揚頓挫,聲音跟臉部表情的控制力也非常強,有力量又不會太強勢...
Thumbnail
你會說話嗎?你總是說著「自己想說的話」,而非「對方想聽的話」嗎? 但親愛的,「建立成功關係的方法並不是學習如何說話,而是看透對方內心!」更有甚者,「還要在話中提及就連他自己都還沒察覺到的潛力。」 聽起來是不是很高段?這是《一開口就把話說到對方心坎上的55個方法》這本書的核心概念。
[《同理心對話》作者Celeste Headlee在TED talk的分享內容] 不要分心:專注在談話的當下。 不要自以為是:在進入每一次談話時,先假定自己可以學習到一些東西。每個人都在某方面是專家。另外,放下自己的看法,這讓對方不會這麼敏感,也更願意吐露自己的心聲。 使用開放式問題:誰、什麼
Thumbnail
只要能掌握溝通分際,是否「本來就很會說話」倒不見得是重要考量。
Thumbnail
學習演說技巧已成為自媒體時代的重要技能之一。本文將介紹如何撰寫一篇好的演講稿,進而探討演講的開頭、中間和結尾設計,以及如何加強演講內容的情感表現。
《發言的勇氣》是一本讓聲音賦權的書,它將使你思索,體會暢所欲言是什麼感受。作者提供了練習說話技巧、拿回話語權,成為說話高手的方法。書中分享了八個可以調整的面向,包括呼吸、大小、情緒、音調、語氣、嗓音、措辭和英雄主義,以幫助我們打造專屬於自己的權力之聲。
Thumbnail
常言道:「說話是一門藝術」。說好話不難,但要把話說好確實需要一些技巧與門道。縱使人類可用的詞彙數量已達成千上萬,我們卻依然時常陷入「言不由衷」、「詞不達意」等窘境,其主要原因在於我們『不懂得』正確地使用詞彙。
Thumbnail
說話受歡迎絕對不是天生的,很多時候是需要後天訓練而來,然後也發現這樣的技巧在工作跟社交上都很有幫助。這邊就提一下如果你跟我一樣,是一個很內向很內向的人的話,要怎麼樣增加說話的有趣程度,希望可以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