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跟同事聊天,我說鳳林其實是很好的居住地方,景色好而且幾乎沒有大型天災。同事說,當然阿,人家慢城耶。當時對這名詞沒什麼理解,最近看到他們舉辦蝸牛賽跑活動,感到有趣之餘,也紀錄一下鳳林的一些小事。
鳳林昔日因森林茂密,木蘭繞樹滋長,形狀很像鳳凰鳥展翅,後來的漢人到此地開墾,遂以鳳林為地名。(王天送先生述,頁26)
全鎮人口約有1萬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約87人,是臺灣人口密度最低的鎮
國際慢城是由國際慢城組織(Cittaslow International)開始推動的城市計畫,主要是將慢食、慢遊及慢活融入城鎮生活中,並希望透過減緩居民的生活節奏,減少空間浪費及工作通勤的時間,以提升生活品質。成為國際慢城的認證共有七大面向、八大公約及72項指標,其中七大指標包括:「能源及環境政策」、「基礎設施政策」、「城市市容及內涵」、「鼓勵當地生產及使用當地產品」、「熱情友好與社會關係」、「創造慢城自覺意識」及「合作夥伴關係」等。提倡利用現代技術來改善環境與市鎮生活的品質,並透過共同遵守八大公約:「人口不超過5萬」、「致力於保護與維持純淨的自然環境」、「大力倡導與推行可持續發展的新的技術」、「培育本地文化,保護當地風俗習慣與文化資產」、「推行健康的飲食方式與生活方式」、「支持當地手工藝人與本地商業的發展」、「熱情接待外來客人」及「鼓勵積極參與公共活動,培養公民意識」來保護當地傳統及文化,促進地區特色的形成,而申請國際慢城則是依據七大面向來制定的72項指標進行認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