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歐洲.阿根廷右轉風潮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我們這個年紀最喜歡談論的話題就是退休規劃

總是有朋友說他們想移民歐洲

因為社會福利規劃好

這就要談到這幾十年來全球左轉狂奔下的歐洲美國阿根廷

這是一道非常簡單的經濟學課程

當一個國家政府規劃的福利非常好

為了支撐高福利 勢必要增加稅收

這時候劫富濟貧的惡性循環就開始啟動了

剛開始大家都是聖母心噴發

認為能力越大的人 付出多一點幫助弱小的人是理所當然的

但當企業稅開始增加 成本也增加 競爭力開始衰弱

企業集體出走 商人無祖國 逐利而居

進而造成政府稅收減少 失業率激升

失業人數攀升 失業補助勢必增加

這時候政府只好把目光投向中產階級

所以40%以上的稅率在歐洲比比皆是

優秀的人才不堪高賦稅 不斷流失

而這只是冰山一角

高昂的社會成本 最終都是轉嫁到消費者身上

造成全國物價人力價格居高不下

很多小企業主小餐廳無法負擔 應聲倒下

最後加上嬰兒潮退休族群的到來 少子化的現象

歐洲終於不堪承受 開始削減福利

但到嘴的福利要吐出來怎麼會容易

抗爭 社會不斷動盪

最後讓人民徹底醒悟過來的是

大量導入的外來人口 造成負擔加劇 治安惡化

不科學的氣候變遷思潮造成極端的能源政策

自媒體的興起 推特馬斯克接手後推行自由言論

讓被主流媒體隱藏的真相涓流而出

大覺醒時代來臨

歐洲 美國 荷蘭 奧地利 德國 法國 阿根廷的人民

才發覺其實他們正面臨的是共產主義的戰爭

共產主義以社會主義 自由主義 綠色主義 平等主義 華麗包裝

幽靈不死 只是捲土重來


美國在國父制定美國憲法後

一躍成為世界強權

富裕繁榮了幾百年

美國國父主張小政府大經濟

政府少管事 維持自由市場機制

福利政府絕不插手 因為容易產生弊端

政府官員人民不知道嗎

他們很清楚

但官員得到選票 人民得到免費牛肉 何樂不為

只是最終的結局是大家都失去了牛肉

主流媒體不斷將右轉的風潮形容成是極端的民粹主義

真相是人民只想回到傳統 有常識的國家

恢復小政府自由經濟的時代


阿根廷新任總統米拉上任不到一年

財政迅速止血 開始出現盈餘

他做的事很簡單

縮減政府部門 削減社會福利

企業減稅 鼓勵創業 鬆綁管制經濟方方面面的條款

美國在拜登的治理下 加速左轉 民不聊生

台灣也一步一步的走向歐洲曾經失敗的老路

因為我們只知道羨慕歐洲的高福利

卻不知道高福利下的民不聊生 高賦稅


聽到法國 荷蘭 奧地利 歐盟 紛紛在最新選舉中選擇右派

初期一定有陣痛 但只要堅持下來

相信很快就能再次偉大


台灣一定要謹慎 不要為了一點牛肉

而犧牲整過國家的未來

記住政府不會賺任何一毛錢

所有承諾的福利

都是從你或你子孫口袋拿出來的

不是免費的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家庭主婦的菜市場理財哲學的沙龍
8會員
37內容數
2024/05/27
十幾年前...小白兔誤闖股市叢林 因為華碩減資一時驚嚇 匆匆將所持股票全數出脫 包含55元買進的台積電(6張) 從此將股市列為拒絕往來戶 直到退休無聊 去台北學習塔羅牌 休息空檔跟老師閒聊投資理財 老師也不藏私 將他存股的方法全數告知 突然間...腦袋好像"轟"的一聲開竅了 從那一
2024/05/27
十幾年前...小白兔誤闖股市叢林 因為華碩減資一時驚嚇 匆匆將所持股票全數出脫 包含55元買進的台積電(6張) 從此將股市列為拒絕往來戶 直到退休無聊 去台北學習塔羅牌 休息空檔跟老師閒聊投資理財 老師也不藏私 將他存股的方法全數告知 突然間...腦袋好像"轟"的一聲開竅了 從那一
2024/05/11
群光獲利150% 裕融該買嗎???
2024/05/11
群光獲利150% 裕融該買嗎???
2023/11/27
現在的美國政府已經快變成笑話了 為了掩飾治國無方 不斷更改經濟計算基礎數據 造成通膨控制有方 經濟軟著路 俗稱拜登經濟學 但觀察實際上的民間數據 美國人民信用卡債務攀升 (利息這麼高...) 購買力下降 企業銀行不斷倒閉或進行裁員 企業獲利不停的下降(除了AI) 就知道這些數據的
Thumbnail
2023/11/27
現在的美國政府已經快變成笑話了 為了掩飾治國無方 不斷更改經濟計算基礎數據 造成通膨控制有方 經濟軟著路 俗稱拜登經濟學 但觀察實際上的民間數據 美國人民信用卡債務攀升 (利息這麼高...) 購買力下降 企業銀行不斷倒閉或進行裁員 企業獲利不停的下降(除了AI) 就知道這些數據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本文章將探討高齡社會的相關議題,包括高齡化社會的定義、臺灣與中國在高齡社會中的進程、社會危機、人權議題等。另外,將分析中國的醫療保險制度與臺灣的健保制度之間的差異,以及對老人的照護與生活品質權利的保障。
Thumbnail
本文章將探討高齡社會的相關議題,包括高齡化社會的定義、臺灣與中國在高齡社會中的進程、社會危機、人權議題等。另外,將分析中國的醫療保險制度與臺灣的健保制度之間的差異,以及對老人的照護與生活品質權利的保障。
Thumbnail
台灣即將進入超高齡化社會,當65歲的年長者人數比例超過20%,也象徵著相關的照護、醫療等,已經成為不能夠再逃避的重要議題。然而,不論是國家政策、各種相關設施,甚至是這個社會上的其他人,我們真的準備好了嗎?
Thumbnail
台灣即將進入超高齡化社會,當65歲的年長者人數比例超過20%,也象徵著相關的照護、醫療等,已經成為不能夠再逃避的重要議題。然而,不論是國家政策、各種相關設施,甚至是這個社會上的其他人,我們真的準備好了嗎?
Thumbnail
現在富裕國家的中年人,可能會變成「三明治世代」,對上,要照顧因為活得夠久最後失智的年邁父母,往下,要擔心小孩錢賺得夠不夠用,要協助他們置產、付房貸、給生活津貼。 我們常認為歐美國家就是讓成年子女獨立自主,但物價上漲、房貸利率高昇,加上許多年輕人賺錢能力遠不如父母,有資產的父母,現在歐美年輕人依
Thumbnail
現在富裕國家的中年人,可能會變成「三明治世代」,對上,要照顧因為活得夠久最後失智的年邁父母,往下,要擔心小孩錢賺得夠不夠用,要協助他們置產、付房貸、給生活津貼。 我們常認為歐美國家就是讓成年子女獨立自主,但物價上漲、房貸利率高昇,加上許多年輕人賺錢能力遠不如父母,有資產的父母,現在歐美年輕人依
Thumbnail
J. Greenberg, and A. Muehlebach (2007)的文章“Notes on the Third Age in Western Europe Today”讓我們看到一個「是否延後退休年齡?」的政策問題,背後居然牽涉如此多的面向,並且直接和生命歷程、世代之間有緊密的關係。
Thumbnail
J. Greenberg, and A. Muehlebach (2007)的文章“Notes on the Third Age in Western Europe Today”讓我們看到一個「是否延後退休年齡?」的政策問題,背後居然牽涉如此多的面向,並且直接和生命歷程、世代之間有緊密的關係。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中國長期實行的一胎化政策對社會結構和財政壓力造成的影響。作者指出,這種斷層會擴大年輕次代的財政壓力和社會結構的忽然變化,從而引發更多矛盾和衝突。文章探討了中國的老齡化問題,並指出中國政府應該更多地投入資源來照顧老年人口。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中國長期實行的一胎化政策對社會結構和財政壓力造成的影響。作者指出,這種斷層會擴大年輕次代的財政壓力和社會結構的忽然變化,從而引發更多矛盾和衝突。文章探討了中國的老齡化問題,並指出中國政府應該更多地投入資源來照顧老年人口。
Thumbnail
根據貝恩顧問公司 (Bain and Company) 的最新研究,高齡族群大量走出退休生活並重返職場。合夥人 Andrew Schwedel 表示,這是一個「一個巨大的轉變」,並預測到 2030 年,全球將有 1.5 億個工作職務,會轉移到高齡勞動力上。
Thumbnail
根據貝恩顧問公司 (Bain and Company) 的最新研究,高齡族群大量走出退休生活並重返職場。合夥人 Andrew Schwedel 表示,這是一個「一個巨大的轉變」,並預測到 2030 年,全球將有 1.5 億個工作職務,會轉移到高齡勞動力上。
Thumbnail
許多移民在美國都逃漏稅和脫產利用社會資源來養老和生活,有時候還會在原本的國家借一堆錢,或是像一些人專門回原本的國家取暖和用類似健保制度治病。
Thumbnail
許多移民在美國都逃漏稅和脫產利用社會資源來養老和生活,有時候還會在原本的國家借一堆錢,或是像一些人專門回原本的國家取暖和用類似健保制度治病。
Thumbnail
​近幾年來,隨著大家對老後生活的重視,退休成了一個很熱門的話題。 只不過,大部分的人恐怕不知道退休的概念,是如何演變而來 而人們大多基於什麼因素來考量退休的年齡或階段? 其實除了考慮健康和年齡以外,我們也可以參考財務狀況和需求來彈性制定自己的退休計畫。 擺脫傳統65歲才能退休的束縛。以下有3種方式:
Thumbnail
​近幾年來,隨著大家對老後生活的重視,退休成了一個很熱門的話題。 只不過,大部分的人恐怕不知道退休的概念,是如何演變而來 而人們大多基於什麼因素來考量退休的年齡或階段? 其實除了考慮健康和年齡以外,我們也可以參考財務狀況和需求來彈性制定自己的退休計畫。 擺脫傳統65歲才能退休的束縛。以下有3種方式:
Thumbnail
我們都在變老,而且愈來愈長壽。專家預測到 2050 年,60 歲以上的人口預計將達到 21 億。 根據世界經濟論壇在 2024 年 1 月發表的新報告《長壽經濟原則:未來財務穩固的基礎》,探討六項「長壽經濟」發展的原則。以此核心價值為出發點,將可在這日益擴大的高齡市場,創造出新的商機與規模。
Thumbnail
我們都在變老,而且愈來愈長壽。專家預測到 2050 年,60 歲以上的人口預計將達到 21 億。 根據世界經濟論壇在 2024 年 1 月發表的新報告《長壽經濟原則:未來財務穩固的基礎》,探討六項「長壽經濟」發展的原則。以此核心價值為出發點,將可在這日益擴大的高齡市場,創造出新的商機與規模。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