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後的海峽風雲實錄──美中台三邊互動大揭密》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1949年後的海峽風雲實錄──美中台三邊互動大揭密》


作者是唐耐心(Nancy Bernkopf Tucker),中文書名很浮誇,單看書名很容易讓人皺眉,實際上這本書是實打實的學術著作。


這本書可能台派看了會覺得不是很舒服(首先推薦人是中研院張淑雅教授),但我認為身為台派其實更應該閱讀這本書。


我個人列出幾個推薦的點:


1.打破「共和黨親台」、「民主黨賣台」的既定印象。


書中不停挑戰這條刻板印象,列舉共和黨「賣台」的政策和民主黨「親台」的作為,本書將美國政府的決策影響鎖定在正副總統、國務卿、國會、國際局勢和國內局勢五個面向上。美國對台政策實際上受五個面向的影響,是不停在變動的,所以絕對不是某位政治學博士說「拜登上台,台美關係不變」,或是台派所憂心的「民主黨上台會賣台」,需要綜合考量上述五個面向,才有可能觀察出美國對台政策的變化。


2.中國的角色


往往台派會認為美國「與中國關係正常化」和「賣台」導致「中國或成最大贏家」。本書也考量了中國的視角,許多時候中國其實並不滿意,甚至因為外交結果不如預期而發生黨內鬥爭。此外,美國並非傻傻地任中國予取予求。尼克森以後,歷任美國總統幾乎都檢討、批判、修正尼克森的對中政策,實際上尼克森急於求成,幾乎讓後來的美國政府兵荒馬亂,尤其表現在卡特時期。


3.「互不信賴」


這是唐耐心從台、美外交關係歸納出的特徵。由於互不信賴,美、台之間情報不暢通,台灣這邊就會開始劍走偏鋒,例如王昇的劉少康辦公室、新竹核彈計畫、特務開始滲透進美國本土甚至美國政府盜取情資。有趣的是,唐耐心指出美國可以這樣隨意對台灣,是因為美國政府知曉台灣的兩蔣威權政府需要美國支持才得以維繫,所以並不太將台灣的權益放在心上--包括當時台獨份子也希望美國中斷對兩蔣政府的支持--但到了民主化後的李登輝政府時期,民主化政府彈性就多得多,使美國政府無法預料新任總統會採取何種外交模式,反而對待台灣會更加小心翼翼,這個現象是非常值得我們深究的。


4.總檢討


這本書寫作於陳水扁政府末期、馬英九政府初期,因此結語自然是對馬英九政府的期待,我們從事後諸葛的眼光來看當然會莞爾一笑。但本書依然有許多我們可以參照的點,首先就是民主化政府的維持,保持彈性,使得美國(或其他國家)對台灣必須小心翼翼;其次是情報的互通,唐耐心已經指出「互不信賴」和「情報閉塞」是惡性循環,這件事不就表現在最近國民黨的「被養套殺」上嗎?「不信賴」導致「無法取得情報」進而導致「劍走偏鋒」,國民黨和美國雙邊關係更加惡化是可以預期的。最後是中國的角色,從中方也無法取得蕭大使出席就任典禮的情報上來看,中國也和國民黨一樣,進入中、美關係的惡性循環,實際上可能可以說,中國已經逐漸成為1970年代末的中華民國,正在力挽「台、美關係正常化」、「台灣成為一個有別於中國的獨立國家」的狂瀾。


樂觀看待,但扎穩馬步。


唐耐心這本書可以給我們對目前的三邊關係,有更多的思考跟啟發。

raw-image


15會員
30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書評:46:1949白色恐怖的濫觴白色恐怖是台灣歷史非常悲傷的一頁,而且實際上白色恐怖的遺緒至今依然存在,陰魂不散。 1947年發生二二八大屠殺,之後三月清鄉,台灣人死傷無數, 但落後民族統治文明民族的原則不會改變,就是殺。 於是文明水準完全跟不上台灣人的國民黨政權,只能用更殘暴的方式對待。 當年國民黨人拿手槍搭霸王車、拿手
avatar
momoge (毛毛牙)
2024-02-26
1949年後的中華民國,是殖民臺灣的遷佔者政權「遷佔者政權」的定義是:「由支配原始居民的新移民所建立的國家」、「遷佔者所建立起的政治系統,對於原來遷出的母國,已實質分隔。這個系統的目的是為了保有遷佔者的政治優勢地位。」 1949年底起,中華民國政權播遷來臺,逃離其本土中國,心心念念想要反攻大陸,而且不只想反攻,還實施洗腦教育
Thumbnail
avatar
昇入歷史
2023-08-26
The Distant Journey (1949) 觀後感-猶太家庭的困境因為在歐洲猶太議題似乎是很重要的命題,所以我修了一堂課Fear, Faith and Hope: Jews in Cinema,每堂課應該都會看一部猶太議題相關的電影,然後相互討論,我有點害怕討論的這part,但我太想看這些酷電影了。第一堂課看了第一部電影The Distant Journey 看得
Thumbnail
avatar
JORDY
2022-10-26
《積極防禦》:1949年以來中國軍事戰略的改變與變因個時刻,而不是其他時間點大幅改變軍事戰略呢? 雖然這些作品在出版時是十分前沿的研究,但是這些文獻並沒有全面研究中國對軍事戰略的態度,然而軍事戰略在軍隊發展和現代化的其他大部分面向上,都具有指導性作用。 書名:積極防禦:從國際情勢、內部鬥爭,解讀1949年以來中國軍事戰略的變與不變
Thumbnail
avatar
麥田出版
2022-05-04
老爸的1949誰的1949? 既然政治人物們那麼愛講1949,就一起來講吧! 這是我老爸的故事,我聽他講的,小時候覺得都是唬爛,直到大一去爬雪山,回來才發現隊友竟是老爸多年沒聯絡的老戰友之子,一群當年北京的流亡學生才聚起來,互相補充了許多精彩故事。 S1:北京城陷 S2:重慶完啦 S3:押運黃金
Thumbnail
avatar
魯提轄
2022-04-02
【有劇透的觀影心得】1949年「晚春」父女情感牽絆,小津精神戀愛的投射小津電影以「平淡如水」 風格聞名,會有人感到「淡而無味」才叫正常。喝開水的自然解渴,喝茶酒時的清香微醺,坦言無聊反而也是一種稱讚。
Thumbnail
avatar
路人
2021-12-24
台灣的「去中國化」從1949年就開始了「去中國化」的推動者是國民黨政府!不要太驚訝,國民黨一直都是靠「去中國化」「逢中必反」在台灣立足,請大家回憶一下這幾件歷史大事,就會恍然大悟
Thumbnail
avatar
沈溺在經典閱讀中的 John Lin
2021-12-05
46:1949白色恐怖的濫觴向來不是漫畫的受眾,曾經記得鄉下俗第一次看漫畫連格子怎麼跳都不會,以至於向來不是優先的選項。母校和臺大發生的46事件,牽連了許多我認識的師長。時至今日,我仍舊記得老師不願再提起的神情。她對影音紀錄的抗拒,在在顯示了當年的不堪。只是,如今仍舊沒有一個真正的結局,誰出來為他這些過去直面曾經發生的事實。
Thumbnail
avatar
老蔡書評
2021-06-12
【請回答,1949的臺灣人】陳允元:現在是春天了嗎?──錦連1949年日記1949年,國民政府敗逃台灣,至今已70年。對外省籍作家而言,1949年意味著流離,甚至死別。他們離開熟悉的大江越過大海,來到一座陌生的亞熱帶島嶼,開啟人生的意外一章。
Thumbnail
avatar
臺文館/轉譯研發團
2020-05-24
avatar
雙魚鏡方格子檔案館
2009-11-28