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網膜剝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視網膜剝離,其發生時並「不會」感到任何疼痛,但會看到一大片黑影或看東西時影像扭曲變形、視力減退或色澤改變,可能導致完全「失明」,必須要在數天之內治療,否則儘管在治療之後視力的恢復也是不盡良好,甚至無法復明的機會。

它是一種「嚴重」的疾病,可在任何年齡發生,尤其好發於中老年人、近視、外傷或是家人間曾罹患網膜剝離者較易發生,也有少數是經由遺傳而發生,因此也可能出現在嬰兒或小孩。


剝離前通常會先出現「視網膜裂孔」,如果尚未產生剝離,可以用「雷射」治療予以控制病情,若是不幸控制不住或是發現時已經剝離,則必須進一步手術。


治療上不似眼球外傷一般必須立刻緊急手術,但也有其急迫性,因為視網膜一旦剝離即與供應其養分的脈絡膜血管層分離,時間一久,就會造成神經細胞失養而死亡,再加上再生能力又差,所以時間拖延愈久,視力回復的情形愈差。


正常人罹患視網膜剝離率僅千分之一,近視「600度」以上者,罹患率卻高達百分之一,其近年來國人近視人口為數眾多,相對提高致病的可能性,民眾須提高警覺。


視網膜剝離是一種可怕的眼科疾病,定期做視力健康檢查非常重要,高危險群則需要定期接受間接眼底鏡的視網膜檢查,經健檢而意外發現視網膜出現「裂孔」的人,若再經眼科醫師確定有做「雷射」治療的必要,最好能儘早接受雷射治療,雷射治療只需約「10分鐘」左右。一旦發現已有視網膜「剝離」現象,則大部份必須迅速接受「手術」治療,以免引發失明危機。


視網膜剝離高危險群:

中、高度近視(600度)以上

糖尿病患

發現視網膜裂孔者

眼球曾受外傷或手術者

家人曾患視網膜剝離者

一眼曾有視網膜剝離過者

早產兒



根據發生原因,視網膜剝離可分成3種:裂孔性、滲出性和牽引性。

1.一般所見視網膜剝離必須儘快手術治療的是指「裂孔性」視網膜剝離,臨床上最常見,大部份發生於近視眼病人,400~600 度者最常發生,有些則是家族遺傳。眼球「外傷」之後也有可能產生視網膜剝離。和「高度近視」及「眼球老化」有著密切的關係。


2.中心性視網膜炎是「滲出性」視網膜剝離的一種,好發於 30~40 歲男性,需長時間耗用眼力或工作壓力大者。當有厲害的眼球「內部發炎」時,血管會漏出「大量滲出液聚」積在視網膜下方而造成視網膜剝離,例如後鞏膜炎,原田氏症,及眼球內腫瘤等。


3.增殖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或外傷可能造成玻璃體的拉扯,而引起牽引性視網膜剝離。


飛蚊症可能是視網膜剝離的前兆

1. 視網膜剝離發生時「不痛不癢」,但會看到「一大片」黑影或看東西時影像扭曲、視力減退或色調改變。

有的人還會有一些前驅徵兆,例如看到黑點、黑影、蜘蛛絲或黑雲在眼前飄動、「眼前突現閃光」即使眼睛閉起來時也會感覺得到。

有上述各種症狀的人最好趕快找眼科醫師,瞳孔放大檢查眼底。

2.但是有上述前驅徵兆的人並不表示眼底一定有問題,其實大部份的眼底是正常的,只不過是有了「飛蚊症」。



視網膜病變檢查

檢查視網膜病變時,通常須先點「散瞳劑」,點藥後在4~6小時內會有「怕光和視力模糊的現象」,約半天即可恢復正常。

如點藥後有劇烈頭痛,或超過8小時仍持續視力模糊,應立即到醫院診療。


視網膜剝離如何治療?一定都要接受手術嗎

早期發現的視網膜退化或裂孔,可以在「門診」接受雷射治療,不必住院。

若已有視網膜剝離,便須「住院接受手術治療」。

手術方式以「鞏膜扣壓術」為主,

若合併有玻璃體出血,便需採「玻璃體切除術」。

另外針對某些網膜剝離之患者,可以適用一種新的方法一「氣體網膜固定術」,手術時閰較短,對眼球組織傷害較小。

另外強調一點,若患者有一眼視網膜剝離,另一眼也有百分之十的機會產生同樣問題。

因此雙眼都要詳細檢查,且手術後野需接受三個月至半年的定期追蹤檢查,以早期發現新的病變,達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最終目標。




臉書:林沛勳中醫師

Ig: linpei2022



#林沛勳中醫師

#凱璿中醫

#鳳山凱璿中醫

#高雄中醫

#凱璿中醫診所

#鳳山凱璿中醫診所

#針灸

#視網膜病變

#飛蚊症

#視網膜剝離

#糖尿病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玖伊氏-avatar-img
2024/06/04
好可怕!眼睛真的要好好愛護,但我們離不開3C...很矛盾!
雅米-avatar-img
2024/06/04
謝謝分享
❦ 莊小昕-avatar-img
2024/06/04
謝謝林醫師分享!我以為視網膜剝離不是中醫師管的!XD
職場法蘭克-avatar-img
2024/06/05
我最近一直覺得眼睛裡有異物,有點擔心。看過林醫師的仔細說明以後才確定不是,可以比較放心。謝謝你!
avatar-img
林沛勳中醫師的沙龍
234會員
350內容數
中醫師衛教、疾病治療
2025/04/30
根據國際臨床研究顯示,有睡眠障礙者與正常人相比,罹患「失智症」的平均風險增加20%,其中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更高出60%。 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2024年的睡眠研究發現,中年人「睡眠不足」可能會加速大腦萎縮。與睡眠問題不多的人相比,睡眠問題中等的人大腦年齡老了1.6歲,而睡眠問題最嚴重的人大腦年齡「
2025/04/30
根據國際臨床研究顯示,有睡眠障礙者與正常人相比,罹患「失智症」的平均風險增加20%,其中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更高出60%。 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2024年的睡眠研究發現,中年人「睡眠不足」可能會加速大腦萎縮。與睡眠問題不多的人相比,睡眠問題中等的人大腦年齡老了1.6歲,而睡眠問題最嚴重的人大腦年齡「
2025/04/29
夏季高溫且多雨,這樣悶熱又潮濕的環境,是多種皮膚病的好發時期。 1. 汗疹、痱子 在夏季天氣悶熱易流汗,因此也容易使汗腺「阻塞發炎」,引起汗疹和痱子的發生。容易出現在前胸、後背、腋下、胯下、大腿等「不通風」的部位。輕微的程度會皮膚癢並起小紅疹,嚴重的程度會變成露珠般的腫塊,甚至會感到疼痛。要
2025/04/29
夏季高溫且多雨,這樣悶熱又潮濕的環境,是多種皮膚病的好發時期。 1. 汗疹、痱子 在夏季天氣悶熱易流汗,因此也容易使汗腺「阻塞發炎」,引起汗疹和痱子的發生。容易出現在前胸、後背、腋下、胯下、大腿等「不通風」的部位。輕微的程度會皮膚癢並起小紅疹,嚴重的程度會變成露珠般的腫塊,甚至會感到疼痛。要
2025/04/25
高溫使人體生理負擔更高,科學家發現溫度與濕度增加,不但增加「憂鬱症」發作風險,也會增加精神病患的攻擊性行為。 在正常人群中,約有16%的人在夏季會發生「情緒中暑」,尤其當氣溫超過35℃,日照超過12小時,濕度高於80%時,焦慮情緒的比例會急劇上升。 「情緒中暑」醫學稱之「夏季情感障礙症候群」
2025/04/25
高溫使人體生理負擔更高,科學家發現溫度與濕度增加,不但增加「憂鬱症」發作風險,也會增加精神病患的攻擊性行為。 在正常人群中,約有16%的人在夏季會發生「情緒中暑」,尤其當氣溫超過35℃,日照超過12小時,濕度高於80%時,焦慮情緒的比例會急劇上升。 「情緒中暑」醫學稱之「夏季情感障礙症候群」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如何指引視障者。怎麼幫助他們、他們出門的原因和難題
Thumbnail
如何指引視障者。怎麼幫助他們、他們出門的原因和難題
Thumbnail
「那是一位50多歲的婦女,因為視力變差而就醫。檢查發現是視神經發炎,於是住院接受治療。」鄭惠禎醫師指出,「腦部核磁共振檢查顯示,除了視神經發炎之外,腦部也有病灶,最終診斷為多發性硬化症。」
Thumbnail
「那是一位50多歲的婦女,因為視力變差而就醫。檢查發現是視神經發炎,於是住院接受治療。」鄭惠禎醫師指出,「腦部核磁共振檢查顯示,除了視神經發炎之外,腦部也有病灶,最終診斷為多發性硬化症。」
Thumbnail
在眼球內面,瞳孔之後,有一塊水晶體。它的作用在於將光線聚焦於視網膜上形成清楚的影像。(正如照相機的鏡頭能集中光線在後面軟片上一樣) 水晶體本來是清澈透明的,如果變為混濁時,會阻擋部分或全部光線透過,造成視覺模糊,這種情形即稱為「白內障」 台灣50歲以上的人60%患有白內障 60歲以上80%
Thumbnail
在眼球內面,瞳孔之後,有一塊水晶體。它的作用在於將光線聚焦於視網膜上形成清楚的影像。(正如照相機的鏡頭能集中光線在後面軟片上一樣) 水晶體本來是清澈透明的,如果變為混濁時,會阻擋部分或全部光線透過,造成視覺模糊,這種情形即稱為「白內障」 台灣50歲以上的人60%患有白內障 60歲以上80%
Thumbnail
「那是一位50多歲的女士,原本近視將近一千度,而在出現白內障後,近視的狀況又急速惡化,於是決定接受白內障手術。」何明山醫師表示,「經過詳細討論後,患者選擇使用全焦段散光矯正人工水晶體,希望解決白內障並同時矯正近視、散光、老花眼。」
Thumbnail
「那是一位50多歲的女士,原本近視將近一千度,而在出現白內障後,近視的狀況又急速惡化,於是決定接受白內障手術。」何明山醫師表示,「經過詳細討論後,患者選擇使用全焦段散光矯正人工水晶體,希望解決白內障並同時矯正近視、散光、老花眼。」
Thumbnail
複視就是一個物像看成兩個的情況。 病患也會覺得視力模糊或在某一特定方向視物困難,如果是腦神經的病變或壓迫,可能會感到頭暈、頭痛、噁心。
Thumbnail
複視就是一個物像看成兩個的情況。 病患也會覺得視力模糊或在某一特定方向視物困難,如果是腦神經的病變或壓迫,可能會感到頭暈、頭痛、噁心。
Thumbnail
本篇你將學到:眼神經哪4段?、神經造影—核磁共振造影MRI、電腦斷層攝影CT、軸突細胞異常、後天視神經疾病、視神經功能異常徵候、視神經萎縮(Optic nerve atrophy)、遺傳性視神經病變:Leber氏遺傳性視神經病變、Kjer氏症候群、Behr氏症候群、Wolfram氏症候群
Thumbnail
本篇你將學到:眼神經哪4段?、神經造影—核磁共振造影MRI、電腦斷層攝影CT、軸突細胞異常、後天視神經疾病、視神經功能異常徵候、視神經萎縮(Optic nerve atrophy)、遺傳性視神經病變:Leber氏遺傳性視神經病變、Kjer氏症候群、Behr氏症候群、Wolfram氏症候群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