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準備「113年全國公共圖書館發展會議」的專題演講,從Amazon買了"Library 2035: Imagining the Next Generation of Libraries"這本書,雖然覺得這本書的內容和我的專題演講一樣~ㄟ~有點那麼打高空,但其中一篇由ALA前主席Loida Garcia-Febo寫的"Wellness for Librarians: Innovative Solutions to Foster Transformation"卻意外地讓我心有所感。
本來,只是把這篇文章的要旨"堅持採用支持圖書館工作者和社區福祉的政策、做法和環境" (p. 137)放進演講講義而已,但在會議當天一大早在FB上看到很久以前認識的認真小女生的苦水,就格外有感覺了起來。
這篇文章裡,有些我知道是真理,但在真實世界裡(至少臺灣)可能不是那麼美好的事,例如底下這句:
我們有一個重要的機會來支持圖書館員工的健康,他們作為人類,應該被以尊嚴和平等對待,並在工作場所獲得公平的機會和正義。由於健康與個人的身體、心理和社會方面密切相關,制定支持員工福祉的政策將符合機構的最佳利益。(pp. 148-149)
實際情況是怎麼樣,大家自己體會吧。
但不管如何,這篇文章中從圖書館、圖書館學會、圖書資訊學教育三方面提出了一些作法(pp. 149-151):
你覺得這上面的作法是不是打高空呢?其實我也不知道啦。猶記幾年前我在擔任臺師大圖書館館長的時候請同仁規劃一個「館員下午茶」的活動,實施了好幾年,辦過一些我不知道的館員紓壓活動(我之所以不知道,是因為不讓館長參加,哈哈)。我是希望這類型由圖書館本身主動發起的活動能幫助館員同仁們紓解一些壓力。
另外,幾年前擔任中華民國圖書館學會理事長的時候,有委員們協助舉辦Librarian Fashion Show和Librarian Happy Run,除了呈現館員同道們不一樣的風貌外,某種程度也是希望幫館員紓壓。
但,說來說去,歸根究底還是體制。當瑣事一堆、奧客一堆、沒人沒錢,就算再佛心的館員也會大石頭壓身吧!
有甚麼中華民國圖書館學會可以做的解憂良方.歡迎提供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