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里花落知多少》是三毛在失去她的丈夫荷西後所寫下的散文集,建議先依序看過《撒哈拉歲月》、《稻草人的微笑》、《夢中的橄欖樹》後再來讀這本,讀者的情緒才得以平順地轉換和明白三毛的這份悲傷與思念之情。
✏️ 內文|摘錄
一路上走回租來的公寓去,我們的手緊緊交握著,好像要將彼此的生命握進永恆。
我但願你永遠也不知道,一顆心被劇烈的悲苦所蹂躪時是什麼樣的情形,也但願天下人永遠不要懂得,血雨似的淚水又是什麼樣的滋味。
讀盡三毛寫了好多他和荷西的生活後,能輕易地感受到她和荷西擁有的回憶和親密時刻有多麽地恬淡而深刻,讀這一段時,我的心也仿佛一起碎掉了 💔
山河歲月,綿綿的來,匆匆的去。
在她的氣氛裡,有一份經過大苦難或大喜悅之後的恬靜和安詳。
談論生命中一輩子靈魂的伴侶,更重要的門當戶對是?
所以我認為年齡、經濟、國籍,甚至於學識都不是擇偶的條件,固然對一般人來說這些條件當然都是重要的,但是我認為最重要的,還是彼此的品格和心靈,這才是我們所要講求的所謂「門當戶對」的東西。
另外有個巧合~
五月率先讀完蔣勳的《生活十講》、接著後讀了三毛的《夢裡花落知多少》
兩本相差了20年出版,竟然不謀而同的在書中提到沙特和西蒙.波娃的愛情、紅樓夢、白先勇的《台北人》看來這些同是智者的經典選讀。
🌟 在這裡想特別提及,兩本分別共同談論沙特和西蒙.波娃這對模範靈魂伴侶的愛情
《生活十講》
《夢裡花落知多少》
😆最後再一點碎碎念
《夢裡花落知多少》 後面有兩篇,是從一位愛慕三毛的讀者-西沙的視角來側寫,必須很誠實地說那兩篇讀起來覺得十分反感,認為西沙是個缺乏邊際感的人,若我是三毛我會擁有非常強烈地被侵犯感,也不太能理解(好奇)被收錄在此書的用意。實在是忍不住地想 murmur,若有人也讀過這本書,非常想知道其他讀者的感受,觀迎分享給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