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紀錄|過於喧囂的孤獨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自從看了蔣勳的《孤獨六講》後,近年對於談論「孤獨」很有興趣。

有人把《過於喧囂的孤獨》中的「喧囂」解釋為他的內心,在他的生命中吸收了很多很棒的知識涵養,而我把「孤獨」解釋為,在當下那個時代中,沒有人能與他產生共鳴,沒有人重視他也重視的部分,像是對於文本和前人思想的珍惜,他自己和這個世界產生的寂寞感,卻在書中得以滿足,是書給了他那飽滿的孤獨感。

赫拉巴爾是一位捷克的作家。他曾說:「我為寫這本書而活著,並為它而推遲了死亡。」


✏️ 內文|摘錄

覺得自己在變得美好起來,因為在經歷了所有這一切,在過於喧囂的孤獨中看到的一切,身體和靈魂所感受的一切之後,我還有足夠的勇氣使自己沒有瘋狂。

這段作為本書最喜歡的一段話,也許正是在經歷畢業製作之後的感想(嗯?)

讀康德的《天體論》,讀到怎樣在寂靜中,在萬籟無聲的深夜,當意識悄然入睡時,不朽的神靈便用無名的語言談論那些只可意會、難以言傳的事物…..
在《幻想與無意識》中,拉普朗虛曾提出這麼一個主張:「無意識是語言的條件。」

這是從書中所摘錄漢嘉的閱讀,是我尚未能觸及之處的高度



📚 閱讀心得:

這本書在某種程度上有著它的代表性與地位存在,但仍想誠實地分享自己閱讀的感受。老實說,雖然是薄薄的一本書,但自己在閱讀過程中,注意力時常飄走,也許是這本書不斷地重複述說大同小異的片段,像是對於操作壓力機的描述、糟糕的工作環境、屠宰場送來的血紙、煩人的蒼蠅老鼠,一再重複地片段不免產生對於劇情感受上的單調,但也能理解,因本書主線就是在描述主角漢嘉的職業和工作環境,而這份職業本身也就是高勞動且重複性地動作,作者的用意可能是為故事在做鋪陳,藉此在最後對比出主角對於工作的喜愛和那份對於書本文字的渴望。


在書的最後有一個十分強烈的結尾,呼應了從主角漢嘉口中說出的:「沒有書我無法生活」。那是他的肺腑之言啊!從書裡看到他對於文學、藝術 、哲學的喜愛,並且侃侃而談時,真的是會想對於他在文學與藝術上的涵養深深敬禮…( 包括:尼采 、康德 、黑格爾 、高更 、卡謬等 ,和好多我聽都沒聽過的人名 )


書中有一句話:「向本源後退、向未來前進 」是不斷被提及地,而這和我整本書讀完的感想有個共通想法,認為對於22歲的自己在理解上還是有點挑戰存在,似乎還沒能領悟到作者真正所想表達地深層含義,或是大家從書中得到的感動,希望多年後,能夠再次慢慢咀嚼這本書的思想。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黃米米的沙龍
3會員
20內容數
黃米米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1/06
這本書推薦給~ 對於生活和工作感到有點厭世、沮喪或煩悶的人,能夠擁有好多明天的人,都是被大大祝福的!真的! 33歲的主角雫(小雨)得了癌症,她來到瀨戶內海中檸檬島上的獅子家園度過人生最後的時光。
Thumbnail
2024/11/06
這本書推薦給~ 對於生活和工作感到有點厭世、沮喪或煩悶的人,能夠擁有好多明天的人,都是被大大祝福的!真的! 33歲的主角雫(小雨)得了癌症,她來到瀨戶內海中檸檬島上的獅子家園度過人生最後的時光。
Thumbnail
2024/06/16
《夢里花落知多少》是三毛在失去她的丈夫荷西後所寫下的散文集。 談論生命中一輩子靈魂的伴侶,更重要的門當戶對是?
2024/06/16
《夢里花落知多少》是三毛在失去她的丈夫荷西後所寫下的散文集。 談論生命中一輩子靈魂的伴侶,更重要的門當戶對是?
2024/05/14
「生活十講」是在談論蔣勳所觀察到的現今「社會現象」。在物質生活越趨於富裕、穩定、便利的同時,在文化、思想和「心」的本質上卻越來越單薄、脆弱。透過這本書,我們得以更有意識地覺察我們處在什麼型態的大環境裡,這些現象是如何滲透在我們的生活和行為之中。
2024/05/14
「生活十講」是在談論蔣勳所觀察到的現今「社會現象」。在物質生活越趨於富裕、穩定、便利的同時,在文化、思想和「心」的本質上卻越來越單薄、脆弱。透過這本書,我們得以更有意識地覺察我們處在什麼型態的大環境裡,這些現象是如何滲透在我們的生活和行為之中。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一個世界太孤單 孤單拆散倆相伴 詩耕文讀夜去來 日賞晴心山水觀
Thumbnail
一個世界太孤單 孤單拆散倆相伴 詩耕文讀夜去來 日賞晴心山水觀
Thumbnail
一任孤獨在身旁徘徊 放空之後填補的空間 對於人們間異同詫異 原來我還是那般自我 學庸2007.05.16/08:44 作品號03-0409-03
Thumbnail
一任孤獨在身旁徘徊 放空之後填補的空間 對於人們間異同詫異 原來我還是那般自我 學庸2007.05.16/08:44 作品號03-0409-03
Thumbnail
孤獨不一定是負面的,它可以是一種自我反省和成長的機會。梭羅在《湖濱散記》中強調,通過孤獨,人們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自己,並找到內心的平靜和力量。你嘗試將孤獨視為一種自我成長的機會,而不是完全負面的情感體驗。通過閱讀、寫作或其他個人活動,或有助於你在孤獨中找到自己的內心世界,並從中獲得力量。
Thumbnail
孤獨不一定是負面的,它可以是一種自我反省和成長的機會。梭羅在《湖濱散記》中強調,通過孤獨,人們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自己,並找到內心的平靜和力量。你嘗試將孤獨視為一種自我成長的機會,而不是完全負面的情感體驗。通過閱讀、寫作或其他個人活動,或有助於你在孤獨中找到自己的內心世界,並從中獲得力量。
Thumbnail
人群熙攘中看見彼此,不言而喻、會心一笑、寂寞留白。
Thumbnail
人群熙攘中看見彼此,不言而喻、會心一笑、寂寞留白。
Thumbnail
獨處時,面對自己的心,會不會感到孤寂呢?
Thumbnail
獨處時,面對自己的心,會不會感到孤寂呢?
Thumbnail
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故事和經歷,也都會有孤獨的感覺,但是透過孤獨,我們才能更深刻地體驗自己的情感世界,也能找到自己的定位和方向。當我們學會單獨面對自己的內心時,我們也會更懂得珍惜身邊的人和事物,讓自己的生命更豐富多彩。
Thumbnail
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故事和經歷,也都會有孤獨的感覺,但是透過孤獨,我們才能更深刻地體驗自己的情感世界,也能找到自己的定位和方向。當我們學會單獨面對自己的內心時,我們也會更懂得珍惜身邊的人和事物,讓自己的生命更豐富多彩。
Thumbnail
偶然聽到了一句頗有感覺的一句話,"別人覺得我過得很孤單,但我覺得很舒服。" 在忙碌的現代社會中,大多數人似乎都習慣把社交互動,與生活的充實程度與人際關係的豐富程度畫上等號 然而,有些人卻有著與眾不同的感受,這些人可能是深思熟慮的靈魂,喜歡將自己的時間花費在獨處中,他們對於大部份人認為是社交的
Thumbnail
偶然聽到了一句頗有感覺的一句話,"別人覺得我過得很孤單,但我覺得很舒服。" 在忙碌的現代社會中,大多數人似乎都習慣把社交互動,與生活的充實程度與人際關係的豐富程度畫上等號 然而,有些人卻有著與眾不同的感受,這些人可能是深思熟慮的靈魂,喜歡將自己的時間花費在獨處中,他們對於大部份人認為是社交的
Thumbnail
在本篇文章中,作者分享了自己對孤獨的感悟,從恐懼孤獨到學會獨立。文章提出兩種方式來感受生命的完滿:對生命的愛和對彼此的愛。最後,提供了冥想練習,幫助讀者探索自己對孤獨的感受,並鼓勵他們勇敢地獨立或與他人同行,以克服對孤獨的恐懼。
Thumbnail
在本篇文章中,作者分享了自己對孤獨的感悟,從恐懼孤獨到學會獨立。文章提出兩種方式來感受生命的完滿:對生命的愛和對彼此的愛。最後,提供了冥想練習,幫助讀者探索自己對孤獨的感受,並鼓勵他們勇敢地獨立或與他人同行,以克服對孤獨的恐懼。
Thumbnail
第一部分:孤獨 之中的 #霸凌與自找霸凌的孤獨 -3   第三篇讀後感,在第一篇讀後感上線後4個月又8天完成。其實已經跟最原始想的內容不太一樣了,不過這也是寫作有趣的地方之一,人是活的,內容也是活的。我相信這也是某些人說只有在寫作的時候才感覺到自己活著的其中一個原因...
Thumbnail
第一部分:孤獨 之中的 #霸凌與自找霸凌的孤獨 -3   第三篇讀後感,在第一篇讀後感上線後4個月又8天完成。其實已經跟最原始想的內容不太一樣了,不過這也是寫作有趣的地方之一,人是活的,內容也是活的。我相信這也是某些人說只有在寫作的時候才感覺到自己活著的其中一個原因...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