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能錯了》讀書心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這是一本會幫助我們好好重新思考人生的好書,因為他把他的故事,都寫進這一本書裡。


他是誰?他是比約恩·納提科·林德布勞,是位瑞典經濟學家、講師、企業界主管。


他在26歲時,放棄了企業主管的職業,轉而到泰國的叢林裡,過起了17年森林僧人的生活。


這本書,講述了他的人生旅程,以及他對一個人如何能過上更自由、更有意義的生活,所獲得的見解。


接下來,我想跟大家分享,我在這本書上看見的人生智慧。


✡️不要相信自己的每個念頭,才能做自己


書上提到,當我們相信自己的每個念頭時,就會變得極其脆弱,毫無防備。無論大小事,都是如此。而且,它也會讓我們的智慧大打折扣。在我們最黑暗的時刻,深淵很可能是無底的。


當你活在一個對自己的每個念頭一律相信的人生中,尊嚴在哪裡?自由在哪裡?尤其考慮到我們絕大多數的念頭都是不自覺的。


是的,當不好的事情發生時,我們總是感到害怕及無助,當下念頭就會出現「我好像快不行了」這時,千萬别相信自己,撐不了明天。


天無絕人之路,是我們可以選擇要相信的。


作者在17年整日的精神修練中,他最珍視的一點就是:他對自己的每個念頭,再也不相信了。這是他的超能力。


我也相信大家擁有這項超能力,就是不要相信自己的每一個念頭。用懷疑和幽默感看待自己的念頭,就會讓人更容易做自己。


✡️「我可能錯了」這句話,能為我們帶來幸福



作者在當僧人的某天聽到一位住持跟他分享一句魔法箴言,那就是「我可能錯了」。


這句話,可以在我們的人際關係演變到快破裂時,請對自己重覆說三次「我可能錯了」,我們的擔憂,就會煙消雲散了。


為什麽如此神奇呢?因為人人都認為自己對眼前發生的事很了解,也能準確解讀各類事件與周遭世界。


很多人覺得自己就是能對許多的事瞭若指掌。他們也自認可以決定與斷定各種現象的是非好壞。


許多時候,我們往往認定,生活應該按照自己的希望與計畫發展,但通常情況並非如此。


當我們能夠不預期生活按照自己認定或感覺該有的方式發展時,這是一種智慧。


這是一種對人生的豁達,而不再為執著自己是對的,而感到痛苦了。


所以如果我們能理解自己其實一無所知,如此一來,這就是一種智慧。


所以,我們可以藉由「我可能錯了」這句話,放下自己永遠是對的執著,願意敞開心房,去接納别人的建議,不也是一種幸福嗎?


✡️這也會過去,人生没有恆常不變


書上提到,我們如果能帶著更多敏感度、耐心與同理心,來對待我們內心的傷痛,那該有多好?


對於我們的痛苦,如果能透過真誠和誠實的方式提出以下問題來應對時,那不是很有價值?


「這一刻,有什麼可以幫助自己,使我不必長時間、無謂地有這種感覺?有什麼是我可以為自己做的,讓我更容易做自己?」


我們經常發現,這在理智層面上,很有挑戰性。我們很容易錯過內心低聲說的話,因為腦海中的聲音在咆哮著:「我不該感覺這麼糟!我對這件事的反應不該這麼強烈!我不該這麼容易被激怒、這麼容易受傷害、這麼善妒、這麼怨恨!」


然而,有一件事是肯定的:這種責備,對你已經沉重的心情,毫無幫助。相反的,我們應該進到那個受傷處,並試著盡自己所能地,用更多的慈悲和理解來看待它。


來看看我們是否能找到正視黑暗念頭的方式,將它們帶到光明中,又不會相信它們的內容。


這時,我們就需告訴自己「這也會過去」,作者把這句話刻在他的婚戒上。


我想作者要告訴我們,世上所有的一切都會過去,所以不要太執著!


在所有的關係中,只有一種是真正伴隨自己一輩子,那就是從第一口氣直到嚥下最後一口氣:那當然就是和自己的關係。


我們不妨想像一下,如果這段關係的特點是慈悲和溫暖,透過寬恕的能力忘卻小差錯,這不是很有價值嗎?


我們也思考一下,如果能以溫柔、和藹的眼光審視自己、帶點幽默感看待自己的瑕疵;如果可以毫無保留地關愛自己,就像我們對待孩子或別人那樣。相信這會對我們大有益處。我們內在的神聖心境就會萌芽。


如果我們能做到以上幾點,也許我們這一生,就不會有太多遺憾和後悔的事了。


最後,誠摯邀請大家為自己打開這本《我可能錯了》的書籍,成為我們人生想成為的樣子。



#比約恩·納提科·林德布勞

#我可能錯了

#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

#先覺出版

#珍妮老師真心推薦

#2024第48本閱讀筆記

#珍妮閱讀筆記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珍妮老師的沙龍
39會員
141內容數
大家好! 我是珍妮閱讀筆記坊粉專經營者 我是珍妮老師 熱愛閱讀 熱愛寫閱讀筆記 興趣是唱歌、看電影、畫畫、聊天……. 歡迎大家多跟我交流
珍妮老師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3
《停止不開心:在善變的世界裡,從容的笑著》讀後感分享,探討如何正面看待生活中的挑戰與不如意,並以自身經驗和教學心得,闡述接納自己、微笑面對困境的重要性,鼓勵讀者成為自己人生的黑馬。
Thumbnail
2025/04/23
《停止不開心:在善變的世界裡,從容的笑著》讀後感分享,探討如何正面看待生活中的挑戰與不如意,並以自身經驗和教學心得,闡述接納自己、微笑面對困境的重要性,鼓勵讀者成為自己人生的黑馬。
Thumbnail
2025/04/14
繪本《許願瓶》故事敘述索索兔將夢想裝進瓶子,與朋友們一起實現願望,過程中經歷夢想遺失與重拾希望,學習放下與轉身。故事適合親子共讀,也啟發大人重新思考夢想與人生。
Thumbnail
2025/04/14
繪本《許願瓶》故事敘述索索兔將夢想裝進瓶子,與朋友們一起實現願望,過程中經歷夢想遺失與重拾希望,學習放下與轉身。故事適合親子共讀,也啟發大人重新思考夢想與人生。
Thumbnail
2025/04/13
這是一篇關於黃大米《人生就是一次次的得到與放下》的讀後感。文章分享了作者在原生家庭中經歷的不公平待遇,以及她如何學習放下與和解。文章也包含一些書中金句,例如「不要花時間追究問題,要花時間解決問題」和「人生要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最後,文章誠摯推薦這本書,並分享了閱讀心得。
Thumbnail
2025/04/13
這是一篇關於黃大米《人生就是一次次的得到與放下》的讀後感。文章分享了作者在原生家庭中經歷的不公平待遇,以及她如何學習放下與和解。文章也包含一些書中金句,例如「不要花時間追究問題,要花時間解決問題」和「人生要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最後,文章誠摯推薦這本書,並分享了閱讀心得。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這本書主要的內容作者是比約恩•那提科•林德布勞分享他自己從作為經濟學家,擁有好的社經地位卻仍然不快樂,最後突然某一天心中浮現一個「去出家吧」的念頭,因此毅然走進佛教修行之路的故事。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這本書主要的內容作者是比約恩•那提科•林德布勞分享他自己從作為經濟學家,擁有好的社經地位卻仍然不快樂,最後突然某一天心中浮現一個「去出家吧」的念頭,因此毅然走進佛教修行之路的故事。
Thumbnail
書籍名稱是《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作者是比約恩・納提科.林德布勞、卡洛琳.班克勒和納維德.莫迪裡。本書共有38章,敍述了出家成為僧人後的心路歷程,對於人際關係衝突、不自律、擔憂等議題提出智慧箴言,並分享對念頭、人際相處以及放下控制的看法。推薦大家閱讀。
Thumbnail
書籍名稱是《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作者是比約恩・納提科.林德布勞、卡洛琳.班克勒和納維德.莫迪裡。本書共有38章,敍述了出家成為僧人後的心路歷程,對於人際關係衝突、不自律、擔憂等議題提出智慧箴言,並分享對念頭、人際相處以及放下控制的看法。推薦大家閱讀。
Thumbnail
書中融合了納蒂科·林德布勞多年修行的智慧和他對現代生活的深刻反思。引導讀者探討生活的真諦,學會放下執著,追求內心的平靜與智慧。這本書之所以值得一讀,是因為它不僅僅是一本關於佛教哲理的書,更是一本關於生活智慧的指南。
Thumbnail
書中融合了納蒂科·林德布勞多年修行的智慧和他對現代生活的深刻反思。引導讀者探討生活的真諦,學會放下執著,追求內心的平靜與智慧。這本書之所以值得一讀,是因為它不僅僅是一本關於佛教哲理的書,更是一本關於生活智慧的指南。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講述了經濟學家比約恩.納提科.林德布勞在泰國森林展開17年的出家生活的故事,並分享了他從中汲取到的智慧。這本書不是宗教書籍,而是要幫助讀者活得更愉快、更自由,以清晰明智的方式與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連結。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講述了經濟學家比約恩.納提科.林德布勞在泰國森林展開17年的出家生活的故事,並分享了他從中汲取到的智慧。這本書不是宗教書籍,而是要幫助讀者活得更愉快、更自由,以清晰明智的方式與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連結。
Thumbnail
這本書透過作者的17年森林僧人生活,分享他對人生智慧的見解,包括不要相信自己的每個念頭、接受可能錯誤及相信這也會過去。這些智慧不僅讓我們重新思考人生,也帶給我們啟發。這本書是比約恩·納提科·林德布勞的心靈寶藏,值得我們一讀。
Thumbnail
這本書透過作者的17年森林僧人生活,分享他對人生智慧的見解,包括不要相信自己的每個念頭、接受可能錯誤及相信這也會過去。這些智慧不僅讓我們重新思考人生,也帶給我們啟發。這本書是比約恩·納提科·林德布勞的心靈寶藏,值得我們一讀。
Thumbnail
作者原是經濟學家,為了尋找人生答案,遠赴泰國出家修行17年,體悟到人生智慧,使他能平靜面對漸凍人之苦。
Thumbnail
作者原是經濟學家,為了尋找人生答案,遠赴泰國出家修行17年,體悟到人生智慧,使他能平靜面對漸凍人之苦。
Thumbnail
隱居山林的經濟學家比約恩.納提科.林德布勞,在26歲事業成就達到頂峰時,發現成功與快樂是兩回事,他的成功沒有帶來相等的心靈富足,因而開始了17年的森林寺院修行,返鄉後的憂鬱巨浪、與漸凍症並肩走向死亡的日子,作者把它記錄下來,集結成《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這本書。
Thumbnail
隱居山林的經濟學家比約恩.納提科.林德布勞,在26歲事業成就達到頂峰時,發現成功與快樂是兩回事,他的成功沒有帶來相等的心靈富足,因而開始了17年的森林寺院修行,返鄉後的憂鬱巨浪、與漸凍症並肩走向死亡的日子,作者把它記錄下來,集結成《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這本書。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