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見過真正的智者嗎?
你看過智者修行過程的真實故事嗎?
在冥王水瓶的世代,當人們開始從物欲橫流的社會環境中覺醒而轉往內在追尋,從幾年前就可以在市面上看到大量探討內在的書籍。
有宗教的、有心理學的、有占星的、或是各種療癒類的書籍,但或許從沒有一本書,是如此真實的告訴我們,一位智者,又或者說,一個凡人在尋找人生意義的過程裡,累積了許多血淚經驗,最後成為了智慧結晶、讓我們看見「智者是如何養成的」。
這當中沒有神力、沒有什麼精妙的感受、沒有與神對話、沒有抽象的種種,只有他實實在在的體驗。
-
2022年1月,經濟學家比約恩.納提科.林德布勞的辭世,讓全瑞典人落淚哀悼。《我可能錯了》是比約恩人生的最後一本書,在2020年一出版就造成轟動,成為暢銷書冠軍。
26歲事業有成的比約恩,在即將成為跨國大企業最年輕的財務長時,選擇拋下一切到泰國森林展開17年的出家生活。在森林寺院中,他被授予了稱號Natthiko──意思是「在智慧中成長的人」。
「我可能錯了」這句話,是比約恩在寺院中汲取到最有智慧的工具,幫他挺過17年後再回瑞典時的憂鬱風暴,以及罹患漸凍症逐漸走向死亡的日子。
這本書並不是關於宗教,也不是要告訴你如何過生活,更不是要你接受一套新的信仰。它是要幫助你活得更愉快、更自由,而且以清晰明智的方式與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連結。
-
對於經常閱讀這類書籍的我來說,這是一本特別的書、講述特別的經歷,讓一直以來算是有著「出離心」的我,更直接看見何謂真正意義上的修行。
沒有多少人能跟作者一樣,放棄自己原有的一切、走入森林成為僧侶,但或許也像《怒嗆人生》裡艾美說的:「佛陀之所以能成為佛陀,首先是因為他是王子,好嗎?他有能放棄的東西。」
因為他已擁有了多數人追求的一切,可他仍在找尋著生命的意義,他決定前往森林修行,這一待就是17年。
如果他當時的決定是因為一個靈光乍現、他最後決定還俗也是一個瞬間。重回世俗世界使他頓時迷失自我而罹患上憂鬱症,他從憂鬱症中恢復健康、戀愛、結婚,然後生命又給他的身體送來了「漸凍症」禮包。
這是真正文義上的「苦行」,我好奇在許多身心靈界裡說的「靈魂契約」,他肯定是簽了最特別的那種套餐。
但這也是使這本書如此特別的原因。
他沒有要說教、他沒有告訴你說你一定要愛自己、你要這樣那樣,他不告訴你說你一定要向善,因為好人會有好報,他只是告訴我們,好好去經驗你的人生、好好的去看你在這人生裡的每個念頭。
『種種念頭中得到短暫的喘息,帶給我一種美妙的自由感。這些念頭並沒有消失,但它們不再那麼有催眠作用。我彷彿在內心退了一步,並開始意識到:我有著念頭,可是我的念頭不代表我。』
他不會給我們灌些像迷藥的雞湯。
『我不會鼓勵任何人進行正面思考。完全不鼓勵。我個人並不相信正面思考有特別大的力量。我一直覺得正面思考是比較膚淺表象的。』
他想告訴我們,面對生命、面對任何人,請你/妳謙虛。
『如果一直執著地認定自己「早就知道了」,你就會變得很難接近,也錯過很多。』
『我可能錯了。』
『我可能錯了。』
『我可能錯了。』
當與外在世界有許多抵抗時,在心裡默念這句話。為我們帶來多點空間、也為自己與他人創造餘裕。有時候一無所知也是一種智慧,因為無知的另一種面向,也可以是純粹。
《我可能錯了》也是一本適合即使對於修持身心靈一無所知的一本入門書,而對於本身就有在接觸這些的人,也能更清晰的瞭解「何謂修行」。
畢竟在這個年代,有太多打著身心靈的幌子,但其實只是讓大家陷入某種「逃避」情境的系統。
看完這本書內心很平靜,也很確信一路以來自己的體驗是如此真實。
覺察自己的念頭、往內去看自己不是容易的工作,但卻在這過程裡使自己的內在越發柔和且平靜,而當我們內心平靜淡然時,就能以不同的角度去看外在世界。
就像在看占星星盤時,我們是選擇活在這星盤裡、還是選擇俯視這張盤,做自己生命的操盤手呢?
那一句句的『我可能錯了』。
也是在提醒本命星盤中那些使我們經常磕磕碰碰的性格特質與感受,那並不全然現實、也不是只可以用那個角度去解釋,只要轉換個角度一切都會不一樣。
祝福大家🥰
最近還有看什麼好書嗎?
歡迎留言推薦給我看看唷😚
#我可能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