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場中,常常會藉由一起吃飯、喝酒的場合來拉近彼此之間的關係。我們都知道喝酒對於開車這種需要專注的工作會造成很大的影響,對於決策呢,酒精會影響我們的判斷嗎?《洞悉價格背後的心理戰Priceless: The Myth of Fair Value》一書作者William Poundstone,在書中介紹了一項有趣研究。
這項由英國里茲大學和牛津大學的研究團隊所做的實驗,邀請了一批經常需要應酬的受試者,分成喝酒組和安慰劑組,接受一系列帶賭博性質的心理測試。喝酒組的雞尾酒含有相當於3杯烈酒的酒精,足以讓他們醉醺醺的。
首先,兩組人在一般狀況下的決策表現並無太大差異,都符合前景理論的預期 :對獲益持審慎態度,對損失則較為大膽。然而,當面臨涉及巨大損失的「困難」選擇時,喝酒組和清醒組就出現了明顯區別。
實驗中最關鍵的是以下兩個問題:
問題一:你會選擇哪一個??
(a) 50%機率贏10美元,否則就輸10美元。
(b) 66%機率贏20美元,否則就輸80美元。
問題二:你會選擇哪一個?
(a) 50%機率贏10美元,否則就輸10美元。
(b) 66%機率贏80美元,否則就輸80美元。
我們可以注意到兩題的選項(a)完全相同,而選項(b)的贏額從20美元增加到80美元。按理說,當獲利金額變大時,更多人應該選擇風險選項(b)。
然而研究者觀察到,相比清醒組,喝醉的受試者在題目2選項(b)的改變上反應比較遲鈍。他們對於獲利金額上升的敏感度降低了,就像「遮眼逃不過去」。
為什麼會這樣?研究人員解釋這是「酒精造成的近視效應」所致:酒精會讓人的注意力範圍進一步縮小,只專注在最突出的風險(本題中的80美元可能損失)上,而忽略其他細節變化。
就像魔術師的「大動作掩護小動作」一樣,巨額的80美元損失風險成了喝醉受試者的注視焦點,他們耗盡所有有限的理性資源去衡量這個風險,卻忽略了同時間獲利金額的上升。結果有時顯得過於冒險,有時又過於保守。
這項研究結果不令人意外,當我們酒醉時,原本就有限的理性思維能力更加減弱,盲區遍布決策過程中。我們可能錯過賺錢大好機會,或是被突出的損失風險嚇倒,做出保守選擇。
為什麼需要了解酒後決策的影響?因為在現代社會,無論是應酬、聚會還是業務洽談,喝酒機會處處存在。如果我們對酒精對決策的影響力不夠理解,很可能會在醉酒後做出失誤的選擇,帶來莫大損失。
因此,在業務應酬過程中重點應該是雙方關係的拉近,而不要涉及實質的商務談判,才不會受到「酒精近視症」的影響。在應酬時也不要衝動地做出薪資或是預算的承諾,我們常常在酒席間開玩笑的說,喝酒後說的話都不算,藉此事先預防酒後可能做出不當的承諾或決定。
《洞悉價格背後的心理戰》這一章節揭示了酒精對於我們決策能力的嚴重影響,尤其是在面臨高風險高報酬抉擇時更為明顯。作者藉由詳實的實驗過程和數據分析,讓我們更明白酒醉狀態下的認知盲區,提醒我們在職場中如何因應這些潛在的陷阱。喝酒不開車,喝酒也應該不做決策或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