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分享】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 書籍名稱: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
raw-image
  • 作者

比約恩・納提科.林德布勞—瑞典經濟學家、講師、企業主管,曾於1992~2008年出家成為僧人。

卡洛琳.班克勒—瑞典作家、製片人與專案經理,是比約恩巡迴演出時的製作人。

納維德.莫迪里—伊朗裔的瑞典籍節目主持人、作家、藝術家、音樂家與講師。

  • 書籍分享

本書總共有38章,從作者為何選擇出家開始寫起,敘述他成為僧人後所學習到的一些心路歷程,以及得知自己生病之後所有的心情轉化,是非常推薦大家讀的書!而且是可以一再反覆拿起來閱讀的那種~

我會簡單分享其中幾個我認為印象深刻、而且對自己感觸很深的部分

1.我可能錯了

納提柯(Nattiko)的法號意思是在智慧中成長的人,也是作者去泰國時導師建議他的。

「我可能錯了」其實是屬於當你在面對人際關係衝突時,非常適合拿出來使用的箴言。

這句話是某一次作者的僧人導師跟他們分享的時候提到的,這位導師告訴學生:「下次,當你感覺到衝突開始悄悄醞釀、你和一個人的關係演變到快破裂的時候,只要用任何你喜歡的語言,真誠與篤定地對自己重複這句箴言三次,你的擔憂就會雲消霧散,就像夏日清晨草地上的露珠。」
這句智慧箴言就是:「我可能錯了。」

因為我們很常認為自己是正確的就固執己見,站在自己的論點與他人爭執,激烈一點的甚至覺得反對他的人都不應該存在。

而這個其實是一個非常有毒的想法,他會縮小我們的眼界、視線進而影響我們做的判斷以及待人的態度,所以書中其實也有一段話:「知識對自己所知的一切感到驕傲。智慧在自己不知道的一切面前謙虛

其實當自己放下很多想法以及固執之後,才能學習到更多。

2.我會知道

我記得自己讀到這一段的時候全身起雞皮疙瘩,內容大致上是說僧人的一位朋友問他要不要喝酒,僧人表示自己是不能飲酒的,但友人說:「反正又不會有人知道,喝一杯而已」,可是僧人卻回他說:「我會知道」。

不確定大家看到這一段的時候會不會和我有一樣的反應,可是那時候我深刻感受到自己發自內心的佩服,而且是有被這種智者的智慧給震懾到的感覺。

是呀,我們很常會因為「沒有人看到」而做出一些偷懶不自律的行為,像是主管沒注意就偷懶一下,或是醫生沒看到就偷偷不吃藥,這些其實都是「不自律」的表現,而這個不自律往往都是對自己造成傷害。

當我在看到這一段的時候,我想著希望自己有一天也可以成為這樣自律、非常有智慧的人。

3.不要相信自己的念頭

作者當僧人時所學習到一句非常有幫助的話:「我們最難放下的念頭,往往對自己傷害最大

其實人類所經歷大多數的心理痛苦都是自願與自己造成的,這是佛陀重要的發現之一。

我們的心理痛苦主要不是由外部事件引起,而是自己內心發生的事所引發—那些一個又一個的湧現、我們可以相信或不相信的念頭。

書中是用很多人覺得「如果我的父母不一樣,要是同事不這麼刻薄...」來說出其實人類意識中的一個層面是非常喜歡將錯怪罪於人的,而這樣的心態一點都不奇怪,但面對這樣的心態更重要的是問自己:「在此時此地,我能做些什麼讓自己不要這麼難受嗎?」

「應該」是一個非常有毒的詞彙,例如我朋友應該要記住、我的父母不應該那樣做...所有念頭中最傷人的就是「我應該有所不同」,但是你可以選擇緩緩地跨出來,然後微笑回覆他:「謝謝你的反饋,我們再聯絡。」

這幾天剛好和竹竿先生有聊到一些事情,他說:「我可能會因為這些事情有生氣、惱怒的情緒,我知道我的身體在給我這些情緒建議,可是我會跟他說我知道你的建議,但我可能不會考慮。」

我想其實當放下自己很多的念頭後,整個人都會輕鬆很多,不要需要去讓這些念頭不停地傷害自己。

這裡也要提到書中我很喜歡的一句話:「我一生中擔心的大部份事情,從來都沒發生過。至於大多數確實發生的事,我永遠都無法預料。」

4.喜歡他人原本的樣子

相信在大家生活中不免俗都需要人際相處,也多多少少會碰到一些討厭的人,作者在這裡給了一個解方:「覺得別人很討厭,是人之常情。如果你想讓一個人好相處,行為舉止也不會讓你太反彈,其實只有一個小祕訣:學會喜歡他們本來的樣子。」

其實平常對於討厭的人,多數人都是想著遠離,而且也只會厭上加厭,在這裡也許你可以嘗試去欣賞他原本的樣子,就可以減少很多衝突了。

5.鬆開拳頭

作者有提供一個他面對自己又開始覺得世界應該要怎麼做、現狀不如他意時的做法,就是先用力握緊拳頭,然後鬆開成張開的手掌。

運用這個姿勢,想像成手中握的東西是想控制的,透過鬆開的動作來提醒自己放下控制、多一點信任,少一些我必須預先知道一切、多一點的順其自然,不要再讓自己焦慮、委屈。

請盡量多鬆開你的拳頭。

6.這也會過去

當作者從僧人還俗時,也碰到了許多困難,甚至患得憂鬱症,並且長時間將自己關在小屋子裡。

直到一年半後他的爸爸和他說要斷了他的金援,以及他的僧人朋友告訴他該再分享自己了,他才慢慢從他的小屋裡走出來。

他教授冥想閉關的課程,而且課程比想像中還要順利許多,並且碰到他的老婆伊莉莎白,伊莉莎白成為他人生中最美好的部分、陪他度過許多關卡。

而在結婚時伊莉莎白請作者在戒指下印上一段獨特的文字給予祝福,作者給他的是「這也會過去」

沒有什麼會持久。一切都是無償的。這是壞消息,但也是個好消息。


看完這本書的時候,讓我感覺到身心靈都很放鬆,好像有許多積蓄已久的情緒都隨著這本書的閱讀也跟著消散了。

很多道理也都是原本就知道的,可是透過他的描述又更讓人印象深刻。

非常推薦大家都可以去看這本書❤️看完之後我也嘗試去做了一些改變,讓自己更加自律、放下控制,希望你們也能從中獲得幫助!

附上我喜歡的植物

附上我喜歡的植物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mooncake的沙龍
16會員
68內容數
歡迎大家來到mooncake沙龍。 這裡最主要是分享閱讀、理財、情侶日常分享,目前還沒有固定方向,希望大家都可以不吝嗇提出建議,我們會超級感謝大家的❤️
mooncake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19
近藤麻理惠的《怦然心動的工作整理魔法》提供一套整理方法,幫助讀者整理工作空間、電子郵件、人脈,讓生活更輕盈。文章分享了書中幾個整理方向:確認整理心態、一口氣整理完、選擇留下心動的物品、留些空白給自己、整理人脈。作者運用書中方法整理房間和手機資訊,成效顯著,推薦給想要提升工作效率、簡化生活的讀者。
Thumbnail
2025/04/19
近藤麻理惠的《怦然心動的工作整理魔法》提供一套整理方法,幫助讀者整理工作空間、電子郵件、人脈,讓生活更輕盈。文章分享了書中幾個整理方向:確認整理心態、一口氣整理完、選擇留下心動的物品、留些空白給自己、整理人脈。作者運用書中方法整理房間和手機資訊,成效顯著,推薦給想要提升工作效率、簡化生活的讀者。
Thumbnail
2025/04/08
這篇文章探討如何平衡年輕時的體驗投資與未來的財務安全。作者建議年輕人應善用借貸,在年輕時透過投資體驗提升人生價值,例如學習技能、旅遊等,並在中年時注重儲蓄投資,讓複利增值資產。文章強調健康的重要性,並建議提早規劃人生願望清單,以最大化人生體驗與財富累積。
2025/04/08
這篇文章探討如何平衡年輕時的體驗投資與未來的財務安全。作者建議年輕人應善用借貸,在年輕時透過投資體驗提升人生價值,例如學習技能、旅遊等,並在中年時注重儲蓄投資,讓複利增值資產。文章強調健康的重要性,並建議提早規劃人生願望清單,以最大化人生體驗與財富累積。
2025/03/14
月餅小姐的衣櫃滿了!整理衣櫃的過程中,她思考如果衣櫃只能剩下十件衣服,會怎麼選擇?這個想法讓她快速且開心地丟掉許多衣服,最後整理出兩大袋衣服捐出,並感到意外的滿足與神清氣爽。文章探討斷捨離的理念,說明減少物品反而能提升幸福感。
Thumbnail
2025/03/14
月餅小姐的衣櫃滿了!整理衣櫃的過程中,她思考如果衣櫃只能剩下十件衣服,會怎麼選擇?這個想法讓她快速且開心地丟掉許多衣服,最後整理出兩大袋衣服捐出,並感到意外的滿足與神清氣爽。文章探討斷捨離的理念,說明減少物品反而能提升幸福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這本書主要的內容作者是比約恩•那提科•林德布勞分享他自己從作為經濟學家,擁有好的社經地位卻仍然不快樂,最後突然某一天心中浮現一個「去出家吧」的念頭,因此毅然走進佛教修行之路的故事。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這本書主要的內容作者是比約恩•那提科•林德布勞分享他自己從作為經濟學家,擁有好的社經地位卻仍然不快樂,最後突然某一天心中浮現一個「去出家吧」的念頭,因此毅然走進佛教修行之路的故事。
Thumbnail
書籍名稱是《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作者是比約恩・納提科.林德布勞、卡洛琳.班克勒和納維德.莫迪裡。本書共有38章,敍述了出家成為僧人後的心路歷程,對於人際關係衝突、不自律、擔憂等議題提出智慧箴言,並分享對念頭、人際相處以及放下控制的看法。推薦大家閱讀。
Thumbnail
書籍名稱是《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作者是比約恩・納提科.林德布勞、卡洛琳.班克勒和納維德.莫迪裡。本書共有38章,敍述了出家成為僧人後的心路歷程,對於人際關係衝突、不自律、擔憂等議題提出智慧箴言,並分享對念頭、人際相處以及放下控制的看法。推薦大家閱讀。
Thumbnail
書中融合了納蒂科·林德布勞多年修行的智慧和他對現代生活的深刻反思。引導讀者探討生活的真諦,學會放下執著,追求內心的平靜與智慧。這本書之所以值得一讀,是因為它不僅僅是一本關於佛教哲理的書,更是一本關於生活智慧的指南。
Thumbnail
書中融合了納蒂科·林德布勞多年修行的智慧和他對現代生活的深刻反思。引導讀者探討生活的真諦,學會放下執著,追求內心的平靜與智慧。這本書之所以值得一讀,是因為它不僅僅是一本關於佛教哲理的書,更是一本關於生活智慧的指南。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講述了經濟學家比約恩.納提科.林德布勞在泰國森林展開17年的出家生活的故事,並分享了他從中汲取到的智慧。這本書不是宗教書籍,而是要幫助讀者活得更愉快、更自由,以清晰明智的方式與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連結。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講述了經濟學家比約恩.納提科.林德布勞在泰國森林展開17年的出家生活的故事,並分享了他從中汲取到的智慧。這本書不是宗教書籍,而是要幫助讀者活得更愉快、更自由,以清晰明智的方式與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連結。
Thumbnail
這本書透過作者的17年森林僧人生活,分享他對人生智慧的見解,包括不要相信自己的每個念頭、接受可能錯誤及相信這也會過去。這些智慧不僅讓我們重新思考人生,也帶給我們啟發。這本書是比約恩·納提科·林德布勞的心靈寶藏,值得我們一讀。
Thumbnail
這本書透過作者的17年森林僧人生活,分享他對人生智慧的見解,包括不要相信自己的每個念頭、接受可能錯誤及相信這也會過去。這些智慧不僅讓我們重新思考人生,也帶給我們啟發。這本書是比約恩·納提科·林德布勞的心靈寶藏,值得我們一讀。
Thumbnail
作者原是經濟學家,為了尋找人生答案,遠赴泰國出家修行17年,體悟到人生智慧,使他能平靜面對漸凍人之苦。
Thumbnail
作者原是經濟學家,為了尋找人生答案,遠赴泰國出家修行17年,體悟到人生智慧,使他能平靜面對漸凍人之苦。
Thumbnail
隱居山林的經濟學家比約恩.納提科.林德布勞,在26歲事業成就達到頂峰時,發現成功與快樂是兩回事,他的成功沒有帶來相等的心靈富足,因而開始了17年的森林寺院修行,返鄉後的憂鬱巨浪、與漸凍症並肩走向死亡的日子,作者把它記錄下來,集結成《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這本書。
Thumbnail
隱居山林的經濟學家比約恩.納提科.林德布勞,在26歲事業成就達到頂峰時,發現成功與快樂是兩回事,他的成功沒有帶來相等的心靈富足,因而開始了17年的森林寺院修行,返鄉後的憂鬱巨浪、與漸凍症並肩走向死亡的日子,作者把它記錄下來,集結成《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這本書。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26歲就事業有成的比約恩原是一個經濟學家,即將成為大公司的CFO時,卻選擇出走到泰國森林,開啟17年的修行生活。這本書分享他的僧人生活,以及他對人生的學習、思考和感悟。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26歲就事業有成的比約恩原是一個經濟學家,即將成為大公司的CFO時,卻選擇出走到泰國森林,開啟17年的修行生活。這本書分享他的僧人生活,以及他對人生的學習、思考和感悟。
Thumbnail
從成功的經濟學家到森林僧人,再到與憂鬱症和漸凍症抗爭的人生故事。透過個人經歷,分享如何面對人生的低谷、克服困難、並達到內心的平靜。
Thumbnail
從成功的經濟學家到森林僧人,再到與憂鬱症和漸凍症抗爭的人生故事。透過個人經歷,分享如何面對人生的低谷、克服困難、並達到內心的平靜。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簡單一句話,卻蘊藏了絕頂智慧。  榮獲多項獎項的書籍《我可能錯了》,作者比約恩.納提科在26歲事業有成之際,選擇拋下一切,到泰國森林展開17年的出家生活。對他來說,「成功和快樂,是兩回事」(p.15),能夠在年紀輕時得到跨國大企業財務長一職是成功的,但他並不快樂,也踏上了朝向心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簡單一句話,卻蘊藏了絕頂智慧。  榮獲多項獎項的書籍《我可能錯了》,作者比約恩.納提科在26歲事業有成之際,選擇拋下一切,到泰國森林展開17年的出家生活。對他來說,「成功和快樂,是兩回事」(p.15),能夠在年紀輕時得到跨國大企業財務長一職是成功的,但他並不快樂,也踏上了朝向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